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13张衡传 校赛得奖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13张衡传 校赛得奖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13张衡传 校赛得奖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四单元13张衡传 校赛得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学案装订线《张衡传》导学案(教师版)导学案装订线编制人:张桂秋审核人:李慧【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深入了解张衡,掌握文言词句知识。2.过程与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评传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张衡的高尚品德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习重难点】1.准确翻译传文,积累文言词句知识。2.了解张衡的高尚品德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重难点】准确翻译传文。【知识链接】1、作家与作品范晔——(398~445年),字慰宗,南朝宋代人。曾任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太子左卫将军等职。《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一百篇。此书对考核史事有参考价值,文字亦朴素精练。今本《后汉书》包括梁代刘昭的增补部分,共一百二十卷。2、关于传主张衡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象;在社会科学方面,历史、文学、经学、哲学、礼法、绘画均至佳境。他既在自然科学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震惊世界的浑天仪、地动仪、独飞木雕等伟大发明,又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他的《二京赋》,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3、文化常识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②五经:《诗》《书》《礼》《易》《春秋》③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4、关于评传评传是传记的一种,它在记述传主生平事迹的同时,对其思想、生活、业绩、贡献及功过得失进行评议,力求对传主的功过是非做出公正的评价。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多数评传都是作于传主去世之后,有些“盖棺论定”(论定:下结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的意思。评传的作用在于对历史人物或已经离世的重要人物的功过、价值作出认定,以引导读者明辨是非。所以它既可以写正面人物,也可以写反面人物。【自主学习】一、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员径八尺(“员”通“圆”)(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擒获)﹙3﹚傍行八道(“傍”通“旁”,周围)(4)形似酒尊(“尊”通“樽”)(5)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振”通“震”,震动)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常从容淡静。古:言行举止适度得体。今:不慌不忙,沉着镇定(2)不好交接俗人。古:交往、结交今:移交和接替(3)举孝廉不行。古:不去赴任今:不可以(4)公车特征拜郎中。古:特地征召今:人或事物特点、标志古:官职名。今:医生的别称(5)覆盖周密无际。古:四周严密今:周到细致(6)衡下车,治威严。古:官吏初到任今:从车上下来(7)累着不应。古:不去应召今:不回答、不应该(8)衡不慕当世。古:权臣大官今:当代、现世(9)寻其方面。古:方向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三、指出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1.衡少善属文(作、连缀)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推举;征召)3.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模仿)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5.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迁升、提拔)6.自去史职(离任)7.傍行八道,施关发机(设置;拨动)8.其牙机巧制(形制、构造)9.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没有应验)10.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讽喻规劝)11.永和初,出为河间相(离开)12.阴知奸党名姓(暗中、私下)13.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去世)四、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1)因入京师,观太学。(连词,于是)(2)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介词,凭借、通过)(3)衡因上疏陈事。(连词,于是)乃(1)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副词,才)(2)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副词,于是,就)以(1)以精铜铸成。(介词,用)(2)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连词,表目的,用来)而(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连词,却)(2)衡乃诡对而出。(连词,表顺承)五、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及意义(1)皆共目之。(目,名词活用为动词,使眼色)(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3)又多豪右。(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4)衡少善属文。(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六、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省略句)(4)讽议(于)左右。(省略句)(5)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6)验之以事。(状语后置)七、翻译下列句子: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结交。

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

4.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译: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对它没有应验感到奇怪。

5.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译: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情。【整体感知】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第二部分(2~4),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合作探究】请用文中的语言概括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并结合文本具体展开来谈。(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之情,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格,他才能全副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观察天象,博览群书,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候风地动仪才得以相继问世。(2)“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是“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之风,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擒”,都反映了他对当时的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2)翻译这段文字。

断句: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