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练10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强化练10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强化练10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强化练10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强化练10 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化练10近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了德国()A.理性主义的产生 B.人文主义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开始 D.浪漫主义的发展2.(2022·江门高三模拟)1495—1497年,全欧洲共出版发行了1821种读物。至150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大约1000多家印刷厂,每年大约出版3.5万册“古版书”,1600年后这一数量激增为15—20万册。这些书籍的出版()A.推动资产阶级革命高涨B.适应人文主义复兴的现实需要C.传播了启蒙运动的思想D.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2022·岳阳高三模考)历史上某一运动兴起期间,“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一运动()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B.构成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促使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D.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基础4.(2022·淄博高三模考)《奶酪与蛆虫》的主人公是16世纪意大利小城镇上的一位磨坊主。他否认上帝创世说,否定教会权威,鼓动反对教会压迫,最终受到宗教审判并处以火刑。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5.(2022·汕尾高三模拟)《椅中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如图),画中三人是圣子、圣母、圣约翰,这幅画的面部表情非常精彩,把人性的温暖与母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该作品()A.猛烈抨击教会的腐败B.将宗教原则与世俗人性相结合C.宣扬了“因信称义”D.包含非常强烈的反宗教的色彩6.(2022·临汾高三适应性考试)17世纪力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深信可以运用力学原理说明一切,不仅钟表是机器,人类甚至国家也是一部机器,把本来只适用于描述机械运动的科学提升为一种哲学观点——机械论,它告诉人们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被发现。这主要说明()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B.力学原理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持C.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D.理性主义破除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7.(2022·菏泽二模)“宗教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所谓来世虚无缥缈的幸福也不再能迷惑人。人开始成为衡量时间的尺度。诗人们也在诗篇中抒发自己对时间的看法,通过对永恒时间与短暂生命的思考……突出了这一时代的整体风貌。”这一时间观念的变化()A.彰显了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B.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C.与启蒙运动的追求相辅相成D.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物8.(2022·荆州高三模拟)“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的代表是()A.普罗塔哥拉 B.但丁C.马丁·路德 D.孟德斯鸠9.(2022·茂名高三模拟)卢梭认为,当人民不是自己亲自服务而是掏钱来让别人为自己从事公共事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灭亡了。由于金钱和懒惰,人们就会失去自己的权利,而有了可以奴役自己祖国的军人和可以出卖自己祖国的代表。据此推知卢梭()A.鼓励人民勤劳致富B.猛烈抨击拜金主义C.认为主权不能分割D.主张实行直接民主10.(2022·临沂高三一模)17世纪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第一个宣布用本民族语言实行普及教育的人,他主张教育工作者应当打开男女青年天赋才能自由发展的道路,对青年人应不限等级和地位,要采取同样的教学原则。这表明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成果B.具有民族性、民主性和人文性C.促进了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D.推动了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11.(2022·荆州二模)18世纪下半期,巴黎三分之二的房屋开始有了孩子单独的卧室,七分之一的房屋有专用的餐厅;1789年,法国革命政府终止了各种形式的司法酷刑;1792年,法国首次采用断头台,减少罪犯痛苦,因为即使死刑犯“亦是血肉之躯”。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A.人文主义深入到家庭内部B.思想解放影响社会关系C.革命体现启蒙思想的原则D.民主政治得到快速发展12.(2022·大连高三一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干活,资本家付给他钱,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实际上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而它却被资本家无偿地剥削走了。《资本论》一问世,便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这主要是因为它()A.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B.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C.构建了历史唯物史观D.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13.(2022·徐州高三模拟)人人劳动是圣西门“实业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人人都劳动的社会目标,圣西门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一方面,对民众进行劳动教育,宣传“劳动是美德”和“劳动受尊重”的思想;另一方面,政府要禁止游手好闲、奢侈淫逸的行为。这说明了圣西门()A.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B.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D.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私有制14.(2022·潍坊高三二模)巴黎公社失败后,凡尔赛当局围绕巴黎公社起义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下面是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据此可判断,该调查报告()1法国大革命之后形成了一种革命传统,即用武力推翻法律,将暴动和起义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21848年以来,巴黎人对革命的失望和对选举的冷漠,纵容社会罪恶的滋生。3第二帝国时期,国家权力的集中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拿破仑三世利用民主和富裕迎合民众胃口,助长物质主义的盛行和工人的不良行为。4帝国末期,国际工人协会在巴黎宣扬唯物主义,宗教信仰受到攻击与削弱。A.旨在防范第一国际支持工人运动B.为暴力镇压巴黎公社提供辩护C.借助阶级斗争理论丑化工人运动D.准确揭示了巴黎公社起义原因15.(2022·青岛二模)下图最适合用来说明()A.普法两国对欧洲霸权争夺激烈B.社会主义已经由理想变为现实C.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权D.巴黎人民对生存空间的争取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蓬勃开展中世纪欧洲大学主要课程有经院哲学、神学、法学和医学等,使用教会的通用语言拉丁语。由于课程和语言相似,学生与教师常在不同国家大学间流动16世纪维登堡大学的大多数师生支持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维登堡大学教授将日心说印刷出版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等前往莱比锡大学是反对路德主义的中心新旧教派都认识到了大学的重要性。德意志新建了9所大学,开设人文主义和宗教两类科目,包括古典文学、伦理学、诗歌、物理学和神学等围绕“大学和宗教改革的关系”,自拟论题,并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最少运用三则材料。)17.(2022·济宁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马克思在1870年9月公开说:“由此可见,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法国工人应该执行自己的公民职责,但同时他们不应当为1792年的民族回忆所迷惑,就像法国农民曾经为第一帝国的民族回忆所欺骗那样。他们不是应该重复过去,而是应该建设将来。唯愿他们镇静而且坚决地利用共和国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去加强他们自己阶级的组织。”材料二马克思在1871年4月12日称赞巴黎工人时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忍受了六个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变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好像法国和德国之间不曾发生战争似的,好像敌人并没有站在巴黎的大门前似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材料三马克思还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恩列斯论巴黎公社》(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评价是否矛盾,并简要阐述理由。(2)根据材料三,概括马克思针对巴黎公社所得出的结论,说明其得出结论的依据。参考答案1.A[根据材料可知,如果政府不尽责,没有抓到强盗,就要赔偿遭抢劫者的损失,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人人平等的信息,排除B项;这一规定并不是只保护贵族,排除C项;该规定具体而有操作性,并不是形式主义,排除D项。]2.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二者差异存在的根源在于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只有本城邦的公民才能享有公民权,公民是与城邦融为一体的,而罗马由于法律的发达及对外侵略扩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人对国家和个人进行严格的区分,他们各自有其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个人权利的保护被认为是国家存在的主要目标,A项正确。]3.D[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人在广泛吸收了东方文明并融合自身的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了希腊文明,D项正确;源于北非的古埃及文明和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文明孕育出最早的人文精神,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奠定了欧洲文化的基础,排除C项。]4.C[材料的时间是公元2世纪,即欧洲处于“古典时代”,中国处于东汉时期,据此可知,该区域处于农耕文明时期,再结合地图信息可知,在该时期,中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商路与欧洲、非洲建立了联系,并有了贸易上的往来,据此可以推断出地图展示了该时期各地农耕文明的发展和扩展,C项正确。]5.A[由材料可知,查士丁尼认为婚姻的成立或离异均需当事人双方同意,说明罗马法重视婚姻合意,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婚姻自由”,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罗马法“限制离婚”,排除C项;“严格规范婚姻行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6.B[根据材料可知,腓尼基与阿拉米字母为希腊字母奠定了基础,而希腊字母又为拉丁字母和英文字母奠定了基础,说明古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B项正确;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是近代西方文化的源头,排除A项;材料强调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拼音文字的比较,不能体现出民主政治,排除C项;单从材料中的拼音文字不能得出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也无法得知其传播情况,排除D项。]7.B[根据“开辟了地中海向东到达中亚、印度的交通体系”“连接东亚到达中亚的交通”可知这些行动都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拓,B项正确。]8.A[根据材料“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可知,当时日本认识到中国文化制度的先进,派遣唐使到中国访问学习,目的是引进中华文化,促进自身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主要是引进先进文化,促进本国发展,而不是与中国加强交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双方进行贸易往来,排除C项;传播日本文化以实现共同发展与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相矛盾,排除D项。]9.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若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B项正确。]10.B[根据材料可知,世俗政权需要来自神学的批准;丕平献土缔造了“教皇国”,教皇的世俗庇护人是国王;故两者之间的争斗是后来神权与君权斗争的根源,B项正确;神权凌驾于君权之上,排除A项;教皇是宗教信仰,世俗君主是王国统治者,不是二元政治格局的必然,排除C项;神学世界观是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底色,排除D项。]11.B[根据材料可知,在12世纪,贵族和国王“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的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市民为取得城市的自治权,他们或者用金钱来赎买封建主,或者用金钱来支持王权,B项正确。]12.C[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时亚瑟王被塑造为统一不列颠群岛的具有骑士精神的完美君主,主要是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强化王权,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的愿望,排除A项;文艺复兴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亚瑟王形象塑造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排除D项。]13.C[根据材料可知,德里苏丹国统治后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在生活以及宗教仪式方面逐渐趋同,这说明德里苏丹国的统治特点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融合,C项正确;材料和两大教派人数上的差异无关,排除A、B项;宗教融合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宗教政策相对开明,排除D项。]14.A[根据材料可知,物质调配制度将剩余产品分配的权力掌握在国家手中,这有利于维持国家的统一稳定,巩固统治,A项正确;物质调配制度按照不同地区需求调配物资,并非“服务帝国的对外扩张”,排除B项;物质调配制度客观上推动各地的经济交流,但这并非政府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印加帝国建立物质调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并非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排除D项。]15.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