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卡通风宪法晨读教育宣传课件_第1页
绿色卡通风宪法晨读教育宣传课件_第2页
绿色卡通风宪法晨读教育宣传课件_第3页
绿色卡通风宪法晨读教育宣传课件_第4页
绿色卡通风宪法晨读教育宣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宪法晨读教育宣传宪法在我心中普/法/进/校/园

和/谐/你/我/他主讲人:XXX时间:20XX.XX宪法基础知识生活中的违宪案例学法知法懂法010203目录CONTENTS宪法基础知识PART-01普/法/进/校/园

和/谐/你/我/他宪法在我心中言论自由选举权受教育权财产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民的生活都受宪法的影响。比如说像我们公民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选举权、受教育权还有财产权,这些和我们的关系都非常密切,这些最根本的保障就是宪法。再比如像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些的本源也是宪法。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制定出来的总章程其序言强调:“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实宪法和我们更是深刻相关。宪法与我们的关系如同鱼和水的关系,鱼儿身处其中,或许未能觉察但是却受着水的滋养,并且感受着水变化带给自身的感受。看似和日常生活应该不大,其实不然。我觉得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宪法,国家基本大法,掌握法治精神。让遵法守法的精神最大限度服务利益于大家,所有一切井然有序欣欣向荣。如果执法者甚至是法律出了问题,我们可以诉诸于宪法寻求保护。而且一般法律的制定也是出自宪法。宪法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拥有的权利都是宪法规定的。宪法所代表的是一种理性价值和公民价值,如果我们了解宪法理解宪法那么我们就会树立宪法意识,明白自己的权利,会自觉地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宪法是最能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的法律从法理角度讲宪法思想中人权,民主,平等等观念深入人心,规范公权力运行,保护公民权利;从法律位阶上讲宪法是母法,一切和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得与宪法相抵触,都是宪法作用于生活的具体体现。从内容上讲我国宪法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国体政体),解释了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规定了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义务;生活中的违宪案例PART-02普/法/进/校/园

和/谐/你/我/他宪法在我心中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因为打架造成别人身体上、健康上的伤害,依据受伤程度可细分为:伤害罪普通伤害罪重伤罪普通伤害罪之加重结果犯案例恐吓勒索——就是用不当的手法,包括:恐吓、威胁、暴力等,强索金钱。8月4日凌晨1时,河南郑州一大型商场门上出现用水彩笔书写的恐吓敲诈信。恐吓者声称在商场内放置了150斤炸药,要求商场“准备1800万元”。郑州警方连夜紧急调动近200名警员,经过近4个小时的仔细侦查后竟发现:恐吓者是4名来郑州游玩的小学生,大的13岁,小的11岁。他们写恐吓信竟是在解手时突发“灵感”,觉得好玩。案例所谓窃盗罪,就是指「偷东西』。在没经过主人的同意下,随便取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和物品。窃盗罪案例2001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02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01年3月至12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16周岁以下对盗窃不用负刑事责任。窃盗罪但不负刑事责任不代表不负任何责任,小孩的监护人要负民事责任,比如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情节恶劣的要负行政责任。同学们在学校玩耍时,不论是用金钱或是物品当筹码,都不可以玩赌博的玩具或游戏。除了不可以从事赌博的行为外,也不可以提供别人从事赌博的工具或环境,否则就算你没有玩你还是犯了法。赌博罪案例2008年7月19日,贵州雷山县西江镇开觉村,一群小学生围在一小型“滚地龙”赌博器前一元、两元的下彩,进行赌博活动。一些不法人员走街窜巷设局引诱乡村小学生进行赌博,收刮学生零用钱。毁坏公物罪不论在学校或是公共场合,只要是不属於自己的东西,而是给大家共同使用的东西,就是公共物品。同学应该小心使用并爱惜公物,不可以随便破坏毁损或丢掉公物。市区内的绿地、健身器材、石椅损坏严重;街道两旁的公用电话亭、灯箱广告牌、雕塑、护栏、垃圾桶经常惨遭“毒手......这种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在《刑法》里被归为“故意毁坏财物罪”,它是指故意非法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把公共设施偷走,则以盗窃罪论处。案例学法知法懂法PART-03普/法/进/校/园

和/谐/你/我/他宪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