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与人际沟通_第1页
社交礼仪与人际沟通_第2页
社交礼仪与人际沟通_第3页
社交礼仪与人际沟通_第4页
社交礼仪与人际沟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交礼仪与人际沟通2023/2/5

一、社交礼仪礼仪的基本含义禮:源自祭祀,表示对上天、先祖、他人的尊重与敬意。节:与“礼”搭配时,是指人的言行举止恰如其分。貌:即体态与容貌,指人外表的样子。仪:即仪表、仪态,指人的容貌、举止。2023/2/5孔子:不学礼,无以立。孟子:恭敬之心,礼也。管子:礼仪廉耻,国之四维。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钱穆: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2023/2/5职业活动中的礼仪

1、着装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统一:现代企业员工上岗一般要求统一着装,并佩戴工号牌。统一不仅在于追求良好的视觉效果,更是企业职业道德规范和经营理念的外化。整洁:反映企业和员工的精神风貌。得体:合乎时宜,而不是追求时尚。2023/2/5要充分考虑时间、职业和环境的差异;忌“艳”、“俏”;宜典雅或新而不怪;

饰品要少而精。2023/2/52、仪容:自然、大方、端庄。三庭五眼说仪容的原则:干净、整洁、卫生:——“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即保持面部、手、口腔卫生,头发整洁,及时剃须、去分泌物。——化妆宜淡雅,忌浓妆艳抹。扬美藏拙;修饰避人;不纠错。

2023/2/53、握手礼的讲究:有男女;长幼;主宾;迎送之别。注意神态、力度和时间。递交名片时要表现出尊重与欣赏。2023/2/54、称谓与礼宾次序称谓:总体上应表现为尊重,忌轻狂。要根据不同场合和交往深浅而有所差异。

礼宾次序:右大中尊前长;

“或饮食,或走坐,长者先,幼者后。”

轿车乘坐和电梯进出时的礼仪

介绍:先次后主;先主后宾;先男后女。

2023/2/55、电话沟通中的礼仪应答时要首先问候,然后报出单位名称或工号。力求在铃响3-4声内接听,超时接听应表示歉意。接听电话时,应语言亲切、语气诚恳、语音清晰、语调平和、语速适中、言简意赅。

2023/2/5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说“是”、“对”等,以示在专心聆听,重要内容要注意重复、确认。通话结束时,一般应遵循位尊者先挂电话的原则,不可强行挂断。核对对方资料时(姓名、地址等),对于多音字应选择中性词或褒义词,避免使用贬义词或反面人物名字。6、用餐中的礼仪注重用餐形象。由近及远与顺时针原则。2023/2/5总体要求:注重个人形象,塑造组织形象诚信守时:兑现承诺,言而有信中国长期农耕社会的生活节奏与时间观念

“2点开会3点到、4点开始作报告”初次见面时的语言禁忌:关心有度

“对女士不问年龄与婚否、对男士不问经历与财富”2023/2/5(二)人际沟通2023/2/5法国心理学家的试验1、语言与非语言沟通表达:清晰易懂、文明礼貌、流畅大方。注意良言与恶语及褒贬的语序。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接受他人语言的技巧:善于倾听、忌分心和急于发言、适可而止。2023/2/5行为语言的含义

或称“形体语言”、”非语言”、”体态语言”等。是指在特定环境中人们通过其举止、体态、面部表情和说话的声调等所反映出来的某种语意或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巴克认为:人类的非语言交流大体上有四种形式,即无动作无声;有动作无声;发声和有动作有声的。2023/2/5行为语言的构成

——西方早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和卡特尔等对非语言的心理基础作了大量研究。

——近几年美国学者尼尔伦伯格的观点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即认为非语言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人的本能反映个人智力作用受不同文化风俗影响的个人习惯2023/2/5非语言的认知视:凝视扫视侧视无视正视闭眼等

“凡视,上于面则放(傲慢),下于带则忧(忧虑),倾则奸(心术不正)。”2023/2/5手势坐姿敲门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亲密的;私人的;社会的。2023/2/5行为语言认知的特点人们对行为语言的认识和判断具有选择性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人们对行为语言的认识和判断要依赖环境2023/2/5行为语言在人际沟通中的作用行为语言可以作为口头语言的一种补充,起到辅助表达、增加力量、加重语气的作用。

使语言表达更加明白易懂,有助于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活泼语言表达的气氛。行为语言可以暗示某些不便言明的意图、要求、条件,传递与口头语言一致或相反的信息。形体语言可以弥补口头语言表达的不足,延伸和拓展口头语言表达的含义。2023/2/52、人际沟通与协调的基本技巧

——戴尔.卡耐基的忠告(1)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2)迅速承认自己的过错(3)激发别人的兴奋点(4)不要让对方轻易说“不”(5)避免无谓的争论(6)做一个好的聆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