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碱金属与卤素_第1页
第二课时碱金属与卤素_第2页
第二课时碱金属与卤素_第3页
第二课时碱金属与卤素_第4页
第二课时碱金属与卤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第五周期ⅦA族第四周期ⅠA族温故而知新1、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可能相差____、____或____。2、同主族相邻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____、____、____或____。小小总结11125281832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结构==========性质决定最轻的金属通常用石蜡密封密度小通常用煤油保存通常用煤油保存某种矿物中含有金属钫它具有放射性因为目前没有技术获得纯净的钫,但从性质及多种因素分析应该是红色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碱金属放射性元素一、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OC沸点OC锂Li3银白色,柔软0.534180.51347钠Na11银白色,柔软0.9797.81882.9钾K19银白色,柔软0.8663.65774铷Rb37银白色,柔软1.53238.89688铯Cs55略带金色光泽,柔软1.87928.40678.4总结: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LiNaKRbCs1.相似性:2.递变性: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铯略带金色)硬度小,都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小

熔点低(均小于200℃)导电、导热密度呈减小趋势(K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0.152

3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电子层结构原子半径(nm)钠钾铯铷

11193755

LiNa

KRbCs

0.186

0.227

0.248

0.265

LiNaKRbCs总结:

碱金属的原子结构1.相似性:都易失电子表现强还原性化合物中均为+1价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2.递变性: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失电子能力还原性金属性原子半径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元素金属性:单质还原性:氢氧化物碱性:Li<Na<K<Rb<CsLi<Na<K<Rb<CsNaOHKOHRbOHCsOHLiOH三、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相似性:碱金属元素最外层都有一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1、与O2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2、与H2O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碱3、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氢气相应的盐1、碱金属与O2的反应常温Na+O2点燃或加热Na2ONa2O2

Na2O

K、Rb、Cs比Na更剧烈,且Rb、Cs遇空气可自燃,且可生成R2O、R2O2甚至RO2(超氧化物)等更复杂的化合物。2Li+O2===2Li2O(不如钠剧烈,只生成Li2O)点燃小结:从Li到Cs,还原性逐渐增强,和O2反应越来越剧烈。请解释原因2、碱金属和H2O的反应2K+2H2O===2KOH+2H2(比钠更剧烈)(反应特点:浮,熔,游,响,红)2Li+2H2O==2LiOH+H2(十分缓慢,因为生成的LiOH微溶于水,反应慢,且Li不熔化)铷和铯跟水反应能燃烧,甚至爆炸.2R+2H2O===2ROH+H2小结:从Li到Cs,还原性逐渐增强,和H2O反应越来越剧烈3、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氢气相应的盐2Na+2HCl====2NaCl+H22K+2HCl====2KCl+H2小结: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方法规律2)与H2O反应越来越剧烈金属性逐渐增强与O2,S,Cl2等非金属反应越来越剧烈化学性质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物理性质

性质递变性最外层一个电子都易失电子,表现强还原性,呈+1价相似性

结构失电子能力还原性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金属性规律:结构性质决定反映科学方法:(实验验证法)结构性质实验推导验证① ②金属活动性强弱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原子半径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强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3、金属活动性顺序1、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对其性质的预言中,错误的是()

A、在碱金属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C2、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A、钾的密度比钠小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B分析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试推测一下F、Cl、Br、I在化学性质上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二、卤族元素思考与交流:1.卤族元素结构:

氟(F)氯(Cl)溴(Br)碘(I)砹(At)Cl相同点:最外层7个电子易得一个电子,不同点: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到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具有氧化性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原子结构化学性质根据卤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卤素原子的结构特点并推测性质:

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单质颜色

和状态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100g水)F2淡黄绿色气体1.69

g/L-219.6-188.1与水反应Cl2黄绿色气体3.124

g/L-101-34.6226cm3Br2深棕色液体3.119

g/cm37.258.784.16gI2紫黑色

固体4.93

g/cm3113.5184.40.029g密度逐渐增大熔点逐渐升高沸点逐渐增大颜色逐渐加深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H2+F2=2HF暗处反应爆炸;HF很稳定H2+Cl2=2HClH2+Br2=2HBr光照或点燃;HCl较稳定加热500℃,HBr不稳定需不断加热,HI同时分解F2Cl2Br2I2H2+I22HI2.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性卤素单质都能跟氢气发生反应,生成卤化氢(气体)。递变性高低A、反应条件越来越____B、剧烈程度越来越____C、产物的稳定性越来越____弱小结:2)卤素单质间的化学性质

/show/211Px0J8e_RAlIF0.html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1、饱和氯水与NaBr溶液2、饱和氯水与KI溶液3、溴水与KI溶液加入少量四氯化碳,震荡,静置溶液有无色变为橙色溶液有无色变为深黄色CCl4层为紫色Cl2+2NaBr=2NaCl+Br2Cl2+2KI=2KCl+I2Br2+2KI=2KBr+I2思考:根据上述反应,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结论:氧化性:F2>

Cl2>Br2>I2

2Br-+Cl2=Br2+2Cl-2I-+Cl2=I2+2Cl-2I-+Br2=I2+2Br-2F2

+2H2O=4HF+O2

(爆炸)(能反应)

(很弱)(极弱)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3)卤素与水反应F2的特殊性Cl2+H2O

HCl+HClOBr2+H2O

HBr+HBrOI2+H2O

HI+HI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