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方政府概论_第1页
第一章地方政府概论_第2页
第一章地方政府概论_第3页
第一章地方政府概论_第4页
第一章地方政府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地方政府权力基本问题地方政府权力和权限概述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和配置不同权力结构体制的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案例2-1黑龙江强制婚检

伴随着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一对青年男女跨进哈尔滨市妇保健院的大门。男子排队挂号,女子在一旁压低了声音嘟囔着:“国务院都说婚检自愿了,凭什么你要强迫我?”“怎么是我强迫你,明明是省里下了文件嘛。”男答。“到底是国务院大,还是省大?”“较这个真儿有什么用?再说,检查一下也没什么坏处!”“要是查出毛病,是不是就不能结婚了?”“当然不是。报上不是说艾滋病人都结婚了嘛。”“那结婚登记凭什么要出示医学检查证明?”女子反问道。一旁打扫卫生的医院清洁员见状,扑哧一声乐了,扭头对一个“白大褂”说,“这几天净看见打着架来婚检的了。”

案例3-1黑龙江强制婚检

2005年6月,黑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其中明确规定:“黑龙江省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健康教育,凭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并留存男女双方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没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的不予办理结婚登记”。它的公布施行意味着黑龙江省成为自2003年10月1日实行自愿婚检以来,我国第一个恢复强制婚检制度的省份。同时它也引起人们对于我国的法律法规之间冲突的关注。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废除了强制婚检,实行自愿婚检制度;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母婴保健法则明确规定: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健康教育,凭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黑龙江的《条例》违背了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但却具有法律的依据。

讨论:政府强制婚检行为是否正当?如何才能正当?第一节地方政府权力概述一、权力及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一)什么是“权力”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因某种优势而拥有的对社会或他人的强制力量和支配力量。

不同人对权力的理解权力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按照他所愿意的方式去改变其他人或群体的行为以防止他自己的行为按照一种他不愿意的方式被改变的能力。权力指影响或控制他人行为的力量。总而言之,权力包含有“支配”和“强制”之意。权力同奖励、法律、道德等是人类社会人文管理体系的标志之一。权力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在某一社会活动中,甚至是在不顾其他参与这种行动的人进行抵抗的情况下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马克斯·韦伯(Max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权力是“获得未来任何明显利益的当前手段.”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是英国的政治哲学家,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当君主可以履行该契约所约定的保证人民安全的职责时,人民应该对君主完全忠诚。

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权力是“预期效果的产生”。尼斯•朗:“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

以上几种对权力的解释虽然着眼点不同,但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权力”的特性,即:权力是一种力量,借助这种力量可以或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的预期局面和结果。所谓地方政府权力,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政府部门通过一定程序,授予地方政府在地方性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协调过程中执行法律,履行政府职能,对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直接施加强制性、支配性的影响,最终实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强制性力量”。(三)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是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政府部门。这就是说,地方政府的权力存在权限,一方面必须通过一定程序由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政府部门授予,另一方面明确界定了权力的适用范围,这就有效阻止了权力的滥造滥用。地方政府权力的作用方式是强制性地推行命令。权力的强制性或权威性,在于它是社会公认和法定的,并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做后盾,因而它的政令是权力作用对象必须接受的。地方政府权力的客体是地方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在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区域内,其权力具有普遍性,不仅关注地方性公共事务,而且致力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它的作用对象是区域内全体公民、全部社会组织。

二、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和配置(一)地方政府权力的内涵地方政府权限范围管辖的事务在内容上可分为两种:1、固有事务,2、委任事务地方政府行驶权限的权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该如何治理地方、如何实现地方的治理、怎样通过具体的管理来完成对地方的治理。即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地方政府权力内容决议权,是指地方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性公共事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充分运用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政府部门授予的权力,通过科学决策以维护和保障既定利益实现所进行的行政决策的政府过程,决策结果以决议、命令等方式体现。

地方政府权力的内容

执行权是在明确居民意愿和利益后,通过具体的行动,采取相应措施以实现这种意愿与利益的权力,在这一政府过程中,会涉及到以政府决策为指导、以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落脚点的操作层面的方案、措施等等的制定和运行。

行政权是对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力。

三、地方政府的权限1、权限定义权限是指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范围。它包括权力可行使的地域范围和事务范围;它的确定意味着权力主体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限度。国家权力的权限是指国家行使权力的范围,这种范围在现代国家是通过法律规定的。讨论:地方政府权力的有限性?2、地方政府权限的特点 相对于中央政府权限而言,地方政府权限涉及的法定范围是地方政府管辖的地域范围和地方政府管理的事务范围。地方政府行使权力时,不能超越法定的地域范围和事务范围。地方政府权限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地方政府的权限由中央政府划定。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设置的,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存在、变更都由中央政府决定,无需地方政府的同意或认可,中央政府拥有最高、最终的决定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变更通过宪法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而宪法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由代表全国人民意愿的国家立法机关进行的,不需要征得地方政府的同意或认可。第二,地方政府权限限于法定的地域范围。地方政府是治理法定范围的政府单位,无论它是高层,中间层,还是基层,它治理的地域范围都只能是法定的行政区域,它的治理权限都只能在它所管辖的法定行政区域内存在,不能超越中央政府划定或认可的行政区域。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在地方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内具有效力,对其他行政区域不产生效力。第三,地方政府权限限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部分事务。地方政府不可能包揽全部社会公共事务,只能是一部分。社会公共事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分别承担。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地方政府事务一般不包括有可能直接危及国家统一和政治统治的国家事务。对于何种事务属于地方政府的权限范围,国家通常以宪法、法律等方式进行规定。规定时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不过有一些主要的原则是都需要考虑的:社会公共事务利益所涉及的范围;社会公共事务所涉及的地域;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导致的结果和影响。总之,在具体规定地方政府权限时,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效率因素:哪种事务由哪级政府执行最能发挥效率;民主因素:职务的执行要和公民的距离较为接近,以便于接受公民的监督;历史因素:某些事务传统上一向由某级政府执行,等等。至于某个地方政府单位实际拥有的权限,在特定情况下还受另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该地方政府单位是否向中央政府取得了特别权力,地方政府是否拥有对于任意执法的自由裁量,各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相互委托执行某些事务等等。具体来说,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的社会公共事务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固有事务,也就是地方政府必然要承担管理职责的事务(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一种是委任事务,也就是国家以法律或其他形式,将本属于中央或上级政府管理的社会公共事务,因为需要在地方执行,而委任地方政府代表执行。第二节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和配置一、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1、行政体地方政府不存在代议机关,是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组织。在民主政体下,中央政府作为国家主权的代表者,代表全体人民授予行政体地方政府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在专制政体下,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代表皇权或专制统治者的中央政府。权力来自于本行政区域的全体居民。全体居民组成法人社团>自治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只对法律和自治团体居民负责,其同中央或上级政府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的上下级关系,中央依法对自治体地方政府进行监督

2、自治体地方政府权力来自于本行政区居民选举产生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以及中央政府或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对地方政府行政权的授予。混合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兼具有行政体和自治体地方政府权力来源的某些特征。3、混合体地方政府二、地方政府权力的形成对于行政体地方政府,由中央政府直接以行政方式分配和配置,或者由中央政府立法间接地以法定方式规定。对于自治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当地居民的选举授予而产生。在选举过程中,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一般较低层级的地方政府是直选,高层地方政府为间接选举。二、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地方政府权力由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构成。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是指这三种权力在政府各机关如何分配,由何种机关行使何种权力。不同国家、不同体制的地方政府因考虑因素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结构。1、考虑因素:一般而言,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三种权力行使上的不同特性,一个是政治理念上的差异。就权力的不同特性而言。议决权是由全体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承担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通过会议作出决定的方式由全体代表集体行使。执行权要执行议决机关的决定,其承担者适宜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其行使要求及时、高效。行政权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力,其行使要求在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在行政系统内部自上而下层层授权,职权明确、权责一致、追求效率,其承担者大多是行政首长个人。由于执行权和行政权在行使上存在着共同的要求,两者常常由同一机关行使,即由执行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就政治理念的差异而言,议决权和执行权都属于政治性权力,都涉及公民意愿和利益的表达与维护,对它们的归属,不同理念有着不同的看法。强调“人民主权”的理论认为,主权属于人民,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表达与实现人民意愿和利益的权力应由一个权力中心行使。从这种认识出发,地方政府的议决权和执行权应由一个机关行使,如果议决机关的规模过大,代表人数过多,则可以由议决机关产生另一机关,在议决机关的授权下行使执行权,后者对前者负责,受其监督。强调“权力制衡”的理论认为,权力具有为“恶”的本性,由于现实中难以真正实现人民对所授权力进行监督,如果只有一个权力中心,权力必然被滥用,甚至可能会导致专制。“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阿克顿勋爵。因此,有必要在权力行使上形成一种制约机制来防止权力的滥用。从这种认识出发,地方政府的议决权和执行权应当分别由两个权力中心行使。选民可以通过两次投票分别把两种权力授给两个机关,两个机关彼此独立行使权力,各自对选民负责。有的国家出于避免多次选举造成的浪费和其他考虑,国家通过立法将两种权力明确划分给两个机关分别承担,但由选举产生的议决机关依法代表选民选举产生执行机关。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机关行使的权力并不来自于议决机关的授予,执行机关并不从属于议决机关。2、配置类型世界各国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就是围绕议决权和执行权是由一个权力中心还是两个权力中心行使而形成各种具体的类型。凡两种权力归属一个中心的体制称为“议行合一”体制,凡两种权力分属两个中心的体制称为“议行分立”体制。地方政府权力配置体制议行合一议行分立在“议行合一”体制下,议决机关可以由自己行使议决权和执行权,也可以另外产生一个机关承担执行职责。在前一种情况下,议决机关同时也承担了地方行政职责,称为“绝对议行合一”体制。在后一种情况下,由执行机关承担地方行政职责,称为“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在“议行分立”体制下,由选民通过两次选举,分别产生各自独立对选民负责的议决机关和执行机关,由它们分别行使议决权和执行权的地方政府体制,称为“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由议决机关依法选举产生执行机关,执行机关产生后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地方政府体制,称为“相对议行分立”体制。在这些地方政府权力配置体制之外,在一些具有中央集权传统而又实行地方自治的单一制国家里,还存在另一种类型的地方政府权力配置体制。即在自治体地方政府之外,同一行政区域还存在由中央政府任命产生的行政体地方政府。它们或者与自治体地方政府并立,代表中央政府在地方行使职权,或者其行政长官与自治体地方政府首长合二为一。这种可称为“双轨制”体制。第三节不同权力结构体制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由于权力配置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权力结构体制,具有以下特点:

1、它不一定同国家的权力结构体制相同。如美国联邦政府是议行分离的总统制,而大量基础地方政府却是议行合一的委员会制或议会经理制。

2、同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其权力结构可能并不相同。这在联邦制国家中最为明显。因为地方政府事务属联邦成员政府的权限。

3、基础地方政府当其规模不大时,大都采用议行合一体制甚至是绝对的议行合一体制。这便于地方居民直接管理和提高行政效率。一、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一)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这种地方政府只存在一个由选民选举产生的机关(议会或委员会)。这种体制的地方政府所管辖的地域和居民规模大多比较小。较典型的是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和美国的委员会制。

1、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

2、美国的委员会制

绝对议行合一

选举议决权选民委员会执行权行政权地方行政首长:礼仪性的职责英国议会委员会制委员会1供水委员会2住房委员会3卫生主席(市长)选民…………1、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英国地方政府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四个部分,它们在行政层级、区划和地方制度上略有差异,但基本上都采用了议会委员会制。地方政府在英格兰、威尔士指的是郡议会、区议会、社会或教区议会,在苏格兰指的是行政区议会、区议会和社区议会,在北爱尔兰指的是区议会。地方议会是执掌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的机关。议会由本行政区域选民依法选举议员,集体行使议决权。议会内设各种委员会,由人数不等的议员组成,这些委员会作为议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议会的决议和相应领域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委员会下依法设置相应的行政机构,由议会任命各种常任官员并雇用相应的工作人员,根据议会的决议,在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下实施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在议会委员制下,不存在单独设立的地方行政机关,也不存在专设的地方行政首长。地方行政首长的某些礼仪性的职责,由议会的主持人承担。议会主持人由议会选举产生,通常从议会议员中产生,也可在符合议会候选人资格的当地居民中产生。在郡、区、社区或教区称为主席,在具有城市地位的地方称为市长。主席或市长主持议会会议,对外代表地方政府,但不得介入政党政治,不得从事地方议员的工作。美国委员会制立法—行政合一适合小城市和县采用

全体选民委员会成员1成员4成员5成员2成员3理事会行政长官业务工作人事部门计划委员会公园计划卫生住房供水公用事业街道预算2、美国的委员会制委员会制是在美国的小城市和县采用的一种地方政府权力配置体制。委员会制下,委员会是地方政府单位中最主要的机关,同时执掌议决权和执行权,实行立法与行政合一。委员会委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委员会通常由3到7人组成,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2年或4年。每名委员分别担任一个行政部门的首长,主管相应事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行使议决权,会议结束后,委员作为执行权的行使者,依据会议的决议,直接领导所属行政部门的工作,实施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在委员会制下,不存在单一的统一领导各行政部门的行政长官,委员会统一行使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委员会中的一个委员作为委员会主席,被称为“市长”或“县长”,对外代表本市或本县,他不是地方行政长官,他的职权与其他委员相同。他或者由委员会委员互选产生,或者在选民选举委员时由选民选出。(二)相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在这种体制下,选民选举产生一个决议机关,同时统一行使决议权和执行权;还存在一个负责统一领导地方行政事务的机关,行使行政权。

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两个机关分别行使。该体制的具体模式有美国的议会经理制和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

1、美国的议会经理制

2、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相对议行合一

议决权

选举执行权选民议会市政管理专家管理权美国议会经理制全体选民议会成员1成员4成员3成员2理事会行政长官业务工作人事部门计划委员会公园计划卫生住房供水公用事业街道预算市政经理1、美国的议会经理制议会经理制是美国一些市、县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一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选民选举产生议会,多由5-12人组成,任期2年或4年,集体行使议决权和执行权。议会聘请一名管理专家担任经理,作为首席行政官,指挥、管理各行政部门工作,行使行政权。这种体制下,市经理必须是市政管理专家,由市议会依据一定条件聘任,可以不是本市居民。市经理没有固定任期,也不随议会的换届而去职,由议会决定其去留。市经理只对聘任他的议会负责,而不直接对选民负责。市经理对行政事务有最后决定权,议会不得干涉市的行政事务。市经理无权否决和拒绝执行议会通过的决定,他的全部职责和活动,只限于行政事务,而不涉及政治事务。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设有地方首长(市长或县议会主席)的职位,该职位或者由选民直接选举,或者由议会从议员中互选产生。这一职位是地方政府在礼仪上的代表,主持议会会议并与议会议员享有同样权力,没有行政权。例:美国佛罗里达州aventura市

政府结构图市委员会(CityCommission)市书记(clerk)市经理(manager)市检查官(police)公共安全社区发展财政社区服务德国市行政主任制议会专委会2专委会3专委会1建议管委会议长任命行政主任部门1部门2部门n2、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德国城市地方政府中,有些市采用议行合一的市行政主任制。在这一体制下,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议会,行使议决权。议会选出议长、副议长,也称为市长、副市长,市长是本市名誉上和礼仪上的最高领导人。议会内设立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依据各自分工的领域,就有关事项进行准备,向市管理委员会提出建议。专门委员会举行会议时,应邀请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以供咨询。议会选出管理委员会承担执行权,市长担任管理委员会主席。管理委员会审议各专门委员会提交的各项建议,经讨论后向议会提出意见,由议会作出决议。管理委员会任命一名行政主任为市行政首长,该行政首长在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工作,承担行政领导责任,负责协调、管理各行政部门,负责议会决议在各行政部门得到落实。简单点讲,在这种体制下,市政府的权力配置和运作是:专门委员会在行政部门协助下向管理委员会提出建议,管理委员会讨论后做出决定交议会审议,议会做出决定后,由管理委员会交行政主任组织实施。议决权属议会,执行权属管理委员会,行政权由行政主任承担。二、议行分离体制的地方政府(一)绝对议行分离体制的地方政府绝对议行分离体制下的地方决议机关与地方执行长官(行政首长)之间的关系,由于权力制衡程度的差异,形成若干不同模式,如美国的强市长议会制和日本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

1、美国的强市长议会制2、日本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绝对议行分立

选举议会议决权选民市长执行权行政权

美国强市长议会制市长与议会制衡适用于大城市选民议会成员1成员4成员3成员2理事会行政长官业务工作人事部门计划委员会公园计划卫生住房供水公用事业街道预算市长1、美国的强市长议会制市长议会制是美国历史悠久,实行最普遍的城市政府体制。市长和议会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市长和议会分别对选民负责,互不统属,议员不得兼任市长和行政部门的职位,市长和行政部门也不得兼任议员职位。议会行使议决权,市长行使执行权和行政权,是行政首长,统一领导全市行政机关,对外代表本市。市议会实行一院制,一般由5-9人组成,行使议决权。市长行使执行权和行政权,拥有广泛的任命权,按市宪章规定的程序(一般是市长提名经市议会同意后)任命各部门的长官和某些委员会的成员及下级官员,并拥有罢免权。市长有权向议会提出立法建议,并对议会通过的法案行使否决权,但在议会以绝大多数(2/3或3/4多数)再次通过同一法案时,市长必须签署公布并予以执行。2、日本地方政府的权力配置日本地方政府实行地方自治。地方居民依法组成地方自治体,地方自治体组织地方自治机关——地方议会和地方执行机关。地方政府分两个层级:都、道、府、县和市、町、村。这些地方政府都设有一院制议会和地方执行机关分别行使议决权和执行权,地方执行机关首长为地方行政长官,行使行政权。以日本的市为例。日本的城市政府大多数实行市长议会制。市议会和市长是分立与制衡的两个权力中心,都由选民按相对多数代表制直接选举产生,各自对选民负责,任期4年。市议会依法行使议决权,享有地方法案的审议、决定权、地方行政监督、对市政机构工作的建议权、公务调查权及管理地方选举、参与人事决定等。市长是地方执行机关的首长和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依法行使执行权和行政权,经市议会的同意有权任命地方行政机构负责人,领导各行政部门的工作,协调和监督具有独立地位的各行政委员会,调整所属各行政部门与行政委员会的关系。市长有权召集议会,向议会提交立法议案。对于市议会通过的法案和预算,市长如有异议,有权要求议会复议,经议会复议,若仍以出席议会议员2/3多数通过,还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市议会有权通过对市长的不信任案,要求市长辞职。市长对此必须在10内做出决定,若不辞职,可以解散议会。只有在新议会再次通过不信任案时,市长才必须辞职。(二)相对议行分离体制的地方政府选民只投票产生地方议会,由议会依法选举产生一位行使执行权的地方长官。地方长官负责领导地方行政部门的工作,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议会干预,议会也无权罢免他。在这种体制下,决议全由议会议会行使,执行权和行政权由地方长官行使。如法国城市政府采用的市长议会制。相对议行分立选民议会议决权执行权市长行政权法国市政府法国的市政府由市议会和市长构成。市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市议员任期6年,期满后全部改选。市议会依法行使议决权。市长由市议会在成员中选举产生,任期与议会相同。作为自治社团的地方首长,市长兼任市议会的主席,主持市议会会议,有权召集议会特别会议,对议会的议决施加影响;作为国家代表,市长负有行政和司法方面的责任。议会无权罢免市长,也无权取消市长的决定,无权干涉属于市长的事务。在市议会与市长之间出现纷争时,双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可要求中央政府、大区或省政府干预。(三)双轨体制的地方政府其主要特征是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存在两个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一个是经由行政区域地方政府决议机关选举产生的行政机关,另一个是由国家在该行政区域设置的国家行政机关。双轨体制的地方政府主要有行政并立制、国家代表制和双重领导制等模式。法国的国家代表制民众中央政府(总统+总理)大区议会(议会主席)省议会(议会主席)市议会市长区长省长2796365681、法国的国家代表制地方政府自1982年《权力下放法案》实施后,法国地方政府分为大区、省、市镇三级,实行地方自治。省省自治政府设有省议会,享有议决权,由选民直接选举议员产生,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1/2。省议会主席由省议会在议员中选举产生,他既是省议会主席,又是省政府的行政首脑,领导省的行政工作,掌握省政府的执行权和行政权。作为省政府的行政首脑,省议会主席对省议会不负政治上的责任,但每年要向省议会报告工作。省长是国家和中央政府在省内的代表,掌握着省内的全部国家权力。省长由内政部长和总理提名,经部长会议讨论通过,由总统颁布法令任命。省长的职务具有政治性,政府可随时任免。省长负责维护省内的国家利益,监督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领导本区域内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作为国家的代表,为国家辩护,以国家的名义签订契约,代表国家提起诉讼,为执行法律和中央政府的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向中央政府提供情况,对地方行政单位和地方公共机构实施行政监督,组织和监督选举等等。大区大区自治政府设有大区议会,议会的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6年。大区议会行使议决权。大区议会主席由大区议会在议员中选举产生,任期6年。他既是议决机关的主席,又是大区的行政首长,领导大区各行政部门,总揽大区政府的执行权和行政权。大区长是国家在大区的代表,是地方上的国家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大区中的国家事务。大区长由大区首府所在地的省长担任。大区长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大区首府所在地的省级地方国家机关同时也是大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确切地说,就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行使两种不同的职能。大区长是国家政府在大区的代表,负责在大区监督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领导本地区的国家行政管理工作,处理本区域内一切涉及国家利益的事务,管辖中央各部派驻在本地区的机构,监督本区域内的行政和财务管理,促进和协调大区内其它省长的行动。但大区长不是省长的上级行政领导,不能向省长发布指示。第四节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

研究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地方政府的类型地方政府权力的分工地方政府权力的客体地方政府权力的动作方式、途径、效果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渊源宪法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单项法律的授权专门法律的特殊授权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府际授权地方政府自身的创设地方政府的“恶性招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一个被称为招商引资的“香港商贸城”项目,地方政府不仅超低价出让土地,而且还与香港开发商签订了一份更离谱的“送钱”协议:免除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7项税和人防费、水电增容费等9项费用。

72

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法律渊源:以省政府为例

1、我国地方政府法律地位的基本渊源

宪政结构中关于地方政府产生和组成的规定是地方政府法律地位的基本渊源——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是本级政权的行政机关。省长、副省长由本级人大决定,在本级人大换届的第一次会议上举行选举。

其程序是:

一是提出候选人。由省人大根据各代表团的酝酿提名、各民主党派协商一致意见,由大会主席团提出候选人名单;如果各方面意见趋于一致,可以不经预选,直接举行正式选举。

二是进行选举。在大会主席团的主持下,与会代表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人对于确定的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或反对票,也可以另选他人,也可以弃权。每一候选人均以超过全体代表的半数为当选。如果得票超过全体代表半数的候选人名额多余应选人数,则以得票多者为当选;若票数相等,则对票数相等的人重新投票;如果获得过半数票的候选人名额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

三是提名省长、副省长产生之后,省政府序列各部门负责人由省长提名,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并分别发出任命通知书。省政府由省长、副省长及列入政府序列的工作部门负责人组成,任期五年。省长、副省长直接向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2,我国地方政府法律地位的现实分析

从宪政规定的条文来看,省政府的法律地位可以归为政治分权型。因为政府权力的渊源完全来自地方代议机关,也就是省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省政府的领导均是由选举产生的。

省人民代表大会省政府

但是,根据宪法及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的其他条文,省政府的法律地位并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