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1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2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3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4页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五章蔬菜病虫害一、番茄病毒病

危害特点;田间症状多种多样,在同一植株上有时会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症状类型。地理分布: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几乎遍布所有番茄产区。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

花叶型症状蕨叶型症(CMV)第五章蔬菜病虫害

条斑型症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番茄病毒病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目前已鉴定的有20多种,我国主要有6种: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otatovirusX,PVX

马铃薯Y病毒PotatovirusY,PVY

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etchvirus,TEV

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mosaicvirus,AMV其中TMV和CMV是该病的主要病原。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烟草花叶病毒(TMV)寄主范围广。病毒粒体杆状,钝化温度为92~96℃,稀释限点10-6~10-7,体外保毒期60d左右,耐干燥,在干燥病组织上可存活30年以上。主要引起番茄各种类型的系统花叶、果实和叶脉上的枯斑和茎秆上的条状枯死斑。(2)黄瓜花叶病毒(CMV)寄主范围广。病毒粒体球状,钝化温度为50~60℃,稀释限点10-2~10-4,体外保毒期3~7d左右,不耐干燥。主要引起番茄的花叶、蕨叶、丛枝、畸形、严重矮化等症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TMV可在多年生植物和宿根杂草上越冬,或附着在种子表面的果肉残屑上越冬,或侵入种皮内和胚乳中越冬。

TMV有很高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及汁液传染,蚜虫不传毒。(2)CMV主要在多年生植物及宿根杂草上越冬。主要由蚜虫传毒,汁液传毒次之,种子及土壤中的病残体不能传毒。番茄病毒病露地比保护地发病重,夏番茄发病最重,秋番茄次之,春番茄最轻,冬季温室内几乎不发病。高温干旱年份病害易流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3)适时播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露地春番茄宜早定植,秋番茄宜晚定植,定植前用矮壮素灌根或定植后适当蹲苗,在整枝、绑蔓等操作时用肥皂或10%磷酸三钠溶液洗手消毒。秋季深耕促进病残体腐解。(4)种子处理播前先用清水将种子浸泡3~4h,后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min,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5)早期防蚜从苗床子叶期至田间第一层果实膨大期及时防治蚜虫。第五章蔬菜病虫害二、番茄灰霉病

寄主:除危害番茄外,还危害茄子、辣椒及豆科、葫芦科等多种蔬菜。危害特点;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以侵害叶片和茎等部位。

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

初期病叶中期病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

病果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灰葡萄孢菌(BotryiscinereaPers.),属真菌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分生孢子梗褐色,有隔,分枝处溢缩,顶端稍膨大。分生孢子簇生,圆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表面光滑。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2)传播:通过气流、雨水、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3)侵染:伤口或衰弱的器官侵入。(4)发病条件:低温高湿条件适于病害的发生,一般发病适温为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花期是侵染的高峰期。植株生长不良、密植、灌水过量或灌水后放风不及时等都会使病情加重。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与其他蔬菜实行2~3年轮作。(2)发病初期控制灌水,灌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灌水后及时放风排湿。及时摘除病枝叶、病果,摘除青果上残留的花瓣和柱头,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3)加强通风,进行棚室变温管理:晴天上午棚温升至31~33℃时,放顶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当棚温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4)苗期或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淋苗床。第五章蔬菜病虫害(5)第一穗果开花时,在2,4-D或4-氯苯氧乙酸的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蘸花或喷涂。(6)用10%腐霉利烟剂3.7kg/hm2,或45%百菌清烟剂3kg/hm2,发病前开始熏蒸,隔7d一次。(7)发病初期或浇催果水前1d用药,若遇低温阴雨天,隔7~10d再用1次。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嘧霉胺悬浮剂400~500倍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三、番茄晚疫病

别名:番茄疫病、黑膏药寄主:番茄、马铃薯危害特点;露地和保护地番茄上均严重发生,扩展迅速,流行性强。

地理分布:除气温较高的南部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

病苗病叶:正面背面第五章蔬菜病虫害

病果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致病疫霉菌

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属真菌鞭毛菌亚门疫霉属。孢囊梗纤细,呈粗细不匀的结节状,有分枝。孢子囊无色,单胞,卵圆形,有乳头状突起,基部有孢痕。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主要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块茎和保护地种植的番茄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卵孢子随病残体落土越冬。(2)传播: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3)侵染: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侵染。病株上产生孢子囊,进行多次再侵染。(4)发病条件:低温(18~22℃)高湿(相对湿度95%以上)条件病害易流行。阴雨、早晚多雾、露水大时易发病。上一年发病重、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良、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荷兰5号、中蔬5号、佳红、中杂4号等品种较抗病。(2)合理轮作,不与马铃薯邻作。(3)选择排灌良好、肥沃的地块种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保护地及时放风,合理灌水,降低湿度。(4)熏蒸消毒保护地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蒸。(5)喷雾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喷药防治。

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

1:0.5:200~250波尔多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

别名:轮纹病、夏疫病寄主: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危害特点;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一般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对产量影响非常大,可减产30%以上。地理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四、番茄早疫病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

植株受害状茎症状果症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solani(Ell.etMart)Sor〕,属真菌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分生孢子长棍棒状,黄褐色,单生或串生,具纵横隔膜,顶端有细长的嘴胞,嘴胞有数个横隔膜。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2)传播: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3)侵染: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侵入。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4)发病条件:高温(26~28℃)、高湿(相对湿度80%以上)有利于发病。多雨多雾条件常引起病害流行。植株生长衰弱,田间排水不良,湿度大,发病重。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苏抗11号、荷兰5号、陇番5号等品种较抗病。(2)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3)用52℃温水浸种30min,冷却后催芽播种。(4)选无病新土做床土,低洼地注意排水,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生长期增施磷钾肥,保护地控制温湿度。(5)保护地可用百菌清烟剂熏蒸。(6)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1:1:200~240波尔多液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第五章蔬菜病虫害五、番茄叶霉病

别名:黑霉病、黑毛寄主:番茄危害特点;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地理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北方保护地番茄上为害严重。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褐孢霉菌〔Fulviafulva(Cooke)Ciferrio〕,异名CladosoporiumfulvumCooke,属真菌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属。分生孢子梗褐色,有隔,稍有分枝,节部稍膨大。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圆柱形,褐色,多单胞,有的2~4个细胞。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上越冬。(2)传播: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3)侵染: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4)发病条件:病菌发育适温为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棚室内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光照不足,植株生长茂密,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双抗2号、沈粉3号、佳红等品种对叶霉病有较高的抗性。(2)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3)合理密植,保护地控制浇水,加强通风。(4)增施磷钾肥,及时摘除病叶、老叶。(5)种子用52℃温水浸30min,晾干后催芽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克菌丹拌种。(6)保护地在定植前用硫磺粉2~2.5g/m3,加锯末5g,混匀后点燃,密闭熏蒸24h。也可在定植后,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3.75㎏/hm2密闭熏蒸一夜。(7)喷药防治

40%多硫悬浮剂400~5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40%新星乳油8000倍液等喷雾第五章蔬菜病虫害六、茄子褐纹病

别名:干腐病、褐腐病寄主:茄子危害特点;从幼苗到成株都可发病。留种田发病最重,常造成种茄腐烂和贮藏运输过程中整堆腐烂。地理分布: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无性世代为茄褐纹拟茎点霉〔Phomopsisvexans

(Sacc.etSyd.)Harter.〕,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有性世代很少见,为茄褐纹间座壳菌〔Diaporthevexans(Sacc.etSyd.)Gatz.〕,属子囊菌亚门间座壳属。

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有凸出的孔口。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透明,有椭圆形和丝状两种。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2)传播: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3)侵染:表皮或伤口侵入,也可由萼片侵入果实,有再侵染。(4)发病条件:高温(28~30℃)高湿(相对湿度80%以上)条件适合发病。苗床播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幼苗细弱等有利病害发生。连作,排水不良,土质粘重,氮肥过多,定植过晚发病重。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一般长茄型比圆茄型品种抗病,绿皮茄和白皮茄比紫皮茄和黑皮茄抗病。(2)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与近两年的茄茬间隔100m以上。(3)55℃温水浸种10~15min或50℃温水浸种30min,冷却后催芽播种。(4)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块种植,采用宽行密植法,合理施肥、灌水,及时摘除病枝、病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并深翻。(5)选无病土作苗床土或进行床土消毒。(6)结果后或发病初期喷雾防治。

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七、茄子黄萎病

别名:凋萎病、半边疯、半边黄、黑心病寄主:茄子、马铃薯、番茄、辣椒、瓜类等38科180多种植物。危害特点;成株多在座果后开始表现症状,病株叶片由下往上变黄,从半边向全株发展,终致病株叶片萎蔫下垂以至全部枯死。地理分布:国内分布广泛。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

整株症状维管束变褐色(右)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大丽花轮枝孢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属真菌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分生孢子梗无色,呈轮状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菌丝体有隔,无色至褐色,有时膨胀成瘤状的拟菌核。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厚垣孢子、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2)传播:通过风、流水、人畜、农具及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土壤中的病菌一般可存活6~8年,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3)侵染:从根部伤口或幼根的表皮及根毛侵入,一般不发生再侵染。(4)发病条件:从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日数越多,发病越早、越重。低洼地,土质粘重的岗地,偏施氮肥,起苗时带土少,定植期过早,栽苗过深,发病重。阴天或气温低时灌深井凉水,会引起病害严重发生。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抗茄9号、长茄1号、齐茄3号、辽茄3号等品种较抗病。(2)与葱蒜、水稻等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3)用55℃温水浸种15min,冷却后催芽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h。(4)栽培防病选排灌方便、肥沃的沙壤土种植。逐年加深耕层。增施腐熟有机肥。座果后,适时追施氮肥。苗床要用无病新土或床土消毒,用营养块育苗或移苗时多带土。生育前期防止灌凉水,后期要小水勤灌。雨后或灌水后要及时中耕。第五章蔬菜病虫害(5)嫁接防病用野生水茄、毒茄或红茄作砧木,用劈接法嫁接。(6)土壤消毒整地时撒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hm2,耙入土中消毒土壤。(7)灌根定植前5~6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带药移栽。发现病株药液灌根,每株灌250~300ml。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八、辣椒疫病

别名:黑茎病、烂秧子、雨病寄主:辣椒、番茄、茄子、甜瓜等。危害特点;是辣椒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时植株成片死亡,损失严重。地理分布: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属真菌鞭毛菌亚门疫霉属。孢囊梗丝状,无色,不分枝或单轴分枝。孢子囊卵圆形或长圆形,单胞,无色,有乳头状突起和长柄。病菌腐生性强,是典型的土壤习居菌。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在土壤或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2)传播:病部产生的孢子囊通过气流、雨水传播。(3)侵染: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在条件适宜时萌发侵入根系或茎基部引起初侵染,病部产生的孢子囊通过伤口或直接侵入引起再侵染。(4)发病条件:田间温度28~30℃及高湿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多雨,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较抗病的品种有沈椒1号、苏椒3号、西杂7号等。(2)与十字花科、豆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3)用无病床土或进行床土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加强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4)喷药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

72.2%霜霉威水剂600~700倍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九、辣椒炭疽病

寄主:辣椒、茄子、番茄。危害特点;多雨年份危害较重,常引起幼苗死亡、落叶、烂果等。地理分布:我国各辣椒产区几乎都有发生。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症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病原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tlietBisby〕,属真菌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分生孢子盘密生暗褐色刚毛,分生孢子新月形,单胞,无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发病规律(1)越冬:主要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2)传播: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昆虫等传播。(3)侵染:伤口或寄主表皮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4)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发病重。一般发育适温为27℃,相对湿度95%以上。根系发育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一般成熟果实易发病。第五章蔬菜病虫害4.防治措施(1)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一般辣味强的品种较抗病。(3)清水洗种子净后,55℃温水浸15min,冷水冷却后催芽;也可用清水浸种6~15h,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5min,后用清水洗净、播种。(4)加强栽培管理营养钵育苗,减少伤根。合理密植防止日灼伤果,施足底肥,勿栽植过深,田间操作避免伤果,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及时排涝。(5)喷药防治发现病株及时喷药防治。

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十、棉铃虫和烟青虫

学名:

HeliothisarmigeraHubner

别名:棉铃实夜蛾

分类:鳞翅目夜蛾科寄主:棉花、小麦、玉米、烟草、芝麻、向日葵、番茄、茄子等200多种植物,蔬菜中番茄受害最重。为害特点:幼虫蛀食花、花蕾、果实,也可咬食嫩芽、嫩叶、嫩茎。主要为害番茄,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嫩叶、嫩梢,2龄蛀蕾、花和果。地理分布:我国蔬菜种植区和棉区均有发生。(一)棉铃虫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五章蔬菜病虫害棉铃虫幼虫淡红色型红褐色型淡绿色型黑紫色型为害番茄状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一年发生3~8代,由北向南逐渐增多。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对黑光灯和半枯萎的杨、柳树枝把趋性较强。卵散产。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嫩叶、嫩梢,2龄蛀蕾、花和果。幼虫有假死性、转移为害习性,老熟后入土作土室化蛹。(2):棉铃虫属喜温湿型害虫,温湿度及田间小气候影响棉铃虫的发生。一般地势低洼、水肥条件较好、生长茂密的地块为害重。成虫发生期蜜源植物丰富,成虫产卵量大。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一年发生3~8代,由北向南逐渐增多。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对黑光灯和半枯萎的杨、柳树枝把趋性较强。卵散产。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嫩叶、嫩梢,2龄蛀蕾、花和果。幼虫有假死性、转移为害习性,老熟后入土作土室化蛹。(2)发生条件:棉铃虫属喜温湿型害虫,温湿度及田间小气候影响棉铃虫的发生。一般地势低洼、水肥条件较好、生长茂密的地块为害重。成虫发生期蜜源植物丰富,成虫产卵量大。第五章蔬菜病虫害(二)烟青虫

学名:HeliothisassultaGuenee

别名:烟青虫、烟实夜蛾、烟草夜蛾、青布袋虫、青虫

分类:鳞翅目夜蛾科

寄主:烟草、茄、番茄、玉米、高粱、豌豆、南瓜、木槿、泡洞、万寿菊等多种植物,蔬菜中辣椒受害最重。为害特点:以幼虫蛀食蕾、花、果,也食害嫩茎、叶、芽。地理分布:全国各地广泛分布。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形态特征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1年发生1~6代,由北向南逐渐增多。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趋光性弱,前期卵多产在为害对象植物中上部叶片背面的叶脉处,后期多产在萼片和花瓣上。初孵幼虫日夜活动危害,3龄后食量增大,能转株、转果危害。危害辣椒时,全身蛀入果内,啃食果皮和胎座。幼虫有假死性和自残性,于10月中下旬入土化蛹越冬。(2)发生条件:凡为害对象生长茂密,温湿度适宜的田块,往往发生严重。第五章蔬菜病虫害3.防治措施(1)及时耕翻,杀死部分越冬蛹,减少越冬虫源。(2)人工捕捉幼虫,结合番茄整枝打杈消灭部分卵。(3)用杨树枝把或黑光灯诱杀成虫。(4)人工繁殖赤眼蜂、草蛉,或用Bt乳剂200~250倍液喷雾防治。(5)幼虫尚未蛀入果内(幼虫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

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

2.5%联苯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十一、茶黄螨

学名:

Polyphagotarsonemuslatus(Banks)

别名:

侧多食跗线螨、黄茶螨、茶半跗线螨、茶嫩叶螨、白蜘蛛

分类:蜱螨目跗线螨科寄主:主要为害茶叶,蔬菜中可为害茄子、豆类、黄瓜、番茄、马铃薯、辣椒等30个科70多种植物。为害特点:以成螨、幼螨和若螨刺吸植株的幼嫩部位。茄子受害后嫩叶变小,叶片增厚僵直,叶背茶褐色、油浸状,叶缘下卷,嫩茎、果实、果柄、萼片均呈茶褐色,后期果皮龟裂,种子外露。地理分布:辽宁、北京、江苏、四川、浙江、湖北、广东、贵州、天津、台湾等地。

第五章蔬菜病虫害1.形态特征

茶黄螨茶黄螨腹面第五章蔬菜病虫害2.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1年发生多代。北方一般在温室蔬菜上越冬,热带可终年繁殖。翌年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多在嫩叶背面活动,两性生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