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渺茫

终南捷径

篡改(zuàn)

舍身求法(shě)B.阑姗

怀古伤今

谬论(miù)

重蹈覆辙(zhé)C.疏漏

拭目以待

殉难(xùn)

循序渐进(xún)D.天崖

错综复杂

省悟(xǐnɡ)

重信守诺(n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且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停滞/繁植

作揖/编辑

执拗/忸怩作态

天骄/矫揉造作B.发怔/征引

撩逗/撩起

愧赧/赫赫有名

灌溉/慷慨大方C.鲁钝/遁词

促狭/海峡

扑倒/前仆后继

墨守/默默无闻D.恪守/洛阳

阴霾/埋头

重叠/郑重其事

拜谒/歇斯底里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B.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C.阅读文章,切不可断章取义,只注重一句一段的局部,割裂其与全文的联系。D.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积极创建“绿色平安”校园,各学校严禁学生不携带手机进校园和违规乘骑网约电单车。B.工匠精神所追求的是一种踏实严谨、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态度,它不投机取巧,不急于求成,而是强调下“笨功夫”,精雕细琢。C.在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建筑材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教育部部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疫情防控工作一定不能松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6)《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在有与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蕴含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

(8)《长沙过贾谊宅》中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渲染出萧条、寂寥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二)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①。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②,又四囿③于雪,若涂银,若泼汞④,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⑤可爱。(节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有删改)

注:①始霁:这里谓雪刚放晴。②虚澄:空虚清澈。③囿:局限、围绕。④汞:水银。⑤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大雪三日

雪中送炭

阳春白雪

雨雪霏霏B.客此

不速之客

宾客如云

文人墨客C.是夜月出

自以为是

马首是瞻

比比皆是D.坐纸窗下

坐井观天

坐吃山空

如坐针毡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分析语段(一)中作者特意写在湖心亭上饮酒的金陵人,有何用意?

4.这两个语段都写了如诗如画般的皑皑雪景,但描写手法却又各不相同,请结合内容对两个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今天,我们怎样阅读【百家争鸣】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①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②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大部头的纸质书,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③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④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摘自互联网)【权威调查】2016年、2017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年度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人均电子书阅读量日均纸质书时间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2016年4.25本0.73本16.78分钟12.07分钟2017年4.35本1.42本14.85分钟16.64分钟【注】数字化阅读指网上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媒体信息】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摘自2017年4月22日《现代金报》)【它山之石】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摘自《宁波晚报》)1.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2.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的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B.很多外国政府对所有的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3.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弱的原因。(至少两点)

4.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两个。

5.阅读【它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苏轼写作此词是在中国传统的

节(填节日)。

2.请简要概括上下阕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