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A.刻度尺B.量筒C.温度计D.秒表【答案】B【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判断。

【解答】A.刻度尺用于测量长度,故A不合题意;

B.量筒用于测量液体体积,故B符合题意;

C.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故C不合题意;

D.秒表用于测量时间,故D不合题意。

故选B。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城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下列生物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黄鲻鱼 B.家兔C.海龟 D.青蛙【答案】B【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

【解答】熊猫为哺乳类动物。

A:黄鲻鱼,为鱼类;

B:家兔,为哺乳类;

C:海龟,为爬行类;

D:青蛙,为两栖类。

故家兔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3.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图实验模拟板块碰撞形成海洋B.右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山脉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D.在流水和风的作用下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答案】C【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解析】【分析】地球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形成巨大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或海沟、岛屿、海洋山脉。

【解答】AB:右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海洋,AB错误。

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C正确。

D:流水和风是外力作用,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是内力作用,D错误。

故选C。4.乳酸菌是一种细南,酸菜的制作主要利用了它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发酵产生乳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有成形的细胞核B.酸菜中所有的乳酸菌构成一个群落C.适应无氧环境的乳酸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制作酸菜的植物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答案】C【知识点】群落的物种组成;细菌;细菌与人的关系【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个群体,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地球上目前几乎所有的物种都是自然选择的优胜者。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A:乳酸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

B:酸菜中所有的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B错误。

C:适应无氧环境的乳酸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制作酸菜的植物体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D错误。

故选C。5.科学研究常采用转换、模型、等效替代和控制变量等方法。下列实验中采用等效替代的是()A.探究平面镜成像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C.用石蕊试液判断酸碱性D.模拟泥石流的形成【答案】A【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1.模型法是通过引入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符号、公式、表格、实物等)将物理问题实际化。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3.转换法是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

4.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

【解答】A:探究平面镜成像,属于等效替代法。

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属于控制变量法。

C:用石蕊试液判断酸碱性,属于控转换法。

D:模拟泥石流的形成,属于控模型法。

故选A。6.如图,小敏用条形磁铁使铁钉竖直静止在空中,细线紧绷且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钉上端被磁化成N极B.铁钉受到的磁力与自身重力大小相等C.桌面对石头的支持力和石头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2)对铁钉进行受力分析;

(3)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

(4)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判断。

【解答】A.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铁钉的上端被磁化为S极,故A错误;

B.铁钉受到向上的磁力、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F磁=F拉+G,故B错误;

C.桌面对石头的支持力等于石头的重力与细线的拉力的差,即二者大小不等,肯定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细线对石头的拉力和石头对细线的拉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同一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7.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合理的是()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生理盐水B.粗准焦螺旋②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小光圈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答案】D【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应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视野中细胞的数目最多。一般情况下: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正好相反。

【解答】A: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①是清水,A错误。

B:粗准焦螺旋②不可以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B错误。

C:视野太暗时,应该换用遮光器③中的大光圈,C错误。

D:视野中出现气泡④,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D正确。

故选D。8.下列关于压强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甲说明大气压的存在B.实验乙说明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C.实验丙说明气体的压强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D.实验丁说明同种液体中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面增大【答案】C【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解析】【分析】分析各个图片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解答】A.在覆杯实验中,水和纸板受到大气向上的压强,因此没有下落,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当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用东西堵住导气管口,此时瓶内气压增大,水停止沸腾,说明水的沸点升高了,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当向两个纸条中间吹气时,纸条中间空气流速大而压强小,在周围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纸条都向中间靠拢,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图丁中,当金属盒向下移动时,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9.2021年,人类首次将基因编辑后的猪肾脏移植到人体中,短期内未出现强烈免疫反应,为人体器官的异种移植带来希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肾单位是人体的排泄器官,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左心室【答案】A【知识点】泌尿系统;人体的免疫功能【解析】【分析】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天生的免疫,所以也叫天然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机体与外来微生物的接触后获得的;肾单位指肾的功能单位,是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血液流经肾脏时,先经过滤过作用,滤过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然后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和绝大部分的无机盐。血液循环的途径有两条,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左心室,终点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右心室,终点左心房。

【解答】A:人体对移植器官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

B:肾单位指肾的功能单位,是肾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不是排泄器官,B错误。

C:若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C错误。

D:从肾脏流回心脏的血液首先到达四个腔中的右心房,D错误。

故选A。10.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答案】D【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A.墙相当于光屏,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肯定是实像,故A错误;

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时被阻挡而形成的照不到的黑色区域,故B错误;

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变小,故C错误;

D.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将物距和像距的数值交换时,光屏上依然呈现清晰的实像,只是像的大小改变,故D正确。

故选D。11.春秋初期,绍兴一带是南方的一个冶铁中心,其炼铁方法是在1000℃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3CO+Fe2O3高温__2Fe+3COA.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B.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只有2种D.炼铁过程中,木炭只是作为燃料使用【答案】B【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氧化反应;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4)根据木炭的作用判断。

【解答】A.海绵铁中很有杂质,为混合物,故A错误;

B.在Fe2O3中,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x+(-2)×3=0,解得:x=+3,故B正确;

C.CO、Fe2O3和CO2,三者都是氧化物,故C错误;

D.在炼铁的过程中,木炭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B。12.小敏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后出现杠杆右端下降的现象。为使杠杆水平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左移动B.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图乙中右侧钩码向右移动C.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左移动D.图甲中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图乙中左侧钩码向右移动【答案】A【知识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调节方法和杠杆的平衡原理F1L1=F2L2分析判断。

【解答】如甲图所示,在杠杆使用前,右端下沉,说明右端重,左端轻。根据“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可知,平衡螺母应该向左调节。

在图乙中,杠杆的右端下沉,说明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偏大,而左边力和力臂的乘积偏小。要使杠杆恢复平衡,则在钩码的重力不变的情况下,要么将左侧钩码向左移动从而增大左边的力臂,要么将右边的钩码向左移动减小右边的力臂。

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13.在做酸碱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烧杯内相关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不正确的是()A. B.C. D.【答案】D【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中原来就有水,因此水的质量开始是不为零。加入稀硫酸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则这个过程中水的质量的增加量等于生成水的质量和稀盐酸中水的质量之和,因此水的质量增大的速度较快。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增加水的质量就只等于稀盐酸中水的质量,因此水的质量增大的速度较慢,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前,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会随稀盐酸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质量为零,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前,溶液中稀盐酸与其反应,即氯化氢的质量为零。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氯化氢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加入而增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14.小敏称取等质量的铜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25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银溶液中(如图所示),充分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铁和钢都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7:8B.铁和铜都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1C.铁有剩余,铜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6:15D.铜有剩余,铁没有剩余,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5:14【答案】C【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解和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铁>铜>银,等质量的铜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25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质量关系是:

Fe+2AgNO3═Fe(NO3)2+2Ag

56216

Cu+2AgNO3═Cu(NO3)2+2Ag

64216

A.铁和铜都有剩余时,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因为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因此甲、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1:1,故A错误;

B.铁和铜都没有剩余,则金属铜和银全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设金属的质量均为m,则生成银的质量比为:216m64:216m56=7:8,故B错误;

15.学习了《质量测量工具的进化》的STEAM课程,小敏认识并使用了如图台秤,发现指针偏转角度与所测物体质量成正比。根据台秤示数变化规律,小敏想选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来反映所测物体质量大小,设计的电路最合理的是()A. B.C. D.【答案】B【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对各个图片中的电路图进行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表的示数与质量的变化是否成正比即可。

【解答】由图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越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A.图A中,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UV=U-U0=U-IR0=U-UR+R0×R0,由数学知识可知,UV与R不成正比,故A错误;

B.图B中,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上端的电压,因为电压表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因此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因此电压表的示数:UV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2022年,在疫情防控中,为贯彻落实防疫“动态清零”总方针,绍兴市多地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做核酸检测时,医务人员是从你的(选填“口”、“鼻”或“耳”)伸入进行取样的。检测完成后,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答案】口(鼻或口、鼻);切断传播途径【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解析】【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在发病初期,即刚表现出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隔离患者并治疗;②切断传播途径,方法有: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③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人群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解答】根据核酸检测,做核酸检测时,医务人员是从你的口(鼻或口、鼻)伸入进行取样的。

检测完成后,把医疗废物进行回收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17.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传递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一年中四季更替的时间规律,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选填“自转”或“公转”)有关。2月4日开幕当天恰逢“立春”,地球处于图中A位置,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选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答案】公转;昼短夜长【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2.根据地球的运动和二分二至日的划分,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秋分日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

【解答】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2月4日处于春分日3月21日前,春分日是昼夜等长,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18.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测量气体体积的常用装置。(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填字母)。(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然后。(3)若用装置C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测得的体积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答案】(1)B(2)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若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则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3)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

(2)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3)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小,那么二氧化碳肯定是被消耗了,即要么是它能够与水反应,要么是它能够溶于水,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因此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故选B。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关闭止水夹,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若液面形成高度差且一段时间后,高度差不变,则气密性良好。

(3)若用装置C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测得的体积比理论值小,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具有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性质。19.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系统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当外界气体进人肺泡时,外界气压(选填“>”、“<”或“=”)肺内气压。(2)图中a气体是,血液中运输它的细胞。(3)健康人进食一段时间后,葡萄糖通过消化道管壁进人循环系统,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从而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答案】(1)>(2)氧气;红细胞(3)增加【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解析】【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肺泡内(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解答】(1)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变大,肺内的压强就减小,比外界大气压更小,于是空气从外界进入肺内,所以外界气压>肺内气压。(2)人体通过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达到血氧平衡,图中a气体是氧气,血液中运输它的细胞红细胞。

(3)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健康人进食一段时间后,葡萄糖通过消化道管壁进人循环系统,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20.如图是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简化图。当充电器线圈接通电源之后,该线圈就会产生一个磁场,当手机放在充电器上的时候,手机中的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实现无线充电。(1)手机线圈中产生电流是利用现象。(2)当充电器线圈中某一时刻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图中B点的磁场方向是(选填“向上”或“向下”)。(3)与传统方式相比,请你对这种充电方式进行评价:。【答案】(1)电磁感应(2)向上(3)优点:使用方便,兼容性强,可以一对多充电,解决了接口不匹配问题等,缺点:充电效率较低,电磁辐射较大,价格高等。【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判断电流方向,然后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去判断磁极;

(3)与传统有线充电比较,从而发现无线充电的优点。

【解答】(1)手机线圈中产生电流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

(2)电流从上往下看是逆时针转动,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B点磁场方向是向上;

(3)与传统方式相比,对这种充电方式进行评价:优点:使用方便,兼容性强,可以一对多充电,解决了接口不匹配问题等,缺点:充电效率较低,电磁辐射较大,价格高等。21.下表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数字编号①~③各表示一种元素。请回答问题(1)①表示的元素是。(2)1个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有个。(3)元素硅比第2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选填“高”或“低”)。【答案】(1)H(2)13(3)低【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解答;

(2)根据图片确定氯元素的原子序数,然后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解答;

(3)在元素周期表中,一行为一个周期,一列为一族,据此结合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分析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的原子序数为1,则该元素为氢元素,符号为H。

(2)根据图片可知,Al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一个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有13个。

(3)根据图片可知,第2周期,第VIA族的元素为O,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从大到小的排序:氧、硅、铝、铁、钙可知,元素硅比氧在地壳中的含量低。22.长度均为20厘米的相同均质木块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从图示位置开始推木块。当F为3牛时,木块静止;当F为6牛时,木块A、B开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2秒后木块A掉落:继续推木块B使其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掉落。(1)推力为3牛时,AB整体受到摩擦力为牛。(2)木块A在桌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米/秒。(3)从开始推动到木块B掉落的过程中,推力共做功焦。【答案】(1)3(2)0.05(3)1.2【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计算出AB整体受到的摩擦力;

(2)当木块A的重心到达桌面边缘以外时,A会从桌面上掉落,据此确定木块A移动的距离,然后根据公式v=st计算速度;

(3)推力做的功W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木块A掉落前做的功,另外一部分是从A掉落到B掉落这段路程做的功;分别找到对应的力和移动距离,就可计算相应的功。

【解答】(1)推力为3N时,木块静止,则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f=F=3N;

(2)当木块A一半体积离开桌面时,木块A就会掉落,

此时移动的距离s=20cm2=10cm=0.1m;

木块A在桌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v=st=0.1m2s=0.05m/s;

(3)木块A掉落前做的功W1=F1s=6N×0.1m=0.6J;

当木块B一半体积离开桌面时,木块B就会掉落,

从A掉落到B掉落,一共移动距离s′=0.1m+0.1m=0.2m;

这段路程中,压力大小变成了之前的一半,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所以推力F2=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23.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实验中,小敏利用图甲中的装置进行研究,在水平面铺上材料A制成的粗糙平板,同一小球从斜面不同高度静止释放,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位置如图。

(1)根据图甲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2)图乙中,水平面铺上不同材料的平板,其中材料A、B、C粗糙程度依次减小。小敏先后三次将同一小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刚到底部时用频闪相机(间隔相同时间自动拍摄)开始记录小球在平板上的位置情况,请在材料C平板上画出第2、3次频闪相机拍摄到小球的大致位置。(3)小敏调节图甲中的平板呈不同角度,重现伽利略斜面实验。不考虑底部转折处的能量损失,下列最符合实际的现象是。【答案】(1)具有的动能越大(2)(3)B【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1)小球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相同,根据W=fs可知,它运动的距离越远,克服摩擦做功越多,因此具有的动能越大。

(2)接触面越光滑,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少,运动的距离越大;

(3)由于存在摩擦力,小球滑动后会有能量损失,不会达到一开始静止时候的高度。【解答】(1)根据图甲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2)材料越光滑,移动速度越快,所以材料C中小球速度最快,则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远,大致位置如图;

(3)小敏调节图甲中的平板呈不同角度,重现伽利略斜面实验。不考虑底部转折处的能量损失,材料A制成的粗糙平板,由于摩擦力做功,部分能量转化为为内能,达不到一开始静止位置的高度,故A、C错误,B正确。

故选B。24.人们称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光合作用进行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实验探究】①取三个相同的无色透明玻璃瓶,设置A、B、C三组实验,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新鲜菜叶片和CO缓冲液(维持瓶中CO2含量稳定);②分别在导管中注人一滴红墨水,塞上橡皮塞,关闭活塞,控制红墨水初始位置相同;③分别将装置放在相同强度的红光、绿光和黄光下照射(如图所示);④光照相同时间后,红墨水均向左移动,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分别为l红、l绿、l黄,且l红>l黄>l绿。多次重复实验后,结果相同(忽略温度对实验的影响),【得出结论】。【交流拓展】⑴实验中通过比较来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⑵为进一步得出光合作用强度,设置了实验D,将相同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其他条件不变。测得红墨水移动距离为l暗。①装置D中红墨水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实验中红光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强度值可表示为(用l红和l暗表示)。【答案】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黄光、绿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依次减小;红墨水移动的距离;右;l红+l暗【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再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得出结论】本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是否有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光线颜色的不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导致瓶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装置导管内的红墨水向左移动,所以可以根据红墨水移动的距离来判断氧气产生的多少,距离越远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测得红墨水移动的距离为l红>l黄>l绿,则可得出结论: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影响,红光、黄光、绿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依次减小。

⑴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导致瓶内的压强增大,从而使装置导管内的红墨水向左移动,所以实验中通过比较红墨水移动的距离来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⑵实验D,将相同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吸收,瓶内气压减少,故装置D中红墨水向右移动。

4.光合作用强度指的是植物在光照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同化二氧化碳的量。包括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光合作用的强度值可表示为l红+l暗。25.下图是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阶段Ⅰ】得失氧说: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还原反应,【阶段Ⅱ】化合价升降说:凡是出现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阶段Ⅲ】电子转移说: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凡有电子转移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得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十H2O化学变化中,H2发生了(2)电子转移是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本质原因。失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会(选填“升高”或“降低”)(3)根据化合价升降说,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乙是反应。(4)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B.电子转移说是从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C.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是有利的D.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答案】(1)氧化(2)升高(3)置换(4)A;B;D【知识点】氧化反应;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得到氧元素被氧化,失去氧元素被还原;

(2)得到电子时,负电荷数大于正电荷数,则带负电荷,显负价;失去电子时,负电荷数小于正电荷数,则带正电荷,显正价;

(3)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分析;

(4)根据自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判断。【解答】(1)根据得失氧说,在H2+CuO=Cu十H2O化学变化中,H2得到氧元素变成了H2O,因此它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

(2)电子转移是元素化合价改变的本质原因。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即元素的化合价会升高。

(3)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这种反应为置换反应。单质的化合价为0,而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肯定不为0,因此元素的化合价肯定会升降,那么置换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乙为置换反应。

(4)A.氧化和还原是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的关系,故A正确;

B.电子转移说是从微观视角来探析和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故B正确;

C.自然界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的是有利的,有些是有害的,故C错误;

D.人类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延伸和完善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ABD。2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为了使实验操作简便,小敏用电阻箱来代替不同的定值电阻,电阻箱能提供的阻值是0~9999欧之间的任意整数值。现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恒为6伏)、滑动变阻器(1安50欧)、电压表(0~3伏)、电流表(0~0.6安)、电阻箱、开关和导线若干。

(1)请完成实物图甲的连接(要求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3)实验开始时,调节电阻箱使接人阻值为5欧,闭合开关,再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达到设定值,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压表示数为伏。(4)小敏多次改变电阻箱的接人阻值,测得相应电流,并得出了实验结论。根据所给量程和设定电压,电阻箱可调节的范围为。【答案】(1)(2)保护电路,调节滑片使电阻箱两端电压保持不变(3)2(4)4Ω~25Ω【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分析】(1)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解答;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电阻两端电压相等,而改变导体的电阻,据此分析滑动变阻器的用途;

(3)根据图乙确定选择的量程和分度值,确定电流表的示数,然后根据U=IR计算电压表的示数。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定值电阻的阻值也最大,此时电流最小。根据电流的量程可以确定电路的最大电流,根据R=U【解答】(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变阻器应该与开关串联,且接线“一上一下”。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则应该将变阻器左下角的接线柱与开关右端的接线柱相连即可,如下图所示: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调节滑片使电阻箱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3)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分度值为0.02A,则示数为0.4A,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为:U=IR=0.4A×5Ω=2V。

(4)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0Ω时,此时变阻器接入的阻值最大;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得到:UU变=RR变;

2V6V-2V=R50Ω;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小题8分,第28、30小题各6分,第29小题7分,第31、32小题各9分,第33小题10分,共55分)27.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何首乌藤和本莲藤癣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木莲在绍兴分布甚广,常攀援于墙头、桥边。夏日,在其种子中掺人少量果蔬,一并装人纱袋,置于装有井水的盆中,揉搓纱袋后取出,将盆中液体静置半小时,即形成晶莹剔透的木莲豆腐,清凉解暑,食之不忘。(1)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这一性状由决定。木莲果实纵切后可见很多种子,其通过种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属于(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2)木莲豆腐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少量果蔬,其内富含果胶酯酶,能将木莲果实内的高酯果胶催化转化为低酯果胶,该操作需在活宜的湿度下进行,原因是。(3)清凉解暑的木莲豆腐富含水分,还含有淀粉、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上述营养物质中需要在消化道内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是。【答案】(1)基因;有性(2)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3)淀粉【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遗传物质的传递【解析】【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3)人体对淀粉的消化是依靠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为单糖——葡萄糖加以利用的。【解答】(1)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这一性状由基因决定。木莲果实纵切后可见很多种子,其通过种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2)木莲豆腐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少量果蔬,其内富含果胶酯酶,能将木莲果实内的高酯果胶催化转化为低酯果胶,该操作需在活宜的湿度下进行,原因是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3)淀粉、无机盐、维生素中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用消化被吸收,淀粉需要在消化道内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是。28.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克。(2)②中硝酸钾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计算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8.4(2)不饱和(3)解:②中水的质量为40g,硝酸钾的质量为40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KNO3%=40克40克+40克【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然后再用40g减去溶解度得到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

(2)根据图乙确定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然后据此计算出蒸发60g水后其中溶解的硝酸钾的最大质量,最后与40g进行比较即可。

(3)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未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6g,那么未溶解的质量未:40g-31.6g=8.4g;

(2)蒸发60g水,那么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00g-60g=40g。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设4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质量为x,

110g100g=x40g;

解得:x=44g;

因为40g<44g,所以②中的溶液不饱和。

(3)②中水的质量为40g,硝酸钾的质量为40g;

则溶质质量分数为:KNO329.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苏翊鸣勇夺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1)滑雪板底面越宽大,对雪地的压强。(2)若滑雪板与雪地总接触面积为0.4米,苏翊鸣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72千克,当他穿着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对雪地的压强为多大?(3)图甲是他在决赛中的完美飞行轨迹,AB是飞跃跳台的上升阶段,BC是下落阶段。请在图乙中画出他在飞行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曲线图,(为A点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答案】(1)越小(2)解:F=G=mg=72千克×10牛/千克=720牛P=(3)【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解析】【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2)首先根据F=G=mg计算出运动员对雪地的压力,再根据P=F(3)根据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确定动能的变化,进而确定运动速度的变化。【解答】(1)滑雪板底面越宽大,则与雪地的接触面积越大,那么对雪地的压强越小。

(3)在上升阶段,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即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那么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当到达最高点时,它的速度最小。在下降阶段,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即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那么动能增大,速度增大。由于开始运动时运动员就有动能,因此下落到最低点时动能会大于开始时的动能,即此时的速度大于开始时的速度,如下图所示:

30.汽车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尾气污染等问题,材料一;如图是一辆小汽车行驶时的能耗分配图。汽油在汽缸内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大约只有13%用于驱动汽车前进,而其余87%的能量则被损耗掉了材料二:排出的尾气除了CO2、H2O外,还有CO、NO、NO2及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结合材料:(1)对汽车行驶时能量形式的转化与损耗途径作出分析。(2)请从节能、减排等方面对燃油汽车提出技术改进建议。【答案】(1)能量转化分析:汽油的化学能→气体的内能→活塞的动能一汽车的机械能。损耗途径分析:绝大部分是以热能形式损失;部分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损失;少量汽油蒸发损失。(2)技术改进建议:减少散热器、排气管和发动机的热损失;减少汽油的蒸发;使汽油能充分燃烧;研制和使用混合动力或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1)①能量转化分析:燃烧前汽油具有化学能,通过燃烧的形式生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即转化为内能。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活塞的动能。活塞带动飞轮,飞轮带动汽车运动,从而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②损耗途径分析:在能耗分配图中,除了输出的功率外,其它的都是能量的损耗。

(2)根据(1)分析得出的能量转化、能量损耗的方面,分析技术改进建议。31.举重前运动员常常会抓一把“镁粉”在手里搓,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只含有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分别取4.2克MgO、Mg(OH)2、MgCO3和“镁粉”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种固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如表所示,且烧杯③和烧杯④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请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问题。物质MgOMg(OH)2MgCO3“镁粉”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克121.8m58.061.9(1)烧杯③中产生的气体是。(2)“镁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种物质,理由是。(3)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4)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兴趣小组补充了如下实验:取“镁粉”和MgCO3各4.2克,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分别为952毫升和1120毫升。由此可知该种“镁粉”的成分是。【答案】(1)CO2(2)相等质量的“镁粉”和MgCO3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不同(3)解:设与MgCO3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与Mg(OH)2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MgCO3+2HCl=MgCl2+CO2↑+H2O84734.2gx84Mg(OH)2+2HCl=MgCl2+2H2O58734.2gy58x=3.65克;y=5.286克HCl%=m=5.286克/6.29%=84克(4)MgCO3和Mg(OH)2【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镁和稀盐酸的反应产物解答;

(2)将镁粉和碳酸镁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进行比较,如果稀盐酸的质量相同,那么就只有碳酸镁,否则,肯定含有其它物质。

(3)写出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镁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HCl的质量,并计算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再根据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此时参加反应的HCl的溶质质量,最后根据“稀盐酸质量=HCl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m的数值即可。【解答】(1)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烧杯③中产生的气体是CO2;(2)“镁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种物质,理由是:相等质量的“镁粉”和MgCO3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不同。

(4)设MgCO3的质量为m,则m4.2g解得:m=3.57g,

消耗盐酸的质量为3.57g4.2g×58.0g=49.3g;

“镁粉”中另一种物质的质量为:4.2g-3.57g=0.63g,

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61.9g-49.3g=12.6g,

则设4.2g该物质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n,则解得:n=84g,

故“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为Mg(OH)2。32.图甲是某款电火锅,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S1是旋钮开关,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