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综合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寺庙综合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寺庙综合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寺庙综合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寺庙综合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OC第一章总论 2第一节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2第二节编制依据 2第三节景区性质 3第四节建设范围及建设重点 3第五节编制的原则 3第六节报告内容摘要 4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5第一节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5第二节社会经济基础 6第三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6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6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四章项目旅游资源支持系统分析 11第一节旅游业发展现状 11第二节项目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4第五章客源市场分析 19第一节客源地背景分析 19第二节客源市场选择 20第三节项目区旅游容量 21第四节客源规模预测 22第六章项目的主题定位和创意构思 22第一节项目的主题特色 22第二节建设区形象创意 25第三节项目的主题确定 29第七章建设方案的确定 30第一节功能分区及景点布置方案 30第二节项目设计方案 31第三节开发建设模式方案 32第八章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33第一节生态园林建设 33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 33第三节景点建设 36第四节服务设施建设 37第五节环卫工程建设 37第九章环境保护 38第一节环境保护的原则 38第二节环境保护的目标 38第三节环境保护分区 39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 39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0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 40第二节投资估算 41第三节资金筹措 42第十一章建设工期及实施计划 42第十二章效益分析 43第一节经济效益 43第二节社会效益 43第十三章结论及建议 45第一节结论 45第二节建议 45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XX省XX县XX寺综合旅游开发项目项目建设单位:XX省XX县发展计划局项目实施单位:XX省XX县旅游局法人代表:XX第二节编制依据1.国家计委“关于利用国债加强西部落后边远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会议精神;2.《XX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3.《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4.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XX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7.《XX省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总体规划》;8.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行业建设标准为依据,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工程资料。第三节景区性质旅游功能: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访古朝拜。旅游主题:青藏高原莫高窟、生态园林休闲区第四节建设范围及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范围为XX省XX县XX寺区,面积为200亩。重点进行生态园林、景点、道路、供水等建设。第五节编制的原则1.经济可持续性原则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注重谋求最佳的投入产出比,并最终体现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生活水平整体提高。项目建设应以追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一致的长远可持续的弹性发展为最终目标。2.因地制宜,建设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XX寺作为生态旅游区,要充分保护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尽可能利用已有的工程基础,不破坏生态资源和环境。3.坚持安全、自然,并适当超前的原则建设的标准既要坚持自然、安全,又要考虑长远利益,使规模和标准到位,满足旅游大发展的要求。4.景观与特色相结合的原则道路选择应依山就势,根据景观需要,有藏有露,要求路不回游,起伏有韵,错落辗转于景区,与游览趣味紧密结合,并注意路面的特色。第六节报告内容摘要1.XX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较好、开发条件优越,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尚未开发建设,影响了全县旅游业的大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拉开XX县旅游业大发展的帷帐,将极大地促进XX县乃至XX省的旅游业发展,并将有较大的扶贫和环保作用。2.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四级砂石路4km、步行道8903.建设工期1年,2003年1-12月。4.项目总投资253.42万元,其中生态园林建设4.00万元、景点建设76.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103.82万元、服务设施建设62.70万元。项目申请国家债券资金200万元,地方财政自筹53.42万元。第二章项目区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西倾山北麓,隶属黄南藏族自治州。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01°08ˊ40″-102°08ˊ40″,北纬35°39ˊ20″-36°10ˊ00″。东南与循化县接壤,西和贵德县相连,南与同仁县毗邻,东北与化隆县相望。土地总面积1647km2XX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区县,境内山大沟深、坡陡。土地零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整个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申宝山,海拔4614m,最低点为XX河口海拔1960m,县境内主要山脉有申宝山、扎马山、戈尕山、折尕里山和尼让山等。由于深居内陆,地处XX高原和XX高原的过渡地带,气候主要是高原凉温半干旱气候,气温变化相对稳定,干旱少雨而集中,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350-495mm,58%-63%的年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全年日照时数为2650-2900个小时,年总辐射量为151-154万千卡/cm2。在作物生长期内,0℃以上积温达1500-3400℃;无霜期59-195天,年蒸发量为1923mm;年平均风速为XX县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境内流程长达XXkm,XX河流程23km,还有吉利、奴布、德尤尖巴、尕布、安中、格曲、加让、羊江、昂拉等河沟。河水流量在0.12m3/s以上河沟有9条,总长度235.6km,年径流量达17569亿m3。集水区面积1714km2,年径流量达1.7569亿m第二节社会经济基础XX县隶属XX自治州,土地总面积为257.09万亩。全县辖12个乡镇(其中2个镇)、79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XX万人,其中:乡村人口XX万人,劳力XX万人,主要民族有藏、回、汉、撒拉和土族等。200X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5014.7万元,其中:农业2217.3万元,牧业总产值2512.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2914.8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120.5万元。境内公路里程246公里。第三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新兴产业,是21世纪创造就业和环境保护的先导性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效益。我国旅游业伴随改革开放迅速崛起,是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消耗资源最少,最具活力的外向型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和振兴,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基于此,XX省根据全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做出了把旅游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决策,提出了“在2010年前把XX省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大避暑旅游基地,在2020年左右把XX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特色生态旅游区和避暑度假旅游区,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目标。要实现XX省旅游新世纪发展宏伟目标,客观上要求XX省各旅游景区(点)各具特色、共同发展、全面繁荣,以促成XX省旅游发展的“规模效应”。XX县处在XX省最重要的黄河谷地旅游区,是XX省黄河旅游线上区位优势明显的重要结点。XX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前景良好。旅游业将是该区域最有希望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旅游业发展起步,并显示了良好的经济作用。但由于景区开发建设集中在距县城73kmXX县迫切需要推出在全县旅游大市场格局中具有名牌支撑效应,对本区经济具有引爆启动作用的旅游项目,以便拉开本区旅游大开发的帷幕,为旅游产业化积累新经验,树立成功的典范,引导全区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形成有重点、高起点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气候,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富有活力的开放大环境和发展新机遇。XX县XX寺综合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项目区区位优越,距县城4km,区内既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石窟,又有极具特色的丹霞地貌,还有传奇色彩的宗教文化,加之环境优美,非常适合开发成休闲、度假式的生态园林地,是一处集访古、朝拜、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通过创造“高原莫高窟”和“生态园林”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顺应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的需要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是一个具有高投入、高增值、高创汇、高效益特征的新兴优势产业,具有投资回报率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人均实现利润指标均高于一般的物质生产部门;赋税贡献率大,富裕各级政府;增加外汇收入;改善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链延伸,创造和扩大就业机会;回笼闲置货币,刺激消费市场;改善投资环境,树立旅游地形象,提高旅游地知名度;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正因为如此,在人类社会走向21世纪的最后10年之初,旅游业以惊人的步伐,悄然崛起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成为20世纪“经济巨人”。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旅游业新增价值占全球年新增价值的5.9%,年赋税占全球所有企业赋税的5.6%,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中,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占1/15。这些都说明,发展旅游业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旅游产业发展不仅方兴未艾,而且由于旅游资源可永续利用,人类社会追求永恒进步和文明等因素作用,它还将成为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无限广阔。综合开发建设XX县XX寺综合旅游项目,是适应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跟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的重要举措,对促进XX县甚至黄南州旅游经济的发展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2、是XX县城旅游建设的必要XX县地处XX省黄河谷地旅游区,在XX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就目前来说,县域旅游重点围绕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和李家峡水电站,而广大的县城地区旅游业几乎为空白。由于长期的旅游开发意识淡薄,资金缺乏等原因,其旅游开发建设还不突出,增强县域的旅游发展已成为势在必行。而这之中主要的任务就是克服县域旅游总体形象不突出、景区景点开发少而粗放、城镇游憩功能不足等弱点。目前,县城区及周边的旅游景区景点不但数量较少,且很不成规模,除了为数相对较多的林外,剩下的多是人文景点,特别是缺乏适应当代城镇居民休闲度假需求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景区景点,这与XX县的形象和旅游发展要求格格不入。时下XX县城居民周末休憩无旅游目的地可选,坎布拉、李家峡较远,附近又无景区可去,这已不能适应日益多样化的县城居民的旅游需求,因而迫切需要在XX县城内或附近尽快开发建设能适应XX旅游形象的,满足县城居民高品位需求的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景区(点)。XXXX寺综合旅游项目正是根据目前XX县旅游发展的现状,高位切入,必然会在今后旅游精品环带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XX旅游形象塑造的必备景区,开辟县城旅游发展的“先河”。3、是XX县旅游业联动发展的需要XX县虽有一定的旅游景区景点,但其数量稀少、规模较小、功能单调,且由于历史发展、旅游意识、经济条件及交通制约等原因,客观上形成了旅游总体格局耗散,区域内景区(点)联系不强,难于组织成有较高市场号召力的旅游产品,更不用说旅游精品,特别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旅游发展“增长极核”,旅游发展的凝聚力和规模效应未得到充分体现,所以使得XX县旅游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增长速度缓慢。为了克服以上不足,XX县应根据市场需要,“实行旅游项目非均衡倾斜开发战略,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体量大、竞争力强、适应现代旅游需求、配套完善、回报率高的旅游产品”,选择具有“极核”作用的旅游景区优先开发,以形成XX区域旅游的中心,并带动周边景区(点)的旅游发展,形成区域旅游“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XXXX寺综合旅游项目作为XX县首次贯彻全新旅游开发意识的项目,必然以其先进的开发理念、独具特色的景区景点设计、配套完整的旅游设施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齐备的旅游功能,担当起XX县旅游发展增长极核的重任,成为县城旅游产品中的一朵“奇葩”。所以,开发建设XXXX寺旅游区项目有利于加强XX县域内景区(点)间的联系,发挥关联作用,形成XX县区域旅游联动效应和整体发展优势。第四章项目旅游资源支持系统分析第一节旅游业发展现状(一)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和汽车、石油工业并称为世界最大的三大产业。90年代以来,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全球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使国际国内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已成为促进现代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1999年国内游客达7.19亿人次,入境游客达7279.56万人次。外汇收入达140.99亿美元。旅游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大国迈进。(二)XX省旅游业发展现状XX省旅游业始于1982年,经过多年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黄金周”假日经济的兴起,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机遇。2001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78.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接待海外旅游者3.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全省旅游总收入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创汇9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9%。游客和旅游经济收入增长率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呈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三)黄南州旅游业发展现状黄南州把旅游业作为主要产业列入全州“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旅游规划建设,制定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扶持旅游企业,加快硬件设施建设,随着住、行、通讯条件的改善,澳、美、德、法、瑞士等国和国内及港、澳、台的游客纷纷闻名而来。目前,与国内24家旅行社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黄南州把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诱人的人文景观加以精心规划,重点培育,吸引了20多万国内游客和近4000名外宾来黄南旅游,全州的旅游业净收入达480多万元,旅游业发展前景巨大。(四)XX县旅游业发展现状1、XX县旅游业发展现状XX县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成立旅游局以来,旅游业呈现出迅速崛起发展之势。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以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和李家峡水电站等为主的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框架,旅游接待设施也有了一定基础,已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客源市场。●全县已拥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宾馆、饭馆。全县除星级饭店外,社会餐馆遍布。具有一定的接待能力。●有旅行社1家,具有开展大型旅游活动的经验和能力。能够适应旅游需求。●旅游硬件建设正在不断完善。近年来投入资金用与改善主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使主要景区的水、电、路、通讯等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旅游人数、收入快速增长。2002年旅游人数5.8万人,门票收入80万元,旅游收入29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大。●已初步具备了二条旅游景点线:一是以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包括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多彩的植物景观及丰富的民族风情等。二是以李家峡水电站为主的旅游度假休闲区。包括水电现代工程、湖光山色,是集度假、休闲、垂钓为一体的旅游点。虽然XX县旅游业的发展较全省其它地方而言,走到了前面,但总体而言,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属于低层次的开发利用。2、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支撑XX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困难,加之国家投入也不足,导致XX县旅游开发不足,产业规模小,没有发挥出巨大带作用。所以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旅游开发的根本因素。●“大交通”不畅,旅游可进入性差本区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可进出性较差,成为旅游开发的客观障碍。对旅游地的感知距离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主要因素。根据国内一些学者研究,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旺季短、淡季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旅游季节较短,每年只有5个月的旅游旺季,客观上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旅游市场开放的政策不尽完善,经济运行机制不活,招商引资力度不大,投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对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大,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面貌没有显著改观。●旅游从业人员规模小,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缺乏旅游业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旅游业发展质量高低和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根本体现。目前,XX县各类旅游从业规模过小,且整体素质不高,经验不足,从而导致了旅游业发展所大量存在的经营管理不善、服务水平不到位的问题,不能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第二节项目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一)项目设计区域旅游资源赋存项目区旅游资源分为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两大类。1、自然旅游资源以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奇特、美丽的“丹霞”风景地貌为主。该地貌姿态奇美,景色丰富,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特征,远远望去,山色丹红,宛若朝霞。山体形状如柱如塔,似堡似壁,平地拔起,陡峭直立,雄伟壮观。还有一些小的山体造型,有的似人,有的如兽,有的象物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有神功鬼斧之妙。在强烈阳光下,抬眼望去,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殿,使人恍如看见奇妙的海市蜃楼,实属罕见。丰富的造型,构筑了奇特的天然“石林”。2、人文旅游资源(1)独具特色的石窖XX寺石窟位于XX县马克唐镇洛科村北面XX寺上院锡浆岩山腰间,离县城4kmXX寺分上、中、下三座布局,上院有天然及人工石窟24处;中院有一座为射杀吐蕃王赞普朗达玛的弓箭而建造的万佛殿塔;下院便是1246年由该寺第一世萨班·更尕尖参用一钵燃灯佛舍利子为基兴建的大经堂。据《XX寺寺志》记载:公元842年西藏赞普(藏王)朗达玛用血腥手段除佛教,杀害了大批翻译家和佛学家,幸存者望风而逃。后被藏传佛教史上誉为“三贤哲”和玛尔释迦牟尼,月格伟君乃、藏·绕赛及藏王侍卫拉龙·贝吉多杰为了进一步护法弘法来到现今的洛多杰密修,并将其射杀藏王的弓箭埋藏于此继尔建成了万佛塔。从现存的实物和文献依据考证,XX寺石窟早在鲁派盛行之前,已是其它藏传佛教各派大德高僧的密修之地。因此,它早于西宁土楼石窟和平安白马寺石窟。XX寺石窟呈一字状,由西向北排开,静卧在垂直高度约80m据传:1号窟内供有以万药万宝为供物塑成的七尊唐代佛祖像,四手观音、持手刚、金刚庆母、喜怒神、宝帐护法神、药王佛及药师八佛,珍藏有唐代以及吐蕃王朝着译金银书《21部显密经典》手抄密笈,唐卡八卷等。2号窟内供有珍贵手抄经典共30套1500本(卷)。3号窟内供有宋朝手抄甘珠尔金银收206本、古典密宗唐卡19卷、八宝塔16座。窟内顶壁画为密宗本宗神马头明王坛城图及宗师画像。能上去的4号窟内有17塔佛殿,历代显密宗大德高僧的密修之灵塔,宗喀巴壁画像。除画像较为清晰完整外,其它均被毁坏,散落在窟内的各种形状的“嚓嚓”随处可见。惊奇的是,宗喀巴大师画像是画限以后粘贴上墙的。五号窟内为静禅院,内供有金身塑的杰、赛康巴尊像,青铜法杵一把,勇猛密帐护法唐卡一卷等。6、7、8号窟为法师禅房。9号窟为“三贤哲”讲经堂。内有三贤哲之金像,宗喀巴师徒像以及古代手抄藏汉经典《广中略三种般若经》24本,同时发掘出一顶无法确定年代和身份的佛冠。上述1至9号窟内发掘出的大威德金刚唐卡,极乐坛城图,龙王佛唐卡、佛祖主持3号唐卡等,不幸剩余部分现珍藏于该寺。从10至18号石窟均在其后的元、明、清时代经历主持修缮,内供奉有弥勒佛,金刚佛、三怙主密佛、时轮佛、度母佛、莲花生佛、米拉日巴万者、药王佛、无量佛金像等,数以万计的不同形状的“嚓嚓”散落在石窟内和万佛塔四周。值得一提的是22号石窟,它是所有石窟中最大的一处。窟高约3m,窟宽约5m,进深约4m。窟门面向东北方向,大面积壁画泥皮脱落,仅剩下右边约40XX县XX寺石窟历史久远,文物众多,显密合一,人文及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安多地区独一无二。具有较高科学价值,颇具吸引力和神秘色彩。(2)重要的佛教法地XX寺文物历史系列与坎布拉阿琼南宗寺、西宁大佛寺、平安白马寺和循化丹斗寺息息相称,为史屈首。该寺属藏传佛教显密合一系列寺共存圆融之典范性寺院。该寺历来属于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佛教史源流之重大圣基之所。现国内外人士称之为“青藏高原莫高窖窟”,在国内外佛教国家和地区享有较大知名度。在唐蕃盛兴时期,寺院周边有天然形成的阴阳八卦和壜城林园,俗称“万林之宗”。故更是世人所向往的地方。寺院现有面积188亩,僧侣16位。XX寺始由泛藏区佛教界三大贤哲和玛释加牟,肴格迥,藏绕色及其侍卫拉隆·贝吉多杰师徒四尊密修弘法时共同建成。初始建一殿式塔楼,内供有以拉隆·贝吉多杰刺杀第四十二代吐蕃王赞普朗达玛之铁质弓箭为所依,为公元842年,至今已有1158年的历史。以上师徒四尊之在世功德,除护法弘教遍及今日亚洲之三分之二的地域外,还因护法弘教为当今中国之汉、蒙、满、藏、裕、傣等内几联系的成因留下了一条宝贵的命脉即佛法教仪、教规、教理和佛教僧团。现寺院有各式古代自然及人工殿堂共有二十八间(处),其所藏文物有自民国之北魏时期的各类佛像、雕塑、卷轴画、壁画、金银手抄秘笈等1136件。(二)项目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项目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与宗教文化区位,使该区旅游资源极富特色,质量综合指数较高,就其开发利用价值来看:1、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富有特色。区内既有原始质朴的自然风光,丹霞地貌“奇”、“幽”、“美”、“秀”。形态千姿百态,雄浑与精巧兼备,极富原始、纯真的自然美。又有神秘正宗的藏传佛教文化,极具神秘色彩的悬空修身石窟,富有传奇色彩的“万佛塔”。融汉、藏、印度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寺院,与周围的宗教崇拜色、丹霞色浑然一体,形成了一处富有神秘的佛教园林。区内山、洞、林、寺院及田园风光相结合,质量较高,开发价值巨大。2、悬空修身石窟,极具神秘色彩,是区域旅游资源的核心,且资源的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有广阔的市场潜力。3、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尚处于空白阶段,未能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巨大潜力。(三)项目区旅游开发建设条件评价1、区位条件项目区位于XX县城,距县城仅4km2、工程地质条件项目区地表土层,平均0.5-1.5m,下面均为砂粒层,砾石胶结物为砂土,较紧密,承载能力大,地震烈度为7度,地下水位埋深23、建筑材料、劳力及运输条件景区交通较为方便,有公路直达景区,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运输完全可以满足要求。景区境内砂石资源丰富,建筑所需的砂石可就地取材,不需从外地运输。工程用水可取用河水。当地剩余劳动力多,所需劳力可在当地就近解决。第五章客源市场分析第一节客源地背景分析XX县是黄南州重要的旅游县之一。2002年末全县接待国内游客5.8万人次。国内旅游者以本地客源为主,其次是以兰州、西安、银川、成都市等为主的周边地区,尚有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其旅游动机以休闲游览观光度假、民俗风情旅游、探亲访友旅游为主。旅游动机主要是游览观光旅游,其次是民族风情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第二节客源市场选择在分析黄南州和XX县国内市场背景的基础上,对拟建设的“XX寺综合旅游项目”客源市场进行分析。从XX县旅游市场促销招待状况分析,今后旅游区的客源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内市场主要来自本地区和周边省区甘肃、陕西、四川、宁夏等,其次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其中以来自城市的游客占绝对数量。1、XX县及黄南州近距离市场项目近距离市场主要指黄南藏族自治州和当地的客源市场。该区人口数量较多,有一定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人民生活水平较高。XX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对游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2、西宁与XX中距离市场西宁市具有省会城市的优势,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尤其是随着广大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一日游”的自然旅游异常火爆,年旅游人数至少在100万人以上,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由于西宁市民对西宁市区周边主要景点已耳濡目染,现有的旅游景点难以对其产生大的吸引力,他们迫切需要参与式的休闲游乐区。XXXX寺集休闲、观光、访古、朝拜为一体,通过多侧面、多种形式实现资源的巧妙组合,构成一种能适应各层次、多年龄段需求的综合性旅游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西宁及全省将成为极具潜力的中距离市场。3、兰州、西安、成都、银川及周边远距离市场XX省周边省份甘肃、陕西、宁夏和四川,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于XX省,是XX省主要国内客源地,特别是兰州、西安、成都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多的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所以近年来在盛夏季节来XX旅游的游客和会议群体一年比一年多。该类市场具有分布广、数量较多、消费水平高的特点。因此,为了充分挖掘和发展该类市场就必须顺应其旅游动机和消费特点。打自然旅游牌,以大规模、大项目、大效应吸引游人,才能发展XX县旅游,炒热XX寺。第三节项目区旅游容量旅游容量又称旅游环境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其应用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中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以保护旅游地的环境免遭退化或破坏;另一方面,旅游容量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而使用,在客观上也保证了旅游者在旅游区的体验质量。这里,根据“面积法”计算游人容量:总面积约13万m2,按200人m2/人标准,可容量650人。旅游区远期日旅游容量为650人。根据旅游区的气候特点,旅游季节主要为6-9月,每月按30天计,则全年可游天数为120天,旅游区年总容量为:300次/日×120日/年=7.8万人次/年第四节客源规模预测根据项目规模和特色,项目完成后,可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战略,项目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据此,对客源规模作适度超前的预测:2003-2005年期间,项目建设完善其游客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长速度相对降低,以后安排25-20-15%的增长率。国内旅游人数预测表第六章项目的主题定位和创意构思第一节项目的主题特色从旅游资源条件及其在背景市场中的地位来看,开发方向是:发展休闲度假,推进观光游览。(一)项目决策背景XX县旅游发展空间演进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全面营造西部生态旅游形象,提升和强化其在全县客源市场和国际客源市场中的地位和吸引力。由于旅游产品既是地区营销的目的,也是地区营销的基本手段。所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推出具有全省水准的旅游精品系列。根据XX县旅游资源客观条件,休闲类旅游产品应在县域旅游产品系列中具有明确的位置。在县城周边发展XX寺旅游综合产品,以其良好的区位交通和景观组合条件,将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将XXXX寺综合旅游区营建成XX县休闲、度假接待区,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首先解决了XX县城无旅游场所的现实问题;其次将有力地支持XX生态旅游精品的营造和整体形象的向外推介;第三是XXXX寺综合旅游区由此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景区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客源波动、市场营销等问题的有效解决创造良好条件。(二)总体方案的选择总体方案是指旅游区旅游产品类型、档次、规模配合方案。根据XX县实现情况,XX寺旅游综合项目提出顺向开发的时尚型中低档方案。●旅游产品类型:观光、休闲、度假。●产品市场指向:近、中距离客源市场。●客源消费倾向:中、低档消费水准。●旅游产品档次:中、低档消费水平。●市场营销资源背景:优良的环境、丰富的茶园。●开发营销直接效果分析:(1)将能有效占领既定目标市场;(2)经济上能较快地出现收入激增,投资回收期较短;(3)带动当地群众快速脱贫致富。通过相关信息的广泛收集和系统分析,根据方案的设计与比较,最后确定XX寺综合旅游区的开发方案为:●基本原则:特色集成、多向推动、递进发展。●产品组合方案:休闲度假、访古朝拜、观光游览。●市场指向:近、中距离市场●产品布置方案:休闲度假产品:低、中档次,固定区域,相对隔离。观光游览产品:在景区内划定线路,布置配套接待服务设施,低中档消费水平。●产品规模方案:按旅游区承载能力,以不超过500人/日为宜。●开发营销策略:(1)以先锋品牌为标识,引导市场;(2)以先导功能为依托,开拓市场;(3)深掘资源本身价值,标定产品地域特色;(4)设置模仿跟进门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关键问题:开发与营销主题,成为XXXX寺综合旅游项目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而这个关键问题的核心是主题词的提炼。●项目主题词必须要满足:(1)新颖性:在省内从未有过同名的同类旅游产品;(2)普遍性:表达了社会普遍的需求与认同;(3)高位切入性:能与国际主流趋势相符合。(4)地域性:能体现资源价值,具有本地的地域色彩;(5)统括性:能集中表达产品主要功能。●经构思酝酿,提出项目开发与营销主题词为:青藏高原莫高窟,生态园林休闲区第二节建设区形象创意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在大众心目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使之区别任何其它旅游地的较稳定持久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旅游区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一)形象定位(理念识别)根据分析及主题选择,XX县XX寺综合旅游项目的总体形象可定位为:“青藏高原莫高窟,生态园林休闲区”。(二)视觉识别从XX县XX寺综合旅游的发展状况和要求来看,视觉符号识别系统的设计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区名称。名称是游客认知旅游区的起点,旅游区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就其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XX县XX寺综合旅游项目无论是在整个旅游区命名上,还是旅游区内部各单体的命名上,都应最大限度地迎合目标市场的需求。今后,XX县XX寺综合旅游项目在命名上,可结合国家建设部的有关规定,考虑采用“XXXX寺综合旅游区”的名称。2、旅游区标徽。旅游区的标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渐渐为人们所重视,成为旅游区形象的标志。根据项目开发主题及目标市场的特点,建议将XX寺旅游标徽设计为以生态园林为背景,以石窟为主图案的徽标形式。3、旅游区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是XXXX寺旅游形象体现、延伸、传播的最佳载体之一。XX寺旅游纪念品主要按两大类设计:一类是旅游日用品,如太阳帽、文化衫等,各种绿色食品系列;另一类是代表XX县或黄南州形象的纪念品,如李家峡电站模型、各种天然石制作的表现坎布拉、李家峡风光的盆景、黄河奇石、宗教工艺品、少数民族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首先应该体现XX县的地方特色,其次,还要注意迎合旅游者的购物心理,品位高,质量好,高档的适于收藏,中低档的与实用性相结合。(三)行为识别旅游区形象的好坏除了与旅游区的“硬件”建设密切相关外,还与旅游区的“软件”建设有关。这里的“软件”建设主要就是指旅游区的服务质量。质量是旅游区形象的生命,脱离了服务质量的旅游区形象必会缺乏持久的影响力。而旅游区服务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服务人员的素质,为此必须把提高旅游区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旅游区行为识别的突破口,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和提高:1、职业道德。服务人员应具备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2、文化修养。服务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知识水准,以及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谈吐大方,举止文明,体现XX的的旅游形象;3、业务素质。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技能,高水平。提供游客最满意的服务;4、服务意识。要求服务人员敬业爱业,对游客友好、热情、耐心,并且能够细心地发现游客的不便,及时提供服务;(四)形象传播及整体促销根据XX寺旅游区的具体情况,其形象推广应采用以下策略:市场营销应突出大区域、大旅游、大市场的整体观。应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变长线旅游为长线与区域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经营模式。通过联合选线,整体促销,将一个个璀璨的明珠,精巧地镶嵌在一起,形成令世人瞩目的、印象深刻的XX旅游大板块,不仅能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交通路线也可以安排得更经济合理,从而节省游客的时间和费用。1、统一宣传口号旅游产品知名度就是无形资产。XX寺旅游拟统一以“青藏高原莫高窟,生态园林休闲区”为宣传主题口号,在主要交通口、主要景区景点、闹市区设置大标语、大广告,从而树立一个鲜明动感的总体形象,以吸引游客。2、整合营销战略(1)产品战略●产品多样化策略:努力发展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度假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产品整合营销:要按照资源特色互补的开发原则,将本项目与坎布拉、李家峡及昂拉千户宅院等名牌联合促销,丰富整个旅游线路的文化与生态内涵。建设并完善XX旅游网络。●产品文化内涵拓展策略:XX寺可资弘扬的代表性文化有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2)形象战略打造“青藏高原莫高窟,生态园林休闲区”的形象品牌,加强促销。(3)促销战略●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多种新闻宣传媒体以及因特网络进行:●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定期邀请重点客源地的旅行商代表和新闻媒体代表进行组合宣传,形成规模效应。3、抓好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的旅游活动(1)充分利用宗教特色,以灵活的形式、合理的线路、广泛的参与性策划组织宗教活动。(3)组织“青藏高原莫高窟探险”等活动。4、促销策略(1)促销对象客源市场定位于位于重点圈层和扩展圈层的游客群体。对重点圈层XX县及周边县区来说,要根据覆盖面相对较大的特点,着重开发面对公众的促销活动,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拓宽客源层;对扩展圈层XX省及周边地区,要根据覆盖面比较窄的现状,重点应做好组织客源的工作,大力促进大城市市民来旅游。(2)促销范围促销范围近期以XX县、西宁等周边城市和邻近县区为主,其中西宁和XX县作为重点突破口;中远期拓展XX省及周边省区市场。(3)促销目标●开发新市场,在人们心目中创造旅游意识,并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XX寺的旅游产品;●鼓励曾经到访的游客故地重游,购买提供的其他旅游产品和享受XX寺提供的旅游服务。(4)促销手段旅游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各阶段促销策略的制定,都必须适应当时旅游业发展的状况和选定的目标市场。各个阶段可选择的促销方式主要有广告促销、旅游宣传册促销、公共关系促销和网络促销。5、旅游市``场营销保障措施,建立旅游营销工程协调小组全方位项目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形成强大的宣传合力。项目充实市场宣传促销机构,培训营销骨干。落实市场开发的机构和人员。将旅游形象宣传与旅游企业的产品营销有机结合,联合开展各类宣传促销活动。加大市场营销投入。第三节项目的主题确定形成以观光游览、度假休闲、访古朝拜为主的旅游功能体系,建成XX县一流的旅游区,成为连续西宁旅游区与黄河谷地旅游区之重要旅游发展主线上的中转站。第七章建设方案的确定第一节功能分区及景点布置方案(一)分区原则(1)“天人合一”的原则:在景区布置时,应尽量考虑得景随形,顺其自然,做到景区功能分区和项目设置与景区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协调相融。(2)突出特色原则:要充分发挥景区资源集中,空间关联紧密,环境清新雅致的优势。布局时,注意提炼各功能区主题,突出风格个性,避免重复雷同。(3)相对隔离原则:要充分考虑休闲度假、访古朝拜及观光游览三种旅游产品的各自特点,依据景区内部结构特征,在分区与线路设计上做到相对隔离。(二)功能分区根据以上原则,将XX寺综合旅游项目分为五个功能区:即门前序景区、生态园林休闲区、观光游览区、访古朝拜区和外围保护区。1、门前序景区位于旅游区大门处。分为购物区、入口广场、停车广场三个部分。序景区注意绿化建设,形成古朴、宁静、自然的气氛。2、生态园林休闲区景区南部紧靠门前序景区,占地100亩,其主要功能是休闲度假娱乐。建设苹果园,修建富有特色的茶园,面向游人提供餐饮等旅游接待服务。3、访古朝拜区位于旅游区西端,依托“万佛塔”、大经堂及寺院开展访古、朝拜旅游。4、观光游览区位于旅游区北部,包括石窟及丹霞地貌,其功能为提供观光游览,展现“青藏高原莫高窟”的风光。5、外围保护区旅游区周围一带,是上述各功能区不包括的旅游区外围区,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绿化和保护措施提高旅游区的环境质量,美化景区。第二节项目设计方案(一)设计原则(1)项目设计要符合景区开发主题的要求,能充分表达开发主题,有利于营造旅游特色精品。(2)项目设计要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地形,节约空间。(3)项目设计要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不能盲目铺张。(4)项目设计要注意产品间的特点与差异,充分协调好产品间的关系。(二)设计方案:1、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造苹果园;●建设餐饮园、露天茶园;2、观光旅游产品项目●丹霞地貌观光旅游;●石窟探险旅游;●建2座观景台;2座休闲亭。●连接10处石窟;●建设入口广场及停车场,购物商店。3、宗教朝觐旅游产品●寺院文化观光旅游,访古,了解轶事;●朝拜4、绿化保护与景区管理●外围保护区:增加绿化面积,加强水土保持;(三)线路设计重点线路为县城至景区。第三节开发建设模式方案XX寺综合旅游项目是启动XX县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应尽快兴建体现“青藏高原莫高窟,生态园林休闲区”主题的观光产品,然后完善观光游览线路,最终完成整个景区的项目建设内容。旅游区开发建设根据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采取边开发,边开放,边经营,边积累,边建设的滚动发展战略,不断地自我修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力争经过三年的建设,使该项目成为XX县甚至XX省的旅游精品。第八章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第一节生态园林建设项目区热量条件好,适宜苹果、杏等果品种植。(一)建设规模建设经济林100亩,树种选择为苹果树。(二)造林技术方案1、整地水平带状整地,带宽3-4m,外缘筑30cm高、顶宽40cm的埂,翻土深30cm,定植点挖穴,穴径2、造林先将表土混合有机肥料填入坑内,至坑沿30cm处,踏实后植苗,再复土过根径1-23、抚育措施造林后三年应中耕除草,每年2-3次,缺苗二年内补齐。对苹果幼树进行摘心和整形,尽可能进行灌溉。(三)造林种苗需求量要求种苗为三年生嫁接苗,高100cm以上,根径1.2cm,芽子饱满。株行距为3×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一)道路交通建设1、对外交通系统对外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游人能否进得来、出得去的实际问题,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景区目前对外公路为土路,为了有效地与外部联系,提高景区可达性,对现有县城至景区4km道路进行改造,提高级别。按四级砂石路标准建设,路面宽4m,全长2、景区内部步行道建设步行道为联系景区主要景点的人行道,依地形和景观需要而设置,随地形起伏曲折蜿蜒。步行道交通系统布置遵循“设成环路,依势而建”的原则,设计建设3条,起到串联景点、景区,展现景观效果的作用。(1)生态园林区步行道设计宽度1.5m,全长210河光石2cm水泥砂浆结合层12cm天然级配砂砾(2)入口区至石窟景点步行道设计宽度2m,全长260(3)丹霞风景区步行道依地势曲折蜿蜒,修建生态人行道,适当采用石块铺设,土路改造而成。全长420m3、大门与停车位场(1)大门建设:建设入口区大门一座,建筑风格突出藏族特色。(2)停车场建设:入口区设停车场一处,设4个小车位,2个大车位,总建筑面积160m2。停车场场面结构可分为二层:面层为现浇C25砼板,厚20cm,垫层为天然砂砾石层,厚停车场场面结构表结构材料设计厚度(cm)面层C25砼20垫层天然砂砾石254、砌石台阶建设景区石窟悬空而置,其中有12处可通过修建爬高台阶到达。项目建设10处。设计宽度1.5m主要技术标准:梯道最大纵坡66.7%扶手水平推力0.98KN/m路线走向:本工程砌石台阶人行梯道,其路线设计原则是根据《公园设计规范》,按园林道路支路进度设置。在地形复杂,高差较大,坡度较陡的地方设供游人作短暂休息的场地。充分考虑与周围地形的结合,与景观的协调。竖向设计:砌石台阶考虑到地形的利用和游客的心理负担,最大设计纵坡为66.7%。横断面设计:1.5M(砌石台阶)路面设计:砌石台阶路面结构12cm条石5cmC15细粒式砼10cm天然砂砾(二)供水工程建设主要解决生态经济林区果树灌溉用水。1、水源概况:经济林区位于河流北岸阶地上,面积100亩,计划从附近的河流利用水泵提水灌溉,该河水质清,含砂量少,水量大。2、建设布局(1)灌溉方式:采用明渠输水。(2)渠道布置:干渠平行等高线布置,支渠垂直干渠沿垂直等高线方向布置,田间采用小畦田灌溉。3、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建设泵站、灌溉渠系两部分。泵站由泵房、进出水管、出水池及机电电器设备组成。灌溉渠系由干渠、支渠组成。泵站:距河流30m。泵房为砖砼结构,长宽高为4×3×3m,设两台水泵及电机。总扬程11m。泵房进水管长35m,为Ф100mm的钢管。进水管在河边采用弯管吸水。出水管为Ф100mm的钢管,长300m。出水池设在提灌区最高处,为2×3渠系:干渠总长210m,由于干支渠断面小,因此采用矩形最小施工面即0.3m×0.3m第三节景点建设(一)石窟维修重点维修4、5、6、10、13、15、16、17、18、22号石窟,清理洞内垃圾,修复原有壁画等。(二)观景台、休闲亭建设在观光游览区选择适当位置,建一处休闲亭、观景台。观景台为对应两座。2座休闲亭并设置石凳等。第四节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建设入口区购物商店及生态园林区茶园。(一)购物商店建设入口区建设购物商店2间,建筑面积30m(二)生态园林区茶园建设生态园林区建茶园4处。第五节环卫工程建设(一)公共厕所建设在生态园林区边缘,利用园林灌溉用水,建设水冲式公共厕所1座。公厕分设男厕和女厕。男厕设蹲位3个,女厕设蹲位2个,男厕另增设便池一处。公厕建设面积为30m建设化粪池1座,容积为36m3(3×3×4m(二)垃圾处理按景区功能分区,在游人集中区设果皮箱6个,垃圾收集后运出处理。第九章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保护的原则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旅游区内抓好主要污染源和人群密集区的环境规划。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旅游区环境规划必须符合区域情况,符合开发发展阶段,环境目标切实可行,措施具有操作性。3、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护人民健康,促进旅游区旅游业持续发展及资源和环境的持续利用。4、坚持宏观规划的合理性,将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相结合,针对旅游区特点,按照宏观包容微观、整体包容局部的原则,加强宏观环境规划,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5、坚持以环境承载力控制游客规模的原则,防止造成破坏。第二节环境保护的目标1、设立旅游区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2、对污水、垃圾和粪便实行集中无害处理。3、在旅游景区(点)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箱,并及时搬迁。4、旅游景区(点)配备水冲式厕所,实行专人管理,经常及时清理厕所。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6、合理利用河水,严格加强对河的保护,并杜绝污染源。第三节环境保护分区根据旅游区开发、建设、保护的需要,进行保护区划。规划分核心保护区、外围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三部分。1、核心保护区:XX寺地区。2、外围保护区:旅游区周围视线内的山体和植被。3、外围保护带:旅游区外围有价值的自然景观。第四节环境保护措施1、树立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做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2、建立、健全旅游环境容量调控系统。科学规划,确定各景区容量,建立、完善旅游信息网络系统。依据对旅游信息的判断分析,作出积极主动的反应,从而维护旅游地合理的环境容量。3、依法保护旅游环境。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现行法规,坚持依法治山。4、坚持“先保护、后开发”的原则。严格执行XX省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文件精神,严格控制水、大气污染、生活垃圾堆放;严格控制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5、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应争取多渠道、多途经筹资办法,加大环境投入力度。还可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和对外引资工作,拓宽融资渠道,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6、提高全民族的旅游环境意识。一要加强对旅游经营者的宣传教育,树立永续利用的绿色经营理念;二要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逐步养成在旅游区内不乱扔废弃物、不践踏花草、不乱画等良好习惯,从根本上减少游人对旅游区的直接污染;三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全局观念、环境意识、法制观念、道德观念,促进旅游社区和谐健康发展。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一)编制依据(1)XX省水利厅《XX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额》,扩大10%当估算定额使用;(2)水利部《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3)交公路发(1996)612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4)交公路发(1996)611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5)交公路发(1996)611号《公路工程投资估算指标》;(6)《XX省公路工程建筑材料单价表》(二00二年二季度);(二)估算编制主要材料价格取定本估算主要材料价格的取定主要根据XX省交通厅定额站发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