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_第1页
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_第2页
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_第3页
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_第4页
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大一下学期古代文学笔记第四节汉大赋

汉大赋(散体赋、新体赋)

时代:汉武帝初年——东汉中叶

1.内容:要紧歌颂国势、国威,表现王侯日子。末尾稍作讽喻劝诫,即所谓“劝百讽一”,以体物为主。

2.形式:篇幅长,规模大,句式参差(以三、四、六言为主)、韵散行间(首尾用散,篇中入韵),多用主客咨询答形式。“兮”字基本别用,多用“若乃”“尔乃”“于是”转接递进连接成文。行文铺张扬厉,语言堆砌、华丽。

3.代表作: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

Ⅰ《七发》枚乘

一、内容:以七件事启示太子。辞赋假设太子有疾,吴客往,以七事咨询之①观赏音乐②品尝饮食③驰遂争胜④游乐遣兴⑥观涛⑦妙言要道

开篇以楚太子有病,吴客来探病为开端(1-2段主客咨询答)

“四患”的陈述惊心动魄,一字XXX

“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胖脓,命曰腐肠之药。

→用自然的壮美来开拓太子的心胸,升华他的灵魂

二、七事

第一件事:用观赏音乐来启示太子(第3段)

1.首先写制琴材料(龙门之桐……)

2.次写制琴“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认为琴,野茧之丝认为弦,孤子之钩认为隐,九寡之珥认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3.再写操琴,并以歌和之。“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

4.最终是对音乐效果的渲染(飞鸟闻之……)

枚乘的音乐观①功利的社会音乐观②尚悲的音乐审美观③极致的艺术美学追求

第二件事:用珍美的饮食来启示太子(第4段)

第三件事:驰车赌赛的竞技活动(第5段)

第四件事:游观(第6段)

第五件事:隆重规模、威武雄壮的田猎活动。太子受鼓励,他虽别能参加,但疾已有起XXX。(第7-9段)

第六件事:广陵观涛(两节)(第10-11段)

第七件事:妙言要道(第12段)

三、主题内容

2.前四件事的“宫居而闺处”的范围,为太子逐一否定:田猎、观涛超越了宫墙,对太子有所触动。

3.最终一件事。“妙言要道”的精神良药致使太子病己,简要。正是汉大赋“劝百讽一”之处。

四、《七发》的文学特点

1.以“巨丽”为美,以奇为美,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

2.题材和内容:以“铺陈写物”为重点,多方面开拓了文学题材。开启了“劝百讽一”的内容模式

3.在体制结构上:鸿篇巨制,韵散结合,设为咨询答,分段立题,分类状物

4.辞藻丰富,铺陈渲染,手法多样(《文心雕龙》-“夸丽风骇”)

五、《七发》的历史地位

1.标志汉大赋形成(散体大赋)

2.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3.“七体”开山之作

————散体大赋兴旺的时代背景————

1.(散体大赋)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体

2.西汉武帝时代呈祥的皇权、帝国威望和蔼势

3.巨丽之美成为体现国家民族生命的美学方式

4.汉武帝关于”润群鸿业“的文学样式的观赏,使其成为文士进身之阶

Ⅱ司马相如(汉代最重要的辞赋作家)的辞赋及其特点

《子虚》《上林》是汉赋中妨碍最深远最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子虚》虚构子虚、乌有、之是公三人,并经过他们说述齐、楚和天子田猎的状况,以及对此事的态度,构成作品的骨架。

《天子游猎赋》主题内容;:歌颂汉帝国的强大声威,维护中央王朝大一统,体现昂扬上进的时代风貌,以“润群鸿业”为目的,又兼讽喻劝谏。

特点:1.虚构人物,夸大内容,劝百讽一

2.铺张扬厉的手法,博富绚丽的辞藻。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巨丽之美。

Ⅲ杨雄

以44岁为界|①前期《蜀都赋》为汉代第一篇京都赋。另有《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扬赋》四大赋。对司马相如多有摹仿和突破。

②后期,自述情怀的《解嘲》《逐贫赋》最为人称道。(晚年对赋产生批评)

Ⅳ东汉大赋代表作家班固和张衡

(一)班固《两都赋》在作品题材,结构规模和形式特点上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东都赋》《西都赋》实为上下章,虚拟“西都宾”“东都主人”,他们的谈话即赋的内容。《西》经过“西都宾”之口,盛赞故都(西汉都城)长安三代帝京所体现出来的繁华,丰腴,壮丽等巨丽之美。

《东》经过“东都主人”之口,否定旧的京都意识,提出重礼乐文明,法度之美的新京都意识。

特点:①打破“劝百讽一”模式,下篇《东》通篇讽喻,诱导,形成“劝”“讽”均匀布局②作品风格和内容契合无间。如《西》汪洋恣肆,气魄华影充溢其间。《东》以平公典实账,法度风范随见。

③扩大描写笔触和范围。

(二)张衡《二京赋》(仿自《两都赋》,分为《东京赋》《西京赋》)

《西》假托“凭虚公子”称颂长安的繁盛富丽,,穷奢极欲。《东》以“安处先生”之口批判西京的奢侈日子,渲染简朴、崇德的礼制之美

《二京赋》以规模宏大、极度铺陈见长,故虽为仿作然突破甚多

————————汉大赋缺陷————————

夸张失实排列过度呆板滞重

第五节抒情小赋(记行、述志赋)

1.时代:东汉中叶——东汉末

2.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咏物抒情言志

3.形式:篇幅短于大赋,普通别用咨询答体,韵散间行,多通篇四六言,文字华饰有所收敛。

Ⅰ纪实性述行赋

①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记行赋的开山之作

②班彪《北征赋》

③班召《东征赋》

④蔡邕《述行赋》代表作记载了从陈留动身到偃师托病别前,一段路途中遗迹众多,秋雨连绵,道路难行,悲愤寄寓其中。

主旨:愤宦官掌权致民别聊生,借古讽今批社会。

Ⅰ述志赋

①张衡《归田赋》(☆第一部表现田园隐居之乐的作品)

┌良辰风物

归田之乐├钓射船游

└读书弹琴作文

艺术特征:1.诗意化优美意境

2.语言清新自如,写景细腻形象,议论意蕴深厚

3.体制短小,四六句式,音韵和谐

②《刺世嫉邪赋》赵壹艺术特点:开门见山大方陈词极具锋芒刚劲有力|形式短小意尽而止

第六节汉赋的地位、妨碍、流变

地位:时代意义

妨碍:促进文学观念的进一步形成,提升文学语言表现能力,丰富词汇及表现手法┌右赋(正宗,好铺陈,多咨询答)

流变├俳赋(短小,整齐,多四六,文气重)

├律赋(对仗工整,音律谨平,限篇,定韵)

└文赋(多散文,句韵自由,多才学议论)

第二章两汉乐府诗

┌四言古诗

┌古体诗├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歌行体)

│└杂诗

古代诗歌│

│┌五言律诗

│┌律诗└七言律诗

││

└近体诗│┌五言绝句

(今体诗、格律诗)└绝句└七言绝句

第一节乐府的含义与保存

含义1.乐府:汉代音乐治理机构,六朝始成为带音乐性质的诗体名称

2.两汉乐府诗:由朝廷乐府机关收集而流传的汉代诗歌

3.新乐府:文人自拟乐府

宋元往后,从入乐动身,“乐府”又用于词曲的不称

创作与收集1.汉代汉武帝大兴乐府到东汉黄门鼓吹乐府——《汉书·礼乐志》

2.从帝王到平民都有相关创作(李延年《佳人曲》)

3.沈约《宋书·乐志》收录两汉乐府诗众多

4.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唐的乐府诗收集并分12类

[两汉乐府诗]要紧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陌上桑、长歌行)、杂歌谣辞。其中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第二节汉乐府之内容特点[感之哀乐,遇事而发]

一、苦与乐的揭示

1.底层百姓(《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平陵乐》《十五从军行》)

2.富贵人家奢华日子(《鸡鸣》《长安有狭歪行》)

二、爱与恨的坦率表白《上邪》说析

①矩章之神品——胡应麟

②独到的抒情方式准确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

③清张玉榖编《古诗赏析》:

此古诗对后世妨碍极大

1.唐敦煌词曲《菩萨蛮》

2.辛恨的痛切:《有所思》

3.幽怨:《白头吟》《怨歌行》《上山采蘼花》

4.大胆XXX,抵抗嘲讽强权:《孔雀东南飞》[中国第一XXX诗]《陌上桑》

5.思念的绵长:《饮马长城窟行》

三、乐生恶死现象的充分表达

《薤露行》《蒿里行》《战城南》

第三节两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一、标志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1.选取富有诗意的日子镜头入诗

2.以典型日子片段或完整蜿蜒的故情况节叙事(《十五从军行》)

3.故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

①详于叙事,略于抒情

4.刻画人物手法多样,人物性格各具特群(个性化语言)

5.寓言诗的创作(假托动植物之口)

二、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浅白,感情浓郁

三、形式自由多样,推动诗歌演变

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一、题目、作者、年代

题目: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后人以首句为题。(《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时代与作者:

①两汉讲[枚乘→《文心雕龙》]

②东汉讲[傅毅,蔡邕→唐皎然《诗式》]

③魏晋讲[曹植,王粲→钟嵘《诗品》]

主题:①寄予讲[《文选》]

②朋友讲

③游子歌、思妇辞

④厌世、享乐主义[梁启超]

⑤怀疑论思潮下对人一辈子的执着[李泽厚]

⑥汉末文人思想的沉沦、觉醒、痛苦[郭预衡]

思想内容:①游子思乡[《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

②思妇情怀[《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仕途腾达、名扬后世《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

③游子思意与解脱├世态炎凉、知音难遇《明月何皎皎》《西北有高楼》

└及时行乐、慰藉解脱《驱车内东门》《东城高且长》

二、诗歌涉及人一辈子命运的四种关系

①永恒与有限的关系(物长人促、生年别满百,常怀千岁忧)

②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思君令人老)

③忧郁与欢乐的关系(秉烛夜游)

④来去亲疏的关系(所遇无故物)

三、抒发游子三种独特感觉

1.敏锐的节序感(东风摇百草)

2.微妙的空间感(天涯咫尺)

四、文学成就

1.抒发时人一辈子命意识

2.写出典型感情

3.长于抒情,反复婉转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总论

开启了唐宋文学的大时代,承前启后。

第一节时代特征和文学主题

“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却是思想上最解放,艺术上最自由的时代。——宗白华”

一、时代特点:乱世

1.社会动荡别宁(土地财宝集中、战乱、瘟疫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无一,念之断人肠。——曹操”

2.文人多遭别测(孔融、嵇康、陆机、谢灵运……)

文人们感觉到的人一辈子短促、生命脆弱和无力感,形成文学悲剧性的基调。

二、魏晋文学三主题[生死、游仙、隐逸]

1.生死主题

分不表现为:提高生命质量(建功立业)、增加生命长度(修仙、磕药)、增加生命密度(及时行乐)、别以生死为念等

2.游仙主题

表现为对神仙世界的憧憬,乞求长生

3.隐逸主题

歌咏隐逸日子|陶渊明,隐逸诗文之宗

第二节九品中正与文学家族

一、九品中正制

由魏文帝曹丕初定,是魏晋南北朝阶段重要的选官制度。

把人分九品,以德行+门第为标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PS:真正打破该制度是在宋代

二、文学家族

魏晋存在大量的文学家族,如曹魏阶段的三曹,阮氏,嵇氏;西晋时的三张、二陆等。

一、经学衰微

“文籍虽满腹,别如一囊钞票”——东汉赵壹

“别仁别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曹操《求贤令》

二、玄学兴起

1.玄学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汉代儒学衰弱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别脚产生。由黄老、道家思想演变,是汉末清谈演化的产物

2.玄学及其要紧论题

《老子》《庄子》《易经》合称“三玄”

代表人物有王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