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水电站实习总结_第1页
乌东德水电站实习总结_第2页
乌东德水电站实习总结_第3页
乌东德水电站实习总结_第4页
乌东德水电站实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乌东德水电站实习总结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1

习总结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班级:工程测量1104班学生姓名:孟亚强指导教师:陈旭

2023/5/7

1.工程概况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四川会东县和云南禄劝县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是金沙江水电基地下游河段四大世界级巨型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的第一梯级,上距观音岩水电站253公里,下距白鹤滩水电站18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0.61万平方公里,占金沙江流域面积的86%;多年平均流量3810立方米/秒,径流量1200亿立方米。乌东德水库初设蓄水位975米,总库容76亿立方米,调理库容2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4.5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870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约387亿千瓦时。按2023年价格水平,工程静态投资约220亿元。乌东德水电站枢纽工程为Ⅰ等大(1)型工程,枢纽工程主体建筑物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组成。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988m,最大坝高270m;泄洪采用坝身泄洪为主,岸边泄洪洞为辅的方式。电站厂房布置于左右两岸山体中,均靠河床侧布置,各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850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200MW。乌东德水电站是流域开发的重要梯级工程,有一定的防洪、航运和拦沙作用;建设乌东德水电站有利于改善和发挥下游梯级的效益,增加下游梯级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发电量。电站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群众脱贫致富。

2.观测依据

《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33)《水电站基本建设验收规程》(DL/T5123)

以及招标文件相应规定、设计图纸、修改通知、监理部门提出的其它技术要求。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3.控制测量

本工程平面坐标为金沙江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系,高程投影到坝区960m。本着“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测量原则,围围着工程施工的整体部署,及时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各级控制点的引测工作。

3.1前期准备

⑴资料收集

收集监理工程师(业主)提供的建设区域原有的测绘资料。主要包括建设区域控制网(平面、高程)、成果表及标点位置和原始地形图。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资料和数据进行复核计算,发现问题马上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汇报。

⑵现场踏勘

测量人员根据监理工程师(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到现场逐一确认,检查其保存的完好性、可靠性及可利用性。

⑶测量仪器的检查和校核

在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对用于本工程的所有测量仪器依照《马路勘测规范》(JTJ061—99)逐项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备案,对于超出限差要求的测量仪器进行校准,使之符合规范要求。所使用的仪器检定将定期到检测部门进行检定(见附件1:03年度仪器检定证书)。

⑷复测

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区范围内的所用控制网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复测控制网的等级与原控制网的等级一致,以检验所提供成果的可靠性和确凿性。及时提交复测成果,假使复测结果与监理单位的成果相差较大,则应与监理工程师协商处理。

3.2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⑴平面控制测量①加密网等级的选取

根据《马路勘测规范》(JTJ061—99)规定,梯级布网其最末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同级起始点或邻近高等级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对于本工程地面控制网,应满足马路施工的精度要求,同时隧道相邻洞口点

1

的点位中误差应满足其贯穿面的误差要求。

金坪子隧道明路段长度小于2.0km,且主要为隧道工程,根据隧道贯穿误差预计值、施工放样起始数据误差与测量误差比例关系,采用四等平面控制网可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为确保加密施工控制点满足不同施工阶段对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结合本工程主要部分为隧道之特点,在复测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网点的同时布设加密平面控制网,考虑本工程明路段及隧道贯穿精度要求,拟定平面控制施测等级为四等。平差时亦计算出各控制点的三角高程,高程控制等级采用三等水准实施,利用三等水准检查各点高程以便检校,水准测量成果作为最终结果。

②加密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先整体后局部〞的控制原则,平面加密控制网采取图上定位、实地勘察,现场放样、逐步调整的方法来选定点位,充分考虑复测各点与新增各点所在的地形地貌选取合理网形。施工加密控制网能够充分控制整个工程工作面为宜,同时,对控制网网形优化。拟选方案进行必要的精度估算后,最终确定控制网网形。并且根据施工控制网的等级选择相关的测量仪器。布网精度应满足《马路勘测规范》(JTJ061—99)相应等级的精度标准。

观测终止后,对观测值进行测站平差,以检查观测成果的精度。边长观测值在经过气象改正、常数改正、倾斜改正及投影到测区高程面改正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平差计算。最终成果,采用经过多年实践考验且通过商业鉴定的计算机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平面控制网建立后,定期进行测量复测,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及时进行偏差修正。

⑵高程控制测量①

据金坪子隧道工程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及参照业主在整个施工区域控制网的布设等级,拟定采用三等水准高程控制网。②布设高程控制网时,首级网布设成环形,加密时布设成符合路线或结点网。

③高程测量使用的水准仪,水准标尺,测距仪及其附件符合《马路勘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测规范》(JTJ061—99)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正。

⑶控制网的选点与埋设

①平面控制点选在通视良好、基础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离障碍物(上、下、左、右)不小于2m。

②长期保存,离施工地点比较远的平面控制点,着重考虑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为原则,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侧重考虑便利放样为宜。

③位于洞口附近控制点及洞内控制点,埋设具有强制归心装置的混凝土观测墩。其它部位根据状况埋设砼地面标或刻石标。

3.3隧道控制测量

为保证地下隧道施工的顺利贯穿(贯穿精度要求见表12-1、表12-2),测量工作特别重要。根据规范、规程要求,控制测量设计精度取决于隧道贯穿面上贯穿误差的限定,由洞外及洞内控制测量两部分组成。由于洞外主控制网采用四等三角网或导线网保证洞外控制精度,因此本设计主要对洞内控制测量进行设计。隧道长度在3000~6000m范围内,为确保贯穿精度,按招标文件中的规定总横向贯穿误差100mm,高程中误差按35mm进行设计。按招标文件规定,隧道内分派横向中误差为80mm,洞内高程中误差25mm。观测时严格按《马路勘测规范》(JTJ061—99)要求执行,测量边长须投影至隧道平均高程面上。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技术指标见表12-3。

表12-1隧道中线极限贯穿误差类别两相向开挖隧道口间长度(m)6000高程不限两端施工中线在贯穿面上的极限贯穿误差(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