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家教之道_第1页
德育教育-家教之道_第2页
德育教育-家教之道_第3页
德育教育-家教之道_第4页
德育教育-家教之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教之道主要内容

一、家庭教育:为什么?——作用二、家庭教育:教什么?——内容三、家庭教育:怎样教?——方法一、家庭教育的主要作用1、教育决定命运三大教育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孩子一生2、三大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根基——种子学校教育——枝干——水、肥和土壤社会教育——果实——气候、环境3、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种子决定收获(1)家庭教育和孩子未来的关系犹太人的家教理念(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可以代替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3)家庭教育和民族未来的关系推动历史的手,其实是摇摇篮的手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的手里,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们的手中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三大教育的重点1、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做人的教育2、学校教育——知识、技能:做事的教育3、社会教育——实践教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长的愿望是什么?哪个教育更重要?(二)揭开命运的奥秘1、什么决定了成功人生?普通的认识——高学历成就高层次事业毛泽东没有读过军事院校却成为军事家李嘉诚没有学过经济学专业却成为香港首富华罗庚靠自学却成为一代数学大师孔子奔波半生无成却在晚年讲学成为万世师表答案:——走在“道”中2、大道与本道大道: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本性为大道本道:性相近,习相远。人的习性遮盖了本性,但在遮盖不严的部位,总有本性的光芒透出,成为每个人的本道。成功的原则:一是人要坚守大道——衣食无忧,一生吉祥二是立志在本道——拔尖人才大道——成人的教育本道——成才的教育3、命运的奥秘——教育改变命运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如何知道孩子未来的成就?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决定人生命运的是性理(大道):习惯、性格就是性理的外化,表现在言、行、思教育改变命运的方法:一是预知未来;二是改变现在;三是改变未来4、、大道的力量1987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巴黎一位著名获奖者感言: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朋友;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学到了所有的东西要放整齐;学到了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学到了吃饭前要洗手;学会了午饭后要休息;学会了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5、魏书生教育感言古往今来的大教育家,回答教育三个问题的时候,基本是一致,为什么教、怎么教、教什么。为什么教,为了全面发展而教,从释迦牟尼到孔夫子,到苏格拉底,到耶稣,到马克思,都是人的全面,教育的全面发展。静下心来讲总体目标都是一样。教什么呢,教育家实际强调的都是两件事,教育怎么说都是两件事,一教人做人,二教人做事。做向善求美的人。表述方式不一样,但是基本都是这样。做有平常心的人,守住公平正常之心的人。做事呢,其实大家都强调根据时代、根据空间赋予你的责任,根据自己的天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能够做的了的事情,或务工、经商、当兵,或从事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或打球、或跳舞、或唱歌,在哪个位置上都别忘了自己是个人,你看,总是这样。好象再过一万年也是这样,教育还是两件事,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接下来怎样教,大家提的大致相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而时习,持之以恒,如此而已,古代如此,现代亦然,再过一万年一个字都不变。大道——做人本道——做事

(三)家庭教育的宝典1、大道的抓手——《弟子规》(1)弟子规都是好的言、行、思,按弟子规修养自己,教育孩子,都会成就好的习惯(2)《弟子规》是儒家经典的力行标准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3)弟子规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拓展延伸,与生活、学习“一对多”对应(4)大道与本道的对应大道(做人):博爱情怀——孝、悌、爱众处世态度——谨、信;志存高远——亲仁本道(做事)——学文2、家长的疑惑(1)《弟子规》有没有糟粕?与党的文化有矛盾吗?清朝的读本适合当今社会吗?(2)让孩子学习“新八德”,会不会只知道老老实实做人,在社会上会吃亏?(狼与羊)(3)《弟子规》会不会教育出愚忠愚孝的奴才?3、解读《弟子规》的人生哲理(1)、“道法自然”之理,教人顺道而行孔子之前的《易经》是一部自然课本孔子为《易经》插上了翅膀孔子晚年广招门徒,传授密码孔子弟子将孔子的教学思想整理,逐渐形成《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四书、五经成为儒家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历史多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流文化“半部论语治天下”清朝秀才李毓秀把儒家思想要点,编写成《弟子规》《弟子规》是人生公式自然规律—(伏羲、周文王)易经——(孔子)易传——四书五经——(李毓秀)弟子规——人生的公式——道(2)“成功教育”之理A、教育的次第——先学做人,再学做事B、德育的次第——先由孝悌,再到爱众C、育人重点(1)培养爱心——孝、悌、爱众(2)处事态度——对己(谨)对人(信)(3)志存高远——亲仁(4)学习技能——学文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成功案例清末第一批留学生的成就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先后选派100多名幼童赴美国留学。他们有的考入大学,有的考入工业专科学校,分别学习机械、造船、采矿。他们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品行端正,深得美国人好评。回国以后,留学生大多数成为各界栋梁。他们当中,有中国近代著名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后来,福建船政学堂派学员到英法两国学习舰艇驾驶和制造。其中有近代著名思想想家严复,北洋水师将领林永升等。留学教育对封建传统教育是一个突破,也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卓越人材。

(3)

“舍得”之理教人吃亏得福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道的公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观:+a——享受、接受、得到、怨恨等等

-a——舍出、付出、不享受、吃亏等客观:+a——福(名、利、地位等)

-a——祸(灾难、吃苦头等)公式:天道公平+a-a=0中国人的智慧+a-a=0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赢在起跑线,——?孩子小的时候得失与将来相反,小苦大福德育目标:让学生“博施于人而济天下”教育的本质:修其现在,改变未来“三吃”教育——吃苦、吃亏、吃屈4、《弟子规》与性格习惯养成(1)入则孝——道德的根基,爱心的起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可以拓展心胸,成就未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孝——把父母装在心胸敬——把老师装在心胸悌——把同学装在心胸爱众——把天下装在心胸周恩来的一生: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出则悌——修养恭敬心,四海之内皆兄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团队精神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规则意识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济世情怀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谦卑态度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恭敬礼让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大爱之情(3)谨——自律的方法,做自己的主人

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勤奋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高雅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俭朴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谦卑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慎独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认真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正念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礼貌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道义(4)信——人生的智慧,“四道”(说道、看道、听道、想道)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看: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听: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想: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5)泛爱众——仁者无敌,幸福的源泉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6)亲仁——志存高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7)余力学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6、学习《弟子规》的三重境界(1)学习初期: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疑惑丛生: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2)学习中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恭敬心对待一切人、事、物恭敬、尊重是人生智慧,其结果是得到,不会吃亏(3)学习后期: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有恭敬心后,自然流露的做法,还是弟子规三、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一)孩子怎样做?1、《弟子规》的读诵、解悟和力行(1)关系:读诵、解悟←→力行(2)方法:坚持早诵读、晚反思、日力行(3)解悟——弟子规是大智慧之精华每一句拓展开来都有太多具体含义,可以让人受益一生关键是持之以恒的读诵和力行2、《弟子规》是力行标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3、用弟子规修养自己的效果判定原理和方法:境界(人事物环境)出现——“我”念升起(自己的想法)——弟子规“蹦出”——弟子规替代“我”念——执行弟子规——走在道中(二)家长怎样做?1、立身行道——做孩子的人生榜样孩子不用管,全由家长德行感教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家长表演给孩子看2、尽慈道——做孩子的人生导师何为慈爱?不是娇惯溺爱;不是怨恨生气;不是包办代替而是交给孩子做人的道理,为孩子指明方向(尧母教子)3、反求诸己——让孩子做自己的“镜子”科学认识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原理优点——变缺点=让孩子自己做缺点——改正自己=改变孩子4、尊重人格——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三岁男孩的故事5、率之以性——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爱因斯坦的智慧父亲陶行知“三块糖”的故事6、形成合力——和教师形成左右手(三)学校怎样做?——家庭教育“四环节”1、明理A、开设家长课堂、亲子课堂等2、力行——建立常规日常规:每日同读;每日同做;每日同思;每日同记……周常规:每周一分享;每周一学(共同学习)每周一总结;……月常规:每月一评价;每月一活动;……3、强化——开展活动身绑重物,体验艰辛4、深化建设家教文化——家训与家规(1)、古代家训与家规制定家训或家规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若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鲤算起,可说是源远而流长。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东晋陶渊明有《责子》,南朝梁徐勉有《戒子书》,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都很小,影响也不大。后,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全书七卷二十篇,内容丰富,体例宏大,堪称中国家训之宝典,惠泽后世蔚然成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