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解决方案_第1页
水稻解决方案_第2页
水稻解决方案_第3页
水稻解决方案_第4页
水稻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解决方案1.苗床1.1选种1.1买良种1.1.1.1适应性。要选适应本地生长的品种。包括气候,土质等方面的条件(第二积温带至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可以选12叶品种,低于或等于第三积温带下限选11叶品种)。1.1.1.2丰产性。产量要高,能达到或超过当地最高产的品种。但是不建议购买单穗超过150粒的品种,建议选择穗粒数在100-130,抗倒伏能力强、抗稻瘟病强的品种。1.1.1.3抗逆性。要能比较抗当地发生的主要病害,抗御异常气候因子,适于机械化作业。1.1.1.4纯度。田间表现整齐,杂株率不超出国家规定指标。1.2购种后1.1.2.1晒种。晒种有利提高种子的发芽势。浸种前选晴天,把种子倒在水泥地面上,均匀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轻翻,使种子均匀受光,一般要晒1—2天。翻动种子时注意不要戳破种皮。阳光充足温度较高时要增加种子翻动次数。1.1.2.2牙率试验。种子买回来后要进行牙率试验。方法:把水稻种子用清水浸泡5分钟,把不成粒选出,在把种子用纱布包好,用细绳挤好,绳长在50厘米以上,再准备一个暖水瓶,里面装三分之一的水,水温在38度左右,把包种子的纱包放里面,绳子在暖水瓶外漏出即可,把暖水瓶盖盖好,浸泡24小时。再把暖水瓶的水保证在38度左右,水在三分之一,然后把纱包吊在水面之上。把瓶盖好,保证水温,每4小时晃动暖水瓶,使种子保证湿润状态。24小时左右即可出芽。牙势弱的时间会长一些。1.1.2.3选种。有机械精选,风力精选,泥水(或者盐水)精选等方法,剔除秕谷,将饱满种子留下。盐水选种方法:用比重1.13的盐水,可以用新鲜鸡蛋测定比重,鸡蛋倾斜在盐水表面露出5分硬币大小为比重1.13。将晒后的种子放入盐水内,边放边搅拌,使不饱满的种子漂浮水面捞出,再进行搅拌捞出不饱满的种子,直至无不饱满种子飘起,再将下沉的种子捞出,用清水洗净种子表皮的盐分,每选一次,都需要测试调整盐水比重,保证选种质量。用盐水选种,每100斤种子需要1斤大粒盐。1.2浸种和催芽2.1浸种1.2.1.1药剂:咪酰胺(施保克)、菌虫清、吡虫啉。1.2.1.2方法:用25%咪鲜胺乳油3000~4000倍液或每100升水加25%咪鲜胺25~33.2毫升(有效浓度62.5~83.3毫克/升),将调配好的咪鲜胺乳油3000~5000倍液,每100升水中加25%咪鲜胺20~33.2毫升(有效浓度50~83.3毫克/升),将配好的药液遮光浸种5~7天,浸种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温度而定,低温时间长,温度高时间短。浸种时间长短也可以种子吸足水份为依据,其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剥去颖壳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用手能碾碎时,表明种子已吸足水分。1.2.1.3注意事项:先配好药液并搅匀,然后放入种子,再搅动一遍,不可先用水浸种再投药。药剂浸种好的种子不宜用清水冲洗,应直接催芽,以免降低药效。2.2催芽1.2.2.1高温破胸。38℃是高温破胸的温度上限,温度越高,种子的生理活动越旺盛,破胸也越迅速而整齐。反之,则破胸慢,且不整齐,播种后易形成大小苗。方法:将吸足水份的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手试不烫手)泡5-10分钟(增加能量),起水后立即用用湿麻袋包好种子,四周用稻草覆盖保温(麻袋、稻草的作用是透气、保温、保湿),稻种很快就会升温,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隔半天用手摸一下种子,不烫手就可以。切不可用塑料布、塑料编织袋、尼龙袋包扎,因为其透气性差,容易造成种子缺氧(种子破胸时要呼吸大量氧气),产生酒精,使种子中毒死亡,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温度过高时进行翻拌,温度过低浇温水,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一般12-24小时就可破胸。1.2.2.2保湿催芽。种子白芽露出后是最容易烧芽的时候,要立刻降温至28℃以下,只要不超过30℃,就不会烧芽。破胸出芽后,揭去稻草,温床温度控制在25-28度,湿度保持在80%左右,维持12个小时左右即可催出标准牙,当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时即可播种就达到催芽要求了。机插秧的秧苗催芽标准为露白或芽长2毫米时为宜。1.2.2.3低温晾芽。种子催好芽以后要在室温条件下晾芽6小时以上,散去多余热量和水分,使种子表面温度与棚温相同,晾芽可以提高种子的抗寒能力。同时,提高种子散落性,提高播种均匀度。1.3置床1.3.1地点选择。以培育壮秧为目的,以便于管理为重点,根据水田的分布状况,选择平坦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偏酸、土质肥沃、无农药残留、交通方便的旱田地,按水田面积的1/80~100的比例,建设规范化大棚。1.3.2技术标准。做置床时要求旱整地旱做床,秋季粗做床使床土平整细碎,床面平整,土质疏松,有利于部分根系通过盘孔,扎入置床吸收养分和水分;春季做床使床面达到平:每10平方米内高低差不超过0.5厘米;直:置床边缘整齐一致,每10延长米误差不超过1厘米;实:置床上实下松、松实适度一致。大棚内置床中间应留一条步道,步道上可以铺上砖头瓦块,方便操作。3.3床体处理。1.3.3.1调酸。摆盘前先测定置床pH值,然后每百平方米用77.2%固体硫酸2~3公斤,拌过筛细土后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然后耙入土中0~5厘米,使置床pH值达4.5~5.5之间。1.3.3.2施肥。调酸的同时每100平方米施尿素两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硫酸钾2.5公斤,肥料粉碎均匀施在置床上并耙入土中0~5厘米。1.3.3.3消毒、杀菌。调酸施肥5小时后再用3%育苗灵或3%育苗青15~20毫升/平方米,兑水5~10公斤/100平方米喷于置床上进行消毒。1.3.3.4杀虫。为防治地下害虫,在摆盘前每百平方米置床用2.5%敌杀死两毫升兑水6公斤喷洒,或5%锐劲特悬浮剂10~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或5%锐劲特10~20毫升加水150毫升加稻糠4公斤均匀制成毒饵播种前均匀撒施在苗床上。3.4床土配置。1.3.4.1有机肥床土配置。将过筛的床土3份与1份腐熟有机肥混拌均匀,然后,用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按照水稻壮秧剂使用说明将床土与壮秧剂充分混拌均匀后堆放待用,要堆好盖严,防止遭雨和挥发。其混拌方法是首先测算每百平方米置床可摆放的秧盘数量为600盘,每盘用混好的床土数量(标准盘长58.5厘米,宽27.5厘米,盘土厚两厘米,每盘3217.5立方厘米)为数量3公斤,每百平方米用床土数量为1800公斤。先将每百平方米壮秧剂用量与床土用量的1/4左右混拌均匀做成小样,再用小样与剩余床土充分混拌均匀。然后,测定床土pH值,如pH值未达到4.5~5.5之间,可再用77.2%固体硫酸调至规定标准。1.3.4.2壮秧剂床土配置。将备用过筛的床土,直接装入已摆置的子盘两厘米厚,如果床土较干,可在施用肥溶液前一天,先浇足量清水或弱酸水。播种前将“液施壮秧剂”基肥袋内包装物全部倒入容器里,注入适量清水溶解后,按每袋(6公斤)用不少于250公斤的水稀释,充分搅拌后均匀浇入500盘(83平方米)。然后播种、压种、覆土、盖膜。当水稻幼苗长出1.5叶龄时,及时追肥。即将“液施壮秧剂”追肥袋内包装物全部倒入容器里,注入适量清水溶解后,按每袋(5.5公斤)用不少于250公斤的水稀释,充分搅拌后均匀浇入500盘(83平方米)的幼苗上做追肥。如果床土PH值达不到4.5~5.5时可用适量硫酸兑入溶液中一并浇入。在正常情况下也无需再增施其他肥料。1.4摆盘、播种1.4.1先摆盘后播种。有3种形式:一是种、土混播,秧盘紧贴床面,然后将混拌好的种土撒人盘中.装三分之二深,上面用营养土覆盖;二是将盘摆在秧床上后,将营养土撒在盘一孔中,深度为三分之二,然后播种,再用营养上盖种至盘面;三是将秧沟中的泥捣烂,除去杂质,用人工灌到盘孔中,以灌满为宜.播种后用软扫帚来回多次将谷种扫人孔穴中,将多余谷种和床土全部扫除,以防串根。1.4.2先播种后摆盘。一种是种、土混播。另一种是种子和营养上分播,先在秧盘中播孔深三分之二的营养土,再用播种器播种,将播种的秧盘摆到秧床上,盖好营养土。1.4.3摆盘标准。要达到平、实、齐、直、匀5字要求,即平——盘面平整一致,底土厚度2厘米;实——底土用拍子压实,松实适度;齐——盘与盘之间衔接紧实、整齐一致;直——秧盘摆放横平竖直:匀——盘内装土量均匀一致,每盘装土3公斤左右。钵形毯盘:在整平、压实的置床上,均匀铺散2厘米左右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将钵盘整齐压入营养土中,保证盘体与置床紧密接触,盘土厚度2.5厘米。4.4播种标准4.1播期。以温度为标准,当天气温达到秧苗生育低限温度指标(气温稳定通过5℃,置床温度12℃)时即可播种,采用三膜覆盖技术或具备增温措施的大棚4月8日开始播种,最佳播期为4月15日-18日(第三积温带、地方)、4月5日-8日(第三积温带、农场)、4月10日-15日(第二积温带、地方)、4月5日-8日(第二积温带、农场)。1.4.4.2播量。农场播量:机插中苗播芽种4000-4400粒/盘(标准盘,100克-125克芽种),种子发芽率90%;地方播量:农场播量:机插中苗播芽种4400-4800粒/盘(标准盘,125克-150克芽种),种子发芽率90%,地方机插播量尽量控制在3两以内。1.4.4.3.播种方式。以精密播种机和手动播种器播种为主,扩大工厂化机械播种面积。播种时要求匀速播种、播量标准、分布均匀、到头到边、无漏播重播,子盘边缘无压摞堆现象,播量误差2%以内。1.4.5注意事项。覆土后不使用封闭除草剂;播种后至出苗前,床表要盖好地膜保温、保湿,早期播种的要进行三模覆盖。1.5苗床管理1.5.1温度计摆放。每个大棚2-3个,从出苗开始始终放在秧苗下1cm处,远离大棚进口,靠近中间过道,方便监控温度。1.5.2苗床用水标准。苗床用水要提前储备,水温达到12-16℃,刚从井里刚抽出来的冷水不能作为苗床用水;秧苗根部土壤温度低于8℃,外界气温低于10℃时都不能浇水;浇水要避开中午高温期,最好是上午8点前,或下午3点到5点期间浇水,阴天不浇水;浇水要结合瑞苗清、生根剂、以及苗床调酸同时交替进行,以减少浇水次数。1.5.2种子根发育期苗床管理。从播种到第一叶露尖,约需7~9天时间,此期突出育苗先育根,育根先育种子根的原则。温度以保温为主,最适温度25-28℃,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高不超过32℃。此期一般不浇水,如湿度过大或局部过湿时撤膜散墒,晚上再复上地膜,露种处要适当复土。当80%的苗露尖后,在晚上5时后或次日早晨8时前揭去地膜,严防中午高温时揭膜,防上阳光灼伤秧苗。过干处补水,过湿处散墒,顶盖处敲落,露籽处覆土补水。1.5.3第一完全叶伸长期苗床管理。从出苗到第一完全叶展开共需5~7天时间,管理重点是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度不超过3厘米,地下部促发与第一叶同伸的鞘叶节5条根系。此期用Ph值为4的酸水普浇一次,棚温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28℃,及时通风练苗,水分管理除苗床过干处补水外,一般少浇或不浇水,使苗床保持旱育状态。1.5.4离乳期苗床管理。从第二叶露尖到第三叶展开,约需10~14天时间,管理重点是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8条根系健壮生长,地上部控制好第一叶与第二叶、第二叶与第三叶的叶耳间距各1厘米,防止茎叶徒长。重点是控制温度和水分,温度管理,最高温度不超过25℃,2叶期最适温度为22-24℃,3叶期最适温度为20-22℃,特别在2.5叶期,温度不超过25℃,防止出现早穗现象。此期要大通风练苗,棚内湿度大时下雨天也要通风练苗。水分管理做到“三看”浇水,如床土发白、根系发育良好、早晚新叶叶尖不吐水或午间新叶卷曲,则在次日早晨八时前浇水,一次浇透。禁止在中午和晚上浇水。1.5.5移栽前苗床管理。从3.1~3.5叶,时间2~3天,管理重点是控水蹲苗壮根,使秧苗处于饥渴状态,以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适龄秧苗在移栽前5-7天昼夜通风炼苗,3-4天开始,在秧苗不发生蔫萎的前提下,停止浇水,蹲苗壮根。同时,做好插前三带工作,移栽前1天带磷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铵125~150克,少量喷水使肥料粘在苗床上;带药:要在移栽前2-3天带药,可选择在早晨棚内露水消失前喷药,40%乐果15毫升/平方米或70%艾美乐6~8克/百平方米或25%阿克泰6~8克/百平方米,兑少量水喷洒防治潜叶蝇。5.6追肥、除草、防病。6.1追肥。在秧苗生长期间还要在秧苗1.5叶期、2.5叶期追肥二次,每7~10天追肥一次,每次追纯氮1克/盘,即硫酸铵5克/盘、兑水100倍用喷雾器喷施,喷肥后还要喷一遍清水洗苗,以防化肥烧苗,追肥前不能浇水,以免床土含水太多,肥水渗不进去,追肥一定要喷施均匀。同时,也可使用茎叶追施叶面喷施剂等方法,如天然芸苔素、酿造米醋等,兑水喷雾。1.5.6.2除草1.5.6.2.1封闭除草。秧田地选在水田地时,可在播种覆土后,每100平方米用60%丁草胺乳油20-22毫升或50%杀草丹乳油40-45毫升,兑水4-5公升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床面上,当秧田选在旱田地或园田地时,可在播种覆土后,每100平方米用60%丁草胺乳油20-22毫升或50%杀草丹乳油40-45毫升,加25%扑草净8-10克,兑水4-5公升在床面均匀喷雾。1.5.6.2.2苗期除草。稗草1.5-2.5叶期,每平方米用20%改稗乳油150-200毫升或20%敌稗乳油75-100毫升加50%马歇特乳油30毫升,兑水4-5公升均匀喷雾。稗草2.5-3.5叶期,每100平方米用96%禾大壮乳油20-25毫升加48%苯达松水剂20毫升加水4-5公升均匀喷雾。1.5.6.2.3注意事项。注意床土的前茬作物;严禁使用二甲四氯、2,4-D丁酯、乙草胺或带有乙草胺成分的除草剂;施药后床面很快盖一层塑料布,以便保持湿润状态;封闭除草时,床面不应有积水处,以免发生药害;二氯喹啉酸必须在水稻秧苗3叶后施用,且用量每10m2不宜超过0.7g(50%可湿性粉剂),且施药后不宜再覆膜增温;有药害的秧苗可用芸苔素内酯、萘胺等药剂喷雾。1.5.6.3防病。1.5.6.3.1识别。从2叶期到移栽前,连续2—3天低温后,急遇高温,容易引发各种病害。因此,要注意观察,发现局部稻苗主叶尖上没有水珠或发黄,或者把病苗连根拔后,根和茎的连接处掰开看茎的中心,如变黑时证明已发生病害,要及时清除发病残体,防止漫延,并立即采用大面积药剂防治。1.5.6.3.2防治。一般采用97%恶霉灵:在1叶1心期每平方米用1.5克对水喷雾,没有进行前期预防的(床土消毒),可适当加大药量。也可用30%瑞苗清:播种时做床土消毒或发病菌初期茎叶喷雾,每平方米用l毫升对水2—3公斤,每瓶瑞苗清50毫升可用于50平方米苗床,具有生根、壮苗、防病三效合一的功效。也可用42%立枯克星可湿性粉剂,使用剂量为3袋(10克/袋),兑水10—15公斤均匀喷洒于20—25平方米苗床。发病较重时可适当增加药量。上述三种药剂最好在晴天下午用药,效果较好,均可达到防治效果。2.大田2.1整地1.1旱整地。2.1.1.1秋翻地。秋翻地的时间只有30天左右的时间,所以要快速腾出稻田,如不能把水稻尽快运回场院,就把水稻捆堆在池埂上,以免耽误翻地。机器要提早下地作业,先易后难,加快翻地进度。洼地略有水,宁肯顶冰茬也要把地翻出来。不能年年总是用一样机器翻,而是旋耕结合,即“旋二翻一”,具体地说,旋耕机旋二年,铧犁翻一年,深度掌握在15—22厘米左右。要做到不漏耕,不跑茬,不得有立垡,尽量减少开闭垡,地头、地边、地角等处都要翻到;不破坏主要池埂;要注意作业安全,在使用旋耕机翻耕时,人们不能跟在机车后面行走以防,以防旋耕机刀片溅出伤人。2.1.1.2旱耙地。耙地分旱耙、水耙。旱耙,结合翻地进行,主要作用是碎土,耙后进行旱打埂埝、旱整平;水耙能够碎土,但主要作用是起浆,使微小颗粒沉淀下去,把土壤孔隙堵塞,促使犁底层形成,减少渗漏,达到保水、保肥的目的。2.1.1.3旱整平。在第二年的春季4月份,当土壤化冻10厘米左右时,用拖拉机配套不同的平地机具进行旱整平。一般旋耕地粗耢一遍,翻地耢两边即可。这样具有降低后期整地成本和节省泡田用水等优点。2.1.1.4泡田。水稻放水泡田的农时界限是4月15日-4月30日。春季放水泡田,泡田时间不宜过长,应在整地前2-3天灌水,泡田标准:水深是垡片高度的2/3,缓水慢灌,达到花达水。2.1.2水整地。春季放水泡田3-5天后,用水田拖拉机配带不同的整地机械水整地。为了提高水田整地质量,在水田放水泡田之前先进行旱整地(旋耕或平地),放水泡田3~5天垡片泡透后即可进行水整地,水整地要求达到早、平、净、大、齐、深、匀,即早:适时抢早,保证有足够的沉淀时间;平:格田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做到灌水棵棵到,放水处处干;净:捞净田间植株残渣,集中销毁;大:扩大格田面积,格田面积5~10亩;齐:格田四周平整一致,池埂横平竖直;深:水整地深浅一致,搅浆整地深度12~15厘米;匀:全田整地均匀一致,尤其是格田四周四角。2.1.3打浆沉淀。在插秧前进行,水田水整地后格田内保持水层5-7厘米,严防落干。水田沉淀时间为中型拖拉机搅浆整地后沉淀15-20天以上,手扶拖拉机整地后沉淀7-10天以上。水田沉淀标准是格田内泥面指划成沟后泥浆慢慢恢复是插秧的最佳状态;指划不成沟沉淀时间不够不能插秧,否则,插秧后秧苗沉降插秧过深,低位分蘖不能发生,高位分蘖发生也晚,同时,插秧机边行推苗,保证不了插秧质量;指划成沟后泥浆不恢复,说明沉淀过渡,插秧深度不够,插后漂苗,影响插秧质量。2.2施用底肥。2.2.1水施。水整平后施基肥,再进行一次水耙地,将肥料混拌在10-12厘米耕层中,基本做到全层施肥。基肥施入量:氮肥占全年计划用氮肥量的30-40%;磷肥100%基肥全层施入;钾肥占全年计划用钾肥量的50-60%。有条件的施些硅肥,能提高水稻抗病能力。缺点:肥料易溶于水,水整地同样会导致表层磷的含量过高,不易粑匀,会增加水绵的发生,影响水稻分蘖;而氮肥表施会造成在插秧前大量氮素的损失。2.2.2旱施。建议在水整地前施用基肥,每晌地尿素160-180斤、二铵150-200斤、氯化钾80-120斤,施肥后进行旱整地,要旱靶旱平,整平堑沟。或者每晌地施用倍丰2008复合肥500-600斤。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进行,做到整平耙透,保证沉降质量。2.3施用苗前封闭。2.3.1封闭药种类。选择安全性高、防效好的除稗剂,有机磷类(阿罗津)、酰胺类(苯噻草胺)、磺酰脲类乙氧磺隆(太阳星)、环丙嘧磺隆、灭草松、恶草酮(农思它)二氯喹啉酸、四唑草胺(拜田净)。3.2施用方法。插秧前水整地后第一次封闭灭草,施药时期:插前5-7天,用毒土法或甩喷法,水层3-5cm,保水5-7天。等水自然渗至花达水进行插秧。2.3.2.1农思它(恶草酮)施用方法。水稻移栽田在移栽前施药,即在耙地之后进行耢平时趁水混浊,用12%农思它乳油原瓶直接甩施或用25%农思它乳油每亩加水15升配成药液浇泼到田里。施药与插秧至少要间隔2天。用药量12%乳油200-250毫升/亩或25%乳油100-120毫升/亩。2.3.3注意事项。秧田严禁使用快杀稗除草剂;本田坚决淘汰丁草胺等安全性差的除草剂;整地要平,做到寸水不露泥,严防产生要害;施药时要均匀一致、雾化良好;本田严防瓶甩原药的施药法(农思它除外,12%农思它乳油可用原药甩施,25%农思它乳油不可甩施;农思它在水稻移栽田每年最多使用一次。);药量准确,按格田分布图施药。池埂化除时,喷头必须带遮盖罩,严防农药漂移造成药害。2.4插秧2.4.1插秧条件。水稻高产插秧期是5月15日-5月25日,平产插秧期是5月10日-5月14日、5月26日-5月30日,减产插秧期是5月5-5月9日、5月31日-6月5日。水稻插秧的最低温度界限是气温温度通过12.5℃、泥温15℃。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水稻停止生长发育。水稻3叶1心期移栽。近年来,农垦普遍在温度高于8℃时开始插秧,地方基本能按照12-13℃的界限开始插秧。4.2插秧标准2.4.2.1插秧密度。大穗型品种(穗粒数为90-100粒),插秧密度为平方米18-22穴(不低于15穴);穗数型品种(穗粒数为70-90粒),插秧密度为平方米22-28穴(不低于20穴),规格一般为9×4。2.4.2.2插秧深度。深度控制在2厘米以内,决不能超过3厘米,一般以秧苗立住且不飘苗为最佳,栽插深浅一致,浅插土温高、通气好、养分足,利于扎根返青分蘖;深插则出现地下节伸长,形成二段根或三段根,返青慢分蘖晚。2.2.2.3插秧厚度。根据插秧方法及品种穗粒数决定插秧厚度,大穗型品种,每穴插3-5苗(人工插)或4-6苗(机插);小穗型品种,每穴插4-6苗(人工插)或5-7苗(机插).2.5施用返青肥、二遍封闭药、防虫药2.5.1施用返青肥的标志。移栽后晴天中午有50%植物心叶展开;早晚水稻心叶叶尖吐水珠;午间无卷叶现象;将水稻拔出有新的根系产生。2.5.2施用返青肥种类及施用量。返青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包括尿素、硫铵、碳铵等氮肥。氮量占一生的30%左右,建议施用量为:每晌地施尿素50-60斤,配合施用120-150斤硫铵,尿素和硫铵配合有利于发挥两者的优点,即能快见效快,又能维持较长的肥效,或者每晌地施用倍丰返青肥200-250斤,其含有锌肥,在缺锌土壤施用含锌的返青肥效果更佳。2.5.3二遍封闭药、防虫药种类。封闭药,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复配的合剂,例如卞嘧·苯噻酰、苄·二氯、丁·西等等。使用封闭药的时候一般都结合防虫药一起打,防虫药一般用:艾美乐、阿克泰、锐劲特、敌杀死、乐果等。2.5.4返青肥及二遍封闭药施用方法。返青肥的施用方法一般分两种,一种为水稻返青肥上水带药扬肥;一种为先扬少量返青肥,等稻苗返青后,将剩余返青肥带药一起下。保持水层5-7cm5天以上。在地方,农户对农药的使用一直问题较多,表现在地方育苗质量差、苗弱、长期淹水、整地不平、农药过量使用等等,且对稻苗情况不够了解,在苗弱的情况下依然带药上大水扬肥,导致稻田秧苗药害比较严重。建议水稻返青肥和用封闭药最好错开时间,返青肥的水层要浅(3-5cm),等返青肥水层下去后,2天以后灌适宜的水层,然后用土或者是肥伴药施用,进行二次封闭。因为保持药效就需要灌深水,这会影响养分的吸收;而灌深水又不利于肥效的发挥。2.6施用分蘖肥2.6.1农民习惯施肥。农民普遍认为,分蘖越多产量越高,所以农民会普遍在6月15日-20日之间施用分蘖肥,促进水稻分蘖,一般用量为10-15斤尿素。如果农户选择这种施肥模式,可以建议农户在7月5号-10号之间施用氯化钾5-10斤/亩,提高茎秆强度,降低倒伏风险。6.2前氮后移施肥。2.6.2.1使用方法。正常的水稻秧苗只施一次返青肥,以使水稻在水稻拔节期出现落黄。如果秧苗遇冻害,或插秧后大缓苗、插秧过深或插秧后遇到药害,可在6月10日前增施一次分蘖肥,每晌地增施硫铵100-120斤,但是用量一定不能过高。另一个标准为:施返青肥后7-10天,此时80%的水稻应该能见到1个分蘖,否者需要通过加肥等必要措施促进分蘖。2.6.2.2前氮后移分蘖肥后表现。水稻插秧后30-35天(6月18-20号),平均每穴茎蘖数应该在16-18株,水稻叶片颜色应该是绿色,叶片挺立,水稻根系应该是白色,这是正常的水稻长势。此时不用施肥,应该等到拔节期,当水稻落黄时施肥。如果此时叶片颜色深绿,没褪淡,叶片披垂不挺,则要通过晒田,使水稻在拔节期出现落黄。2.7茎叶除草。2.7.1茎叶除草药剂及用量。移栽田个别地方灭草效果不好时,30%阿罗津30毫升+50%二氯喹啉酸40-50克/亩或50%快杀稗33-35克+48%排草丹167-200毫升/亩或10%千金50-67毫升/亩,兑水30-40公斤/亩茎叶处理,对大龄稗草应适当加大药量,如只防除单子叶杂草可不用阔叶除草剂。2.7.2注意事项。千金、稻杰、稻喜不宜与苄嘧、吡嘧磺隆等磺酰脲类除草剂混用,否则会降低千金对稗草、马唐的除草效果或使稻叶变脆易折断;使用稻杰、稻喜后7天内,尽量不要使用有机磷,以免秧苗落黄;二氯喹啉酸使用多年,田间残留大,易出现药害,产生葱管叶,2叶1心前严禁使用。后茬为蕃茄等蔬菜田,也不宜使用;应用千金、稻杰、稻喜,提倡使用弥雾机弥雾,一亩田一桶水。2.8施用穗肥2.8.1农民习惯施肥。对于认识充分的农户,在施用穗肥的时间上,会扬钾肥,施用量一般为5-10斤/亩。施用肥料时同样是上大水,然后扬肥,扬肥之前没有晒田过程,扬完钾肥后,效果不明显。后期倒伏仍然严重。8.2前氮后移施肥。穗肥中的氮量占水稻全生育期的30%,钾量占50%。穗肥施用前应该晒田2-3天,以使田面出现火柴棍大小的裂隙,然后灌水,马上施肥,通过水的下渗,把肥料带入土中,实现以水带氮。2.8.2.1一遍穗肥。在拔节期(插秧后42-47天,倒2.5叶,剥开主茎基部,可看到基部节间,并能看到白色的幼穗已形成,肉眼可见时扬穗肥),每晌地施用氯化钾80-120斤。如水稻叶片黄绿色、挺立,每晌地可施用尿素120斤,或者施用倍丰水稻2008套餐肥中的穗肥250-300斤;如叶片颜色以深绿为主,叶片挺立,则施尿素80斤;如叶片披垂,则不施氮肥。2.8.2.2两遍穗肥。此种施肥模式一般为高产和补救的施肥方式。高产模式中,需要前期管理得当,柱形优良,根系发达、活力强,对农户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在补救模式中,出现群体较小,叶色褪淡(落黄)出现较早时,在N-n+1叶龄期落黄或该期不够茎数,例如:11叶品种,在7叶期出现落黄。出现上述两种情况时,可以将穗肥分成促花肥和保花肥施用。促花肥用量一般用量为穗肥总量的40%,保花肥用量一般为60%。具体施用量根据田间长势长相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