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地理第一册单元评估4 第四章地貌含解析_第1页
2020-2021高中地理第一册单元评估4 第四章地貌含解析_第2页
2020-2021高中地理第一册单元评估4 第四章地貌含解析_第3页
2020-2021高中地理第一册单元评估4 第四章地貌含解析_第4页
2020-2021高中地理第一册单元评估4 第四章地貌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单元评估4第四章地貌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读云南某地区的景观图,回答1~3题。1.形成该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B)A.流水堆积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解析:图示景观展示的是喀斯特地貌,它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2.形成图示景观的岩石最可能是(C)A.变质岩 B.岩浆岩C.沉积岩 D.花岗岩解析: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岩石一般为石灰岩,它属于沉积岩。3.该景观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C)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B.地下水缺乏C.容易形成溶洞、暗河等D.交通运输方式多样解析:由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该地区地表水容易渗到地下,形成暗河、溶洞等。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回答4~5题。4.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A.海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 D.河流侵蚀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鼓浪石”是海浪拍打形成的,为海水的侵蚀作用。5.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C)A.岩洞 B.岩礁C.沙滩 D.海岸解析:海水堆积作用会形成沙滩地貌。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横剖面图,回答6~7题。6.河流a、b、c三处与三幅横剖面图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D)A.a-丙 B.b—乙C.c—甲 D.a—乙7.下列关于a、b、c三处所受的侵蚀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A.a、b、c三河段都是以向下侵蚀作用为主B.a处以溯源侵蚀作用为主C.b处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加强,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减弱D.c处以向下侵蚀和向河谷两岸侵蚀为主解析:图中a、b、c分别位于河流的上、中、下游,对应的地貌分别是下蚀和溯源侵蚀形成的“V”型谷、以侧蚀和下蚀为主使河谷展宽、以侧蚀为主形成的“U"型谷。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答8~9题。8.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洪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③洪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洪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堆积地貌;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或者入湖口附近形成的堆积地貌.它们既可以分布在干旱地区,也可以分布在湿润地区。9.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C)①地形平坦、岔流较少②波浪作用明显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解析:洪积扇分布在山前,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形成该山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A.流水溶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解析:该山区地表崎岖,多溶洞和暗河,这主要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11.该山区地貌(C)A.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B.与化学作用无关C.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D.主要形成于岩浆岩地区解析:由溶洞、暗河可知,该山区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它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与化学作用有关。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2~13题。12.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B)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②③解析: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13.四种地貌中,因堆积作用形成的有(A)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延伸,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风力挟带的沙粒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堆积下来形成沙丘。下图所示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读图完成14~15题。14.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C)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运输量大C.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D.公路运输价格低解析: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15.图中公路建成“之”字形的原因是(C)A.通过更多山村B.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C.降低线路坡度D.增加线路密度解析:在山地地区,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增强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公路往往呈“之”字形。水圳(如图1所示)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也兼有泄洪的功能。图2是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6~17题.16.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A)A.a B.bC.c D.d解析:由材料知,水圳的功能是灌溉农田,兼有泄洪的功能,故应分布在农田较多,且由高处流向低处。图2所示区域东北部等高线稀疏,农田广布,图中a水路由高处流向低处,应为水圳。17.暴雨发生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被侵蚀的是(C)A.甲 B.乙C.丙 D.丁解析:图示四地中乙位于山坡,不易被侵蚀;甲、丙、丁都位于河谷,但丙地位于河流凹岸,最容易被侵蚀。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8~20题。18.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A.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B.公路的走向为东北-西南C.公路的长度约为6千米D.公路穿越山脊地区解析:图中的规划公路经过的最低点海拔为0~100米,最高点海拔为100~200米,所以相对高差为0~200米,选项A正确;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规划公路的走向为西北—东南,选项B错;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规划公路长度约为3千米,选项C错;经过地区为鞍部,选项D错.19.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的(A)解析:根据a~b剖面线起点海拔300~400米,终点海拔300~400米,最高点海拔700~800米,最低点海拔200~300米,结合沿线地形类型判断地形剖面图为A.20.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D)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瞭望塔应该选址在该区域最高点,周围视野阻挡物少,瞭望范围广.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4分)(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4分)(3)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喀斯特(岩溶)地貌。(2分)解析:第(1)题,A为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第(2)题,流动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结合指向标可得出该地盛行东北风.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第(3)题,石灰岩受高温多雨的气候影响,会形成喀斯特地貌。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说出A河段河谷横剖面的形态。(2分)(2)联系所学知识,分析B地的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6分)(3)结合图示比较A、B两地聚落密度的大小。(2分)答案:(1)呈“V”形.(2)地貌类型:洪(冲)积扇。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挟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3)B地聚落密度大,A地聚落密度小。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A河段位于山区,由于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明显,河谷呈“V”形。第(2)题,由B地地貌类型素描图可知,该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且呈扇形分布,可判断其为洪(冲)积扇。该地处于由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河流速度减缓,导致河流挟带的大量泥沙在山前堆积。第(3)题,与A地相比,B地的自然条件更为优越,发展农业的条件好,聚落更为密集。23.图甲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暑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完成下列问题。(20分)(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6分)答案: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降低(或地势从中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6分)答案:a~b河段流向大致为自东向西;a~b河段长度约为24千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