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专家讲座_第1页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专家讲座_第2页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专家讲座_第3页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专家讲座_第4页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渑池县教育体育局二00九年三月二十五日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页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多发季节。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伤寒、甲型肝炎、食物中毒等。这些疾病尤其对儿童和体弱人轻易感染。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2页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大多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病原体主要经过空气、飞沫等传输路径而引发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普通都有不一样程度发烧、咳嗽、咳痰等症状。重症者还会发生呼吸困难、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严重症状。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3页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经过食物、水、接触等传输路径而引发感染。主要症状有不一样程度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另外还有轻重不一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4页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春季传染病预防办法主要有:1、学习、了解卫生防病知识,树立传染病防病意识。

2、接种对应疫苗,预防性疫苗是抵抗传染病发生最正确伎俩。3、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疾病能力。4、开窗通气,尽可能降低到空气不流通、人多拥挤场所。5、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食物,把好“病从口入关”。

6、碰到气候改变,注意增减衣服。

7、发生病例后,应及时隔离治疗,注意做好消毒工作。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5页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发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普通轻微,主要经过粪、口路径传输,亦可经过空气飞沫和呼吸道传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烧,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普通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危重病人可因各种原因造成死亡。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6页手足口病传输路径主要是经过人群间亲密接触进行传输,手足口病主要经过被患者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食物而传输,直接接触患者穿破水疱亦会传输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病毒,可经过空气飞沫传输。患者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7页手足口病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取得免疫力,各年纪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流行特点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此病传染性强,传输路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输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发病较为少见。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8页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潜伏期普通3-7天,没有显著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不”特征。早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因为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普通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虽在同一患者身上但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9页手足口病合并症手足口病即使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主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它感染灶时,就要警觉暴发性心肌炎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躁、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觉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0页手足口病预防办法1.个人预防办法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防止接触患病儿童;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③婴幼儿使用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儿童,不要接触其它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无须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降低交叉感染。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1页手足口病2.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预防控制办法①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马上洗手;④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⑤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习惯;⑥每日进行晨检,发觉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办法;对患儿所用物品要马上进行消毒处理;⑦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汇报。依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办法。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2页正确洗手方法正确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主要内容之一,能有效预防肠道病毒传输。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入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3页正确洗手方法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用清水把手冲洗洁净。

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洁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用洁净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4页肠道病毒消毒方法环境消毒关键点

(一)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二)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三)清洁完成物体可移至户外,接收阳光照射,经过紫外线杀灭病毒。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5页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发,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它与麻疹是完全不一样两种传染病。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度左右,普通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失。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特征。假如孕妇在早期怀孕感染本病,可造成胎儿畸形。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6页风疹

预防办法1.健康教育。风疹显性和隐性感染对怀孕早期胎儿都有危害,重点预防孕妇尤其是怀孕头3个月内感染。2.免疫接种。选取减毒风疹活疫苗,有效免疫连续时间5-8年,疫苗需冷藏运输和储存,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流行期办法针对传染源、传输路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步骤,重点办法是应急接种,重点人群为学龄儿童、青春前期妇女、医务人员和入伍新兵。针对传输路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空气消毒。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7页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主要是经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鼻咽喉分泌物传输。人群普遍易感。麻疹潜伏期为7-18天,通常为14天。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麻疹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整年均可发生。主要临床表现感染早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烧、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7天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8页麻疹

预防办法麻疹传输路径较难控制,大多数易感者在患者隔离前已受到感染,对患者隔离只能起到普通作用。重点放在提升易感人群免疫力。免疫接种(1)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和胎盘球蛋白能够在短期内预防麻疹,接触者早期注射可预防发病,稍晚只能减轻发病。已接触麻疹病毒6天后注射无效。(2)自动免疫: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定为8个月初种,7岁复种。免疫抑制者和孕妇为疫苗禁忌证。流行期办法针对传输路径主要是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空气消毒,重点办法是及早给予一定年纪范围易感者应急接种,阻断流行。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19页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流行性腮腺炎可经直接接触患者唾液或飞沫传输。患者在腮腺显著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含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天,通常为18天。感染后普通可取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整年都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20页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烧、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发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21页流行性腮腺炎预防办法1.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接触者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马上暂时隔离。2.切断传输路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用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流行期间暂停集会和集体文体活动。病人用过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应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面对他人咳嗽、大声说话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3.自动免疫。用腺腮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4.药品预防。采取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22页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首次感染引发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以发烧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主要为2~10岁儿童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生免疫。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23页水痘(一)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都有传染性。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也可发生水痘,但少见。(二)传输路径主要经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输。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经过健康人间接传输。(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婴儿因为取得母体抗体,发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取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四)流行特征整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稚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发流行。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24页水痘临床表现大多见于1-10岁儿童,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烧、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圆型担心水疱,周围显著红晕,有水疱中央呈脐窝状。约经2-3天水疱干涸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皮损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颜部始,后见于躯干、四肢。数目多少不定以躯干为多,次于颜面、头部,四肢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见于口腔、咽部、眼结膜、外阴、肛门等处。皮损常分批发生,因而丘疹、水疱和结痂往往同时存在,病程经过2-3周。若患儿抵抗力低下时,皮损可进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业知识讲座第25页水痘本病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