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选址及建筑要求_第1页
猪场选址及建筑要求_第2页
猪场选址及建筑要求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场选址及建筑要求2010年05月08日23:20来源:潜江市畜牧局正确选项择猪场场址并进行合理的建筑规划和布局,是猪场建设的关键,有利于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一、场址选择猪场场址的选择,应根据猪场性质、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位置、交通、电力、物质供应及当地气候条件等进行全面考虑。猪场的选址和建设要符合当地政府的畜禽养殖区划。如果政府未划定养殖区和禁养区,在场址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在偏远地区、土地充裕、地势高而干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顺畅、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方便的地方建场。猪场建设要以养殖规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来确定,猪栏的结构模式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养殖区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把养殖污染物资源化、无害化,形成与当地种植业相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过去许多集约化猪场过多考虑运输、销售等生产成本而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往往将场址选择在城郊或靠近公路、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的区域,以致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些甚至危害到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最后不得不面临关闭和搬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猪场场址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现实情况下有些因素之间存在矛盾,所以,出于环境卫生要求的诸多方面条件无法同时满足时,应当考虑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哪一个因素更重要;二是是否能用可以接受的投资对不利因素加以改善。例如,一个地势低洼的地方是不宜建场的,然而该处在交通、电力、物质供应、建筑面积及与居民点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时,我们应当考虑填高该地建场所花的额外投资是否可以接受。以下提出的场地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并不表示每一方面都是必须满足的,而是表明了场地选择时有哪些主要因素会对未来猪场的生产、管理和防疫等产生影响,从而为不同的可选场地的比较提供参考或引起猪场建设和经营者对本场存在的不利条件加以重视、改善和防范,而对有利条件加以充分利用。1.地势和地形场地的高低、走向趋势即是地势。在猪场场地选择中如果选择较高的地势,必然有利于今后场区污水、雨水的排放,由此而产生的有利影响是猪场建筑时排水设施的投资相对减少,场区内湿度相对较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蚊蝇等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存受到限制,猪舍环境控制的难度有所降低,卫生防疫方面的费用也相对减少。另外,场地的优劣还与地形有很大关系。这主要涉及到地形的开阔与狭长,整齐与凌乱,以及面积大小三个方面的问题。开阔的地形对猪场通风、采光、施工、运输和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有利,而狭长的地形不仅影响以上诸方面,而且会因边界的拉长对建筑物布局、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增大难度。除此之外,场地面积(年出栏数X平方米)往往也很重要,多数的设计者会首先考虑场地面积的大小,但有时也会因考虑不周或因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选择了过小的场地,由此产生的结果往往是牺牲卫生安全必要的建筑物间距,导致的后果是猪的生产安全受到各种潜在的威胁,例如通风、采光、防火、疫病隔离等方面普遍受到影响。另一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设计者只考虑了当前建场的面积需要,没有余地,有时会对未来猪场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局限性。水源猪场的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水质要求,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并易于净化和消毒。可供猪场选择的水源主要有两种,即地下水和地面水。不管以何种水源作为猪场的生产用水,都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水量充足。各类猪每头每天的总需水量与饮用量分别为种公猪40升和10升、空怀及妊娠母猪40升和20升、泌乳母猪75升和20升、断奶仔猪5升和2升、生长猪15升和6升、育肥猪25升和6升;②水质符合卫生要求。在水污染比较严重的今天,地面水的水质是必须要考虑的方面,如果依靠自来水公司供给饮用水,无疑会增大养猪的成本,而猪场自己解决饮用水,则应考虑水源净化消毒和水质监测的投资。另一方面,如果考虑掘井开采地下水资源,就要计算水需要量以决定水井的数量,从而对所需投资作出估算,可能付出的投资和维持费用大小即可作为选择何种水源的依据。如果采用冲洗用水和饮用水分开的方式,由于冲洗用水主要考虑水量的问题,经一般净化消毒处理和简单的水质监测即可大量使用地面水资源,可节约用水的成本。土质在很多地方土质一般都不是猪场建筑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因为其性质和特点在一定的地方往往比较稳定,而且容易在施工和管理中对其缺陷进行弥补,但是缺乏长远考虑而忽视土壤潜在的危险因素也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比如场地土壤的膨胀性、承压能力对猪场建筑物利用期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恶性传染病原对猪群的健康则具有致命的危险。因此在选择场址时,对土壤的情况作一定的调查也是很必要的。如果其他条件差异不大,选择砂壤土比选择黏土有较大的好处,原因在于污水或雨水比较容易渗透进地下,场区地面能够经常保持干燥。交通条件较大规模的猪场在饲料、猪产品、废弃物和其他生产物质的运输方面任务十分繁重,要求有较好的交通条件,但是出于防疫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考虑,又要求猪场建在较安静偏僻的地方,因此在保证交通方便的情况下,应合理确定猪场场址与交通道路的距离。根据猪场防疫和生产的经验,距离交通主干道1000米,一般公路500米,乡村公路不少于100米可视为合理。距离居民点应在1500米以上,离屠宰场、牲畜市场或畜产品加工厂要在5000米以上。对于中小猪场来说,上述距离可以小一些。如果利用防疫沟、隔离林或围墙将猪场与周围环境分隔开,也可适当减少这种间距以方便运输和对外联系。5.社会联系猪场与周围居民点的关系、电力供应等方面的社会联系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调查猪场生产污水的流向、臭气扩散的范围和方向及居民点可能对猪场生产造成的各种影响,对选择猪场的位置很有帮助。虽然猪场选在高处比较干燥,但在离居民点较近的情况下,就得考虑应当低于居民点的地势,以避免以后生产污水可能引起的纠纷。而臭气的影响主要与距离和风向有关,要想减少相互的不利影响,猪场与居民点保持1500米以上的距离很有必要。同时,考虑到风向的关系,到当地的气象部门取得风向图有助于作出明智的选择。此外,重视了解当地的供电条件,电能是成本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以后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二、建筑要求1、场内布局要求:一个规划完善的工厂化猪场一般可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隔离区和生活区。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料道、粪道分开,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生活区建在生产区上风前沿,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母猪舍、哺乳猪舍、仔猪舍、育肥舍、病猪隔离舍等。兽医室及病猪隔离舍、解剖室、粪便场在生产区的最下风向低处。饲料加工调制间在种猪舍与肥猪舍之间,有条件的最好反繁育场与育肥场分开建设。2、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一是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隔热性好;二是圈舍方向最好东西方向、背北向南,留有游圈,以利采光;三是搞好防疫卫生,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15-20厘米。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水池等;四是饲养密度要合理,后备母猪每头占地1-1.2平方米、后备公猪每头占地2.5-3.5平方米、妊娠母猪每头占地2-2.2平方米、哺乳母猪每头占地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