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3花鸟_第1页
高一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3花鸟_第2页
高一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3花鸟_第3页
高一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3花鸟_第4页
高一 第9课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课件 3花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时托物寄情中国古代花鸟画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衡山县第四中学王建华201612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人物画和山水画,其中

成熟得最早,

次之,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独立成科最晚的

。上节回顾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唐宋花鸟画唐韩滉黄荃五代黄荃宋人院体画宋吴炳宋佚名宋佚名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有“四君子”,为什么称它们为“君子”?请说出它们来。中国传统绘画的“四君子”:梅铁骨傲雪兰朴素高雅竹虚心高节菊清雅傲霜艺术家常常借助物象的人格化,抒发个人情感、表达自己的志趣。

特别是元朝以来形成的文人画更是将文人写意之风推向了高潮。梅花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作者要画成“墨梅”?画面上除了梅花之外,还有许多文字,这些文字能否提供些信息?通过植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通过植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画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通过植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历史背景:元朝统治者轻视汉人,所以列为第三等和第四等国民。在蒙古人眼中,汉人除了供给他们固定的田赋外,不能受到重任。通过植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画家经历:

王冕(1287~1359)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归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画家借咏梅、画梅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通过植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

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

通过植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

《墨兰图》作于1306年,是郑思肖(1241~1318)晚年代表作。他生活在宋元易代之际,先历经家门之变,又目睹亡国之惨状,遂愤然隐居于寺观陋巷,自号所南翁,坐卧不北向,意在不忘赵宋,颇见其士大夫的自傲态度。另有“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题诗,左下方钤一白文印,有“求则不得,不求或与,老眼空阔,清风今古”数语,极其鲜明地表达了对元统治者的憎恨之情。秋菊图吴昌硕竹石图郑板桥通过植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植物形象(如“四君子”)具有比较固定的情感象征意义,但也有一些动植物形象只有在某些艺术家的笔下才具有特定的感情。

试用简单的词汇评价这两件作品

用大泼墨的笔法,酣畅淋漓地挥洒了他内心的愤懑、抑郁、孤独和凄凉。更借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深化怀才不遇悲苦与无奈。

以盛开的芙蓉、漂亮的锦鸡、成双的蝴蝶,抒发了画家对美满生活的感受。

通过动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画面题诗: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

通过动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典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晋谢万途经曲阿湖,谢曰:“故当渊注滞著,纳而不流(指水只流进去,不流出来)。”朱耷暗示自己如鱼处于一潭死水,复明之希望渺茫,今后只有独善其身,保持崇高的气节。

联系画面来看,似乎是表达一潭“死水”中的鱼的感受。

清朱耷荷石水禽图

联系当时社会环境,比较、分析这三幅马,尝试说明它们的异同与作者隐喻情怀。分析讨论元任仁发二马图南宋龚开骏骨图现代徐悲鸿奔马图

画后自跋云:“经言马肋贵细而多,凡马仅十许肋,过此即骏足。惟千里马多至十有五肋。假令肉中画骨,渠能使十五肋现于外。现于外,非瘦不可,因成此相,以表千里之异,顽劣非所讳也。”

画家借诗和瘦马倾吐了不被赏识、老无所用的惆怅。通过动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通过动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

突出展示肥马颇受主人青睐,随时重用,踌躇满志;深情地暗喻着瘦马虽有千里之才而无人问津!这些正是当时元代社会的折射,也是画家思绪情意的深切反映。通过动物的人格化,托物寄情

奔马动感十足,充满着冲击力,似乎正要冲出画面,奔赴战场。因为画家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也就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美术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自我”),但是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画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形象,有的借用传统的图式。我们要掌握艺术家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