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知识手册_第1页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知识手册_第2页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知识手册_第3页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知识手册_第4页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知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刖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了使我市广大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增强企业质量意识,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有关业务骨干人员特编写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知识手册》,希望本手册能为我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人员有所帮助。本手册较全面地介绍了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中怎样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的主要控制要点以及建筑工程建设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本手册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同时得到了部分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的协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水平有限,本手册难免有错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编者二00六年五月目录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工程2、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2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现浇板负弯矩筋、厚度控制要点3、 模板分项质量控制要点模板安装质量控制标准模板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模板拆除的质量控制标准模板拆除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4、 砼质量控制要点一般规定原材料和预拌砼控制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混凝土搅拌要点砼运输要点砼浇筑控制要点砼养护控制要点砼成品保护控制要点5、 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概述原材料质量的控制砂浆制作的控制砌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6、 框架填充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概述砌块质量的控制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7、 一般抹灰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材料要求施工条件及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8、 外墙保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外墙颗粒保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粘贴挤塑苯乙烯保温板施工质量要点9、 砖砌外墙架眼的堵塞质量控制要点10、 “后塞口”质量控制要点11、 电气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电线导管、电缆导管和线槽敷设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设灯具安装开关、插座安装接地装置安装避雷引下线敷设接闪器安装建筑物等电位联结12、水暖及通风空调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给排水及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13、 建筑原材料进场控制要点14、 见证取样控制要点15、 预拌砼进场控制要点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 土方开挖1、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保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2、 采用机械施工时,只能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cm,以后用人工挖至设计高程。3、 如挖方时超深,超深部分的处理应由设计单位确定方案。4、 基坑(槽)、管沟的开挖高程低于地下水位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选用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采用正铲挖掘机、铲运机、推土机等挖方时,应使地下水位经常低于开挖面,并不少于0.5m。5、 基坑内采用明排水应设置排水沟及给水井。二、 土方回填1、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如在耕植图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2、 填方料应符合设计要求。3、 填方施工应分层填土、压实和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检验其压实系数和压实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4、 填土施工不宜在冬、雨期施工。5、 采用机械填方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部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整平拍实,宽填可为0.2m.三、混凝土灌注桩工程1、 为避免桩位偏差,应加强测量放线定位的精确性,及时检查和校正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固定钢筋笼中心与桩中心一致,并时刻观察钢筋笼的固定情况。2、 灌桩时禁止将混凝土直接倒入孔内,串桶底口离混凝土面不能大于2m。桩孔内有水时,应抽干水,并确保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没水。3、 对于桩端夹泥,灌注前必须彻底清除桩底沉渣,施工完毕后要及时灌注,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发生流沙涌泥现象时,要进行护壁处理,孔壁稳定后再灌注混凝土,确保孔底无沉渣。4、 对于混凝土离析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现场质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检查混凝土配合比,使水灰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搅拌均匀达到搅拌时间要求,缩短运输时间。导管使用前要进行密封试验,确保管体、连接接头密封不漏水时,方可使用。导管混凝土埋深不能小于2m,拔管时要准确测量导管埋深,拔管时要匀速。5、对于桩身蜂窝、麻面、漏筋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加强钢筋笼制作的质量控制,选用的混凝土粗骨料不能大于主筋间距的1/3改变混凝土塌落度。钢筋笼制作时,保持主筋不弯曲,增加加筋,提高钢筋笼刚度。加强钢筋笼外导向钢筋,或使用4根定向导管,使钢筋笼居中。6、 对于钢筋笼上浮或下沉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加强钢筋笼定位可靠,钢筋笼牢固的固定在机架上,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起拔导管要慢稳,控制混凝土初灌量下降速度,减少混凝土冲力。7、 对于桩头浮浆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初灌时先投入一定量的水泥砂浆,然后再倒入按配合比搅拌的混凝土。使用隔水塞。,并且隔水塞离浆面距离保持0.5m,严禁将隔水塞放入泥浆面以下,以防混凝土离析。保持泥浆黏度不大于25s,你将比重不大于1.15灌注前要进行二次清孔,满足孔内沉渣要求。8、 对于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是,混凝土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并进行孔底渣测量,达到规范要求。通过施工试验准确掌握持力层的深度,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9、 钢筋或钢筋笼下沉远离桩头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钢筋或钢筋笼在适当位置予以固定,如在钢筋或钢筋笼底部设横梁或圆托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钢筋作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的主要受力骨架,钢筋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及安全稳定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一、 原材料质量控制刚进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由标志。进场时应按炉曜(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二、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 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即钢筋调直f钢筋切断f钢筋弯曲成型。2、 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在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4、 严格执行施工工程中的自检、互检、交接检、专检制度。(1)操作人员自行检查钢筋的型号、直径、间距、下料尺寸、帮扎质量等,发现问题自行整改。(2) 操作人员相互之间进行检查,相互提出错在的问题各自进行整改。(3) 交接检查利于做好成品保护,保证施工质量。(4) 专检是最重要的环节。专检完成后,钢筋分享将作为成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所以专检必须认真对钢筋直径、型号、间距、长度、帮扎质量、保护层厚度等一一检查,发现质量隐患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班组整改。5、 加强施工过程“三控制”(1) 事前控制:必须使用合格材料,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核对钢筋加工表。(2) 事中控制:钢筋下料长度、制作尺寸必须达到设计及施工要求,对钢筋位置、间距、接头位置、锚固长度、搭接长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骨架有效截面高度进行重点控制。必要时采取技术措施来保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3) 事后控制:钢筋绑扎完成后,加强成品保护,如搭设环形通道,砼浇筑设置操作平台派专人负责看护,整理钢筋等。6、 施工成品保护(1)悬挑阳台、雨棚及较大的挑沿的受力主筋,都应设置钢筋支架,确保钢筋不产生下压位移,并逐个进行钢筋工程隐蔽验收。注意对已绑扎好的钢筋骨架的保护,不乱踩乱拆,不粘油污,在施工踩乱的骨架要认真修复,保证钢筋骨架中各种钢筋位置正确。(2) 绑扎墙筋时应搭设临时架子,不准蹬踩钢筋。(3) 妥善保护基础四周外露的防水层,以免被钢筋碰破。(4) 底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支撑马登尧绑扎牢固,防止操作时踩变形。(5) 严禁随意割断钢筋。(6) 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筋绑扎好后,浇筑混凝土时应由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7) 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8) 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不要污染模板。(9) 安装电线管、暖卫线管或其他设备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10) 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翌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弯曲坡度小于1:6;横向钢筋上下弯曲,弯曲坡度小于1:6;绕开预埋管。但一定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断钢筋。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骨架外形尺寸不准、歪;扣筋被踩向下移位。原因: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个别钢筋偏离规定位置。措施:绑扎时将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弯曲。2、 柱、墙钢筋位移。原因:固定钢筋的措施不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碰撞,偏离固定位置。措施: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3、 受力筋保护层不符合规定,露筋。原因:(1)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2) 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3) 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受碰撞位移。措施:(1)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适量可靠。(2) 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外形尺寸。(3) 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钢筋受碰撞位移。混凝土浇筑前、后应设专人检查修整。4、 绑扎接头松脱原因:搭接触没有接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牢。扎接部委在搭接部位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搬运已扎好的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板内霍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5、 柱箍筋接头未错开布置原因:绑扎柱箍筋骨架时疏忽所致。措施:做好钢筋绑扎基数交底的工作。6、 弯起钢筋方向错误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或在钢筋上挂标示牌。7、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秩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8、 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箍筋数量不足;绑扎不牢原因:未认真执行设计和规范要求,箍筋绑扎不牢。措施:认真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箍筋绑扎要牢固。9、 浇筑混凝土不搭马道,乱踩踏野蛮施工;翌向插筋无扶正措施造成刚进移位原因:操作人员成品保护意识不强,技术交底未进行成品保护要求。措施:加强对操作人员成品意识,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进行成品保护措施交底,浇灌混凝土必须搭设马道。10、 钢筋分项未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认识。原因:现场工序验收交接制度规定不清,现场操作人员无现场“挂牌”制度的认识。措施:建立健全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对现场“挂牌”制度进行交底。11、梁柱接头处柱箍筋数量不足或漏绑。原因:因操作困难,未绑加密箍筋;采用模外绑梁筋,后落入梁底,加之梁柱接头早已封模,无法绑梁、柱接头箍筋。措施:应合理安排先绑梁筋,待补上梁、柱接头柱箍筋后,再封梁侧模的操作方法。三、现浇板负弯矩筋、厚度控制要点1、 先绑扎底筋,安装预埋管道。2、 摆放钢筋马登,绑扎负筋(或上部筋);马凳采用不小于直径12钢筋焊接而成,纵向通常设置,横向间距不大于800。3、 设置垫块,间距不大于800。4、 同浇筑前,搭设操作平台,严禁施工人员踩踏钢筋。5、 派专人看管钢筋,随时调整变形钢筋。6、 砼楼板施工前,在模板周边弹板厚控制线,在板中间每2平方米内设置控制点,拉线尺量控制板标高,同时在浇筑时,随时用钢筋做成的板厚控制钎检查板厚。模板分项质量控制要点一、模板安装质量控制要1、 主控项目(1)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2)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砼的接茬处。2、 一般项目(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是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 模板和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防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柱子、墙体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振捣口。(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5)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6) 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气拱高度可为跨度的1/1000~3/1000(7)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要安装牢固。3、 柱模板(1) 工艺流程:弹线 找平定位 加工或拼装柱模安装柱模或柱箍 安装斜拉杆或斜撑 校正垂直度检查验收。(2) 首先检查柱模板根部控制线是否模板定位准确。(3) 柱模板安装完毕后,首先检查模板的对拉螺栓或柱箍的型号、间距等是否严格按照批准方案执行。(4) 柱模的支撑、连接件的稳定情况。(5) 复查模板的垂直度、位置及对角线偏差,施工用具及允许偏差祥见上述。(6) 柱高4米以上时,一般应四面支撑,柱高超过6米时,不宜但根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支架。(7) 高度较大的柱,宜在适当的部位留浇灌和振捣口,宜便于操作。4、 梁模板安装(1) 工艺流程:抄平、弹线(轴线、水平线)一一支撑架搭设支柱头模板 铺梁底模板 拉线找平(起拱) 绑扎梁筋一一封侧模。(2) 首先复核梁底模的高度及轴线偏移情况,施工用具和要求见上述。具体方法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3)复核截面尺寸及是否按设计要求起拱。(4) 模板内的杂物是否清理干净。(5) 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点特别重要,应专门设计配板,不得用方木、木条镶拼。(6) 扣件钢脚手架扣件要拧紧,要抽查扣件的扭力矩,横杆的步距要按设计要求设置。(7) 梁模板与柱模板交界处用胶带或海绵处理好,防止漏浆。5、 墙模板安装(1) 工艺流程:弹线 定位 组装墙模 安装龙骨、穿墙螺栓 安装拉杆或斜撑 校正垂直度 预检。(2) 首先根据墙模板的控制线复查墙板位置的定位。(3) 复查墙模板的垂直度、预留洞位置及对角线偏差,施工用具及允许偏差祥见上述。(4) 墙模的对拉螺栓、支撑、连接件的数量是否严格按照设计执行,扣件、螺栓是否紧固,门洞边的模板支撑是否牢靠。(5) 模板拼缝及底边是否严密,防止漏浆。(6) 上下层墙模接茬处理是否妥当,此处最容易漏浆。6、 楼板模板安装(1) 工艺流程:支架搭设一一龙骨铺设、加固一一楼模板铺设。(2) 复核楼板模板的标高,模板的垃圾是否清理干净。(3)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漏浆。(4) 当采用多层支架时,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条翌向中心线上。二、模板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梁、板模板梁、板低不平、下垂、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胀模。原因:模板龙骨、支柱刚度、强度不够,支柱基础下沉。措施:梁、板低模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和间距应通过严格的设计计算来确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要严格认真执行。模板支柱底部应该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3、 柱模板(1) 胀模、断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原因:柱模板强度刚度不够。措施:根据柱高和截面尺寸设计出柱箍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截面柱的对拉螺栓和翌向钢愣。以保证柱模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施工时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2) 柱身扭向原因:矫正是没有双面校正措施:支模前先校正柱主筋,使其首先不扭向。安装斜撑,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侧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以使柱模不扭向。(3)轴线位移原因:柱支模时没拉通线措施: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先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柱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柱的另一方向线,支模时,先立两端的柱子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端拉线,在支中间各柱模。3、墙模板(1)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原因:模板的强度和刚度不够,龙骨的尺寸和间距、对拉螺栓的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没有认真操作。措施:模板的设计应该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对拉螺栓的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认真执行。(2)墙体烂根,模板接缝跑浆原因:模板根部缝隙没有堵严,模板内垃圾没有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没有座浆。措施:模板根部砂浆找平堵严,模板间卡固措施牢靠。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应与混凝土同配比的砂浆50毫米厚。(4)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原因: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不牢,门窗模板内支撑不足或失效。措施:门窗模板内设足够的支撑,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牢固。4、 模板缝隙跑浆原因:模板拼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措施:模板拼装时缝隙海绵条挤紧,并用胶带封住,加强检查及时处理。5、标高偏差超标(1) 楼层没有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翌向模板根部没有找平。(2) 模板顶部没有标高标记,或没有按表及施工。(3) 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4) 与埋件、预留空洞没有固定牢。(5) 楼梯踏步模板没有考虑装修厚度。措施:(1) 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翌向模板根部必须找平。(2) 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累计误差。(3) 预埋件给预留洞安装前应仔细与图纸对照,确定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在浇筑砼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注,严禁碰到预埋件和模板。四、模板拆除的质量控制标准(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达到设计抗压强度白分率板<2>50>2、V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挑构件—>1002、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执行。3、 侧模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4、 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四、模板拆除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 混凝土表面粘连原因:由于模板清理不好,涂刷隔离剂不均匀,拆模过早造成。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2、 混凝土棱角破损、脱落原因:(1) 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2) 操作人员不认真,用大锤猛砸乱撬造成混凝土棱角破损、脱落。措施:(1) 混凝土必须达到上述强度方可拆模。(2)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用大锤乱砸。砼质量控制要点—、一般规定1、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要含降低水化热速度、测温方案的内容、冬雨期施工方案(冬施工方案含热工缉算书)、特种混凝土施工方案等],并经过审查批准。同时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2、 在砼施工过程中,应在施工部位取相应砼试块,包括同条件试块和标养试块。3、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责以前,不得再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二、原材料和预拌砼控制(一)原材料控制1、水泥水泥进场进行收料时,首先验证随货通行单,并逐车取样进行目测检查。目测检查的内容包括:水泥外观和细度。如果凭经验难以判断,可与标准样进行对比。如发现异常,应拒绝验收。工程所用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必须有3d,28d强度,各种技术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并应注明品种、强度等级及出厂时间。以连续供应的散装不超过500吨、袋装不超过200吨的同一生产厂生产的相同产品、相同等级的水泥为一个验收批进行复试,水泥按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法》GB12573-90取样。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千克,每一眼首批应有水泥出厂检验报告。如发现水泥质量不稳定,应增加复试频率。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应有处理结论。2、 骨料(1) 砂目测验收标准:1) 砂质洁净,无污染;2) 中砂,水捞砂;3) 泥团少,每车卸料后的堆积表面可见泥团不超过6块;4) 无草根,草皮;5) 逐车检查,集中验收;(2) 石子目测验收标准:1) 粒径为5—25mm连续粒径或其它指定粒径;2) 每车卸料后可见风化石不多于10颗;3) 石粉少,表面无石粉堆积;4) 逐车检查,集中验收。3、 水混凝土用水: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洗刷水。生活饮用水,可拌制各种混凝土;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应按照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63-89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为促进现场文明生产,混凝土搅拌站设备的洗刷水,可作为混凝土拌合水中的一部分,但要注意洗刷水所含水泥和外加剂品种对所搅拌混凝土的影响,且最终拌合水中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的含量应满足相应规定。(二)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1、 强度:预拌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并按规定留置试块。2、 塔落度:在交货地点测得混凝土塌落度与合同规定的塔罗度之差,不得超过下标的允许偏差:塌落度允许偏差规定的塌洛度(mm)允许偏差(mm)<40±1050—90±20>100±30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每车应目测检查;混凝土塌落度检查的试样,每100立方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检查不得少于一次,当一个工作班相同配合比额混凝土不足100立方时,其取样检验不得少于一次。3、含气量:含气量与合同规定差不得超过±1.5%,取样检验频率按合同规定执行。三、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1、预拌要求:搅拌混凝土前使搅拌机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桶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考虑粘在搅拌机桶壁和叶片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每盘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卸净后再投入拌合料,搅拌下一盘混凝土,不得采用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进行搅拌。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塌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2)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搅拌前,应将施工用配合比进行挂牌明示,并对混凝土搅拌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并于每工作班对原材料的计量情况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复称。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材料名称允许偏差水泥、掺合料±2%水、外加剂±2%粗、溪骨料±3%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刖应使用零点校核,并保持计量准确;2、当遇雨水或含水率有明显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查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3)混凝土搅拌时的装料顺序是石子一水泥一砂在每次开始搅拌之后或开始按新的配合比搅拌或原材料有变化时,应对开拌后的第二三曜混凝土进行开盘鉴定:记录搅拌时间(从原材料全部投入搅拌机筒开始到混凝土拌合物开始卸出为止的时间)观察拌合物的颜色是否一致,搅拌是否均匀;和易性和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等。若经鉴定其工作性能符合要求,则继续搅拌;若不符合要求,则立即进行调整,直到符合要求为止。(4)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时间,随搅拌机的类型及混凝土组成材料不同而异,在生产中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要求的均匀性、所使用搅拌机的类型、混凝土强度增长效果及生产效率等多种因素,规定合适的搅拌时间,但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混凝土塌落度(mm)搅拌机类型搅拌机容积小于250250一500大于500小于及等于30自落式90120150强制式6090120大于30自落式9090120强制式606090注:参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在拌合物有掺合料(如粉煤灰等)的混凝土时,宜先以部分水、(水泥及掺合料在机内拌合后,再加入砂、石及剩余水,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5)使用外加剂时应注意检查核对外加剂品名、生产厂家、牌号等。当采用粉状外加剂时,预先按每曜用量做成小包装;当采用液体外加剂时,应经常检查外加剂的浓度,并经常搅拌,使其浓度均匀一致,防止沉淀,使用带刻度的量筒添加。2、砼运输要点(1) 混凝土运输到浇注地点,应符合混凝土浇注时规定的塌落度。在混凝土运输中应控制混凝土运浇注地点后,不离析,不分层、组成部分不发生变化,并保证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工作性能。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和管道,要不吸水、不漏浆,并保证卸料及运送通畅。容器和通道在冬、夏季都要有保温隔热措施。(2) 混凝土应在最少的运转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到浇注地点。采用搅拌车运输时,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注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注完毕的延续时间(min)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气温不高于25C高于25C不高于C3012090高于C309060注:对掺外加剂或快硬性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其延续时间应按试验确定。(3)采用机动翻斗车运输时,场内道路应平坦,临时坡道和支架应牢固,接头须平顺,以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颠簸造成分层离析或遗撒。3、砼的浇注控制要点(1)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施工前,应对混凝土中的温度场进行分析,并根据气温、使用的材料和现场条件进行热工计算,确定浇筑顺序、浇注方法、保温或隔热养护措施和时间、测温方法,保温或隔热养护、测温人员的安排,以及出现异常情况的预案措施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1)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一般宜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即最高温度V30C时为宜。气温>30C时,应周密分析和计算温度(包括收缩)应力,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温差和减少温度应力的措施。2)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过程的控制,可依据大体积混凝土内在质量控制系统所得到实测曲线,对保温、养护措施进行适时的调整,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C。3)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注,应根据整体连续的要求,结合结构尺寸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分层法,即整个结构浇注层分为数层浇注,当已浇注的下层混凝土尚未凝结时,即开始浇注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到浇注完成,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平面尺寸不太大的工程。一般长方形底板宜从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浇筑,亦可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项中间同时进行浇筑;分段(块)分层法适用于厚度较薄而面积较大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从底层一端开始浇注混凝土,进行到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它各层;斜面分层法适用于结构长度和厚度较大的工程,振捣工作应从浇注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4)当基础底板厚度超过1.3m时,应采取分层浇注,分层厚度宜为500mm。对于大块底板,在平面上应分为若干块施工,以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有利于控制裂缝,一般分块尺寸为30m左右,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内外约束,浇筑前宜在基层设置滑移层,为了减少分块间后浇缝处钢筋的连接约束,应将钢筋的连接设置在后浇缝处。(2)施工缝砼的控制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上.其所需期龄应符合下表要求,在施工缝施工时,应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一般不宜小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以清除,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普通混凝土达到1.2MPa强度所需龄期参考表外界温度水泥品种及级别混凝土强度等级期限(h)外界温度水泥品种及级别混凝土强度等级期限(h)1—5C普通42.5C154810—15C普通42.5C24C2044C20矿渣32.5C1560矿渣32.5C32C2050C245—10C普通42.5C153215C以上普通42.5C20以上C2028C20以上矿渣32.5C1540矿渣32.5C20C2032C20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松动或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沙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沙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从施工缝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上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离800—1000m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振捣工作。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应遵守以下规定: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结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度不得大于1.0,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正;垂直施工缝处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亦应补插钢筋。基础砼的浇筑控制1)基础浇筑前,应根据混凝土基础顶面的标高在两侧模板上弹出标高线。2) 浇筑条形基础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各层间应互相衔接,每段长2—3m,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3) 浇筑台阶形式基础,应按每一台阶高度内分层一次性连续浇注完成(预制柱的高杯□基础的高台阶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置施工缝,每层先浇筑边角,后浇筑中间,摊铺均匀,振捣密实。每一台阶浇筑完,台阶部分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浇筑台阶式柱基时,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上层台阶与下口混凝土脱空)现象。4) 浇筑现浇柱基础应保证柱子插筋位置的准确,防止位移和倾斜。浇筑时,先满铺一层50—100mm厚的混凝土,并振实,使柱子插筋下端与钢筋网片的位置的基本固定,然后再继续对称浇筑,并避免碰撞钢筋。5) 混凝土捣固一般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25倍。6) 在厚大无筋基础混凝土中,经设计同意,可填充部分大卵石或块石,但其数量一般不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并应均匀分布,间距不小于100mm,最上层应不小于10mm厚的混凝土覆盖层。7)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注意观察模板、支撑、管道和预留空洞有无移动情况,当发现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浇注完后表面应用木抹子压实搓平,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内覆盖

并适当浇水养护,般不小于并适当浇水养护,般不小于7d。(4)普通构件的浇注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以下规定:1) 在混凝土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注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立即进行处理。2)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翌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3) 浇筑翌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一100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沙浆。4) 在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5) 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裂缝。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与墙浇注完毕后停歇1一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在继续浇筑,以避免接缝出出现裂缝。6) 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拱合类似的结构,可独立浇筑混凝土。但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4、砼养护控制要点(1)基本要求: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混凝土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高强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立即覆盖养护或立即喷撒或涂刷养护剂,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控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用凝结水。5)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再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2)常用的养护方法:1)覆盖浇水养护: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2) 薄膜布养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塑料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的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养护。但应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3) 薄膜养生液养护: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可采用涂刷薄膜养护液,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方法进行养护。这种养护方法一般适用于表面积大的混凝土施工和缺水地区。5、砼成品保护控制要点(1) 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钢筋和垫快的位置正确,防止踩踏楼板、楼梯弯起负筋、碰动插筋和预埋铁件,保证插筋、预埋铁件的位置正确。(2) 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得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踩踏,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3) 已浇筑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不掉棱时方准进行拆模操作。(4) 不得任意拆改大模板的连接件和螺栓,以保证大模板的外形尺寸准确。(5) 混凝土浇注、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证留出钢筋的位置正确。(6) 应保护好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7) 混凝土浇筑完后,在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和堆放少量物品。冬期施工,在楼板上铺盖保温材料覆盖时,要铺设脚手架板,避免直接踩踏出现较深脚印或凹陷。基础终预留的暖卫、电器暗管,地脚螺栓及插筋,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碰撞,或使其产生移位。基础、地下室及大型设备基础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四周土方,避免长期暴露出现干缩裂缝。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概述目前砖混结构仍是一种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尤其在低层住宅建筑中仍大量采用。砖混结构具有造价低、施工简单、就地取材等优点;但也有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质量控制不宜等缺点。其中,砖砌体的整体质量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关键,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二、原材料质量的控制1、 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采用棱角整齐、色泽均匀、无弯曲裂纹、外形尺寸基本一致的砖。砖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对现场的砖应随机取样,送往法定质量检测部门做检验,取得符合设计要求的质量检测报告后,方可用于工程。2、 水泥水泥应按配合比要求确定品种和标号,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并具有质量合格体系。水泥于现场取样送质检部门检验,经检测合格取得合格检验报告后方可使用。水泥按品种、强度等级分别堆放,并应保持干燥。如遇水泥标号不明或出场日期超过3个月等情况,应进行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3、 砂宜采用中砂并过筛,不得含草根、腐烂物等有机杂质。砂也应现场取样送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砂中含泥量应符合要求,不宜超过配合比中规定的数值,并对不同品种有不同的要求。对水泥沙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出5%;对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