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高考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化学》题库01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化学与传统文化_第1页
2020版《新高考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化学》题库01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化学与传统文化_第2页
2020版《新高考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化学》题库01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化学与传统文化_第3页
2020版《新高考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化学》题库01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化学与传统文化_第4页
2020版《新高考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化学》题库01专题一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化学与传统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组 限时:20分钟1.(2019福建师大附中5月模拟,7)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中“冬灰,乃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也……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OHB.工艺装饰材料——天然水晶,属硅酸盐产品C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后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状物,可以软化硬水D.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焚烧薪柴所得草木灰中含有K2CO3,溶于水时CO3-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洗涤衣服上的油污,则“碱”是K2CO3,A项错误;天然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属于硅酸盐产品,B项错误;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可以净水,但不能软化硬水,C项错误;植物纤维无毒且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项正确。2.(2019广东汕头二模,7)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选项描述分析A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诗中包含了丁达尔效应B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C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这段记载中,涉及分解反应D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雾是胶体,日光照射时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不符合题意;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多糖,无甜味,B项符合题意;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高温焚烧时分解生成CaO和CO2,发生了分解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制造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石英(SiO2)、纯碱和石灰石,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项不符合题意。(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三模,7)下列有关造纸术、指南针、黑火药及印刷术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宣纸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指南针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C.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O3+3C+S===K2S+N2T+3CO2T,其中氧化剂只有KNO3D.活字印刷使用的胶泥由Al2O3、SiO2、CaO等组成,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A宣纸是由植物纤维制得的,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l0O5)n,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B项错误;黑火药爆炸反应中S、N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则氧化剂是KNO3和S,C项错误;CaO是碱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A12O3是两性氧化物,D项错误。4.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帮助人类实现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采‘冰’”。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陶器烧制B.粮食酿醋C.开采得到“可燃冰”D.发射火箭CA项,陶器是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正确;B项,粮食酿醋的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乙醇再被氧化生成乙酸,正确;C项,从海底开采“可燃冰”只涉及物理加工,未发生化学变化,错误;D项,发射火箭时,火箭中燃料燃烧,涉及化学变化,正确。【方法技巧】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否则是物理变化。(1)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发热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中钨丝通电发光。(2)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HCl气体溶于水、NaCl晶体受热熔化等。(3)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而原子核的裂变、聚变,虽有新元素生成,但不属于化学变化。5.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不仅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朝缂丝《莲塘乳鸭图》中使用的丝,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C.清乾隆“瓷母”是指各种釉彩大瓶,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A项,缂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使用的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正确;B项,“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在铜中加入锡制成的一种合金,正确;C项,釉彩大瓶的材质是陶瓷,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错误;D项,铜绿可用作绿色颜料,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正确。(2019四川绵阳三诊,7)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海水中通入氯气,并通过加萃取剂等操作,便可获得大量溴单质B.高纯硅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用于制造光电池C.港珠澳大桥钢筋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D.火箭推进剂使用煤油一液氧比偏二甲肼一四氧化二氮的环境污染小A海水中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且其浓度较低,要经浓缩、氧化、萃取、蒸馏等操作,才能获得大量溴单质,A项错误;高纯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板、光电池等,B项正确;环氧树脂涂层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火箭推进剂使用煤油一液氧,燃烧生成CO2和H2O,而使用偏二甲肼一四氧化二氮会产生具有污染性的氮氧化物,易污染环境,D项正确。(2019山东淄博三模,7)《天工开物》中对制造染料“蓝靛”的叙述如下:“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文中没有涉及的实验操作是( )A.溶解B.搅拌C.升华D.蒸发C“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涉及溶解;“搅冲数十下”涉及搅拌;“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涉及蒸发,文中没有涉及升华。(2019华中师大第一附中5月押题,7)《经典咏流传》是一档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和文学作品,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下列有关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粮食发酵产生的酒精分散在酒糟中,可以通过蒸馏与酒糟分离B.《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延州诗》“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石油燃烧产生的黑烟可以用来制墨D.《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黏土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酒精的沸点较低,从酒糟中分离出酒精,可采用蒸馏的方法,A项正确;丝绸由蚕丝加工而成,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错误;石油不完全燃烧生成炭,可用来制墨,C项正确;黏土烧制陶器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D项正确。(2019山东临沂一中冲刺卷,7)化学科研人员提出:HCHO与O2在羟基磷灰石(HAP)表面催化氧化生成CO2和H2O。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HAP高效去除居室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B.在反应示意图中,有C—H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C.根据图示信息,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2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发生了变化9.B“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并非治理污染,故用HAP高效去除居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在HAP作用下,HCHO与O2反应生成H2O和CO2,该过程中HCHO分子中C—H键断裂,形成CO2中的C===O键,B项正确;由过渡态结构可知,CO2分子中两个O原子,一个来自于O2,另一个来自于HCHO,C项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项错误。B组限时:20分钟1.(2019山东聊城二模,7)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爆发“氦闪”(3He——套C),人类飞离太阳系的艰辛历程。太阳质量中氢占71%,氦占26%,氧、碳、铁等元素占2%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素4He的中子数比电子数多2B.上述元素除氦之外,仅能形成6种单质和4种氧化物C.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糖类物质均可发生水解D.上述元素组成的草酸亚铁(Fe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D核素2He的中子数、电子数均为2,A项错误;H、O、C、Fe等元素形成的单质有H2、O2、O3、金刚石、石墨、C60、Fe等,形成的氧化物有H2O、CO、CO2、FeO、Fe2O3等,B项错误;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草酸亚铁(FeC2O4)中Fe显+2价,O显一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D项正确。(2019陕西汉中全真模拟,7)《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纤维”一词的解释为“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或结构”。下列关于“纤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所用到的原料木材纤维属糖类B.丝绸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其中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光纤高速信息公路快速发展,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我国正在大力研究碳纤维材料,碳纤维属于天然纤维

D木材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A项正确;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项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利用了其对光的全反射性质,C项正确;碳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碳,不属于天然纤维,D项错误。3.(2019北京丰台区二模,7)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刺绣打树花A.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B.将熔化的铁水泼向空中,迸溅出火花剪纸织锦C.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D.用提花机织出图案B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制图案,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A项错误;将熔化的铁水泼向空中,部分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迸溅出火花,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C项错误;用提花机织出图案,不涉及化学变化,D项错误。(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冲刺卷,7)中美学者携手发现了全硼富勒烯——B40,B40团簇的结构酷似我国的红灯笼(如图所示)。该材料可用于组装分子器件,在储氢储锂、半导体、超导、绿色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40与石墨烯的结构相同,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43.2g该物质中含有2.408X1024个原子B40中既含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D.全硼富勒烯团簇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BB40与石墨烯的结构类似,但石墨烯是碳单质,两者所含元素不同,不是同素异形体,A项错误;43.2gB40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该物质中含有4molB原子,即2.408X1024个B原子,B项正确;B40是由B原子形成的单质,只存在非极性键,C项错误;全硼富勒烯团簇是一种由B元素形成的单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材料,D项错误。(2018湖南长郡中学一模,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对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说明不合理的是( )A.《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含碳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B.《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C.《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D.《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AA项,生铁炒成熟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含碳量,生铁比熟铁的质地坚硬,且延展性好,错误;B项,“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包含的反应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正确;C项,“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描述铜、锡制成合金,硬度增大,体现了合金在硬度方面的特性,正确;D项,“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描述以“剂钢”为刃,“柔铁”(纯度较高的铁)为茎干制成宝剑,“剂钢”应具有较高的硬度,推测是指铁的合金,正确。【归纳总结】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高温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其熔点低于组分金属的熔点,硬度大于组分金属的硬度,但导电性大多比组分金属弱。(2019福建厦门第二次质检,7)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人工光合“仿生酶—光偶联”系统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6CO2+6H2O催化=C6H12O6+6O2B.转化过程中仅有酶是催化剂C.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f光能D.每产生1molC6H12O6转移H+数目为12NAA由题图可知,类囊体内变化:2H20f4H++O2,卡尔文循环中变化:CO2+H+-C6Hl2O6,综合上述变化可得总反应为6C02+6H20催化剂=C6Hl2O6+6O2,A项正确;转化过程中的催化剂有光触媒、氧化酶等,B项错误;题图中转化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f化学能,C项错误;由总反应可知,产生1molC6Hl2O6同时生成6molO2,转移H+数目为24NA,D项错误。(2019广东广州一模,7)明矾[KAl(SO4)2-12H2O]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含有Al和少量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回收处理废易拉罐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沉淀”为Al2(CO3)3C“操作a”中包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D.上述流程中可用过量CO2代替NH4HCO3B回收处理废易拉罐,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同时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A项正确;NaAlO。溶液中加入NHHCO.,发生反应:AlO-+HCO-+HO===Al(OH%J+CO2-,2 43 2 32 3 3故沉淀为Al(OH)3,B项错误;明矾易溶于水,从溶液中获得明矾,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C项正确;NaAlO2溶液中加入NH4HCO3或通入CO2气体,均能生成Al(OH)3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