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答案考点_第1页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答案考点_第2页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答案考点_第3页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答案考点_第4页
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女装答案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与训练

第1章纸样的工业价值和设计意义

纸样设计是从款式设计到工艺设计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地位,因此,它是成

衣开发的关键技术。作为纸样设计师,除固有的知识以外,款式设计和工艺设计也是必备的专业能

力,而这一切都与服装工业的特性有关。

1.1纸样的产生与服装工业

纸样(pattern)是现代服装工业的专用语,含有“样板”、“板型”等意思,既是服装工业标准化

的必要手段,更是服装设计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标志和工艺参数化依据。同时,它也是达到服装设计

者设计意图的积累和媒介,以及从设计思维、想象到服装造型的重要技术条件。然而,它的最终目

的是为了高效而准确地进行服装的工业化生产。因此,纸样是服装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必然产物。

1.纸样工业化前的状况

(1)最初纸样并不是为了服装的工业化生产而制作的。19世纪初叶,欧洲妇女们崇尚巴黎时

装,一些时装店的经营者把时髦的服装制成像裁片一样的纸样出售,由此纸样成了一种商品。

(2)英国的《时装世界》杂志早在1850年就开始刊登各种服装的剪裁图样。1862年,美国裁

剪师伯特尔・理克创造了和服装规格一般大小的服装纸样进行多件加工,这是最初服装纸样的基本状

态。

(3)由于它并没有真正运用在服装工业化生产中且未有效地促进工业化进程,因此也就没有

得到根本的重视。纸样的工业化只有随着服装机械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2.纸样的工业价值

(1)1830年,第一台缝纫机在美国诞生,1845年美国人EliasHowe获得专利,后经数次改良和

申请专利,在19世纪中期的J.M.Singer厥功至伟,使后来的成衣工业快速成长,服装批量化生产

成为可能。1897年,随着许多以手工操作的专用缝纫机械的相继问世,大大地提高了服

装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此后,专门分科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出现了专门的设计师、样板师、剪裁工、

缝纫工、熨烫工,等等。这种生产方式的显著特点是批量大,由于分科加工形式,缝纫工只是遵循

单科标准,这就要求设计上是全面、系统、准确、标准化的,纸样正是为了适应这些要求而设计制

作的。

(3)纸样也被称为样板、板型、纸型等。总之,它是服装工业生产中所依据的工艺、造型和

加工的标准,因此它也称工业纸样(patternmaker)。由此可见,纸样的真正价值是随着近代服装

工业的发展而确立的。

(4)纸样是服装样板的统称,其中包括用于批量生产的工业纸样、用于定制服装的单款纸样、

家庭使用的简易纸样以及有地域或社会集团区别的号型纸样。

总而言之,服装工业化造就了纸样技术,纸样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又促进了成衣社会化和标准

化的进程,繁荣了时装市场,刺激了服装设计和加工业的发展,使成衣产业成为最早的国际性产业

之一。因此,纸样技术的产生被行业界和理论界视为服装产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1.2纸样设计的意义

1.纸样设计在服装造型中的作用

(1)服装最后的成型是通过设计、制作和材料的有机组合完成的,它们三者的关系是互为

作用的。

(2)“设计”起着特殊的作用,即策划服装造型诸因素的合理组合,其结果是设计者预想造

型的实现(如图1-1所示)。把“预想”理解为构思,把“实现”理解为实施,这就是设计的全过程。

(3)“设计”具体来说就是选择材料和工艺技术,是根据预先制定的造型计划进行的,这种造

型计划的中心首先要根据所服务的对象来确立服装造型的最终效果,其次是实施上述计划的技术设

计。所谓技术设计,就是实现最终结果的手段,即纸样设计和工艺设计。

(4)纸样设计主要是使服装最终造型的结构组织合理化,它的前者是构思计划,后者是加工

制作。因此,纸样是服装构思的具体化,又是加工生产的技术条件和依据。从造型学的意义说,纸

样是构成服装最终造型的结构形态,是完成服装立体造型的平面展开。

2.纸样设计的特殊意义

纸样设计有它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和原理与工业造型的外观设计大不相同,纸样设计的直

接依据是人体,而工业造型的外观设计作用于物体,是间接地和人发生关系。根据这一特殊属性,

就不能把纸样设计视为纯粹物品的结构设计。

(1)首先,纸样设计必须以人体的生理结构、运动机能为物质的结构基础,这是和工业造型

不相同之处;

(2)其次,服装的社会文化属性又要求纸样设计不能像工业造型那样基于普遍而固定的使用

功能的造型规律进行,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种族的文化习惯、性格表现、审美趣味的要求。

总之,纸样设计不能被局限在一般的结构构成学知识里,而要寻找出它的特殊构成模型和结

构规律,即自然人的固有特点和社会属性。

1.3纸样设计的方法

1.纸样设计系统方法

纸样设计方法,是在基本纸样和设计纸样的关系中确立的,要完成一套纸样设计必须找出其

基本纸样在系统纸样中的位置和结构规律,这就是纸样设计的系统方法。

(1)服装基本模型重要性

现代服装构成科学表明,服装基本模型的确立是服装造型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设计美学的重

要标志。在制作服装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都要寻找出它们所依据的基本模型。这个模型要具有普遍

性,这种普遍性只有从穿服装的人身上去寻找,而寻找的方法和系统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2)服装基本模型确立

①它是通过人体测量,得到不同类型人的净尺寸,加以平均,并通过专业化和理想化的技术处

理取得不同类型的标准尺寸,制造出规格齐全的人体模型(立体人台和平面基本型)。这种模型是

以人体测量的标准尺寸为依据,是能美化人体的理想化实体。这个理想实体是通过实际的系统方法

测算、总结,并符合成衣的制造要求而完成的。

②“理想实体”是集一般人体美的因素于一身,它的依据就是人体测量的平均值(标准尺寸);

“实体”指不能脱离实际人体的模型,因此它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一般人的体型要求,故称为理想实

体。

③实体亦指一定数量的人,而并非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就是说实体是指“一群人”的抽象概念。

(3)服装基本模型表现形式

纸样的基本型是把理想实体变成平面的样板而已,基本型也可以根据标准尺寸通过计算和比例

分配获得。不难理解,通过系统方法获得的标准尺寸、人台模型和基本纸样是服装结构基本模型系

统的三种表现形式,即数字形式、立体形式和平面形式(如图1-2所示)。

图1-2纸样设计基本模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2.纸样设计基本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1)纸样的基本型系统的建立

纸样的基本型就是指纸样设计中的依据和基础,所以也称基本纸样

(sloper),日本服装界称为“原型”。基本纸样作为纸样设计的基础,在理论上被现代服装教育所

接受。就系统方法而言,各国基本创立了完善的基本型体系。

(2)纸样的基本型系统的应用

①系统方法渗透在纸样设计的各个独立的小环节中,称为小系统,它是包括在大系统之中的。

大系统中的基本纸样是具有普遍性的,小系统的基本纸样是设计者灵活运用的结果。

②纸样构成的基本模型是有地域性的。地域性表现为一个地域的基本纸样不适合于另一个地域

使用,这主要取决于各自人体生理特征的差异。但是,尽管每个国家、地区甚至各服装设计师所使

用的基本模型,在风格和理解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恪守对基本纸样的熟练把握这一原则。

③作为纸样设计规律而言,运用基本纸样不能当成“方法”去理解,而应理解为纸样设计的规律,

应作为原理的基础去运用。裁剪的方法只有两种,即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无论是哪种裁剪方法,

熟练地把握服装结构的基本模型是其方法的指导和规律。平面纸样设计的基础就是基本纸样;立体

裁剪设计的基础就是人体的模型,即专门用于立体裁剪的标准人台。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纸样是服装工业化的产物?

答:纸样(pattern)是现代服装工业的专用语,含有“样板”、“板型”等意思,既是服装工业标

准化的必要手段,更是服装设计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标志和工艺参数化依据。同时,它也是达到服装

设计者设计意图的积累和媒介,以及从设计思维、想象到服装造型的重要技术条件。然而,它的最

终目的是为了高效而准确地进行服装的工业化生产。因此,纸样是服装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必然产

物。

(1)1830年,第一台缝纫机在美国诞生,1845年美国人EliasHowe获得专利,后经数次改良和

申请专利,在19世纪中期的J.M.Singer厥功至伟,使后来的成衣工业快速成长,服装批量化生产

成为可能。1897年,随着许多以手工操作的专用缝纫机械的相继问世,大大地提高了服装产品的质

量和产量。

(2)此后,专门分科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出现了专门的设计师、样板师、剪裁工、

缝纫工、熨烫工,等等。这种生产方式的显著特点是批量大,由于分科加工形式,缝纫工只是遵循

单科标准,这就要求设计上是全面、系统、准确、标准化的,纸样正是为了适应这些要求而设计制

作的。

(3)纸样也被称为样板、板型、纸型等。总之,它是服装工业生产中所依据的工艺、造型和

加工的标准,因此它也称工业纸样(patternmaker)。由此可见,纸样的真正价值是随着近代服装

工业的发展而确立的。

(4)纸样是服装样板的统称,其中包括用于批量生产的工业纸样、用于定制服装的单款纸样、

家庭使用的简易纸样以及有地域或社会集团区别的号型纸样。

总而言之,服装工业化造就了纸样技术,纸样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又促进了成衣社会化和标准

化的进程,繁荣了时装市场,刺激了服装设计和加工业的发展,使成衣产业成为最早的国际性产业

之一。因此,纸样技术的产生被行业界和理论界视为服装产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是服装工业化和

商品化的必然产物。

2.纸样设计在服装造型中的作用和地位?

答:(1)服装最后的成型是通过设计、制作和材料的有机组合完成的,它们三者的关系是

互为作用的。

(2)“设计”起着特殊的作用,即策划服装造型诸因素的合理组合,其结果是设计者预想造

型的实现。把“预想”理解为构思,把“实现”理解为实施,这就是设计的全过程。

(3)“设计”具体来说就是选择材料和工艺技术,是根据预先制定的造型计划进行的,这种造

型计划的中心首先要根据所服务的对象来确立服装造型的最终效果,其次是实施上述计划的技术设

计。所谓技术设计,就是实现最终结果的手段,即纸样设计和工艺设计。

(4)纸样设计主要是使服装最终造型的结构组织合理化,它的前者是构思计划,后者是加工

制作。因此,纸样是服装构思的具体化,又是加工生产的技术条件和依据。从造型学的意义说,纸

样是构成服装最终造型的结构形态,是完成服装立体造型的平面展开。

3.基本纸样在现代纸样设计系统中的意义?

答:(1)纸样的基本型系统的建立

纸样的基本型就是指纸样设计中的依据和基础,所以也称基本纸样

(sloper),日本服装界称为“原型”。基本纸样作为纸样设计的基础,在理论上被现代服装教育所

接受。就系统方法而言,各国基本创立了完善的基本型体系。

(2)纸样的基本型系统的应用

①系统方法渗透在纸样设计的各个独立的小环节中,称为小系统,它是包括在大系统之中的。

大系统中的基本纸样是具有普遍性的,小系统的基本纸样是设计者灵活运用的结果。

②纸样构成的基本模型是有地域性的。地域性表现为一个地域的基本纸样不适合于另一个地域

使用,这主要取决于各自人体生理特征的差异。但是,尽管每个国家、地区甚至各服装设计师所使

用的基本模型,在风格和理解上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恪守对基本纸样的熟练把握这一原则。

③作为纸样设计规律而言,运用基本纸样不能当成“方法”去理解,而应理解为纸样设计的规律,

应作为原理的基础去运用。裁剪的方法只有两种,即平面裁剪和立体裁剪。无论是哪种裁剪方法,

熟练地把握服装结构的基本模型是其方法的指导和规律。平面纸样设计的基础就是基本纸样;立体

裁剪设计的基础就是人体的模型,即专门用于立体裁剪的标准人台。

第2章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服装构成的依据是具有标准特征的人体,人体是纸样设计的唯一根据。服装构成的人体工学

是研究人体外在特征、运动机能和运动范围对服装结构影响尺度的学问,它是服装造型结构和功能

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

2.1人体区域的划分和连接点

人体区域通常由人体中相对稳定的部分组成,形成大的体块。这些体块由关节或支撑点连接

着,我们把连接体块的部分叫做连接点。人体体块部分在纸样设计上更注重结构上的感观效果,而

连接点强调其结构的内在功能性,前者表现为形式美,后者表现为机能美。

1.人体区域的划分及体块

如果对人体静态进行观察,就可以清楚地划分出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四大区域。在各区

域中又可分出主要的组成体块,这些体块呈现固定状态,并由连接点连接,形成依人体构造和运动

规律所制约的动态体(如图2-1所示)。

图2-1人体区域的划分

(1)头部:头部在服装纸样设计中比较特殊,只在功能性很强的雨衣、羽绒服、防寒服、风

衣和服装以外的帽子设计中考虑,所以头部的细部常被忽略,只考虑其形状和体积。头部的形状为

蛋形,以此作

为“理想实体”。因此,头部结构只在从平面到球体的设计过程中考虑。

(2)躯干:躯干由胸部和臀部两大体块组成,它是人体的主干区域,因此,纸样设计所要涉

及的机会也最多,如三围的应用与设计。胸部和臀部是以腰线划分的,作用于躯干的结构就不单是

静态造型,还要考虑腰部的活动规律。当上衣设袖子时,亦要注意肩关节的活动规律。

(3)上肢:上肢是由上臂、前臂和手组成。上臂和前臂为固定体块,中间由肘关节连接,在

形体上理解为两个柱状相连的运动体。手和头部相同,有其特殊性,应个别对待。

(4)下肢:下肢由大腿、小腿和足组成,中间分别由膝关节和踝关节连接。整个下肢成为上

连臀部的倒锥形运动体。头部、手和足统称为人体的三个特殊体块。

把以上人体各区域组成部分加以综合,依次为头部、胸部、臀部、上臂(对称)、前臂(对

称)、手(对称)、大腿(对称)、小腿(对称)、足(对称)九个部分,这九个部分就是

连接点所要连接的基本体块。这种人体区域的划分对纸样设计原理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特

别是对服装造型结构的功能设计更为突出。

2.体块的连接点

连接人体九个体块的八组连接点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如图2-2所示),并决定着它们各自

的运动特点和范围。

①颈部:颈部是头和胸部的连接点。它的活动范围较小,因此领型设计时更注重它的静态结构。

②腰部:腰部是胸部和臀部的连接点。它的活动范围较大,前后左右都有其一定的活动范围,

特别是前屈的范围较大。

③大转子:大转子是臀部和下肢的连接点。它的运动幅度最大,特别是前屈,同时由于运动的

平衡关系,左右大转子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造成腿部运动范围的加倍。

④膝关节:膝关节是大腿和小腿的连接点。它的运动方向与大转子

相反,活动范围也小于大转子。

⑤踝关节:踝关节是小腿和足的连接点。

⑥肩关节:肩关节是胸部和上臂的连接点。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也很大,但主要是向上和向前运

动。

⑦肘关节:肘关节是上臂和前臂的连接点。它的活动范围是向前运动,形成以肘为凸点的袖子

结构。

⑧腕关节:腕关节是前臂和手的连接点。

2.2人体的基本构造

1.骨架

制约服装结构的基础是人体的基本构造,换言之,构成纸样原理的基础是人体基本构造所形

成的外部形状和运动特征。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决定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外形的体积和比例是由人的骨架制约着。

人体全部的骨骼总数为220余块,这些骨骼大都是成对生长的,只有少数是单独生长的。它们以人

类自然生长的秩序组合成人体骨架,这里只对作用于服装结构产生影响的骨骼和骨系关系加以说明

(如图2・3、图2-4所示)。

①脚惯孔突加

⑥肩三角肌

②IW大肌

⑨肱.头肌

④前胃肌

③肌

肌科

④腹外斜肌

⑩屈肌群

喝筋腰张肌

腹股沟

缱匠肌

股直肌

股内肌

股外肌

内腓肠肌

外肿肠肌

⑪下肢—

骨系肌系

①的钺乳突

⑤斜方•肌

•第七颈椎

•肩点

④旭胛舛⑥府二角肌

⑨脏二头肌

⑥背网肌

•肘关节

腰背筋膜

•腰椎

骨盆——收骨

•腕美节

骨盆——耻骨⑦胃大肌

骨盆——坐倚随筋腰张肌

・大转子

内腓的肌

外腓肠肌

•表示影响服奘的连接点

图2-4人体的骨骼与肌肉(后视)

(1)头骨(略)

(2)脊柱

①脊柱是人体躯干的主体骨骼,是由颈椎、胸椎、腰椎三部分组成,颈椎接头骨,腰椎接貌

骨,其整体形成背部凸起腰部凹陷

的“S”形。

②对服装结构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两处:

a.颈椎,颈椎共有七块,第七颈椎(从上往下)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头部和胸部的连接点,

也是这两部分的交界点,所以成为基本纸样后中线的顶点,即所谓后颈点;

b.腰椎,腰椎共有五块,第三块为腰节,是胸部和臀部的交界点,因此,常常作为服装

结构的腰线标准,也是测量腰围线的理论依据。

(3)胸部骨系

胸部骨系是构成胸廓骨架的骨骼系统,主要有锁骨、胸骨、肋骨、肩胛骨等。

①锁骨:位于颈和胸的交接处,共有一对,它的内端和胸锁乳突肌相接形成颈窝。在服装结构

中,为服装前颈点的标准。锁骨的外端与肩胛骨、肱骨上端会合构成肩关节并形成肩峰,也就是服

装结构中的肩点。

②胸骨:为肋骨内端会合的中心区,位于两乳中间的狭长部位,人体中线从此处通过。胸骨部

位在女性中呈现特殊状态,女性胸乳隆起而下坠,造成胸骨微伏的“浅滩”状态。

③肋骨:共有12对24根,后端全部与胸椎连接,前端与胸骨连接构成完整的胸廓,其形状呈竖

起的蛋形,这一特点的认识对服装胸背部的

造型是极为重要的。

④肩胛骨:共有一对两块,位于背部上缘,形状为倒三角形,其三角形的上部凸起,成为肩胛

冈,构成肩与背部的转折点,在纸样设计中常作为后衣片肩省和过肩线设计的依据。

(4)上肢骨系

上肢骨系呈现左右对称状态,由肱骨、尺骨、楼骨和掌骨构成上肢的骨系。

①肱骨:为上臂骨骼。上端与锁骨、肩胛骨相接形成肩关节,并形成肩凸,这是上衣肩部造型

的依据。下端与尺骨和槎骨相连。

②尺骨和槎骨:均为前臂的骨骼。当人体手掌向前自然直立时,两骨骼的位置为“内尺外槎”。它

们的上端与肱骨前端相接形成肘关节,前端与掌骨连接构成腕关节。

③掌骨"因与服装的关系不大,这里从略。

(5)骨盆

骨盆是由两侧髓骨、耻骨、舐骨和坐骨构成。舐骨连接腰椎,故也称骨舐椎,它下方两侧是

髅骨与下肢股骨连接,称为大转子,它是测定臀围线的标准。由于骨盆介于躯干和下肢之间,因此,

无论是上装还是下装的结构设计都应考虑其运动的功能性。

(6)下肢骨系下肢骨系由股骨、骸骨、胫骨、腓骨和踝骨组成。

①股骨:为大腿的骨骼,上端与骸骨连接,下端与骰骨、胫骨、腓骨会合成膝关节。

②骸骨:通常所说的膝盖,形状似龟甲,正置于股骨、胫骨和腓骨会合处的中间,组成膝部关

节。该关节只能后屈,同时在下装的结构变

化中往往以此作为依据进行设计,例如衣长、裙长、裤摆等。

③胫骨和腓骨:均为小腿骨骼,胫骨位于内侧,腓骨长在外侧,胫骨和腓骨的上端与骸骨、股

骨会合,前端与踝骨相接,形成踝关节。腓骨与踝骨会合处的凸起点为腓骨头,它是裤长的基本点。

综上所述,由于人体骨骼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基本骨架,基本骨架的运动

特征构成了与纸样设计相关的基本结构点。即:

前颈点(基本领口与前中线交点)

躯干「后颈点(基本领口与后中线交点)腰节(腰线的标

准)"

大转子(臀围线的标准)

下肢膝关节(下装变化的基准线)腓骨头(裤长的

标准)

-

肩点(衣身与袖的交界点)上肢肘关节(袖的

基准线)尺骨头(袖长的标准)

2.肌肉

肌肉的作用是使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骨骼在关节的作用下作屈伸运动。人体的肌肉总数为500

余块,它们基本成对生长。人体的肌肉结构极为复杂,浅层肌和少数对服装造型有作用的深层肌都

对人体外形有直接的影响。

如果说了解人体骨架是认识人体运动机能在纸样设计中的制约作用的话,那么,了解人体肌肉

的构成则是理解纸样设计如何体现人体造型美的需要。

(1)头部肌系(略)

(2)躯干及颈部肌系

躯干肌肉主要由胸大肌、腹直肌、腹外斜肌、前锯肌、斜方肌、背阔肌、臀大肌等肌肉组成,

它们的结构关系构成躯体的基本状态。理解躯干肌肉构成所呈现的形态特征对服装结构的认识是十

分重要的。

①胸锁乳突肌:共有一对,上起头部颗骨乳突(耳根后部),下至锁骨内端形成颈窝,同时与

锁骨构成的夹角在肩的前面形成凹陷,因此在合体服装的技术处理时,把靠近颈侧点的前肩线三分

之一处作“拔”的处理。

②胸大肌:位于胸骨两侧,呈对称状态,外侧与肩三角肌会合形成腋窝。

③腹直肌:上与胸大肌相连,下与耻骨相连,腹直肌与耻骨连接呈壑状,并与大腿的股直肌会

合,故称腹股沟。由此得到腰凹(测量腰围的依据)、腹凸(测量腹围的依据)和腹股壑状的外部

形体。

④腹外斜肌和前锯肌:分别位于腹直肌两侧和侧肋骨的表层。由于

腹外斜肌靠下生长,前身上接前锯肌,后身上接背阔肌,它们的会合处正位于腰节线上,形成了躯

干中最细的部位。

⑤斜方肌:为人体背部较发达的肌肉,男性更为突出。它上起头部枕骨,向下左右伸展至肩胛

骨外端,其下部延伸至胸椎尾端,在后背中央构成硕大的菱形肌肉。

⑥背阔肌:位于斜方肌下端两侧,其侧体与前锯肌会合,形成背部隆起,男性更为突出。另外,

左右背阔肌下方中间相夹的是腰背筋膜,背阔肌与腰部构成上凸下凹的体型特征。

⑦臀大肌:位于腰背筋膜的下方,是臀部最丰满处,与它相对应的前身为耻骨联合的三角区。

由此可见,躯干由腰部将胸廓和臀部相连接,呈现为平衡的运动体,从静态观察其形体特征,

胸廓前身最高点是胸乳点,而且此凸点相对靠近腰部;背部最高点是肩胛点并相对远离腰部。因此,

侧面观察胸廓便形成向后倾斜的蛋形。为了与胸廓取得平衡,臀部是一个与胸廓相反的向前倾斜的

蛋形,它们由腰部连接着形成人体躯干的节律(如图2-5所示)。

(3)上肢肌系

上肢肌系对于非特殊功能的服装结构来说,一般不考虑肌肉外表形状的细部特征,只作为模

糊状态下的圆柱体去认识,所以这里只对上肢外表肌肉的名称加以说明。

①肩三角肌:正置于肩端,与锁骨外端会合形成肩头,与胸大肌相接形成腋窝,下端前与肱二

头肌、后与肱三头肌相连。

②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置于上臂前侧与肩三角肌会合,肱三头肌置于上臂后侧与肩

三角肌会合。

③前臂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为组成前臂的主要肌肉,起伸屈功能。掌肌群与服装关系不

大,这里从略。

(4)下肢肌系

下肢肌系较为明显的是以骸骨为界点的大腿和小腿的表层肌。

①大腿肌系。大腿的前中部是股直肌,内侧细长状的是缝匠肌,其下内侧是股内肌,股直肌的

外侧是股外肌,在大转子外层是阔筋膜张肌,这些是构成大腿前部隆起的关键肌肉。

②小腿肌系。小腿的肌肉主要在后部,即由外腓肠肌和内腓肠肌组成,这两块肌肉就是俗称的

小腿肚。

由此所产生的下肢体型特征是,大腿前侧肌隆起和小腿后侧肌发达的“S”形柱体。

3.脂肪和皮肤

皮肤作为保护层,一般不会造成人体表面形体的大起大落,但是皮下脂肪的增多或减少会影

响人体正常的外部特征。

(1)上述的肌肉系统是构成人体外形的直接条件,最后形成人体表面状态的还有两个因素,

即皮下脂肪和皮肤。

(2)人体的皮肤是作为保护层生长的,组织密集而薄,因此不对人体外形构成影响。而皮下

脂肪则根据人的生活习惯、地域、职业、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有所不同,使外部体型发生变化。

(3)体内脂肪超出正常的应有量,就会出现肥胖,肥胖体型整体呈菱形,肌健体型整体呈“X”

形(如图2-6所示)。

肥胖型肌健双

图2-6肥胖型与肌健型体型特征的比较

2.3人体的比例

1.七头高人体比例关系

七头高比例关系是黄种人的最佳人体比例,根据地域、种族的不同稍有差异。

(1)七头高的内容

七头高人体比例的划分,从上至下依次为:头部的长度,须底至两乳头连线,两乳头连线至

脐孔,脐孔至臀股沟,臀股沟至骸骨,骰骨至小腿中段,小腿中段至足底(如图2-7所示)。

图2-7人体的七头高比例关系(成人)

(2)人体的比例关系

在上图中,人体的比例关系有以下特点:

①直立,两臂向两侧水平伸直时,两手指尖间的距离约等于身高。

②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时,肘点和尺骨前点大约分别与腰节和大转子相重合,故此可以依照肘

点、尺骨点与躯干重合的位置参考确定腰围线和臀围线。

③肩宽为两头长,即两肩点间的距离等于两头长。

④从腋点(胸宽的界点)至中指尖约为三头长:下肢从臀股沟至足底为三头长。

这种比例是指成年人的标准人体比例,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如果对成年以前年龄阶段有所选

择,则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比例特点。如图2-8所示的是从学龄儿童开始至成人的男女人体的比例

对照,掌握这些比例上的差异,有助于不同年龄段儿童服装的纸样设计。

图2-8儿童至成人的男女人体比例对照

2.八头高人体比例关系

(1)八头高人体比例是欧洲人的比例标准,是最理想的人体比例。黄金比值为0.618。它在服

装结构设计上很有实用价值,同时体现在造型上又是美的。

(2)八头高人体比例的划分,从上至下依次为:头的长度,须底至乳头连线,乳点连线至脐

孔,脐孔至大转子连线,大转子连线至大腿中段,大腿中段至膝关节,膝关节至小腿中段,小腿中

段至足底。

(3)八头高比例并不是在七头高比例人体的基础上平均追加比值,而是在腰节以下范围内

增加了一个头的长度,这样上身和下身的比例以腰节为界,七头高人体是3:4,八头高人体是3:5,

八头高比例的人体似乎更具有美学意义。八头高人体的比例关系,上身与下身之比是3:5;下身与

人体总高之比是5:8,和黄金比值刚好吻合(如图2-9所

示),因此,在亚洲型外衣的结构设计中提高腰线是在七头高比例的基础上作上身与下身接近黄金

比的修正。

AB:BC=3:5

BC:AC=5:8AH:HC=3:5

HG:AG=5:8

黄金矩形

□BCEF的宽长之比为5:8

□HDEG的长宽之比为8:5

□HOFG的宽长之比为3:5

□BCDO的长宽之比为5:3

(4)黄金率

①黄金率是古希腊“泛数论”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的,对当时的造型艺术具有极其深远的影

响,如建筑、雕刻、绘画等,并成为古希腊人艺术生活的原则。

②这种人本主义思想大概可以从人体充满黄金率的实验中去寻找答案。如果八头高的人体两手

伸直呈正方形的话,以3:5的比例去分割,可以得到两个黄金矩形和两个正方形,在两个正方形中

再以3:5的比例去分割又会得到两个黄金矩形和两个正方形,这样就可以无休止地分割下去(如图2-

10所示)。

图2-10充满黄金率的正方形S—正方形©—黄金矩形

③利用“错视”来修正比例关系是“实验心理学”的科学结论,即在两个高度相同的人体几何图形

中,下身长于上身的人体总比上下身比例关系接近的人体显得修长。因此,八头高的3:5的比例比七

头高的3:4的比例更容易实现这个理想(图2-11)。

图2-11相同高度不同比例的错视

2.4男、女体型差异及特征

1.男、女骨骼的差异

(1)男性的骨骼粗壮而突出,女性则相反,由此呈现出男、女体型的外部特征:男性强悍,

有棱角;女性平滑柔和。

(2)男性上身骨骼较发达,女性则下身骨骼较发达,形成各自的体型特征:男性一般肩较宽,

胸廓体积大;女性肩窄小,胸廓体积小。女性的骨盆宽而厚,男性的骨盆窄而薄。由此可见,男、

女的体型特征恰好是相反的,即男性为倒梯形,女性则是正梯形。男、女躯体线条的起伏、落差也

不同,男性显得平直,女性则显出明显的“s”形特征(如图2-12、图2-13所示)。

2.男、女肌肉及表层组织的差异

(1)身体健壮的男性,肌肉发达,外形起伏不平,整体平直,在服装中称为“筒型”。女性肌

肉没有男性发达,皮下脂肪也比男性多,外形显得较光滑圆润,整体特征起伏较大。

(2)女性与男性肌肉和表层的差异点是:女性乳房隆起,背部稍向后倾斜,使颈部前伸,造

成肩胛突出,由于骨盆宽厚使臀大肌高耸,促成后腰部凹陷,腹部前挺,故显出优美的形曲线;

而男性颈部竖

直,胸部前倾,收腹,臀部收缩而体积小,故整体形成挺拔有力的造型

(如图2-13所示)。

(3)女装纸样设计主要在于褶和省的变换运用,而男装的纸样设计主要在于运用材料的性能

和分割的技术处理上,具体指的是:

①织物的伸缩性和运用织物伸缩性的物理处理;

②考虑与女装造型效果上的反差,更多的不是利用形式的纷繁变

化,而是注重功能和工艺上的考虑。

3.女体横截面的特征分析

人体横截面的分析是对人体的骨系和肌系所形成的外部特征进行综合的观察和研究,以得到

人体的三维概念和方法。人体冠状面的最高点肩部和髅部,分别是由人体骨系的肩关节及大转子构

成;侧面人体的最高点胸部和臀部,则是由人体肌系中的胸大肌和臀大肌决定的,这是服装结构线

的确定依据(如图2-14所示)。

图2-14女体主要部位截面图

(1)颈部截面:以前、后、颈侧点为准的截面。其形状为桃形,桃尖部是喉结,领口形状与

此很相似,只是作了规整处理。

(2)肩部截面:以肩端连线为准的截面。肩胛骨和肩峰最为突出,此截面是人体宽度和厚

度差距最大的区域。

(3)胸部截面:以乳点连线为准的截面。此截面结合正侧体理解可以正确判断乳点的空间位

置。

(4)肋背截面:在肋骨和背阔肌对应的连线处,位于胸围线和腰围线之间。肋背截面柱形特

点最强。

(5)腹部截面:在腰部以下,位于腰围线和臀围线之间,此截面是腰部到臀部的过渡,可以

判断出从腰部到臀部形体变化的趋势。

(6)臀部截面:以大转子连线为准的截面。从此截面观察大转子点和臀大肌凸点最为明显,

另外,还可看出臀凸点与胸凸点的位置相反,即臀凸点靠近后中线,由于大转子点向外伸展,因此

形成该截面的金字塔形特征。

综上所述,变化最大的是肩部截面、胸部截面和臀部截面,变化最小的是腹部截面(椭圆

形),决定服装结构线的部位在于具有明显凸点的人体截面。凸点越具有确定性,结构的设计范围

就越窄,相反就越宽。腹部、臀部、背部相对不太确定,结构线和省的应用范围较模糊。人体的

截面可以很清楚地揭示出人体凸点的三维特征和位置,这对服装造型以准确、美观、合理的结构把

握是至关重要的。

2.5纸样设计的人体静态、动态参数及应用

1.人体静态尺度

人体静态是指人自然垂直站立的状态,这种状态所构成的固有体型数据标准就是人体静态尺

度(如图2-15所示)。

图2-15人体静态尺度

(1)肩斜度

肩斜度是指肩端至颈根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女性为20。,男性为21。。其肩斜度取决于斜

方肌的发达程度,男性肩斜度大于女性。

(2)颈斜度

颈斜度是指人体的颈项与垂直线形成的夹角,女性为19。,男性为17。。颈部的倾斜度是由人体

平衡关系决定的。女体起伏度较大,男体呈直筒形,女性颈斜度大于男性。

(3)手臂下垂时自然弯曲的平均值

当人体自然直立时,手臂呈稍向前弯曲的状态,弯曲的程度男性约为6.8cm,女性约为6cm。

男性手臂前倾大于女性是由男、女体型平衡关系的差异决定的。。

据此,男、女装标准基本纸样结构线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人体的静态特征和参数推算

而设定的。

2.人体动态尺度

纸样中宽松度和运动量的设计,主要是依据人体正常运动状态的尺度。人体的正常运动是有

规律的,这应作为纸样功能设计的参考。

(1)腰脊关节的活动尺度

影响上下身连接的纸样设计,主要是腰脊关节的活动作用。腰脊活动尺度的测定是以人体的

自然直立状态为准,腰脊前屈80。,后伸30。,左右侧屈35。,旋转45。(如图2-16所示)。

图2-16腰脊关节的活动尺度

(2)髓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尺度

髓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大转子的活动尺度为准。人体直立时不能以0。为起点,应以内收1()。开始。

为了计算方便,以两腿垂直地面设定0°为标准,髅关节前屈120。,后伸10。,外展45。,内收30。;膝

关节后屈135。,前伸()。,外展45。,内收45。(如图2-17所示)。

(rg关府

图2-17髓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尺度

(3)肩关节和肘关节活动尺度

以人体自然直立的手臂状态为0。开始,肩关节上举180。,后伸60。,外展180。,内收75。;肘关

节前屈150。,后伸0。(如图2-18所示)。由此可见,人体的上肢主要是向前运动。

180

s

另外,肩关节屈臂上举虽然可达180。,但一般经常活动的范围在90。左右。根据手臂自然下垂

和运动时的方位,下身衣袋的位置设在腰线以下10cm左右与前腋点垂线相交的位置上,如上衣口袋

和裤子口袋的定位都是以手臂最方便活动区域为依据而设计的(如图2-19所示)。

图2-19胸袋和下身口袋设计的人体依据

(4)颈部关节活动尺度

颈部关节的屈伸及左右侧倾角都是45。,其转动的幅度为60。(如图2-20所示),这是设计连衣

帽子时的必要参考数据。在静态的情况下,头部的各测量尺寸是固定的,但是当头部尺寸和肩部

相连接时,就要考虑在动态下对头部尺寸的影响。另外,颈部关节的活动尺度对领型的设计也是很

重要的。例如领子的高度、领子与肩的角度、领口的深度等

(详见表2-1)。

图2-20颈部关节的活动尺度表2-1人体动态尺度

(平均值)

活动部位活动种类活动尺度纸样作用点

刖屈80°后身纸样加量

腰脊关节

后伸30°一般松度

左右侧屈35°一般松度

旋转45°一般松度

刖屈135°臀部纸样加量

髓关节

后伸1()。一般松度

外展45°一般松度

内收30°一般松度

续表

活动部位活动种类活动尺度纸样作用点

膝关节后屈120°腰部和足后跟增

加强度

前伸0°一般松度

外展45°一般松度

内收45°一般松度

由前上举180°后袖根加量

肩关节

后伸60°一般松度

外展180°腋下袖根加量

内收75°一般松度

前屈150°肘部加强、确定

肘关节

胸袋位置

后伸0°一般松度

刖屈45°连衣帽及领型设

颈部关节

计参考

后伸45°

左右侧屈45°数据

旋转幅度60°

(5)正常行走尺度

正常行走包括步行和登高。通常走步的前后足距为65cm左右(前脚尖至后脚跟的距离),上

述足距两膝之间的围度在82〜109cm,两膝围度是制约裙摆造型的条件。大步行走时足距为73cm左

右,两膝围度在9。〜112cm;上台阶时足至地面的距离一般为20cm左右,两膝围度在98〜114cm,

当上升到两级台阶的高度时,足至地面的距离为40cm左右,两膝围度在126〜128cm。(详见表2-

2)o

表2-2正常行走尺度单位:cm

动作距离两膝围度纸样设计作用点

一般步行65(足距)82~109

外套和裙摆的长

大步行走73(足距)90~112度、宽度

一般登高20(足至地

98〜114

面)

两级台阶登高40(足至地126~128

面)

3.一般服装尺寸设定的人体依据

制约服装机能的因素,不仅是人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度,还要考虑服装本身与人体各生理因素

的关系。

(1)有关服装围度的人体依据

①任何形式的服装,其最小围度除它的实用和造型效果要求之外,不能小于人体各部位的实际

围度(净围度)与基本松度、运动度之和。实际围度一般指净尺寸(以穿紧身内衣测量为准);松

度是考虑构成人体组织弹性及呼吸所需要的量而设计的;运动度是为有利于人体的正常活动而设计

的。最有影响的是胸围、腰围、臀围(合称三围)和掌围、足围。

②胸围加基本松度成为上衣基本纸样的标准值,它不涉及更多的运动度,因为胸廓是体块部分,

而不是连接点。

③在正常情况下腰围的松量要大于或等于胸围的松量。当设计连衣裙、套装、外套等在腰部连

通的服装时,一般腰部的松量要大于或等于胸部的松量,而不能小于它,否则不仅违反了腰部大于

胸部的运动功能,在造型上也是非常不利的(如图2-21所示)。当然腰围的尺寸接近甚至大于胸围

的体型(肥胖体)时会出现相反的采寸规律。裤子、半截裙的腰部设计只需考虑腰围(少量的松

度),没有必要考虑运动量。

(正)(误)

图2-21腰部和胸部松量关系的正误比较

④臀围加松度和运动度成为臀部尺寸的基本考虑,同时臀部需要平整的造型,在围度中增加臀

部的运动度不符合造型美的规律,因为臀部的运动度往往增加在长度上,而围度仍保持臀围和基本

松度的范围。

⑤掌围和足围是加上各自的基本松度为相关尺寸的设计依据。例如掌围加松度是袖口、袋口尺

寸设计的参数;足围加松度是裤口尺寸设计的参数。

(2)有关服装长度的人体依据

①服装长度的部位主要有衣长、袖长、裤长和裙长等。

②服装长度的设计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a.服装的种类,即有一

定目的要求的服装;b.流行因素;

c.人体活动作用点的适应范围。

③服装的长度设计,凡是临近运动点的地方都要设法避开,特别是运动幅度较大处。

服装长短的设计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即服装的长短是以人体的运动点为界设定的,如

图2-22所示:

①无肩上衣的开袖窿位置,应远离肩点而靠近侧颈点。

②无袖上衣的开袖窿位置,应远离侧颈点而靠近肩点,但不宜与肩点重合。

③肩袖上衣的袖口位置,在上臂靠近肩点处,而不宜与肩点重合。

④短袖上衣的袖口位置,在肩点与肘点之间,同时也可根据流行的趋势而加长,但短袖最长不

宜与肘点重合。

⑤三股袖(亦称七分袖)的袖口位置,在肘关节与腕关节之间浮动。

⑥一般长袖上衣的袖口位置,在前臂的腕关节上下浮动。

⑦短上衣的下摆位置,在中腰上下,即腰围线和臀围线之间。

⑧一般上衣、男士西装的下摆位置及运动短裤的裤口位置,均在臀围线以下。

图2-22服装的长度与人体运动点的关系

⑨长上衣的下摆位置,在臀围线与骸骨线之间。同时,此位置也是超短裙的下摆位置和短裤的

裤口位置。

⑩短外套的下摆位置,同时也是短裙的下摆位置,在膝盖以上。

⑪一般外套的下摆位置及一般裙长的下摆位置,在膝盖以下。

⑫长裙下摆位置和三股裤的裤口位置,在骰骨和踝关节之间。

⑬超长裙、超长外套的下摆位置,在踝关节以上。

⑭一般裤口的位置,在踝关节上下浮动。

⑮礼服裙的裙长及地,其下摆位置超过了人体的足部。

练习题

1.人体主要体块和连接点的关系?

答:人体区域通常由人体中相对稳定的部分组成,形成大的体块。这些体块由关节或支撑点

连接着,我们把连接体块的部分叫做连接点。人体体块部分在纸样设计上更注重结构上的感观效果,

而连接点强调其结构的内在功能性,前者表现为形式美,后者表现为机能美。

如果对人体静态进行观察,就可以清楚地划分出头部、躯干、上肢和下肢四大区域。在各区

域中又可分出主要的组成体块,这些体块呈现固定状态,并由连接点连接,形成依人体构造和运动

规律所制约的动态体。把人体各区域组成部分加以综合,依次为头部、胸部、臀部、上臂

(对称)、前臂(对称)、手(对称)、大腿(对称)、小腿(对

称)、足(对称)九个部分,这九个部分就是连接点所要连接的基本体块。这种人体区域的划分对

纸样设计原理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服装造型结构的功能设计更为突出。

连接人体九个体块的八组连接点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并决定着它们各自的运动特点和范围。

2.人体骨架和肌肉影响人体外形有哪些特点?

答:制约服装结构的基础是人体的基本构造,换言之,构成纸样原理的基础是人体基本构造

所形成的外部形状和运动特征。

(1)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决定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外形的体积和比例是由人的骨架制

约着。人体全部的骨骼总数为22()余块,这些骨骼大都是成对生长的,只有少数是单独生长的。它

们以人类自然生长

的秩序组合成人体骨架,

(2)肌肉的作用是使各个具有不同功能的骨骼在关节的作用下作屈伸运动。人体的肌肉总数

为500余块,它们基本成对生长。人体的肌肉结构极为复杂,浅层肌和少数对服装造型有作用的深

层肌都对人体外形有直接的影响。

3.人体骨骼、肌肉和表层组织的差异造成怎样的男、女体形特征?

答:(1)男性的骨骼粗壮而突出,女性则相反,由此呈现出男、女体型的外部特征:男性强

悍,有棱角;女性平滑柔和。男性上身骨骼较发达,女性则下身骨骼较发达,形成各自的体型特征:

男性一般肩较宽,胸廓体积大;女性肩窄小,胸廓体积小。女性的骨盆宽而厚,男性的骨盆窄而薄。

由此可见,男、女的体型特征恰好是相反的,即男性为倒梯形,女性则是正梯形。男、女躯体线条

的起伏、落差也不同,男性显得平直,女性则显出明显的“s”形特征。

(2)身体健壮的男性,肌肉发达,外形起伏不平,整体平直,在服装中称为“筒型女性肌肉

没有男性发达,皮下脂肪也比男性多,外形显得较光滑圆润,整体特征起伏较大。

女性与男性肌肉和表层的差异点是:女性乳房隆起,背部稍向后倾斜,使颈部前伸,造成肩

胛突出,由于骨盆宽厚使臀大肌高耸,促成后腰部凹陷,腹部前挺,故显出优美的“S”形曲线;而

男性颈部竖直,胸部前倾,收腹,臀部收缩而体积小,故整体形成挺拔有力的造型。

4.影响纸样设计的人体静、动态的关键尺寸是什么?

答:(1)人体静态尺度

①肩斜度

肩斜度是指肩端至颈根与水平线所形成的夹角,女性为20。,男性为21。。其肩斜度取决于斜

方肌的发达程度,男性肩斜度大于女性。

②颈斜度

颈斜度是指人体的颈项与垂直线形成的夹角,女性为19。,男性为17。。颈部的倾斜度是由人体

平衡关系决定的。女体起伏度较大,男体呈直筒形,女性颈斜度大于男性。

③手臂下垂时自然弯曲的平均值

当人体自然直立时,手臂呈稍向前弯曲的状态,弯曲的程度男性约为6.8cm,女性约为6cm。

男性手臂前倾大于女性是由男、女体型平衡关系的差异决定的。。

据此,男、女装标准基本纸样结构线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人体的静态特征和参数推算

而设定的。

(2)人体动态尺度

纸样中宽松度和运动量的设计,主要是依据人体正常运动状态的尺度。人体的正常运动是有

规律的,这应作为纸样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