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版+习题 第八讲油气资源分布_第1页
石油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版+习题 第八讲油气资源分布_第2页
石油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版+习题 第八讲油气资源分布_第3页
石油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版+习题 第八讲油气资源分布_第4页
石油地质学教学课件ppt版+习题 第八讲油气资源分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地壳含油气盆地概要基本内容含油气盆地是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质单位。因此,从含油气盆地的概要,依次讨论了油气分布及控制作用。阐述了中国及世界含油气盆地的类型、特点及分布。第一节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一、油气在层位上分布特征

石油以中~新生界为主,占全部储量的92%~94.88%,古生界仅占8%~5.13%,在中、新生界中,中生界占有明显优势。天然气则以中、古生界为主,占总储量的90%,古生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新生界(第三系)。二、油气在地域上分布特征(一)不同级别油气田中油气储量的分布

大油气田占有极为突出的重要地位,虽具有广泛性,但极其不均一。(二)盆地及盆地带中的油气储量分布

油气主要存在于盆地内,有规律存在于地壳巨大沉降带中,可分4大油气盆地带:①北方大陆带;②特提斯海带;③南方大陆带;④太平洋带。(三)按纬度油气储量分布(1)早古生代

石油98%集中在南半球,天然气76%以南半球为主;(2)晚古生代

石油分布在南纬10°到北纬30°之间,集中度为92%;天然气分布在南纬20°~北纬20°之间,集中度为88%。(3)中生代

石油主要位于0°~北纬12°之间,集中度为57.2%,天然气90%以上分布在北半球,其中北纬54°~66°之间,集中度为60%。(4)新生代

油气分布较为广泛,从北纬70°到南纬90°均有;三、油气在深度上分布特征石油储量<1500m约47.75%,<3000m约95%,>3000m约5%;天然气储量绝大多数<3000m;四、油、气、煤分布的相关性(一)油、气、煤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古生代煤与石油的差别较为显著,中、新生代差别相对较少,中、新生代煤与天然气都较丰富。(二)油、气和煤在纬度上分布的相关性在北纬48°~57°主要分布煤,北纬24°~36°和60°~70°分别为以石油为主的和以天然气为主的油气聚集带和气油富集带。五、控制盆内油气富集的地质因素(一)成烃坳陷和油气聚集的关系(二)含油岩系的层序及古环境(三)三角洲、冲积扇、水下扇和深海扇等砂岩体与油气聚集①三角洲体系中能形成体积巨大的烃源岩;②三角洲区地壳活动性较大,沉积速率高;③三角洲区分布多种良好的砂岩体;④三角洲区因砂、页岩频繁交替造成地层超覆,岩性尖灭,巨厚超压页岩和同生断裂发育可以形成多种与底辟、滚动背斜有关的多种圈团。(四)蒸发岩与油气聚集

蒸发岩常与生油岩共存。相当多含油气盆地中,蒸发岩沉积前为半封闭一封闭微咸水沉积,非常有利于烃源岩形成。蒸发岩是良好的盖层。蒸发岩和非蒸发岩相之间常存礁、砂坝、粒屑灰岩发育的有利地带,常常是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呈指状交叉地带,也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五)断层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断层起通道作用,断层起遮挡作用更为经常,更为普遍.但业已成为遮挡的断层,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再活动,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六)不整合与油气聚集(1)不整合能将非储层改造成储层;(2)不整合是良好油气输导层;(3)不整合面是遮挡面;(4)不整合对油气破坏不大。(七)枢纽带是油气富集的有利地带

枢纽带在活动性大的一侧,常是良好的生油深坳陷区,具有丰富的油源;而斜坡,特别是枢纽带附近,则常是巨大楔状沉积体明显减弱、分叉和尖灭地带,或者是不整合、超覆和岩相突变地带,有利于形成多种圈闭,是神气聚集的有利场所。第二节中国含油气盆地概要

中国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东临太平洋板块,面积约960×104km2。现原油年产量已突破1.6×108t,跃居世界第五位,油气资源的分布直接受区域大地构造特征所控制。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和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的长期作用,造成中国板块的地壳结构及大地构造性质东西差异悬殊。以六盘山~龙门山深断裂带为畀,西部地壳厚约70km;东部地壳厚约30~35km,整体升降明显,形成辽阔的平原、丘陵及东南海域岛群。西部构造线:以北西西向为主,构造活动性大。构造线排列向南越趋紧密,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均有向南增强之势,是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结果;东部构造线:古生代以东西向为主,中、新生代以北东东向为主。古生代构造活动性弱,沉积较稳定,以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为界。

上述大地构造特征在中国平均布伽重力异常图及莫霍面深度图上得到明显的表征,显示出中、新生代以来中国板块可分成西部聚敛区、东部扩张区、中部过渡区三种不同的构造格局。

含油气盆地划为三大类,归属三个含油气大区:(1)西部造山带挤压型盆地(有些具压扭型)

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推挤,挤压聚敛作用明显。导致地壳增厚,造成一系列北西西向挤压造山带与大型盆地相间排列,在造山带前缘前陆盆地与中间地块或陆块组成大型复合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如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及藏北羌塘等盆地;在造山带内部则形成山间盆地,如吐哈盆地、河西走廊盆地群。西部含油气大区的布佃重力异常值约在-550~-100毫伽以下,地壳厚度介于42~60km,青藏高原厚达70km,地温梯度约为2.0~2.5℃/100m在一些深断裂附近有少量中、新生代玄武岩。西部含油气大区实际上南北有别,北半部属西北古生代造山区,拥有数千至万米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岩系,古生界为海相沉积。(2)东部裂谷带拉张型盆地(有些具张扭型):

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和中国大陆仰冲,地壳减薄,地幔上拱,热力构造作用明显,以大陆裂谷式或大陆边缘裂谷式、断陷~拗陷型为特色,基性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一系列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岩浆弧为主的扩张隆起带和扩张沉降带。在这些沉降带中发育了松辽、渤海湾、江汉等含油气盆地等东南沿海大型沉积盆地。东部含油气大区的布伽重力异常值约为50毫伽,地壳厚度30~40km,地温梯度较高,约为3.5~4.5℃/100m.沉积有机质易于成熟,中、新生界湖相烃源岩系发育,(3)中部克拉通过渡型盆地:

位于两大区间,自北向南有二连、陕甘宁、四川、楚雄等大型盆地,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推挤,在这些盆地西缘形成了一系列近南北向的挤压推覆构造带,如贺兰山、桌子山、龙门山、哀牢山等,向东从山前带很快过渡到稳定的克拉通大型盆地,既有挤压机制,又有拉张(或张扭)机制。布伽重力异常值和地壳厚度亦介于上述两大区之间,分别为-100~-180毫伽及40~50km.地温梯度约2.5~3.0℃/100m。

中国油气资源蕴藏丰富、分布广泛,归纳起来具有下列特点:(1)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造成数量众多、类型较全的含油气盆地。在燕山~喜山运动作用下,接受了巨厚中、新生代陆相沉积,拥有石油资源量813×1008t,占全国石油资源量的86%。(2)海相与陆相生、储油气层系都很发育,在中、新生界陆相沉积之下,尚伏有古生界及中、上元古界海相地层,构成多时代生、储油气层系重叠的多层结构,产油气地层时代延续很长。(3)油气资源的地理分布主要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及海域平原丘陵区:504X108t,占53%;复杂地形区:440X108t,占47%。(4)油气资源深度分布基本适中,深层尚有潜力

小于2000m:127.5×108t,占18.37%;2000~3500m:356.4×108t,占51.35%;3500~4000m:103.2×108t,占14.88%;大于4500m:102.5×108t,占14.78%。第三节世界含油气盆地概要

近代板块构造学说将地壳划分为若干稳定区域,即太平洋板块、亚洲诸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中国~东南亚板块)、北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等,成为各大洲、大洋的核心。在其周缘常为活动带所环绕。上述大型板块,多为前寒武系结晶变质岩系基底,其中的内部拗陷、边缘拗陷及断陷都是长期拗陷部分,有利于油气生成和聚集。一、亚洲诸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

主要包括中国~东南亚板块和西伯利业板块及其边缘的各时期褶皱带。中国~东南亚板块及其周缘的中、新生代和古生代褶皱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二、北欧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

包括波罗的地盾、乌克兰地盾、俄罗斯地台及其西北缘加里东褶皱带、西南缘海西褶皱带、南缘阿尔卑斯褶皱带。三、非洲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

主要包括非洲地台和阿拉伯地台,其间为红海地堑所隔。阿拉伯地台向东北倾没,其边缘斜坡与相邻扎格洛斯山前坳陷组成巨大的复合型波斯湾盆地。为油气储量最丰富区域之一。四、北美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

北美板块由加拿大一格陵兰地盾和北美地台组成。在地台内部拗陷中,沉积厂以占生界为主的浅海相及陆相地层,厚约1000-2000m,油气产自古生界。在地台南部边缘拗陷墨为产油最多的区域,生产层属中新、生界。五、南美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

包括巴西一主亚那地台,东缘濒海,西缘及北缘为安底斯褶皱带。地台上有三个内部拗陷,拥有古、中、新生界沉积。六、印度洋板块及其边缘褶皱带

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地台及印度地台,东、东南缘为海西及加里东褶皱带,北邻喜马拉雅褶皱带。

总之,各大洲都发现了重要的油气资源,证明凡是沉积岩发育的区域都是值得注意的,并且许多国家正在加强对深部地层和沿海大陆架的油气勘探工作,今后会有更多的重要发现。从上述我国及世界油气分布轮廓来看,地壳上油气资源的分布非常普遍,无论是在大陆或海洋、沙漠或湖沼,都有着油气田的分布。但是,其蕴藏量却很不平衡,全世界产出商业石油的160个盆地中,只有6个盆地发现储量超过70×108t(500×108bbl)石油和/或等量天然气,占世界发现石泊总量的65%。全世界正在生产的油田约41000个、气田约26000个。大油气田的油、气储量的深度分布:1220~3050m深处,埋藏储量79%;中等深度,储量46.1%;<1220m约各占25%;3050~3660m随着现代勘探技术的改善,>4000~5000m的大油、气田愈益增多。按产油气的时代:震旦纪~第四纪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