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碳谱_第1页
核磁共振碳谱_第2页
核磁共振碳谱_第3页
核磁共振碳谱_第4页
核磁共振碳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磁共振碳谱第1页/共108页21、化学位移范围宽(0~250ppm)有多少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13C,在碳谱上就有多少个共振峰,同时存在基团结构与δ值的关联。2、偶合常数大

1J13C–H:125~250HZ

2J13C–C–H:0~60HZ

3J13C–C–C–H:0~20HZ△13C天然丰度1.1%,两个13C相互连接的几率为1/104,13C-13C偶合的几率很小,一般不考虑。第一节碳谱的特点第2页/共108页3△1J13C–19F:150~-350HZ

2J13C–C–19F:20~60HZ;3JC–F:4~20HZ△1J13C–31P

(Ⅱ):50~180HZ

1J13C–31P(Ⅲ):<50HZ3、驰豫时间长13C比1H的T1与T2长,所以能比较方便地实施T1,T2测定,且不同种类的C,其T1与T2存在差别,因此通过T1与T2测定,可提供更多分子结构的信息。第3页/共108页44、能得到无质子碳的共振吸收峰如-CR4、-C=O、-C≡N5、共振方法多,能得到多种碳谱。6、信号强度低

13C的信号强度只有1H的1/6000,不适宜CW-NMR仪测定(一次扫描约300秒)。可采用PFT-NMR仪测定(一次约几秒),将千万次信号累加。7、碳谱峰形简单采用宽带全去耦技术,很少发生耦合分裂,自旋耦合信息通过其他方法提供。8、峰面积一般不与碳数成比例。第4页/共108页5第二节碳谱的测定一、宏观磁化强度矢量与核磁共振宏观磁化强度矢量M是单位体积内核磁矩μ的矢量和,即:第5页/共108页6

在X(X/)轴施加一个频率为υ0线偏振射频场,磁场强度为B1,可分解为XY平面上两个旋转方向相反频率为υ0(与自旋核进动频率相等)的圆偏振磁场,此时M将产生章动,吸收能量产生核磁共振。X/Y/B0B1第6页/共108页7引入一个旋转坐标系(X/,Y/,Z),Z方向与B0方向重合,坐标旋转频率υ=υ0

在新坐标中,M不再绕Z轴转动,而只是绕X/轴转动倒向Y/轴第7页/共108页8

转过的角度θ=γB1tp如图(a),称为倾倒角,如果脉冲宽度tp恰好使θ=π/2或π,称这种脉冲为900或1800脉冲.900脉冲作用下M将倒在Y/上,1800脉冲作用下M将倒向-Z方向。第8页/共108页9弛豫开始横向弛豫结束纵向弛豫结束二、弛豫过程与自由感应衰减信号第9页/共108页10

900脉冲作用后的驰豫过程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接收线圈第10页/共108页11三.脉冲技术与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仪

所谓脉冲是指在微秒期间内周期性地施加的射频。如以tp代表脉冲宽度,tr代表脉冲间隔,υ0为发射器频率,则该脉冲系列可展开成以υ0为中心的连续的频率振动,简称频谱。第11页/共108页12

主带频谱范围为ω=2/tp,中心频率为V0,在该范围内,谱线的间隔距离△=1/tr、故在该主带频谱范围内,谱线的总数为:

第12页/共108页13

即该射频脉冲系列相当于一台拥有4×105不同频率、间隔为0.5Hz的射频波的多波道核磁共振仪,频率范围是V0±2×105,可使分子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下的所有13C(或1H)核同时共振,并得到含有所有13C(或1H)核信息的FID信号。虽然各种FID信号混合在一起,但频率和相位不同,可通过相敏检测器检测并区别开来。以累加1次需2秒计算,即使进行1万次累加,也只需要约5.5小时。这样,在采用多次脉冲作用于试样,并将FID信号进行多次累加后再进行傅立叶变换,对于像13C这样的低灵敏度核来说,也可以得到一张好的NMR图谱第13页/共108页14预备期检测期一维NMR基本脉冲序列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

一维核磁共振谱第14页/共108页1515

恒定磁场下,施加全频脉冲,所有13C(或1H)核产生共振,采集产生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经过傅立叶变换获得核磁共振谱图。PFT-NMR谱仪的工作原理第15页/共108页16第三节碳谱的类型一、质子全去偶(质子噪声去偶)碳谱

在测定碳谱时,另加一个相当宽的干扰射频,其频率范围能满足分子中所有的质子共振频率的需要,连续照射样品,使不同质子均达到吸收饱和,对碳造成的局部小磁场净值为零。此时,质子相当于一个非磁性核,从而全部消除氢对碳的偶合,属于多共振去偶。特点:1、测定各碳的δ值。2、确定分子中不等价碳的数目。

3、无法确认碳的级别

4、峰强度与碳数不成正比,不能用于定量

碳谱中,C,H偶合相当严重,若不使用特殊技术,碳谱将十分复杂而难以解析。第16页/共108页17宽频照射脉冲序列:第17页/共108页18第18页/共108页19质子偶合碳谱第19页/共108页20第20页/共108页21质子偶合碳谱第21页/共108页22二、偏共振去偶碳谱

实验方法:在测定碳谱的同时,另外施加一个略高于或低于所有氢核共振频率的射频,对1H核进行照射,在一定程度上去偶,峰的分裂数目不变,但裂距变小(偶合常数J/变小),故各信号交叉掩盖的现象大大减少,同时又保留了C,H偶合信息,属于双共振去偶。

设单共振时偶合常数为J,双共振时偶合常数为J/当Δυ=0时,J/=0,就是完全去偶;当Δυ>0时,J/>0,就是偏共振去偶第22页/共108页23单频照射脉冲序列:特点:1.可识别碳的级别伯碳(CH3)-q峰仲碳(CH2)-t峰叔碳(CH)-d峰季碳(C)-S峰

2.对于复杂且分子量大的分子,谱线间隔近或重叠,图谱分析困难,碳的级别也难以确定,所以后来又发展了DEPT谱。3.峰面积不能定量反映碳原子的数量第23页/共108页2424质子去耦偏共振去耦第24页/共108页25溶剂峰第25页/共108页26第26页/共108页27

该方法是用某一特定质子共振频率的射频照射该质子,以去掉被照射质子对13C的偶合,使成为单峰(其它峰为偏共振信号),峰高明显增加(NOE),从而确定相应13C信号的归属。测一次只能确定一个CH关系,需要测定多次才能解决多个CH关系。三、选择性质子去偶谱

分别照射3位、4位质子,则对应碳的二重峰将分别成为单峰,于是就可确定C信号归属。345确定糠醛中3、4、5位碳的归属第27页/共108页28132442135511第28页/共108页2923第29页/共108页30季C叔C仲C伯C第30页/共108页31四、门控去偶碳谱gatedprotondecouplingpulsesequence门控去偶所用的脉冲序列发射门开接收门开发射门开

在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仪中有发射门(用以控制质子照射射频脉冲的发射时间)和接受门(用以控制13C接受器的工作时间)。门控去耦是指用发射门及接受门来控制去耦的实验法。发射门开发射门开发射门开接收门开发射门关发射门开第31页/共108页32

先开启质子去偶器(发射门),而在13C激发射频脉冲作用和13C的FID信号产生期间关闭质子去偶器。这样在FID信号接收时,接收的是没有去偶,且保留NOE增益的13C信息。门控去偶谱与偶合碳谱相比较,均保留了所有偶合信息,峰面积不能定量反映碳原子的数量,但门控去偶谱测定灵敏度显然高得多。“时间差”:检测时去偶脉冲刚关闭,NOE衰减慢,仍保留。13C发射13C接收第32页/共108页33a、完全偶合碳谱b、门控去偶碳谱第33页/共108页34五、反转门控去偶碳谱Inverse-gatedprotondecouplingpulsesequence反门控去偶所用的脉冲序列接收门开发射门关发射门开第34页/共108页35

在整个13C的FID信号采集的时间内,样品始终受到质子噪音去偶照射,所以输出的信号是完全去偶的。又因为去偶脉冲前13C未经扰动,信号接收时间又不长,所以测定过程中没有NOE增益。待NOE随后出现,13C的测定过程已经过去,所以接收信号无NOE影响。因而这种质子去偶谱的峰强通常比宽带去偶谱低,但与对应的碳核数目成正比,主要用于碳原子个数的定量。13C发射13C接收检测时去偶脉冲开启,检测结束时,去偶脉冲关闭。第35页/共108页36有9种C,每种C个数相等第36页/共108页37(a)偶合谱;(b)反门控去偶谱;(c)质子噪音去偶谱氯仿CHCl3的三种碳谱去偶合,但无NOE去偶合,有NOE第37页/共108页38偏共振去偶反门控去偶门控去偶溶剂峰有三种C,每种两个C有三种C,每种一个C第38页/共108页39DEPT法是通过为1H和13C分别施以一定的脉冲,通过调节θ来得到所需13C谱的信息的方法。六、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碳谱DistortionlessEnhancementofPolarizationTransfer,DEPTDEPTpulsesequence第39页/共108页40DEPT谱是在NMR中用来区分伯仲叔季碳的一种谱图,为了区分不同的碳,一般要做三次,分别为不同的角度:θ=45°时,叔CH、仲CH2、伯CH3均为正峰,θ=90°时,叔CH为正峰,仲CH2和伯CH3无峰;θ=135°时,叔CH与伯CH3为正峰,仲CH2为负峰;在DEPT谱中,季碳C不出现信号。通过135度和90度谱图即可区分出伯碳、仲碳、叔碳,由于季碳在所有的DEPT谱图中都没有信号,因此只要和全谱比较,就很容易的得到季碳。第40页/共108页41溶剂第41页/共108页42135°45°90°第42页/共108页43第43页/共108页44DEPT90ºDEPT135º全去偶碳谱24768,103,51,9第44页/共108页45

质子偏共振去偶区分伯、仲、叔、季碳的方法是根据裂分成四重、三重、二重和单峰,如果峰离得近会产生重叠,不容易解析,而DEPT区分伯、仲、叔、季碳的方法是根据峰向上或向下,峰不会重叠,并且质子偏共振去偶的灵敏度比DEPT法的灵敏度低得多,所以现在常用DEPT谱区分碳的级别。第45页/共108页46第四节碳谱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i=dia+para+n+meddia—局部抗磁屏蔽,由核外S球形电子环流产生para—局部顺磁屏蔽,由核外非球形电子

(如p

电子)环流产生n—邻近各向异性效应med—介质的屏蔽作用

影响碳化学位移的因素比氢复杂,主要有内部结构因素和外部因素。第46页/共108页47ΔE——电子的激发能

r——2p电子与核的距离2p轨道电子密度增加,则轨道扩大,<r-3>2P减小

Q——为分子轨道理论中的键级:QAA为A核的2p轨道电子数目对键级的贡献,ΣQAX

为与A相连的核X对键级的贡献由于13C有p电子,其化学位移主要由para决定。它是与外磁场方向相同的,因而是去屏蔽(顺磁屏蔽)的,由Kaplus和Pople公式计算第47页/共108页48标准化合物:四甲基硅烷(TMS)

c

=0ppm

(internalreference)杂化状态是影响C的重要因素,一般说

C与该碳上的H

次序基本上平行

sp3CH3<CH2<CH<季C0~60ppmsp2-CH=CH2100~160ppm>C=O160~220ppmspCCH60~90ppm(一)内部结构因素1.碳原子的杂化第48页/共108页4913C的化学位移与碳核外电子云密度有关,核外电子云密度增大,屏蔽效应增大,δ值减小(向高场位移)。碳正离子δ值出现在低场,碳负离子δ值出现在高场。这是由于碳正离子电子短缺,强烈去屏蔽所致。如:碳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CH3)3C+(CH3)3CH(CH3)3C-δ(ppm)3302410.7第49页/共108页503、诱导效应有电负性基团连接的碳,其

C值增大(向低场位移),称为诱导效应。位移的大小随取代基电负性的增大而增加,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H3BrCH3ClCH3Fδ(ppm)20.024.980CH3ClCH2Cl2CHCl3CCl4δ(ppm)24.9527796第50页/共108页514、共轭效应由于共轭效应引起电子分布不均匀性,导致δc向低场或高场位移。如:在反式2-丁烯醛中,羰基碳带有部分正电荷,π-π共轭后正电荷分散,羰基碳δ减小,烯烃碳δ增大。第51页/共108页52128.5a147.7b116.1c129.8d119.0a112.5b132.0c129.0d132.8

若苯氢被-NH或-OH取代后,这些基团的孤对电子离域到苯环的电子体系上(p-π共轭),增加了邻位和对位碳上的电荷密度,屏蔽增加,δ减小。苯氢被基团-CN或-NO2取代后,苯环上电子离域到这些吸电子基团上(π-π共轭)

,减少了邻对位碳的电荷密度,屏蔽减小,δ增大。取代基对直接相连碳的影响有诱导或共轭作用。第52页/共108页535、空间效应

化学位移对分子的几何形状非常敏感,相隔几个键的碳,如果它们空间非常靠近,则互相发生强烈的影响,这种短程的非成键的相互作用叫空间效应。在Vanderwaals距离内紧密排列的原子或原子团会相互排斥,将核外电子云彼此推向对方核的附近,使其受到屏蔽。如C-H键受到立体作用后,氢核“裸露”,而成键电子偏向碳核一边,δc值减小。第53页/共108页54d

减小第54页/共108页556、重原子效应

卤素取代氢后,除诱导效应外,碘(溴)还存在重原子效应。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多,抗磁屏蔽增加,C向低频移动第55页/共108页56化合物ClBrICH3XCH2X2CHX3CX425.154.277.796.710.221.612.3-28.5-20.5-53.8-139.7-292.37、取代基的数目一般来说,碳上烷基取代基数目的增加,它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的偏移也相应增加。第56页/共108页578、氢键氢键的形成使羰基碳原子更缺少电子,δ移向低场C的电负性大于H第57页/共108页58(二)外部因素1.溶剂效应由于溶剂的不同引起化学位移的变化称为溶剂效应溶剂C1C2,6C3,5C4CCl4(CD3)2CO(CD3)2SOCH3COOH146.5148.6149.2134.0115.3114.7114.2122.5129.5129.1129.0129.9118.8117.0116.5127.4第58页/共108页592、温度温度的改变可使δc有几个ppm的位移。当分子有构型、构象变化或有交换过程时,谱线的数目、分辨率、线型都将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如吡唑-40°时有两条谱线,分别对应于C-3、5和C-4。温度降低,C-4谱线基本不变,C-3、5谱线呈现两条尖锐的谱线。第59页/共108页60

烷烃碳为sp3杂化,其化学位移值一般在-2.5~60ppm之间计算链状烷烃碳化学位移的经验公式:Ci=-2.5+nA式中-2.5为CH4的值(ppm),n为相同加和位移参数碳原子的数目,A为加和位移参数一、烷烃第五节各类碳的化学位移13C的化学位移与1H的化学位移表示方法一致,选用四甲基硅烷(TMS)标示化学位移的零点。第60页/共108页61

对链状烷烃C原子而言,当H被取代后,取代基为烷基,则取代基越多,越大,分支越多,则δ越大。R-CH2(CH3)3>R-CH2CH(CH3)2>R-CH2CH2CH3>R-CH2CH3>R-CH3伯碳<仲碳<叔碳<季碳烷基碳与N,相连时,化学位移40-60;与O相连时,化学位移50-70第61页/共108页62

环烷烃为张力环时,δc位于较高场。环丙烷的δc位于TMS以上的高场端(-2.9ppm),五元环以上的环烷烃,δc都在26ppm左右第62页/共108页63第63页/共108页64二、烯烃烷烃碳为sp2杂化,其化学位移值一般在100~150ppm之间季碳(C=)>叔碳(-CH=)>仲碳(H2C=)单烯烃烯碳的C值可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Ci=123.3+nijAi+Z

式中123.3是乙烯的C值,nij为相对于烯碳Ci的j位取代基的数目,j=、、、’、’、’;、、表示同侧的碳,’、’、’表示异侧碳;Z为立体修正值第64页/共108页65第65页/共108页66第66页/共108页67三、炔烃炔烃碳为sp杂化,化学位移介于sp3与sp2杂化碳之间,为65~90ppm,其中含氢炔碳(CH)的共振信号在很窄范围(67~70ppm),有碳取代的炔碳(CR)在相对较低场(74~85ppm),两者相差约为15ppm。极性取代基直接与炔碳相连时,C=20-95

,两者相差很大。

第67页/共108页68溶剂第68页/共108页69四、芳环化合物苯:128.5ppm;取代苯环:100~160ppm;取代基的电负性对直接相连的芳环碳原子影响大;共軛效应对邻、对位碳原子影响较大。Br、I由于重原子效应,使芳香C的δ值下降,第69页/共108页70取代基芳香化合物碳的化学位移的影响具有加和性。

δ=128.5+∑Z

取代基Cio-m-p-H0000CH39.30.60-3.1NH219.2-12.41.3-9.5OH26.9-12.71.4-7.3OCH331.4-15.00.9-8.1COCH39.10.10.04.2CHO7.50.7-0.55.4C2H515.6-0.6-0.1-2.8第70页/共108页71第71页/共108页72第72页/共108页第73页/共108页74五、醇烷烃中的H被OH取代后,碳向低场位移35~52ppm,碳向低场位移5~12ppm,而碳向高场位移0~6ppm第74页/共108页δ77第75页/共108页76第76页/共108页77六、胺烷烃中的H被NH2取代后,碳向低场位移30ppm,碳向低场位移11ppm,而碳向高场位移4ppm第77页/共108页78七、羰基化合物化学位移值比烯碳更趋于低场,一般为160~220ppm之间。醛峰稍强,其余碳基没有NOE效应,峰的强度较小。醛:

C=200±5,在偏共振去偶谱中为双峰(d).酮:

C=210±10,在偏共振去偶谱中为单峰(s).

醛、酮主要区别是前者是叔碳,后者是季碳酸、酯、酰氯、酰胺、酸酐:

C=160~185.

在偏共振去偶谱中均单峰(s),季碳羰基碳原子与不饱和碳原子相连,C=O高场移动。第78页/共108页79第79页/共108页80第80页/共108页81第81页/共108页82第82页/共108页83abcde第83页/共108页84第84页/共108页8505010015016879CDCl33254TMS第85页/共108页86常见碳核的化学位移第86页/共108页87第87页/共108页88有机化合物重要基团13C的化学位移的范围第88页/共108页89常用的溶剂的C(PPm)(TMS为内标)

溶剂

CDCl3CD3ODCD3COCD3C6D6C5D5Nc(ppm)77.049.730.2206.8128.7123.5135.5149.5

峰重数

377s3333

溶剂

CCl4CD3CN(CD3)2S=OCD3CO2Dc(ppm)96.01.3117.739.520.0178.4

峰重数

s7s77s第89页/共108页90第六节碳谱解析与实例一、碳谱解析的一般程序1.利用其他方法提供的信息(1)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2)根据UV、IR、MS、HNMR等提供的信息,初步判断化合物的类别和可能存在的官能团3.利用全去偶碳谱提供的信息(1)确定不同种类的碳原子数和分子的对称性(2)根据碳的化学位移值确定可能存在的含碳基团2.排除溶剂峰和杂质峰第90页/共108页914.利用其他碳谱提供的信息根据偏共振去偶谱或DEPT谱确定伯碳、仲碳、叔碳和季碳5.推出结构单元,组成可能的结构式6.结合H谱和二维谱对C谱进行完全指认第91页/共108页92ShiftMult.173.7s136.1s128.0t17.6q例1.化合物C4H6O2,根据如下13CNMR谱图确定结构。

二、碳谱解析实例第92页/共108页93不饱和度:U=1+4-6/2=24个碳,13C谱产生4个峰,分子没有对称性。d偏共振多重性归属推断17.6qCH3128.0tCH2136.1sC173.7sC-O-C=OC-CH3-OCH3

?第93页/共108页94例2.化合物C9H10O,根据如下NMR谱图确定结构。

5H2H3H第94页/共108页951)不饱和度:U=1+9-10/2=52)

13C谱谱峰归属:9个碳,13C谱产生7个峰,分子有对称性。d偏共振多重性归属推断30qCH3-CH343tCH2-CH2-122dCH苯环上没有取代的碳128dCH132dCH138sC苯环取代的碳单取代206sC酮C=O第95页/共108页963)1HNMR谱图谱峰归属:=2.1ppm

3H

,单峰,CH3基团。=3.6ppm2H,单峰,CH2基团。d=7.2ppm5H,单峰,烷基单取代。第96页/共108页97例3.化合物C7H14O,根据如下NMR谱图确定结构。第97页/共108页98解:1)不饱和度:U=1+7-14/2=12)

13C谱谱峰归属:

7个碳,13C谱产生4个峰,分子有对称性。d偏共振多重性归属推断12qCH3C-CH318tCH2C-CH2-C43tCH2C-CH2-C=O210sC酮C=O第98页/共108页993)1HNMR谱图谱峰归属:d=0.9ppm

6H

,三重峰,邻接CH2基团。d=1.5ppm4H,六重峰,邻接2个H,3个Hd=2.3ppm4H,三重峰,邻接CH2基团根据氢分布应有两个相同的丙基第99页/共108页100某化合物C5H8,碳谱如下,求其结构:U=2第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