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考点 未成年人保护 依法维权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考点 未成年人保护 依法维权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考点 未成年人保护 依法维权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考点 未成年人保护 依法维权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考点 未成年人保护 依法维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江西中考考点过关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本考点通过讲述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依法维权的相关知识,侧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素养和健康生活素养,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法律的关爱,从小事做起,争做合格公民,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和自我保护的方法。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未成年人的范围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原因(1)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重要性: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意义(1)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2)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家庭保护(1)地位: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2)含义: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3)作用:有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家庭保护(4)内容:①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进行监护和抚养;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③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使适龄未成年人能够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等等。(5)保护主体: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6)违法现象:虐待子女,不让未成年子女上学,不以健康的思想和方法教育未成年子女等。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学校保护(1)地位:学校保护对未成年人保护起着重要作用。(2)含义: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3)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②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不歧视学生;③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⑤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等等。(4)保护主体: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5)违法现象:虐待未成年学生,在危房上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按规定开设课程,劝退违纪学生等。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社会保护(1)地位: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含义: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3)内容:①全社会应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②各种社会公共文化场所和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③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④各级人民政府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⑥公安机关采取有力措施,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等等。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社会保护(4)保护主体:包括所有与未成年人接触的组织和个人。(5)违法现象:招收童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传播毒害未成年人思想的出版物等。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司法保护(1)地位:司法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2)含义: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3)内容:①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②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等等。(4)保护主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5)方针和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6)违法现象:不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侵犯其合法权益;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等等。未成年人保护[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95—100]未成年人依法行使权利(1)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2)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3)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依法办事原因(必要性)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做法(1)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树立法治意识的必要性(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树立法治意识的做法(1)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服从法律。(2)提高道德水平。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依法维护权益的途径和方式(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诉讼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地位(作用、特点)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适用情况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诉讼类型(1)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2)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3)刑事诉讼: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高频选择项】①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②诉讼是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唯一正确途径。(×)③民间俗称的“民告官”属于民事诉讼。(×)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原因(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3)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做法(1)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2)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3)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4)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5)保护好作案现场。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未成年人“见义智为”原因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做法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依法维权[教材导航:七下第十课P100—103、八上第五课P57—62]青少年尊法守法的行动(1)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2)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1.我是未成年人,我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我有自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但不等于可以为所欲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也应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律己,做个守法的好公民。2.诉讼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主要包括诉讼途径和非诉讼途径。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但它不是维护合法权益的唯一途径。我们还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维护权益。拓展延伸1.在现实生活中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的不同表现及行为评析。表现行为评析表现一: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会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是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纵容。理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表现二:采取报复行为这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不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会侵犯对方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理由:我们应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的方式来行使权利,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表现三:及时报警这是具有良好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表现,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拓展延伸2.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形成的原因有哪些?(1)家庭方面:家庭结构缺陷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监护不力,对孩子过于溺爱。(2)青少年自身方面:部分青少年自控能力差,法治观念淡薄;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制力;过早产生情感纠纷。(3)社会方面: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网络、电视暴力文化的渲染或游戏的影响。(4)学校方面:部分学校片面重视文化教育,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5)国家方面:法治教育缺失,对施暴者惩戒不严等。拓展延伸3.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会造成哪些危害?(1)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2)既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也会让施暴者因此受到法律的惩罚,对双方家庭也会造成伤害。(3)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影响社会稳定,不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