少接闪避雷针_第1页
少接闪避雷针_第2页
少接闪避雷针_第3页
少接闪避雷针_第4页
少接闪避雷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光新产品介绍

-少接闪避雷针2015年6月目录理论基础原理技术指标与富兰克林避雷针的对比测试数据与富兰克林避雷针的等接闪概率对比测试结果及实验照片主要资质部分产品理论基础建(构)筑物等要百分之百不遭雷击是做不到的!——“按照本规范设计的防雷装置的安全度不可能是100%”——摘自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迄今尚无设备和方法能够改变自然界的天气现象,以阻止雷电的发生”——摘自IEC62305-1《雷电防护第一部分总则》

雷电是不可避免的,但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大大降低遭雷击概率是可能的。产生闪电要求的电场强度与当时的大气条件有关,但必须达到一定值闪电才会发生,如果能够有效降低避雷针顶的场强,就能抑制针顶上行先导的产生,从而降低避雷针遭雷的概率。原理“空间电荷转移技术”——中光防雷专利技术,能有效降低被保护对象遭雷概率。“低接闪概率避雷针”通过双极性空间电荷放电、分散技术,改变了避雷针周围电荷的分布,降低了雷电来临时针顶的电场强度。通过有限元分析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采用特殊设计的针顶、“双极电容器”和“放电刷”等,使空间电荷放电、分散效果达到最优。原理低接闪避雷针“针顶”结构按有限元分析结果设计,使针顶的电荷面密度达到最小,从而降低了针顶的电场强度。原理通过“双极电容”和“放电刷子”的特殊设计,使避雷针产品的空间电荷得到转移和分散,从而抑制了上行先导的形成。技术指标接闪电压提高率:10%~50%最大放电电流(8/20us):≥200kA冲击放电电流(10/350us):≥100kA(理论值)抗风强度:40m/s与富兰克林避雷针的对比测试数据备注:接闪电压提高率=(V1-Vn)/V1*100%与富兰克林避雷针的等接闪概率对比测试结果及实验照片位置互换前后对比测试照片(棒电极)主要资质2002年12月20日“双极子空间电荷放电分散型避雷针”通过韩国“产业资源部技术标准院”的“新技术认证”2004年2月11日“双极子空间电荷分散型避雷装置”获得韩国发明专利2004年获得日本发明专利授权2005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006年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08年通过了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四川省国防工办、总参61所等参加的科技成果鉴定2011年通过了军队网络采购信息发布资格认证2012年获得总参国防通信网进网许可证2012年被推荐为军车应用的唯一防直击雷产品主要资质部分相关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