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1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2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3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4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2023)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E,28°N)到B城的铁路。据此完成1~2题。1.在上图所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若图中四条线路的布局是合理的,等级最高的线路是()A.① B.②C.③ D.④解析:四条线路中,①②坡度太大,④距离太长,综合考虑,只有③最合适;高等级的线路以直达运输为主,低等级的线路应尽量联系居民点。答案:下图是喜马拉雅山区某交通不便谷地中的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A.受挤压,经侵蚀 B.受挤压,经风化C.受张力,经搬运 D.受张力,经沉积4.形成图中乡村聚落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应该是()A.地质灾害少 B.土地可以耕牧C.河湖密度大 D.旅游资源丰富解析:该谷地所处的喜马拉雅山区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由于地壳隆起抬升久经侵蚀,使得地质构造形成并出露地表。由图可知该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谷地,因高处风化、侵蚀的产物在海拔较低的谷地堆积,使地势变得较为平坦,土壤肥力较高,利于农耕,故乡村聚落逐渐形成。答案: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5~6题。5.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6.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断层线分布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与河流有关。答案: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某原始村落的平面复原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7~9题。7.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的评价,不合理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原始的功能分区B.图中壕沟主要是出于防御功能而修建的C.图中居民区位于河流附近,容易受到河流洪灾的影响,所以布局在区域③处更为合理D.图中聚落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此聚落已经有了简单的功能分区,即已经有了简单的生活区、祭祀区等功能分区;另外,因为地点①位于山前的平原地区,而且距河流较近,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所以此处建立聚落是较为合适的。聚落本身就是人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答案:C8.下列关于此原始聚落居民区布局的论述,不合理的是()A.居民区选择修建在了与河流距离较近的阶地上,既可以减少河流洪涝灾害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例如各种鱼类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解析:该村落选择建在了山前平原区的河间的阶地上,便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故A、B、C三项说法都合理。答案:D9.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②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形状可能是()A.念珠状 B.带状C.网状 D.棋盘状解析:②处若发展成为聚落,其形状可能是带状,主要是受山地河谷影响。答案:B10.若该聚落形态受河流影响,则右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B.乙丙C.丁乙D.甲乙丙解析:若该聚落形态是受河流影响,则在河流的干流附近聚落要分布得多一些,支流少一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处聚落明显较少,故最可能为支流的是甲乙。答案:A下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回答11~13题。11.b、c两地是城市选址的是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B.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C.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中转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12.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A.a地 B.b地C.c地 D.d地13.下列城市区位与b地相似的是()A.赣州 B.武汉C.广州 D.大庆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第11题,b、c两地均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是城市选址的良好区位。选项C正确。第12题,在a、b、c、d四地中,d地位于河口处,便于河海联运,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选项D正确。第13题,赣州位于赣江通航河段的上游起点,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广州位于珠江入海口处,大庆是在石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城市区位与b地(b地位于干、支流汇合处)相似的是武汉。答案: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3年1月7日从鲁东大学等有关方面获悉,根据刚刚在北京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的“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前瞻性研究”项目,蓬莱和旅顺之间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结合的形式,修建一条连接渤海南北两岸的交通运输干线,而前期旨在贯通渤海海峡南北两岸的蓬莱至长岛跨海大桥有望近期兴建。材料二2023年6月26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海盐县,南至浙江宁波慈溪市,全长36千米,横跨整个杭州湾,工程总投资约118亿元,建成后将缩短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千米。(1)修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2)修建跨海大桥有什么意义?(3)跨海大桥的修建说明影响交通线路选择的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析:(1)可从海水深度、岛屿多少、气象条件、海底地质条件、海水运动等方面进行分析。(2)可从经济发展、时间效益、整体布局交通网方面分析。(3)联系修建的意义进行思考,总体来看,影响交通建设的社会经济因素已超过自然因素。答案:(1)有利条件:蓬莱与旅顺之间,岛屿较多,海水较浅,受台风和潮汐的影响较小。(2)缩短了两地距离,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完善交通网,缓解交通压力。(3)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地位已经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够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已上升为决定性因素。15.下图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为什么?(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差,为什么?(3)目前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4)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线联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投资修建铁路?(5)线路①经过的城市A是______,经过的大盆地是______,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修建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A.缺氧,冻土B.太阳辐射弱、地震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D.多云雾、多滑坡(6)试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说明开发青藏地区应注意的问题。解析:本题以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铁路作为切入点考查青藏铁路的作用、沿线的基本情况和建设铁路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问题,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答案:(1)①方案最佳。四种方案相比,青藏方案线路最短,地形较平坦,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已经建成,工期较短。(2)④方案最差。该线路较长,地形高差大,要经过陡峭的横断山区和许多大江大河,沿线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难度大,铁路建成后养护困难。(3)公路(4)与航空和公路两种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作用大,修建铁路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应产业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