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习4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习4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习4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习4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练习4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605/6/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及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孟德尔揭示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有()①选取豌豆作实验材料②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③进行人工杂交实验④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⑤选用了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⑥先选择豌豆再选择紫茉莉、草莓等植物作实验材料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B[与孟德尔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家也进行了人工杂交实验,但没有成功,人工杂交实验不是成功的原因,③错误;孟德尔没有选择紫茉莉、草莓等植物作实验材料,⑥错误。]2.以下关于表型和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型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出来,如高茎和矮茎B.基因型不能通过眼睛观察,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C.在相同环境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D.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D[表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但不一定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出来,A错误;基因型一般通过表型来推知,不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B错误;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高茎的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C错误;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3.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环境因素不影响生物体的表型B.不产生黄曲霉素的黄曲霉菌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C.黄曲霉素致癌是表型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素是表型D[温度、pH能影响黄曲霉素的合成,从而影响生物的性状,A错误;若不产生黄曲霉素为显性性状,则不产生黄曲霉素的菌株的基因型可能不同,B错误;黄曲霉素致癌属于黄曲霉素的作用,不属于表型,C错误;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素是表型,D正确。]题组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4.家兔的黑色(B)对褐色(b)是显性,短毛(D)对长毛(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兔甲与一只黑色短毛兔(BbDd)杂交后产仔26只,其中黑短9只、黑长3只、褐短10只、褐长4只。按理论推算,兔甲的表型应为()A.黑色短毛 B.黑色长毛C.褐色短毛 D.褐色长毛C[可以利用分离定律进行分析,首先考虑毛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黑(9+3)∶褐(10+4)≈1∶1,所以兔甲的毛色基因型应为bb,表型为褐色。再考虑毛长度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短毛(9+10)∶长毛(3+4)≈3∶1,兔甲毛长度的基因型应为Dd,表型为短毛。因此兔甲的表型是褐色短毛。]5.生物兴趣小组用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种植物进行杂交育种实验,下列关于他们实验设计思路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要获取aabb植株,可从F1中直接选育出表型符合要求的个体B.要获取AABB植株,可从F2中选出表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连续自交C.要获取AaBb植株,可将亲代上所结的种子直接保存进行播种D.要获取AaBb植株,可将亲本保留起来进行年年制种A[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故不能得到aabb的个体,A不合理;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要获取AABB植株,可让F1自交,从F2中选出表型符合要求的个体连续自交,最终得到纯合子,B合理;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故可将亲代上所结的种子直接保存进行播种,C合理;要获取AaBb植株,由于该个体属于双杂合,可将亲本保留起来进行年年制种,D合理。]6.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F1形成的配子种类和F2的基因型种类分别是()A.4种和9种 B.4种和27种C.8种和27种 D.32种和81种C[AAbbDD和aaBBdd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BbDd,则F1(AaBbDd)形成的配子种类为23=8(种),F2的基因型种类是33=27(种),C正确。]7.人体耳垂离生(A)对连生(a)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一个棕眼离生耳垂的男性与一个蓝眼离生耳垂的女性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连生耳垂的孩子。倘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连生耳垂的概率分别是()A.1/4,1/8 B.1/8,1/8C.3/8,1/8 D.3/8,1/2C[根据题意可知,父母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的概率是1/2×3/4=3/8,未来子女为蓝眼连生耳垂的概率是1/2×1/4=1/8。]8.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表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 B.4种,1∶1∶1∶1C.2种,3∶1 D.2种,9∶7D[由题意可知,只有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才会开红花,由于两对等位基因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在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A_B_∶A_bb∶aaB_∶aabb=9∶3∶3∶1;又由于只有基因型为A_B_的开红花,其他全开白花,因此后代中只有2种表型,并且比例为9∶(3+3+1)=9∶7。]9.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抗锈病与感锈病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r控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得F2,F2有四种表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3)F1形成的配子有________种,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2中基因型为dd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光颖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5)F2中表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比例是________。[解析](1)由于纯种毛颖感锈病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病植株(乙)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病植株(丙),所以毛颖、抗锈病为显性性状,光颖、感锈病为隐性性状。(2)甲、乙为纯种,基因型分别为DDrr、ddRR,所以F1的基因型为DdRr,与丁杂交后,抗锈病与感锈病之比为3∶1,毛颖与光颖之比为1∶1,所以丁的基因型为ddRr。(3)由于F1的基因型为DdRr,因此可以形成4种配子。(4)F1(DdRr)×丁(ddRr)产生的F2中,ddRR的个体占1/2×1/4=1/8,光颖抗锈病植株(ddR_)占1/2×3/4=3/8。(5)F2中,与甲(DDrr)表型相同的个体占1/2×1/4=1/8,与乙(ddRR)表型相同的个体占1/2×3/4=3/8,所以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1/2。[答案](1)毛颖抗锈病(两空可互换)(2)DDrrddRRddRr(3)4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4)1/83/8(5)1/210.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粒大油少和粒小油多的两纯合子杂交,请回答下列问题:(1)F2的表型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获得F2种子544粒,理论上,双显性纯种有__________粒、粒大油多的有________粒。(3)怎样才能培育出粒大油多,又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补充下列步骤:第一步:让________与________的个体杂交产生F1(BbSs)。第二步:让________自交产生F2。第三步:选出F2中粒大油多个体连续自交,逐代淘汰粒小油多的个体,直到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可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粒大油多的新品种。(4)若让F1(BbSs)与粒小油多的个体杂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请据此写出该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要求写出配子)[解析]分析题干,决定向日葵种子粒大小和含油多少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粒大油少(BBSS)和粒小油多(bbss)的两纯合子杂交,F1全部表现为粒大油少(BbSs),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粒大油少(B_S_)∶粒大油多(B_ss)∶粒小油少(bbS_)∶粒小油多(bbss)=9∶3∶3∶1。据此回答各问题。答案:(1)49∶3∶3∶1(2)34102(3)纯种粒大油少纯种粒小油多F1(4)测交11.以AABB和aabb为亲本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aaBB的个体,需要在下列哪些子代中进行选择()A.F1和F2 B.F1和F3C.F2和F3 D.F2和F4C[以AABB和aabb为亲本杂交,F1的基因型是AaBb,不会出现aaBB,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F2代有4种表型,可出现aaB_,由于F2中还存在aaBb的类型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必须将F2中aaB_的个体单独自交,并观察F3是否发生性状分离,不发生性状分离的F3个体即为纯种。]12.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杂合子宽叶玉米表现为高产;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着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A.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3∶1B.有9种基因型C.高产抗病类型占1/4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D[分析题意可知,高产有茸毛玉米的基因型为AaDd,其自交后代F1的成熟植株中有茸毛和无茸毛的基因型分别为2/3Dd、1/3dd,因此,后代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A项错误;基因型为AaDd的玉米自交,后代幼苗的基因型有9种,但由于基因型为__DD的幼苗死亡,因此,后代中成熟植株只有6种基因型,B项错误;F1的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类型的基因型为AaDd,所占比例为1/2×2/3=1/3,C项错误;F1的成熟植株中宽叶有茸毛的基因型为AADd或AaDd,所占比例为1/4×2/3+2/4×2/3=1/2,D项正确。]13.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蚕茧的颜色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因此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白色茧的基因型只可能有yyII、yyIi,基因型为yyii的茧为黄色C.基因型中只要有一个I基因,该茧就是白色D.YyIi互相交配,后代表现型为9∶3∶3∶1C[由题意可知蚕茧的颜色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基因I抑制黄色基因Y的表达,因此黄茧的基因型是Y_ii,Y_I_、yyI_、yyii都表现为白茧,B错误;基因I抑制黄色基因Y的表达,所以基因型中只要有一个I基因,该茧就是白色,C正确;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的情况为Y_I_(白色茧)∶yyI_(白色茧)∶Y_ii(黄色茧)∶yyii(白色茧)=9∶3∶3∶1。因此,后代中白茧与黄茧的性状分离比为13∶3,D错误。]14.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亲本无香味易感病植株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C.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0D.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D[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基因型为aa,能够稳定遗传,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后代中抗病∶易感病=1∶1,亲本的基因型是Bb、bb,后代中无香味∶有香味=3∶1,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综合两对性状考虑,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B项正确;杂交子代中抗病的个体基因型均为Bb,不能稳定遗传,C项正确;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中,AA个体占1/4,Aa个体占1/2,aa个体占1/4,Bb个体占1/2,bb个体占1/2,子代自交产生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1/4×1/2×1/4+1/4×1/2×1/4=3/64,D项错误。]15.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紫色素合成,当两种色素同时合成时,花色表现为品红色,两种色素都不能合成时,花色表现为白色。科研小组做了甲、乙两组人工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甲:品红花×白花→F1:品红花、红花乙:品红花×紫花→F1:品红花、红花、紫花、白花(1)甲组品红花亲本和F1中品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乙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四种表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3)欲判断乙组F1中某品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请你为该科研小组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结论:让该品红花植株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①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品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品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依题意可知:甲组品红花亲本(A_B_)与白花亲本(aabb)杂交,F1出现品红花与红花(A_bb)两种表型,而未出现紫花(aaB_)和白花(aabb),从而判断甲组品红花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进而推知F1中品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2)乙组品红花亲本(A_B_)与紫花亲本(aaB_)杂交,F1出现白花个体(aabb),说明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两对基因利用“拆分法”分析,(Aa×aa)(Bb×Bb)→(1Aa∶1aa)(3B_∶1bb)=3AaB_(品红花)∶1Aabb(红花)∶3aaB_(紫花)∶1aabb(白花),故F14种表型的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