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1、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创新性、渐进性、连续性、和平方式2、基本线索:(1)历史传统:13世纪《自由大宪章》—限制王权、议会雏形(2)政治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解决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3)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4)发展:18世纪后责任内阁制和两党制形成——行政权逐渐由国王转移到内阁;(5)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2、13世纪中期,英国议会开始形成,议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13世纪初,王权与大贵族的矛盾斗争。保护贵族权利,限制王权。王权不断受到限制。王权与大贵族的斗争1、《大宪章》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中看出英王权力的发展趋势如何?3、17世纪,王权与议会矛盾又有什么新表现?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王权与议会冲突尖锐,议会坚持大宪章、限制王权;英王宣称“君权神授”、议会权力来自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光荣革命”(1688年)。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力,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的集体统治,人治转向法治,长期稳定发展。4、什么事件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其结果、影响是怎样的?5、《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用法律限制王权、征税必须经过议会的批准、保证议会各项“自由”权利等。6、责任内阁制的特点(程序)是什么?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要么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分权制衡国王退出内阁内阁权力增大首相掌握内阁权力,协调各部门工作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19世纪中期完善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的?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解析与探究】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英国:英国内阁是资本主义政体,成员选举产生,体现政治民主化,防止专制独裁。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中国:明朝内阁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成员有皇帝任命,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但没有决策权。君主大权独揽。英国保守党,两大政党之一,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代表贵族地主和英国国教上层教徒的利益,1833年改为保守党。英国工党,两大政党之一,前身为17世纪末成立的辉格党,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和新贵族的利益。19世纪中叶演变为自由党,20世纪初演变为工党。19世纪中期两党开始轮流执政,两党制在英国正式确立,在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其领袖为首相。君主国王上院下院内阁(政府)选民司法独立任命(大贵族世袭)政党选举组成议会多数组阁形式任命负责(立法权——权力中心)(行政权)(首相:多数党领袖掌)(司法权)(国家象征统而不治)整个政治制度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有人说这场革命具有保守性的特点,你怎样理解?(1)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地主贵族妥协的产物;(2)君主立宪不同于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有利于政体稳定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1)必须是某一政党的领袖;(2)该政党必须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议会中的第一大党;(3)必须通过英国女王的任命。探究:如果想成为英国首相(布朗),应具备什么条件?探究:英国首相要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A、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B、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首相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C、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两大“趋势”:国王权力不断削弱,议会和内阁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权利由贵族转移到资产阶级。三个“内容”: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权力制衡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把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从历史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