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_第1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_第2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_第3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_第4页
高中语文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9李商隐诗三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篇幅短小,字词句疑难相对较少。根据本文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可着重从其写景特点以及文中所包含的人生旨趣入手进行分析鉴赏,既可给学生以新鲜之感,又可培养对自然山水的审美鉴赏力和借鉴如何描摹自然美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1.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2.学习本文写景的艺术。(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诵读和品味文言文精巧语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学习文中写景的艺术手法,体会文中“文中有画,画中有文”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感悟文中“然是中有深趣矣”;理解作者内心禅意三、教学策略设计

从课题入手,通过诵读,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整体把握文意。再从裴迪为切入口:如果你是裴迪,你会应邀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以此牵出文中的“景”、“情”、“理”来探究。最后通过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上课前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欣赏这几幅画。(屏显画面及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出自谁之手吗?(王维)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对王维诗作曾这样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看看这篇书信体的散文的艺术风格又是怎样的。“山中”是什么山?裴迪是什么人?王维为什么要给裴迪写信?请同学们看注释。

(二)通过诵读,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正音

2、听录音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写景中体现的作者内心的情感。3、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个别弄不懂的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如不能再问老师。

(三)讨论探究

1、提问:假如你是裴迪,你会应邀吗?王维此信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⑴、学生可能绝大多数说应邀,两个理由:山中的美景、朋友的深情。(教师点拨,两人的情谊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深厚情意的基础是什么?当然在于两人有相投的志趣,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领悟。文中裴迪“天机清妙”可找到显证。教师可适当介绍王维与裴迪的交往情况。可感知,裴迪应邀是因为山中有二人共赏的美景,二人从美景中能够领悟到共同的深趣。)

⑵、可能会有学生说不应邀,因为他要忙于考试啊,他对官场还寄予希望,两人是有不同的。所以,裴迪也可能不来啊!(教师不限定答案,鼓励更开放性地理解,)

(那么蓝田山一带有怎样的美景?紧承着过渡到景物描写的品味。)(四)、具体研读文中景物描写诗情画意的特点及语言的简约淡雅。

1、学习第二自然段1)找出此段写景的句子。抓住修饰词,说说每个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

景物:

清月映郭、辋水沦涟、寒山远火;吠声如豹,夜舂疏钟。可发现景物前多用“清”“寒”“深”等词,营造了一种冷寂清幽空灵的气氛。请学生挑选一些字来谈谈感悟,如“疏钟”可以想见钟声清润悠扬,疏疏落落,隐隐约约而又清晰可辨,显出静中之动,有种缥缈韵味。板书:清月映郭、辋水沦涟、寒山远火;吠声如豹,夜舂疏钟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表现的画面。有兴趣的同学根据句义把它变成一幅画。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绘画,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他的文也有此特色。此景如一幅水墨山水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景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相应和,细致地表现了光色和音响变化,语言精美,音节舒缓,表现了山水的幽静和作者内心的静谧。蓝田山的冬夜图:天上的明月,清光朗朗。月光下,清风吹过,辋水柔波潋滟。远望,一抹远山的暗影,村河边点点渔火。寂静中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并疏疏落落的寺庙钟声,时断时续的舂米声,隐隐约约而又清晰可辨。(老师展示图画,由学生描述画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2、找出第三段中写景的句子。1)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色彩明丽,生动活泼,富有朝气。请同学通过联想描绘文中所写景物,体会景物的意境。春日图:春天的蓝田山,风景绝佳,树木青青,芳草碧碧,游鱼嬉戏于清流,白鸥展翅于晴空。早晨,珠露圆润,闪亮在草尖、麦苗上,清晨野鸡在麦地里鸣叫。板书: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白鸥露湿青皋

麦垄朝雊2)展示图画,让学生把画与文中的景结合起来,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画面。3)文中两个自然段写景有什么特点?(结合板书)有声有色,静动结合;虚实相生,“文中有画,画中有文”

4、为什么说“然是中有深趣矣”?“深趣”该如何理解?(结合文章内容)“深趣”是指深远的志趣、妙趣;为什么这里会有深远的志趣?因为这里的景色清悠、空灵;正是作者心灵的反映,也体现作者对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的喜爱。1)、把自然山水景物与心灵结合起来,天人合一。

作者对自然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与自然万物有相敬相和的亲密关系,因而对佳山丽水有极强的领悟能力,能更细微地去领略和感知自然界的净美与和谐。春景中自然万物均生动活泼,自由舒展着自我,那份闲适使作者极想与其融为一体。欣赏美景,观照心灵,向外发现了山水的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他希望能够物我相亲,与自然泯然无间、尽善尽美的和谐相处。

2)、热爱大自然,就是对恬淡宁静,超尘脱俗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陶渊明《饮酒》中有“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他归隐后乡居生活悠然自得的心境,从景物中领悟到返璞归真的真意。而王维在景物中何尝不是寄予了自己的一种人生理想呢?人本就应该生存在如此美景之中啊。补:王维后期的诗歌作品主要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渗透着佛禅思想和意蕴,诗境偏于冷静孤清。也是作者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的折射。体现清悠空灵;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4、美的东西就会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我们应该反复的欣赏。请学生朗读文中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注意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五)全班再次齐读全文

小结:虽是一封书信,作者却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的如同一首赞美风光和表述友情的赞美诗。我们还隐约看见王维的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感受到他对自然万物独特超群的的感悟能力和对超凡脱俗人生的追求。其清寂雅净的胸襟与闲静从容的心地,带给人恬淡和宁静的心境,是诗文之中的极品。(六)、比较阅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相同:1、声、色、动、静2、诗画结合;书画结合

3、感情:闲居之乐,对友人的真切情谊不同:诗:秋景

文:实写了冬景,拟写了春景(板书)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寒山月夜图:清月映郭辋水沦涟寒山远火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吠声如豹夜舂疏钟“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山村春色图: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白鸥露湿青皋

麦垄朝雊导学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班齐读后:正音猥(ě)不敢相烦与山僧饭迄(ì)村圩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因驮黄檗人往麦陇朝雊(屏显)播放朗读自主学习、翻译(屏显)

1、实词过①走过,经过.②胜过超越③错误过失④探望拜访去①离开②距离间①空隙②间断③疏远2、虚词①以,用②因,凭借3、名词作状语①北涉玄灞②夜登华子冈找出文中描写景色的语句:(屏显)寒山月夜图:清月映郭辋水沦涟寒山远火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吠声如豹夜舂疏钟“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山村春色图: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白鸥露湿青皋

麦垄朝雊为什么说“然是中有深趣矣”?“深趣”该如何理解?(屏显)1、是对自然的观照,自然与心灵的和谐感应,天人合一。

2、是对人生的理解,对恬淡宁静,超尘脱俗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他后期的作品主要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渗透着佛禅思想和意蕴,诗境偏于冷静孤清。也是作者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的折射。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