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讲课稿_第1页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讲课稿_第2页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讲课稿_第3页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讲课稿_第4页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讲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脉(dòngmài)采血操作技术

呼吸内科巫萍丽第一页,共35页。内容一、动脉采血的目的(mùdì)二、动脉采血的适应症三、动脉采血的禁忌症四、动脉采血穿刺部位的选择五、采血器材的选择六、采血前的准备七、动脉采血操作标准流程八、采血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第二页,共35页。一、目的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酸碱失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帮助(bāngzhù)诊断呼吸、循环衰竭并指导治疗的一种监测手段。可为心、肺疾病和各种危重病病人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第三页,共35页。二、适应症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者;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者;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jìxù)监测。第四页,共35页。三、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1.有出血倾向(qīngxiàng)者;2.穿刺部位皮肤有炎症、股癣等;3.动脉炎或血栓形成者。第五页,共35页。四、穿刺(chuāncì)部位的选择理论上从全身任何动脉(dòngmài)采集标本均可。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dòngmài)。常选动脉(dòngmài):桡动脉(dòngmài)、肱动脉(dòngmài)、股动脉(dòngmài)、足背动脉(dòngmài)。第六页,共35页。(一)桡动脉(首选(shǒuxuǎn))1、优点:.易于触及;部位表浅,易于压迫止血。2、缺点:脉管较细,失败率高;较疼痛,且病人可见,影响抽血。3、穿刺(chuāncì)点:手掌横纹上1cm~2cm扪及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4、选桡动脉穿刺(chuāncì)时应先做Allen试验。第七页,共35页。AIIen试验(shìyàn)方法

1、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的尺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fànɡsōnɡ)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2、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试验为阳性,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第八页,共35页。(二)股动脉优点:脉管粗,易触及,成功率高;疼痛较轻,病人不可见,易配合;缺点:不易压迫,易形成血肿,易感染(gǎnrǎn),易错抽静脉血。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股动脉处,以搏动点最明显部位为穿刺点.第九页,共35页。(三)肱动脉优点:脉管粗缺点(quēdiǎn):不好固定,滚滑,不好操作.穿刺点:肘横纹线上内1/3处。第十页,共35页。(四)足背动脉(dòngmài)

优点:足背动脉既表浅易触及(chùjí),又不易滑动.缺点:易刺破血管。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第十一页,共35页。足背动脉(dòngmài)肱动脉(dòngmài)股动脉(dòngmài)桡动脉

首选桡动脉:易固定,便于操作股动脉:易固定,操作复杂解剖位置较深,易造成感染肱动脉:不好固定,滚滑不好操作标本采集第十二页,共35页。五、采血器材(qìcái)选择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最好使用带有平衡肝素的动脉采血器。我院采用的血气针:1、雷度血气针PICO:含固体高浓度肝素,充分抗凝同时无稀释误差;先进的气道设计,快速充盈并排除(páichú)气泡干扰;斜面短滑,不易刺穿动脉;全电解质平衡肝素,排除(páichú)电解质测量错误.雷度推荐的动脉血气采血量:成人:0.8-1ml,婴幼儿和儿童0.5ml第十三页,共35页。我院采用(cǎiyòng)的血气针2、塑料毛细管采血针:采血过程中不要弯曲针头;不可使毛细管过度充盈;采样后立即送检(sònɡjiǎn),时间不超过5分钟。第十四页,共35页。六、操作前准备(zhǔnbèi)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洗手(xǐshǒu),戴口罩。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安尔碘、棉签、无菌纱布、手套、弯盘、血气针、化验单、体温表。核对:与患者沟通解释;测量体温。第十五页,共35页。七、动脉采血标准(biāozhǔn)流程选择动脉(dòngmài)、消毒穿刺者的手。第十六页,共35页。动脉采血标准(biāozhǔn)流程采血第十七页,共35页。动脉采血标准(biāozhǔn)流程第十八页,共35页。动脉(dòngmài)采血标准流程正确处理废弃物标注患者(huànzhě)信息第十九页,共35页。动脉采血标准(biāozhǔn)流程正确处理标本(biāoběn):第二十页,共35页。动脉(dòngmài)采血标准流程切忌混匀动作过猛造成红细胞破坏导致离子(lízǐ)检测异常。第二十一页,共35页。动脉采血标准(biāozhǔn)流程第二十二页,共35页。动脉采血标准(biāozhǔn)流程送检: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T、FiO2等,立即送检。(病人吸氧时采血,要记录给氧浓度(nóngdù))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第二十三页,共35页。八、相关(xiāngguān)知识介绍

(一)血气分析化验单的简单介绍(二)采血过程中影响(yǐngxiǎng)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第二十四页,共35页。(一)血气分析(fēnxī)化验单介绍

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气正常值pH7.35-7.45PCO24.5-6.0kpa(35-45mmHg)PO210-13kpa(80-100mmHg)HCO3-22-26mmol/LBE-3--+3Sao295%-100%动脉血气分析(fēnxī)常用指标及正常值第二十五页,共35页。(二)采血过程(guòchéng)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

1、病人状态的稳定性:病人若心理状态不稳定,在短时间内可以影响病人的呼吸状态,从而影响血液中pH值、PaCO2、PaO2等不稳定参数的结果。在采血时必须向患者进行(jìnxíng)解释,力求穿刺准确,一针见血,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处于情绪稳定状态。第二十六页,共35页。(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xiāngguān)因素2、治疗因素:吸氧及吸氧浓度对PaO2有直接的影响。采血前,应停止吸氧30min。如果病情不允许,采血时要记录给氧浓度。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min以上的稳定时间再采血。含脂肪乳剂的血标本会严重干扰血气电解质测定,还会影响仪器测定的准确性和损坏仪器。应尽量在输注乳剂之前取血,或在输注完脂肪乳剂12h后,血浆中已不存在乳糜后才能送检,而且(érqiě)血气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使用脂肪乳剂及输注结束时间。第二十七页,共35页。(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xiāngguān)因素3、抗凝剂的影响:血气分析所使用的动脉血标本必须抗凝,而肝素钠是最为普及的抗凝剂。肝素溶液(róngyè)对血气测定值的影响主要是稀释。第二十八页,共35页。(二)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jiēguǒ)的相关因素4、标本的存放的影响: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xìbāo)(白细胞(xìbāo)、网织红细胞(xìbāo)),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因此抽血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时间不超过15min。遇特殊情况不能立即测定时,应放在含有冰水的容器中或冰箱内,但保存时间不超过2h。测定前要在室温下放置数分钟,因为温度每下降1℃可使pH上升0.014,对PaO2、PaCO2也有影响。第二十九页,共35页。(二)采血过程(guòchéng)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5、患者体温的影响:温度会影响pH、PaCO2、PaO2的测定值。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体温.记录患者的实际体温并输入,仪器(yíqì)会进行“温度校正”,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第三十页,共35页。注意事项操作前:了解患者是否有传染病,注意保护(bǎohù)自己。尽可能保持病人呼吸状况一段时间。第三十一页,共35页。操作中操作全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注意不要意外(yìwài)地将静脉血混入动脉血。拔针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防止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