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诗词构思中的创新思维_第1页
试谈诗词构思中的创新思维_第2页
试谈诗词构思中的创新思维_第3页
试谈诗词构思中的创新思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试谈诗词构思中的创新思维有人问:诗词创作与科学研究,在构思上有什么不同?有人答:诗词创作构思是形象思维,科学研究思路设计是规律思维。构思问题问得好,问到了当前诗词创作关节眼上,而且用科学研究作对照,更显目了。两者都有确定的构思过程,都得要创新思维。答的不能说错,只是说了一半。

构思,是诗词创作开先一步,关系全局。东坡说画竹先要胸有成竹。“不得意不成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张炎在《词源》中说:“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其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无论是诗词创作或科学研究,事先都离不开思路设计,也就是构思。一首诗词构思,包括立意、谋篇、完形,即这首诗词的思路设计,是极其重要的整体布局的思维过程。诗词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种思维,该当要创新思维。好比看到苹果落地,科学家开头用形象思维,伴之以规律思维,反复屡屡之后,着重进入到规律思维,追求得出一个定理,一个物理的规律东西。诗人开头,也用形象思维,伴之以规律思维,反复屡屡之后,着重进入到形象思维,追求得出一首诗或词,一个诗词规律东西。换句话说,眼前之竹,变为心中之竹;眼前之苹果落地,变为心中的苹果落地。两者构思中的创新思维大致如此吧。那么创新思维是怎样的思维呢?

钱学森曾说,“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头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规律加以认证。”(《人民日报》2022、4、22日7版《规律思维有什么用》)文章接着说:“也就是说,创新始于形象思维,终究规律思维,创新思维是这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另外,思路设计是表达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的关键步骤。举行思路设计时可以尽情开展形象思维,抓获灵感,设想方案,但对比方案、落实方案那么需要规律思维的参与。培养创新才能,应将规律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创新包括思路设计如此,诗词创新包括构思何尝不如此。

清·于天墀《题扇上菊花》:

挥毫写出碧云丛,大叶粗枝点缀工。

不是阿侬偏爱菊,要他六月有秋风。

扇子,是夏天用来扇凉的。题扇之意,在这一凉字,也是人们夏天对于扇共有的思想感情。如何才能表达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呢?此诗在构思中,用了逆反思维:“要他六月有秋风”。六月怎么会有秋风?人们当看到扇上的菊,心里自然会有凉的感受,实际没有心上有。“六月有秋风”,是无理的,由于“菊”,便变得有理了。这个“凉”,就在这无理与有理之间。也就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说的“似与非似之间”。这之间,便是形象思维与规律思维的结合点。形象思维要经得起规律思维的推敲,愈推敲,愈见出形象思维的妙处。这妙处,便是《红楼梦》第48回中,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说的:“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貌似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此处妙就妙在“扇上菊花”给人以“六月秋风”的真实感。生活之实,艺术之虚。真景物,给人以真感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故而这首诗,是有境界的好诗。

一般有的只作诗,不构思,有的只说创新,或不知创新思维,有的那么把形象思维、规律思维十足化。近在《炳烛诗书画》“诗苑杂谈”读到吴鸿翔先生《读诗之余》,开篇写道:“诗友示以两首诗,说是不成多得的好诗。细读之,似觉有斟酌之处。

其一《题苍松》(见《中华诗词》2022年第2期):

身披鳞甲耸云端,入土根深扎似盘。

不向苍生播时雨,山中空作老龙蟠。

斟酌点在后两句,出新意,借以讽时,其意是好的。但在构思遣辞,偷换概念,犯了规律错误。诗是题苍松,苍松的本性,不司播雨,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