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与运送_第1页
现场急救与运送_第2页
现场急救与运送_第3页
现场急救与运送_第4页
现场急救与运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场急救与运送内科:闫婷婷第一节现场急救急救医学包括医院外与医院内的急救。前者是急救的基础,后者又是急救的继续。院外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伤害发生到伤员进入医院前这段时间现场或转运中的救治,反应了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目前比较合理的救治急性病、伤人员的组织系统,也就是当今国际上很多国家在努力组建的新颖的急诊医疗系统,称为“急诊医疗体系”EMSS。一、现场急救预案实施二、事故现场检伤和救治原则三、现场急救疏散后送原则四、事故后预防原则现场急救的目的1.抢救生命,降低死亡率;2.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3.减轻疼痛,减少意外损害,降低伤残率。创伤急救的原则观察现场的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1.首先考虑挽救生命;2.积极救治,不放弃任何救治的可能;3.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严重出血或胸部开放伤,后处理休克和骨折;4.操作轻柔,细致准确,避免增加创伤。先复苏后固定,先治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和呼救并重。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救人防护(空气、环境中的污染物、血污染)潜在危险(楼房倒塌,在爆炸等)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一,现场伤员分类的重要意义

灾难发生后,伤员数量大,伤情复杂,重危伤员多。急救和运送出现的尖锐的四大矛盾:1.急救技术力量不足与伤员需要抢救的矛盾。2.重伤员与轻伤员都需要救治的矛盾。3.轻重伤员都需要运送的矛盾。4.急救物资短缺与需求量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就是对伤病员的进行分类伤病员分类是院外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伤病员分类的工作,可以保证充分的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使需要急救的轻、重伤病员各得其需,使急救与运送有条有序的进行。二、现场伤员分类与要求------分类工作是在特殊困难而紧急的情况下,变抢救,边分类的。------分类应配受过训练、经验丰富、有组织能力的技术人员专人来承担。------分类应依先危后重,在轻后小(伤势小)的原则进行。------分类应快速、准确、无误。三、现场伤员分类的判断

是以决定优先急救对象为前提的,首先根据伤情来判断。(一)呼吸是否停止用看、听、感来判断。看:通过观察胸廓的起伏,或用棉花毛贴在伤病员的鼻翼上,看是否摆动。如吸气胸廓上提,呼气下降或棉毛有摆动即呼吸未停,反之即呼吸已停止。听:侧头用耳尽量接近伤病者的鼻部,去听有否气体交换。感:在听的同时,用脸感觉有无气流呼出。如听到气体交换或气流感,说明尚有呼吸。(二)脉搏是否停止,用触,看,摸,量来检查。触:承认触桡动脉有无脉搏跳动及强弱。看:头部、胸腹、脊柱、四肢,有否内脏损伤、大出血、骨折等,都是重点判断项目。摸:婴儿应摸颈动脉有无脉搏跳动及强弱。量:量收缩压不小于12kpa(90mmHg)。

判断一个伤员只能在1-2分钟完成。通过以上对伤员的简单分类,便于辨认和采取针对性急救方法。第二节现场急救技术的实施一、现场急救注意事项二、早期呼救、合理解救、立即抢救1.尽速寻求医疗资源,确定安全无虑,尽量不移动伤患,尽速评估伤患,决定处理优先顺序,迅速急救。2.伤患正确姿势,减轻伤患焦虑,预防休克,随时观察伤患生命体征,遣散闲杂人,保持环境安静。3.打紧急电话应说明之事项:(1)清楚地址;(2)明显目标;(3)伤患情况;(4)已做处理;(5)发生时间。

三、外伤止血(一)出血的种类动脉:血色鲜红,随心跳自伤口流出。静脉:血色暗红。微血管:由伤口渗出,常能自然止血。(二)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手掌压在受伤部的近心端,以压闭血管,阻断血流。只适用于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长。(1)头颈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或示指在患侧或两侧耳朵的前方、下颌关节附近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力压迫颞浅动脉即可。(2)面动脉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迫颌动脉于下颌角附近的凹陷内。(3)头颈部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迫一侧颈动脉,切记不可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以免头部供血中断。(4)肩部和上臂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下动脉。(5)前臂和手掌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迫同侧股动脉。(6)下肢指压止血法:两拇指重叠压迫同侧的股动脉。2.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微血管的出血。为直接压迫止血法,在伤口没有异物、骨碎片时先将干净敷料放置伤口上,在用绷带卷,三角巾或宽布带做加压包扎至伤口止血。最常用

3.填塞止血法

适用于颈部和臀部的深伤口。先填塞在包扎。采用棉花团、纱布垫或其他代用品填至伤口内止血,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4.止血带止血法

只适用于四肢大出血。其他方法无法应用时。有橡皮止血带气性止血带布性止血带三种。应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上臂1/3处,前臂或手血管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走形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2.衬垫:止血带可扎在衣服外边,把衣服当衬垫,不然容易损伤皮肤。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得脉搏为合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4.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小时,原则上每小时要放松1次,放松时间为1-2分。5.标记:在止血者明显标记在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送急送医院,可以不写标记,但必须与值班医生说明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四、包扎在急救中应用范围较广,可起到保护创面、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和止血、止痛的作用,有利于伤口早起愈合。包扎应做到动作轻巧,不要碰撞伤口以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机会;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适宜,打结避开伤口和不易压迫的部位。(一)绷带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多用于圆柱形部位短部位的包扎,适用于小伤口,环形法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作环绕稍呈斜形,第二圈应与第一圈重叠,第三圈作环形。2.螺旋包扎法用于肢体周径近似均等部位较长距离的包扎。适用于创伤面积较大的伤口。使绷带螺旋的向上,每圈应压在前一圈的1/2处。3.螺旋反折包扎法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在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处,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在伤口与骨隆突处。4.8字形包扎法主要用于关节部位的包扎。一圈向上,在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1/2。(二)三角巾包扎法

是现场最好的包扎物用三角巾折成带状或用绷带的一端在手指周围缠绕两次,形成环状。将另一端穿过此环,并反复缠绕拉紧。使用三角巾,注意边要固定,角要抓紧,中心伸展,敷料贴实,在应用时可按需要折叠成不同的形状,运用于不同部位的包扎。1.头部普通包扎法适用于头颈部外伤先在伤口覆盖无菌纱布,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倒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适应于下颌、耳部、前额、颞部小范围伤口。将三角巾折叠成三指宽带状放于下颌敷料处,两手持带巾两底角分别经耳部向上提,长的一端绕头顶与短的一端在颞部交叉成十字,然后两端水平环绕头部经额、颞、耳上、枕部,与另一端打结。3.面部面具式包扎法适用于颜面部外伤。把三角巾一折为二,顶角打结放在头正中,两手拉住底角罩住面部,然后双手持两底角拉向枕后交叉,最后在额前打结固定。可以在眼、鼻处提起三角巾,剪刀剪洞开窗。4.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约四横指宽的带形,以其2/3斜放在伤眼的下方,三角巾的下端从耳下绕至枕部,经健侧的上方至前额,压另端绕行,随后将另一端于健侧眉上向外翻转拉向脑后,与对侧端相遇打结。5.胸部包扎法

适用于一侧胸部外伤。将三角巾的顶角放于伤侧的肩上,使三角巾的底边正中位于伤部下侧。将底边两端绕下胸部至背后打结,然后将巾顶角的系带穿过三角底边与其固定打结。6.背部包扎法

与胸部包扎法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三角巾的大部分放在患者的背部,而打结是在胸部。胸背部包扎法7.腹部包扎法适用于腹部外伤。双手持三角巾两底角,将三角巾底边拉直放于胸腹部交界处,顶角至于会阴部,然后两底角绕至伤员腰部打结,最后顶角系带穿过会阴与底边打结固定。8.四肢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环绕包扎伤口所在部位的肢体,打结部位应避开伤口。9.肩部包扎法适用于一侧肩部外伤。将燕尾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颈部,巾体紧压伤口的敷料上,燕尾底部包绕上臂根部打结,然后两个燕尾角分别经胸、背拉倒对侧腋下打结固定。10.手部包扎法适用于手外伤。将带状三巾的中段紧贴手掌,将三角巾在手背交叉,三角巾的两端绕至手腕交叉,最后在手腕绕一周打结固定。11.大腿根部包扎法适用于臀部外伤。方法与胸部外伤包扎相似。只是燕尾式三角巾的夹角对着伤侧腰部,紧压伤口敷料上,利用顶角系带环绕伤侧大腿根部与另一端打结,再将两个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对侧腰部打结。12.膝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折叠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将中段放于伤部,两端向后缠绕,反回时两端分别压于中段上下两边包绕肢体一周打结。(三)特殊的包扎方法(1)开放性颅脑伤包扎法颅脑伤有脑组织膨出时,不要随意还纳,以等渗盐水㓎湿了大块无菌敷料覆盖后,在扣以无菌换药碗,以阻止脑组织进一步脱出,然后在进行包扎固定。(2)开放性气胸包扎法在胸部贯穿伤、开放性气胸时,应立即以大块无菌敷料堵塞封闭伤口,及帮助止血,更重要的是可将开放性气胸变为封闭性气胸,防止纵膈扑动和血流动力学的严重改变,危机生命。(3)腹部内脏脱出包扎法腹部外伤有内脏脱出时,不要还纳,以等渗盐水㓎湿了大块无菌敷料覆盖后,在扣以无菌换药碗或无菌的盛物盆等,以阻止肠管等内脏的进一步脱出,然后进行包扎固定。

(4)异物插入眼球包扎法严禁将异物从眼球拔出,最好用一只纸杯固定异物,然后将无菌敷料卷围住,在用绷带包扎。

(5)异物插入体内的包扎法刺入体内的刀或其他异物,不能立即拔出,以免引起大出血。包扎注意事项1.伤口上要加盖敷料。2.应用绷带包扎时,松紧适度,注意肢体血运。3.有绷带过紧的体征,立即松开绷带,重新缠绕。4.不要将绷带缠绕手指、足趾末端,除非有损伤。5.不要用水冲洗伤口(除烧烫伤、化学伤)。6.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端外漏的伤口直接包扎。7.不要在伤口上用消毒剂或药物。五、固定

现场骨折固定是创伤救护的一项基本任务。正确良好的固定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疼痛,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准运后的进一步治疗。如不固定,在搬运过程中的骨折端可能会刺激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造成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后果。(一)骨折固定的目的

减少伤病人的疼痛;避免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和肿胀;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便于搬动病人。(二)骨折的临时固定注意事项1.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2.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3.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上下关节同时加以固定;4.骨折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5.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6.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7.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在固定;8.预防休克。(三)骨折临时固定的材料1.固定用料夹板或其代用品(如木板、竹棍、树皮等)。2.敷料在夹板与皮肤之间用棉花、纱布、毛巾等软物衬垫,然后用三角巾、绷带或绳子绑缠夹板。(四)固定方法1.头部骨折固定法一般无需固定。2.肱骨骨折夹板固定法

患侧上肢呈屈肘位,用两块夹板放于上臂的内侧或外侧(1块夹板放于上臂外侧),用绷带固定,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前臂骨骨折夹板固定法

患侧上肢呈屈肘位,用两块夹板固定,夹板的上端为肘关节的上方,下端为手心,放于前臂的前方或后方,用绷带固定,用三角巾悬吊患肢。4.大腿骨折夹板固定法患腿呈伸直位,两块夹板固定。放在大腿外侧的夹板上端达腋窝,下端过足跟。大腿内侧的夹板上端达大腿根部,下端过足跟,在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两夹板。5.腿骨折夹板固定法伤患下肢呈伸直位,两块夹板的上端置于膝关节上方,下端过足跟。夹板分别放于伤侧小腿的内侧和外侧,在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两夹板。6.脊柱骨折固定法为了避免骨折端对神经的损伤,伤及脊髓而导致截瘫和死亡,因此对脊柱骨折的患者,保证脊柱稳定的情况下,平稳的将患者俯伏移至硬板的担架上(严禁仰卧抬起,易致伤员截瘫),在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后争取及早转运。颈椎骨折伤员必须加颈托以防发生高位截瘫。第三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