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乐的宝贵文物_第1页
甘肃民乐的宝贵文物_第2页
甘肃民乐的宝贵文物_第3页
甘肃民乐的宝贵文物_第4页
甘肃民乐的宝贵文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甘肃民乐的宝贵文物文物古迹

一、古遗址

东灰山遗址

位于民乐县城北27公里的六坝乡办林场东侧。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o.5~5米,内涵丰富。出土陶器有罐、盆、钵、盘、杯;石器有斧、锄、纺轮和石祖,还有炭化麦粒、谷粒以及铜铁器等。1987年夏甘肃省文物研究所进行了局部挖掘,在遗址东北面挖掘了320平方米,共发现249座土室墓,出土文物1003件。西灰山遗址位于李寨乡菊花地村北3.7公里的戈壁滩上,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7米,地面散布大量的石器、陶片。石器多为砍砸器;陶器有夹砂彩陶,红底黑彩。纹饰以线条为主,有绳纹、网纹、弧线纹等。在断层中还发现有炭化麦粒、骨锥、铁箭头等。遗址内涵丰富,保存完好,属新石器四坝型文化遗址。八卦营古城遗址位于永固乡八卦营村西北。汉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42万平方米,城垣残高4米,底宽14米,夯土层厚10厘米,护城河宽8米。东西两面开门,内有宫城、内城、紫营台。城垣附近有好多汉代残砖碎瓦、灰陶片、石磨残块。城址东北100米处有高约5米,面积2000平方米的高台,俗称“点将台〞,地面有灰陶片。西灰山遗址

位于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村北3.7公里处的大都麻河下游西岸的高台地上,东南距东灰山遗址10公里。遗址南北500米,东西300米,南北走向的大都麻河将遗址东边冲刷成断面,暴露出的文化层厚0.5米~2.7米。文物工在文化层内发现骨锥、铜箭头、炭化麦粒等物,地表遗存有大量的夹沙红彩陶片及石斧、砍砸器、刮削器、陶纺轮等,其文化性质和东灰山一致,同属四坝文化。八卦营城址

位于甘肃省民乐县永固乡八卦营村西北。以汉初名将霍去病在此布八卦阵击退匈奴得名。占地广达42万平方米。城垣残高4米,夯土建筑。东、南各开一门,内有宫城、内城、紫营台。内、外两重护城河,各宽8米、10米。遗址有大量汉砖瓦残片、灰陶片。城址东北有2000平方米的5米高台,俗称为“点将台〞。祁连古城遗址

位于民乐县城东南10公里的永固。城呈长方形,周长4.65公里,面积约2.1千方公里,东、西、南三面开门。秦汉时为月氏城,后为匈奴城。汉设删丹县,十六国时前凉设汉阳县,为中原通往西域古道上的要镇。清代设协台,把守扁都口要塞。康熙时,永固城协副将王进宝在原古城靠北筑一新城,周长1.2公里,定城名为“永固〞。民间以其形状而称“算盘城〞。南城墙大部完好,北城墙大部已毁,只留断垣。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岔家堡遗址

位于南古乡岔家堡村南。城堡呈长方形,面积约7068平方米,堡墙残高5米,夯土层厚13—14厘米,基宽8米,东面开门。断垣中有乳白色瓷片、木炭等遗物。附近有大量青砖、碎瓦。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坝堡遗址

位于民乐县六坝乡四坝村北。东晋名为堠坞。堡址呈正方形坐北向南,面积75600平方米,堡墙黄土版筑,残高3米,夯层厚14—16厘米。墙外有护城河,北墙中间有10米高的土台,上面建有庙宇,已毁。残垣附近有黑釉粗瓷片和灰砖瓦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坝城遗址

位于六坝乡五坝村中。清代。遗址呈正方形,面积约2万平方米。城墙高9米,基宽5米,周边有护城河,座西向东,东面开门。西墙中间筑一高9米的土台,台上有庙

宇,已毁。现仅存南城墙一段,地面有绳纹夹砂红陶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烽燧

柳家山烽燧

位于南古乡左卫村东南。汉代。呈覆斗形,残高5米,夯土层厚15厘米。四周6米外有壕沟一道,深1.5米,宽3米。燧北20米处有封土堆5个,高1~2米,底径5~6米,俗称“旗鼓堆〞。有绳纹、弦纹泥质灰陶片,自然损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墩烽燧

位于南古乡岔家堡村北。汉至明代。燧底呈正方形,边长11米,残高5米,系黄土版筑,夯层厚15厘米。燧5米外有壕沟一道。燧西35米处有大、小封土堆5个,3个已挖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羊胸子烽燧

位于扁都口内羊胸子河畔。汉至明代。燧底呈长方形,残高5.5米,黑土版筑,夯土层厚12厘米,每夯土层间夹一层柳柴,四周穿插有纴木。夯土中有红、灰泥质陶

片。燧南20米处有封土堆5个,高1米,底径5米。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台子坡烽燧

位于南丰乡炒面庄村南。汉至明代。燧系黑土版筑,夯土层厚12厘米,夯层中夹纴木。呈馒头状,残高5米。四周有壕沟一道,深1米,宽3米,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前山坡烽燧

位于南丰乡炒面庄村南。汉至明代。燧系黑土版筑,底呈正方形,残高4米。四周有壕沟已填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土牛城烽燧

位于南丰乡炒面庄村南。汉至明代。燧已倒塌,呈馒头状,残高3.5米,底径5米,夯土层厚14~16厘米,夯土层中有纴木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马营墩烽燧

位于南丰乡马营墩村。汉至明代。燧底呈长方形,残高8米,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6厘米,四周夯层中夹有缍木,附近有青砖瓦碎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庄烽燧

位于南丰乡炒面庄村南。汉至明代。黄褐土版筑,底呈方形,残高2米,夯土层厚12厘米,夯层中夹有柳柴,四角有纴木。南边已倒塌。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卦大墩燧

位于永固乡八卦营东。汉至明代。燧呈覆斗形,残高7米,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5厘米。北有一壕沟,南15米有5个封土堆,南北一字形排列,40米处有一燧,高4.5米,自然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营顶山峰燧位于顺化乡石蹄子村东南。汉至明代。燧高3.5米。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1~14厘米,夯层中有纴木坑。燧北10米处有5座南北向的封土堆,燧附近有黑釉青花瓷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土墩沟烽燧

位于洪水乡山城子村西。汉至明代。燧黄土版筑,高6米,覆斗形,底面积64平方米,夯土层厚13~16厘米,四周有纴木坑。燧北有5个封土堆,高0.5~1.5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家沟南大墩烽燧

位于洪水乡石家沟村东南。汉至明代。燧倒塌呈馒头状,残高2米,周边有壕沟。燧南北两边10米处,各有封土堆5个,均一字形排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砖包墩烽

位于李寨乡菊花地村北。汉至明代。燧为覆斗形,底面积约70平方米,高7米,黄土版筑,夯土层内有红木坑。四周用青砖包砌,故名“砖包墩〞,周边有房屋建筑痕迹。燧西北角已倒塌,四周的砖全被拆除,地表有灰陶片、黑釉粗瓷残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柴岗墩烽

位于县园艺场北。汉至明代。为覆斗形,底面积72平方米,高8米,中间是黄土版筑,四周用土坯砌成(土坯长32厘米,宽16厘米,厚7厘米),周边有壕沟和房屋建筑痕迹,东南角已倒塌。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九里墩烽燧位于县园艺场内。汉至明代。平面呈方形,底面积约100平方米,高6.7米,覆斗形,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0—13厘米,夯层内有纴木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墩烽燧

位于北部滩乡金山村内。汉至明代。呈正方形,残高8米,黄土版筑,夯土层15厘米,有缍木坑,东边已倒塌。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岗墩烽燧位于县园艺场北。汉至明代。燧呈覆斗形,底面积200平方米,高10米,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2~15厘米。顶部有东西向的三个圆坑,直径1.5米,深0.8米,西边有上下台阶。燧西南40

米有一涝池,东南100米处有一水井。附近地面曾采集到青花瓷、黑釉夹砂瓷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柳谷大墩烽燧位于南古乡柳谷村中。汉至明代。底面积约100平方米,高10米,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5厘米,顶部坍塌。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洼山烽燧位于新天乡山寨村西南处。汉至明代。燧倒塌呈馒头状,残高3.5米,底径7米,黄土版筑。燧东10米处有南北向排列的5个封土堆,底径5~7米,高1—2米,自然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岩台峰

位于丰乐乡四家庄村南。汉至明代。黄土版筑,残高3.5米,直径7米,夯土层厚14~16厘米。燧北10米处有封土堆5个,高l~2米,底径5~7米,自然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戴家墩烽燧

位于丰乐乡白庙村东。汉至明代。为覆斗形,夯土筑成,底面积56平方米,残高9米,燧北有封土堆5个,保存较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矮寨墩烽燧位于丰乐乡白庙村西。明代。燧为覆斗形,残高7米,底面积57平方米,夯土层厚14~16厘米,四周有纴木坑,上半部已塌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喇嘛大墩烽燧

位于北部滩乡金山村西北角。汉至明代。底面积16平方米,残高6米,黄土版筑,覆斗形,夯土层厚20厘米,土层中有红木坑,燧体已分为两块,自然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黑土疙瘩烽燧

位于南丰乡周家村西南。汉至明代。烽燧两个:一为白土疙瘩,一为黑土疙瘩,两燧倒塌呈馒头状,四周有壕沟,东有南北走向的5个封土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冰沟南山烽燧位于南丰乡冰沟村南。汉至明代。燧为覆斗形,底面积80平方米,

残高8米,夯土层厚10一12厘米,夯土层中有红木坑,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克王墩烽燧

位于南丰乡何家庄村南。汉至明代。残高2米,夯土层厚10厘米,自然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干巴子山烽燧

位于永固城东。汉至明代。燧为覆斗形,黄土版筑,底面积75平方米,残高8米,夯土层厚14厘米,内有纴木,四周有一壕沟环绕,西15米处有5个封土堆,南北一字排列,保存完整。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耗牛坝墩烽燧位于永固乡赵庄村东。汉至明代。燧为覆斗形,底面积50平方米,高5.5米,夯土层厚15厘米,内有纴木。燧南15米处有5个封土堆,高0.5~1.5米,底径3~5米,保存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姚寨大墩烽燧位于永固乡姚寨村西。汉至明代。燧倒塌呈馒头状,残高3米,底径8米,夯土层厚14厘米。燧南北两边10米处各有封土堆5个,南北走向一字排列。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坂山烽燧

位于永固乡姚寨村东3公里。—汉代。底呈方形,底面积约11X11米,残高4,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10~17厘米。燧的南北各有封土堆5个,已倒塌成馒头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翟寨子大岭烽燧

位于民联乡翟寨子村东。汉至明代。底面积约25平方米,残高2.5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谢家圈烽燧

位于民联乡乃家崖村南。汉至明代。燧呈覆斗形,底面积25平方米,高3.5米,

夯土层厚12~15厘米。燧东北10米处有东西向5个封土堆,高l~2米,底径5~7米。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破山嘴烽燧

位于民联乡新堡子村南。汉至明代。燧为覆斗形,底面积65平方米,高8米,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5厘米,内有经木。燧南15米处有5个封土堆,高1~2米,底径5米左右,保存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半截墩烽燧位于洪水乡下柴村西。汉至明代。底面积约40平方米,残高3,9米,黄土版筑,夯土层厚8~12厘米,四周有壕沟一道,燧北有封土堆5个,自然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山坡烽燧

位于民联乡高寨村西北。汉至明代。燧已倒塌呈馒头状,高2米,底径8米,四周有壕沟一道。燧西南一字形排列封土堆7个,高0.5~1.5米,底径3~5米。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方墩子烽燧

位于县良种场北。汉至明代。燧底面积100平方米,残高7米,为覆斗形,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2厘米,内有纴木,周边有壕沟及房基遗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坡烽燧

位于民联乡复兴村东北。汉代。燧底面积64平方米,残高7米,覆斗形,黄土版筑,夯土层厚12~14厘米,周边有壕沟一道,南边有封土堆5个,明代加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苟家墩烽

位于洪水乡友爱村西南。汉代。燧倒塌呈馒头状,残高4米,底径14米,周边有壕沟。东北边有一字形排列的5个封土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古建筑

林山堡玉皇阁

位于民乐县李寨乡林山村北。坐北向南,修建在4.2米高的夯土台上,始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五檩,廊式,通高10米,进深1间,面宽3间,1987年村民集资修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吕庄土塔位于李寨乡吕庄村北。清代。塔建在2.2米高的土台上,为喇嘛教式、土木结构的覆钵形塔,通高13.5米,塔身中部四周各有一小龛,龛内有塑像,皆毁。上部有相轮5重,相轮上有木质八边形刹盘,顶端是黑釉瓷宝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吕庄土塔

位于李寨乡吕庄村北。清代。塔建在2.2米高的土台上,为喇嘛教式、土木结构的覆钵形塔,通高13.5米,塔身中部四周各有一小龛,龛内有塑像,皆毁。上部有相轮5重,相轮上有木质八边形刹盘,顶端是黑釉瓷宝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家庄三官庙

位于南古乡孙家庄村北。明至清代。现存大殿3间,西耳房1间,座北向南,进深一间,面宽3间,单檐庑殿顶,土砖木结构,前廊深1.8米。殿内正壁上绘有三官像,边间墙壁各绘12方天曹地府神像。耳房建于明末清初,正殿建于清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山寨子砖塔

位于新天乡山寨村西北。清代。塔身为覆钵形,塔座呈八边形,每边长3.3米,通高约1l米,砖木土结构,土坯垒芯,青砖包砌。塔刹由五层相轮、木制圆盘形、黑釉瓷瓶组成。塔砖部分开缝脱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柳谷砖塔(八宝文塔)位于南古乡柳谷村北。清代。柳谷村谱记载:“八宝文塔其顶三丈六尺,下面正仙洞供奉千古一人圣人之位。宝塔兴工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七月十一日,八月初六日土工竣工。民国12年用砖包砌。〞1987年维修,塔座呈圆形,周长16.2米,塔刹由木盘和黑釉瓷

宝瓶组成,塔周边有铁流苏和铁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四坝聚风楼

位于列四坝村东北。清代。楼建在高5米的覆斗形土台上,通高13.3米,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面宽三间,进深1间,共有檐柱16根,廊宽1.45米,西面开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家魁星楼位于民联乡太和村。据《甘肃新通志》载,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八年(1882年)和民国10年村民集资维修。魁星楼为砖土木结构,建在南北

长15.8米、东西宽13.1米、高2.6米的夯土台上,为三级六角飞檐躜尖顶式建筑。楼一层东面辟门,五面开窗,室内原供有文宣王(孔子)牌位,旁列颜、孟、曾子等72贤位。二层之上建有木构回廊,六面砖墙上雕刻有山水、花鸟、飞禽、走兽,雕工精细,神态生动。三层东西四扇隔扇门,雕绘绮丽,保存完好。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固砖塔

位于永固乡永固城东北。清代。塔座平面呈各形,覆钵体,通高7.6米。塔座上部为六面形,有砖雕图案。塔刹由重相轮、圆木盘、黑釉瓷宝瓶组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连庄土塔

又叫子孙塔,位于三堡乡张连庄村北。清代。土坯草泥筑成,塔座中间夯土版筑,底座10X8.5X1.2米。覆钵形,中部有一小龛,顶部有圆形木制刹盘,宝瓶相轮已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坝北极宫

位于六坝乡六坝城。明至清代。座东面西,四合院式建筑,有山门、大殿、南北陪殿四部分。祖师殿(大殿)系土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面宽3间,进深2间,高6.5米。南北陪殿各7间,单檐庑殿顶,有出廊,山门五间,大殿塑像已毁,残存部分壁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天寺

位于县城西北。明至清代。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重修。座西向东有山门、戏台、过殿、陪殿,已毁。仅存大殿3间,单檐歇山顶,进深2间,面宽3间,高7.75米,前有檐柱6根,现设佛教协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洪水三台阁

位于民乐一中校园内。明至清代。三台阁座北向南,建在高10米的土台上,东西两面和县城旧城墙相连。砖土木结构,单檐歇山顶,进深1间,面宽3间,周边出檐,廊宽1.25米,向南开门,南、北侧各有檐柱4根,东、西侧各有檐柱4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姚寨砖塔

位于永固乡姚寨村西北。清代。塔为砖土结构,塔基平面呈圆形,底径4.2米,塔身为覆钵形,高ll米,中部周边各开一小龛,里面供佛像,上部有相轮五重,顶部有木质圆形刹盘,周边原有铁铃,顶端是黑色瓷瓶宝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坝圆通寺塔

位于六坝乡六坝城内。宋徽宗敕建圆通寺。明天启年间重修,清雍正七年(1729年)修塔。塔座呈正方形,每边长8.7米,塔高23.37米,砖土结构,两层

塔座的四角各有一小塔,塔身为覆钵形,上部每面各开小龛五个,里面佛像为密宗题材。塔刹由11重相轮、圆木盘和黑釉瓷宝瓶组成,刹盘周边有铁流苏和36个铁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砖塔

位于六坝乡铨将村西北。民国时期建造。塔建于夯土台上,砖土木结构,塔座呈八角形,每边长1.53米,高2.5米,周边有花纹图案砖雕,塔身为覆钵形,上面造1.5米高的砖阁,周边有小龛。塔刹由相轮7重、八边形刹盘、黑釉瓷宝瓶组成。群众称之为“青天文塔,聚脉尊神〞。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寨土塔

位于李寨乡李寨村北500米处。清代。塔建在夯土台上,现已倒塌,有馒头状残迹,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古墓群

砖包墩墓群

位于李寨乡菊花地村北。汉代。面积20万平方米,墓冢大小不一,现存80多个,

残高0,2一L5米。河床断层上发现砖室、木室、土室墓,地表有大量子母砖。1988年一墓被盗,追回绳纹灰陶罐36个。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王什寨墓群

位于新天乡王什寨村北。汉代。面积约40万平方米,有封土堆50多个,高o.5~5米。河水冲开的墓葬结构系穹窿顶砖室墓。墓群东20米处有砖窑址,地面有不少与墓砖相像的残砖。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钱寨子墓群

位于李寨乡钱寨子村南1.5公里的耕地中。汉代。面积约20万平方米,有封土堆13个,残高0.5~2米,附近有汉子母砖碎片。被水冲开的砖室墓内有灰陶罐等。破坏较为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崖山墓群

位于丰乐乡四家庄村东。汉代。封土堆5个,大部塌陷,残高1~3米,底径5—8米,封土堆上有汉代子母砖碎块。村民在平田时发现砖室墓,内有灰陶罐等物。墓群东800米处有7个大封土堆,俗称“七疙瘩〞,3个已夷平,墓群破坏严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卧马山墓群

位于丰乐乡卧马山村东北。汉代。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封土堆14个,最大的底径19米,高6米。平地时曾发现砖室墓。墓群附近有灰色砖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北部滩墓群

位于北部滩乡政府附近。汉代。墓冢较为分散。已暴露的墓葬均系券顶砖室墓,有墓道,为汉代子母砖筑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洋湖滩墓群位于北部滩乡洋湖滩村东。汉代。面积约15万平方米。封土堆高低大小不等,已暴露的墓均为券顶砖室墓,有墓道、墓室,墓前发现汉砖、灰陶片、五铢钱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卦营墓群

位于永固乡八卦营村。汉代。面积约20万平方米。有券顶砖室墓、土室墓及瓮棺葬。随葬有陶灶、壶、盆、杯等和汉代的钱

币——大布黄千、一刀平五千、半两、五铢钱等,还有弓箭、铜镜、木马、印章等。破坏严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干巴子山墓群

位于永固城东。汉代。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