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4.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历史-4.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历史-4.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历史-4.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历史-4.2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上课前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聆听歌曲《东方之珠》。(歌曲播完)师: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这里的香江是指哪里呢?(香港)一百年多前我们眼睁睁看香港离去,一百多年后我们情切切迎香港回归,高山化平川,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们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

,一次次眺望你,我的东方之珠,沧桑百年,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今天,就让我一起走进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二、导学新课师: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我们进入第一篇章《港澳回归》之百年沧桑《港澳回归》之百年沧桑“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1.历史回望“香港、澳门分别被哪个国家占领过?是怎样一步步被占领的?”师:从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到上世纪初已经300多年。但是殖民者掳去的只是澳门的肉体,澳门内心那颗高贵的灵魂依然属于中华民族。十几年前的一首《七子之歌》曾让多少澳门同胞潸然泪下,三百年来,他们梦寐不忘的是一直是我们的祖国母亲。播放《七子之歌》2.畅所欲言师:“母亲!我要回来。”表达了所有港澳同胞盼回归的心声,如何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提上了历史的日程。你认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师:这个世纪难题,难不倒智慧的中国人,邓小平以其超凡的魄力提出了一个伟大的构想。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漂泊在外的游子,永远不会忘记那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让我们一起翻开第二篇章《港澳回归之伟大构想》《港澳回归》之伟大构想“请别忘记我永不变黄色的脸”1.概念解读什么是一国两制?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

师:《港澳回归》之雪耻圆梦“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1.历史链接《邓小平智斗铁娘子》2.历史再现《撒切尔夫人摔跤画面》3.回顾小结回顾香港回归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4.牛刀小试看课本61页内容,归纳澳门回归历程中有哪些重大事件?5.图片解读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含义吗?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含义吗?6.图说历史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7.火眼金睛上图反映了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在什么时候?这两大事件是在哪一科学构想的指导下完成的?《港澳回归》之走向辉煌“你的风采浪漫依然”1.事实说话2.历史论坛400多年前,我们失去了澳门,100多年前,我们失去了香港。十几年前我们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你认为原因有哪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3.感悟历史学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后,请你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学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后,请你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三、知识梳理

四、拓展延伸1.展望未来2013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2.动手实践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班内展览。

五、课堂结语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转眼香港、澳门回归已经十几年。再翻开港澳发展的历史书卷,她教会我们怎样读懂昨天和今天。血浓于水,情重于山,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香港、澳门的和平回归,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心。一湾浅浅的海峡,割不断民族血脉相连。我们有理由相信,完成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的千秋伟业、欢庆中华民族大团圆的盛典将不再遥远。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青春少年是实现这一民族团圆中国梦的主力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青春少年!播放《少年中国说》八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历史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八年级已经接近一年了,历史进度也到了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在本学期的历史学习和测评中,我所带的八年级六个班历史考试成绩稳中有升。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处于分化期的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对我所代的六个班的历史学情做如下分析:

第一,学生基本情况:历史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主要表现在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基础知识不过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深层次的文本意蕴无法自我探究,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水平都有待加强。因此在教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时,要特别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部分同学思想比较懒惰,不愿意思考,害怕思考,喜欢坐享其成。少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学习需要老师强制性的施加压力。课外阅读知识面窄,大部分学生不会主动去涉猎课外、补充知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也没有写练习册、归纳错题的好习惯。因此在讲授新课时,我要特别设计一些环节,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下历史的积极性,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习惯。第三,学生历史学习的层次:

(一)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同,班级的优等生有几下几种:

1.部分优等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主动,能很快的接受知识并自我消化。但是个别的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

2.部分优等生阅读面广阔,课外知识丰富,口才好,能说会道,有着文学天赋。但是个别性情浮躁,学习知识不扎实,没有巩固到实处,囫囵吞枣型。3.部分优等生该生学习态度端正,历史功底好,语言感知能力强。但是个别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欠缺。

(二)历史学习成绩中等的这类学生表现在:学生头脑灵活,语言感知能力强,思维活跃。但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待学习的情绪波动较大,想学时积极认真,不想学时敷衍塞责。还有一些学生态度认真、端正,把学业摆在首要位置,有积极进取的上进心。但是这几位学生历史天赋不够好,有付出收获却不大。(三)历史学习成绩偏后的学生有: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懈怠,懒惰思想严重,怕难、怕累,不喜欢主动思考问题,依赖性大。上课容易思想开小差,扰乱课堂纪律,易被客观环境干扰。第四、八年级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八年级历史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繁杂,而教材虽然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纳入其中,但是教材简略,历史事件介绍得不够详细完整,特别是《香港、澳门的回归》一课尤其简略,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形成完整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的组织现有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补充新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衔接更加自然。

历史的教学目标是要实现课标的要求,所以课堂行为和教学设计要始终围绕课标来展开。在教学方式上,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参与进来,避免满堂灌,让学生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的实践与运用,无非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把抽象、艰涩的知识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展现给学生,学生自己思考,分组讨论,发表见解,教师启迪总结。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效果分析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虚假繁荣。教师提供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了学生发展。本节课从新课程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来看,从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从教师和学生的反应来看,课堂教学效果是不错的。学生的学习状态1.学生课堂参与的状态很好。素质较高,规范守纪,从进入教室,到上课结束离开教室,绝大部分同学保持了较高的注意力,终对这一历史课堂和历史教师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调动下,比如老师语言引导,《东方之珠》歌曲的播放,都让学生对本课产生了好奇心与求知欲。2.学生课堂参与的方式多样。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始终关注着老师抛出的讨论的主要问题,或者独立思考,或者前后位讨论,或者小组讨论,能够比较自觉主动的与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真个课堂气氛比较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讨论问题“香港、澳门分别被哪个国家占领过?是怎样一步步被占领的?”、“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400多年前,我们失去了澳门,100多年前,我们失去了香港。十几年前我们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你认为原因有哪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启示?”、“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这些问题时候,都能体会到学生的这种状态。3.学生课堂参与的品质较高。在小组或者同位讨论时候比较投入,能够积极思考,善于倾听,踊跃发言。学生问题、交流问题时候语言表达流畅,条理性较强。但是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欠缺,不敢质疑,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做材料题和回答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4.学生课堂参与的效果。通过学习,学生对本课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问题的解决比较到位,从学生的表情神态看,有成功的喜悦等一些积极的心理体验。二、教师的状态1.教师教学准备充分,学情了解深入,教书设计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能够创设适当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情境,并在录播室进行教学,较好的运用了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2.教师的调控与指导比较到位。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实效性强,教师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定位于“平等中的首席”,师生关系平等、融洽。能给学生留出较为充足的思考时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能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作出较为及时到位的评价。《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一个重要的问题和内容,祖国统一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本课主要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和意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材。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因此本课的地位非常重要。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一)重点1.“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①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②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综合国力增强。(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条件:①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2)香港的回归:①1984年,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②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如期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3)澳门的回归:①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驶主权。②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难点

1.“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台湾回归后实行“一国两制”的具体构想,完整地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概念。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2.“一国两制”是怎样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的?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1842年开始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至今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而且也是重要的国际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信息中心;“一国两制”正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考虑,明确指出,一要实现香港主权回归,二要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维持香港的繁荣。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进入对立状态。在国民党统治期间台湾的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一国两制”就是考虑到台湾的历史情况,不仅保持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三、学法指导1.“3W”学习法。这是我们思考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例如,谁(Who)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要用“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祖国?等等。2.“对比”学习法。本课内容既牵涉到历史遗留问题,也与时政有紧密联系。对照历史,同学们要回忆并思考香港、澳门问题何时形成的?今天,我们成功收回港、澳主权说明了什么?联系社会有关香港、澳门的热点问题,加深理解。3.图示分析法。为了便于理解、掌握本课知识,可用下列图示来梳理知识点,做到提纲挈领。

4.歌谣记忆法。为更好的记忆、把握本课内容,可以尝试用一下歌诀记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评测练习本课内容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重点所在,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时间、原因、意义等,大多是选择题,也有与香港回归10周年相联系的材料分析题和香港、澳门回归的读图分析题等,因此评测练习多选用了各地的中考题,得分情况题号123456789得分率98%100%91%100%100%95%98%80%85%二、答题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错,答对率100%的题目均属此类。但是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读图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都有待提升。像第3题,识图,需要把所学知识迁移的图片中,并有机融合,答对率仅有91%。第8题是重点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因为能够想的实在是不少,比如:地理位置,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等等。我们应该回答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据提示,从性质和原因两个方面入手,就发现叙述原因方面,可能太复杂,不便于我们回答,那我们就换个角度,从性质方面入手,其最主要的区别很容易被找出来。通过评测练习,暴露了学生的短板,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三、附评测练习题及解析1.(2008年江苏泰州市)“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威海卫解析:“一国两制”构想使用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2.(2008,四川省成都市)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时间分别是:

A.1984年、1987年

B.1997年、1998年

C.1996年、1997年

D.1997年、1999年解析: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

3.(2008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图三可归入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D.一国两制定回归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资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图片中的任务是邓小平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1984年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时就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进行会谈。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4.(2008年湖北省随州市)1997年,香港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洗雪了多年来中华民族的耻辱,香港从此摆脱了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解析:本题考查对香港问题由来的了解情况。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从1842年开始通过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三个不平等条约,香港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直到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

答案:A5.(2007年浙江台州市)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有人说:“收回香港,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市场经济

B.家庭联产责任制

C.“一国两制”方针

D.经济特区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香港的回归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成

6.(2007年河南省)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解析:四个选项都和香港回归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为重要的因素应是中国的强大。中国近百年的屈辱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积贫积弱,政治腐败,而今天“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方面接受的根本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这是具有基础性的、根本的因素。答案:D7.(2007年河北省)香港回归十年来,保持了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香港的回归①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②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③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

④使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解析:此题可用采用排除法,显然①的说法是不对的,因为还没有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④的说法也不对,我国还没有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8.(2006年四川宜宾市)很多历史事件有相同的名称,然而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却又有着不同的含义,请写出下列两个历史事件的不同。(1)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归祖国,两个地区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2)目前,中美两国关系最核心的问题是台湾问题,而我们也期待着台湾问题的尽快解决,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提示:可从性质、原因入手,解答此题。解析:这样的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因为能够想的实在是不少,比如:地理位置,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等等。我们应该回答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据提示,从性质和原因两个方面入手,就发现叙述原因方面,可能太复杂,不便于我们回答,那我们就换个角度,从性质方面入手。其最主要的区别很容易被找出来。参考答案:香港问题、澳门问题是主权外交问题,而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9.(2008,重庆市)阅读下列材料: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一国两制”?(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依据。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施“一国两制”国策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析:第(1)题考查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第(2)题要结合“一国两制”的使用范围和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回答,第(3)题考查港澳的回归。(1)“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一国两制”构想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3)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第12课香港澳门的回归》课后反思上完本课,感触良多,书以记之,反思提升。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现代中国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香港澳门被割占的历史,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通过中国共产党顺利解决港澳历史遗留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是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也说明了只有共产党中国才能顺利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繁荣发展,说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从中国的现实状况出发,推进祖国统一的正确方针。本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的很好素材。

上课之初我用歌曲导入,《东方之珠》让学生体会香港、澳门回归的喜悦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歌曲,教师明确东方之珠,香江就是指代香港,顺势导入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然后结合地图讨论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体现学科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读地图学历史,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等能力。结合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你能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合适的方案吗?学生畅所欲言进而又导入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这一问题上,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原由、基本内涵及其意义,学生从中学会正确地认知历史现象及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与方法,体现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再让学生观看视频《香港回归纪实》,学生可以体会到香港、澳门回归的喜悦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体现课标中的情感目标。通过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和收回之后港澳的巨大变化的讨论,学生从中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增强爱国情感,体现课标中的情感目标。

这堂课有它的成功之处,但遗憾也是有的,因为准备得还不够充分,上课时教师激情不够,所以爱国主义情感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