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暮夜却金_第1页
杨震暮夜却金_第2页
杨震暮夜却金_第3页
杨震暮夜却金_第4页
杨震暮夜却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杨震,字伯起,是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人。少年时期,家境清贫,开私塾与租田务农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五十岁才步入仕途,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他做官清正廉明,后被提拔到朝中历任太仆、太常和司徒等职,颇受朝廷重用。但因好直谏不久受奸人诬陷被撤职,蒙受冤屈而死,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人物简介第1页/共20页第一页,共21页。“四知”太守——杨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第2页/共20页第二页,共21页。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兮”之诗。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第3页/共20页第三页,共21页。本文出自《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相关知识第4页/共20页第四页,共21页。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文章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第5页/共20页第五页,共21页。范晔:南北朝时代南朝史学家。他博学经史,善为文章,精通音乐。著有《后汉书》。此书与班固的《汉书》,司马迁的《史记》、陈寿的《三国志》并称为“四史”。作者简介第6页/共20页第六页,共21页。杨震暮夜却金(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课文朗读第7页/共20页第七页,共21页。解释加点实词;好知仕举使之遗谒厚或(喜欢)(做官)(推荐)(到...去)(拜见)(重,深)(了解)(知道)(让)(赠送)wèi(遗留)yí(有人)字词积累第8页/共20页第八页,共21页。应该掌握下列文言实词的含义:

却:不接受,推辞。遗:赠与、送给迁:调任知:了解、知道举:举荐、推举何:怎能谒:拜见第9页/共20页第九页,共21页。课文翻译杨震四次升迁,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到郡上任,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着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课文解读第10页/共20页第十页,共21页。(1)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2)杨震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杨震当时的话应该怎样朗读?)(3)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课文精讲第11页/共20页第十一页,共21页。请同学们读文思考,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①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理解;②结合王密的目的猜测;③结合着当时王密的内心理解。第12页/共20页第十二页,共21页。

杨震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重点抓住杨震的语言来理解。但还要引导学生揣摩当时杨震的神态、语气、动作等,加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体会杨震的高贵品德。第13页/共20页第十三页,共21页。①自读杨震说的话→小组内练读→在全班读(联想当时的情景有感情的读,加深情感体会。)②体会当时杨震的神态、动作、语气。(神态是非常严肃的、严厉的、可能还有一点失望;动作语气可以边说边作边演。)第14页/共20页第十四页,共21页。

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严于律己,不贪不占,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等)

经过经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拓展思维,感悟杨震的话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第15页/共20页第十五页,共21页。1、本文对人物的主要描写方法是什么?2、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语言描写文章以对话勾勒人物形象,并用对比与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更突出杨震严于律己、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合作探究第16页/共20页第十六页,共21页。联系实际,谈谈对“慎独”的理解。1.首先体会什么是“慎独”?2.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课前查阅的一些资料,深入体会,慎独的重要性。3.谈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当面对对自己有恩的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一点非常重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是将来能否立足于社会,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关键。同时也是文本于现实结合的关键之处。)第17页/共20页第十七页,共21页。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文言实词,在朗读中也体会了本文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人物形象的方法,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廉洁奉公、品德高尚的清官,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也要立志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课堂小节第18页/共20页第十八页,共21页。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

高尔基第19页/共20页第十九页,共2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0页/共20页第二十页,共21页。内容总结杨震,字伯起,是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人。五十岁才步入仕途,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他做官清正廉明,后被提拔到朝中历任太仆、太常和司徒等职,颇受朝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