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白山路项目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评价报告书_第1页
本科毕业设计-白山路项目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评价报告书_第2页
本科毕业设计-白山路项目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评价报告书_第3页
本科毕业设计-白山路项目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评价报告书_第4页
本科毕业设计-白山路项目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评价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市2013年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白山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IPAGEV吉林大学目录第1章总论 11.1项目的由来 11.2评价目的和原则 21.2.1评价目的 21.2.2评价原则 21.3编制依据 31.3.1有关法律法规 31.3.2有关技术规范 31.4评价内容 41.5评价标准 41.5.1环境质量标准 41.5.2污染物排放标准 51.6评价因子及评价重点 61.6.1评价因子 61.6.2评价重点 71.7评价等级 71.7.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等级 71.7.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 71.7.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81.7.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81.8评价时段和评价范围 81.8.1评价时段 81.8.2评价范围 81.9污染控制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 91.9.1污染控制目标 91.9.2保护环境的目标 91.9.3环境敏感点 10第2章工程概况 112.1项目基本情况 112.1.1地理位置 112.1.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及规模 112.1.3主要工程量 152.1.4桥涵工程量 162.1.5排水工程量 162.1.6电气工程量 172.1.7绿化工程量 172.2主要技术标准 172.2.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172.2.2排水工程技术标准 182.3工程内容 192.3.1道路工程总体设计原则 192.3.2道路工程内容 192.3.3桥涵工程 262.3.4排水工程内容 292.3.5照明工程 312.3.6绿化工程 322.3.7其它附属工程 342.4预测交通量 342.4.1城市规模 342.4.2主要交通源的特点 342.4.3经济发展对交通量的影响 342.4.4各特征年的预测交通量 352.5项目施工组织 372.5.1施工平面布置 372.5.2占地和拆迁 372.5.3土石方平衡 382.5.4施工期三场 382.5.5工期安排 432.5.6投资总额 432.5.7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432.5.8施工环保管理 46第3章工程分析 473.1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473.1.1施工期环境影响因子 473.1.2运营期环境影响因子 493.2工程污染源分析 503.2.1工程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503.2.2工程运营期产污分析 533.2.3工程主要环境问题 54第4章环境概况 564.1自然环境概况 564.1.1地理位置 564.1.2地形、地质及地貌 564.1.3水文特征 564.1.4气候、气象条件 574.2社会环境简况 574.2.1行政区划 574.2.2土地利用 584.2.3工业 584.2.4农林牧业 584.2.5交通运输 59第5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05.1社会环境现状评价 605.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05.2.1地质地貌 605.2.2土壤类型 605.2.3植被状况 605.2.4动物状况 615.2.5景观 615.3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15.3.1监测断面设置 615.3.2监测指标 635.3.3监测时间 635.3.4评价方法 635.3.5评价结果 635.4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645.4.1监测点位设置 645.4.2评价因子 645.4.3监测时间 645.4.4气象条件 645.4.5评价方法 655.4.6监测结果 655.4.7评价结果 665.5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65.5.1监测点位设置 665.5.2监测数据 665.5.3评价标准 665.5.4评价方法 675.5.5评价结果 67第6章环境影响评价 686.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686.1.1对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686.1.2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696.1.3拆排迁的影响 696.1.4对交通通行的影响 696.1.5小结 706.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06.2.1土地利用影响评价 706.2.2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16.2.3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726.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36.3.1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736.3.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 766.4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846.4.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846.4.2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856.5空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866.5.1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866.5.2营运期空气环境影响评价 886.6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896.6.1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96.6.2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96.7景观影响评价 906.7.1景观环境影响识别 906.7.2施工期景观影响分析 906.7.3营运期景观环境的影响 916.8环境风险分析 916.8.1施工期环境风险分析 916.8.2运营期环境风险分析 926.9对温德河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926.9.1施工期对温德河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926.9.2运营期对温德河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936.10水土流失预测与评价 936.10.1水土流失侵蚀预测 946.10.2预测结果及分析 946.11健康和安全 95第7章公众参与 967.1公众参与目的与作用 967.2公众参与调查实施 967.2.1调查范围及对象 967.2.2调查内容 967.2.3调查方法 987.2.4调查实施情况 987.3项目公示 987.4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037.5公众参与的分析及建议 105第8章环境保护措施 1078.1环保措施 1078.1.1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1078.1.2声环境保护措施 1078.1.3水环境保护措施 1088.1.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098.1.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098.1.6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108.1.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118.2环保工程投资估算 1128.2.1环保一次性投资 1128.2.2环保投资估算 112第9章环境保护管理及监控计划 1149.1环境管理 1149.1.1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1149.1.2施工期环境管理 1149.1.3营运期的环境管理 1159.2环境监测 115第10章项目经济损益分析 11610.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610.2社会效益 11610.3经济效益 11710.4环境正效益 11710.4.1排水管网对区域地表水体环境正效益分析 11710.4.2道路绿化带环境正效益分析 11810.4.3道路系统的环境正效益分析 118第11章项目环境可行性和选址合理性分析 11911.1国家相关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11911.2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性分析 11911.3道路选线的合理性分析 12011.4取、弃土场处置方式可行性分析 12011.5公众参与与认同程度 121第12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212.1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212.1.1规划的符合性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2212.1.2环境质量现状 12212.1.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2212.1.4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12412.1.5公众参与 12412.1.6结论 12412.2建议 125吉林市2013年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白山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AGE125吉林大学总论项目的由来近年来,吉林市经济和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资源优势、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加快吉林市的建设步伐,依据城市结构,急需加快进行道路交通网络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为完善吉林市小白山区域道路网结构,给居民提供一个更为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宽敞、便利、舒适、秩序井然的道路交通,同时也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实施白山路建设工程,该工程已经列为吉林市2013年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随着该项目的建成和完善,将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促进和诱发新的交通出行,产生诱增交通量。白山路交通功能除了长距离快速交通以外,还兼有区间交通和服务功能。作为城市主干道,以区域性交通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与主干路组成路网,广泛连接城市各区与集散主干路交通。根据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吉林大学受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并参照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的要求,我公司接受任务后,组织技术人员在对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环境质量监测、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及区域自然、社会环境等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吉林市2013年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白山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吉林省环保厅、吉林市环保局、吉林市环境监测站、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项目可研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评价目的和原则评价目的通过对道路建设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的调查及分析评价,对道路建设带来的各种影响作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防范和减缓对策,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其具体目的为:(1)对拟建工程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2)对拟建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中的各种工程行为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3)根据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果,提出环境不利影响的预测及分析结果,提出环境不利影响的预防、缓解、降低至最小程度的措施和采取补偿措施的途径;(4)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工程的环境保护设计及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评价原则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次评价将遵循如下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法令、标准及规范,力求做到工作深入、内容完备、数据准确、论据充分、措施具体,使评价成果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避免重复工作,缩短评价周期。(3)坚持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危害给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4)坚持以预防为主、保护环境优先为基本原则,通过类比分析和实地考察,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操作性强的环境保护措施。(5)坚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作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6)广泛参与原则,广泛吸收相关专家、有关单位和个人及当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编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年10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8、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89年11月29日;9、国家环保总局环发[1999]61号文《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1999年3月17日;10、国家环保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1999年4月21日;11、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12、国家环保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9月2日;13、交通部[1990]17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0年。有关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96);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评价内容本项目包括道路、污水、雨水、交通工程、照明及绿化等主要工程。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将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施工期产生的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建设工程对土地的占用;工程的开挖对水体、植被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粉尘、扬尘及沥青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征地及拆迁对附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施工期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期机械噪声、汽车尾气、施工场地对周围声环境特别是居民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此外,营运期新建道路车辆运行所带来的交通噪声与尾气排放的环境影响。其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1。表1-SEQ表1-\*ARABIC1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施工期运营期1、施工粉尘、扬尘、汽车尾气及沥青烟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2、施工机械噪声及运输车辆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3、工程占地、植被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工程弃土、弃渣对环境的影响5、征地、拆迁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1、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2、交通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评价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根据《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DB22/388-2004)可知,松花江吉林江段丰满坝下~白旗分别江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Ⅲ类水体标准;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经吉林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从清源桥断面下游8.5km处排入松花江。吉林市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位于松花江吉林江段清源桥~白旗江段之间,为吉林市工业用水区,该江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标准,见表1-2。表1-SEQ表1-\*ARABIC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摘录)指标Ⅱ类水域标准Ⅲ类水域标准pH(无量纲)6~96~9BOD5≤3mg/L≤4mg/LCOD≤15mg/L≤20mg/LNH3-N≤0.5mg/L≤1.0mg/L2、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区内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详见表1-3。表1-SEQ表1-\*ARABIC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级别浓度单位NO2日平均1小时平均0.080.20二级标准mg/m3(标准状态)CO日平均1小时平均4.0010.00TSP日平均0.30SO2日平均1小时平均0.150.50PM10日平均0.153、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两侧35米内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其它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标准值如下表:表1-SEQ表1-\*ARABIC4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Leq:dB(A))依据昼间夜间60502类标准7055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工程位于吉林市城区,在评价区域内污水经市政管网排入吉林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从清源桥断面下游8.5km处排入松花江松花江吉林段。根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执行三级排放标准。表1-SEQ表1-\*ARABIC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单位:mg/L指标三级标准PH6~9SS≤70BOD5≤30COD≤100石油类≤10动植物油≤20 NH3-N 15注:上述标准中,pH无量纲,其余因子单位为mg/l。2、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和营运期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评价因子标准限值见表1-6。表1-SEQ表1-\*ARABIC6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评价标准SO2NOx颗粒物《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无组织排放限值0.40mg/m30.12mg/m31.0mg/m3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表1-SEQ表1-\*ARABIC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Aeq(dB)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055评价因子及评价重点评价因子1、现状质量评价因子地表水环境:pH、COD、BOD5、SS、DO、氨氮、总氮、总磷8项污染指标;空气环境:颗粒物、SO2、氮氧化物;声环境:沿线环境噪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植被;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1)施工期施工期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施工期废(污)水、建设弃碴、施工扬尘及施工噪声等。(2)营运期地表水环境:COD、BOD5和氨氮空气环境:颗粒物、SO2、氮氧化物声环境:沿线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道路沿线垃圾评价重点本项目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对外环境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可分为建设期和营运期两个阶段,一般情况,建设期的不利影响要大于营运期。为提高环评报告书的实用性、科学性、有效性,本次评价确定评价重点为:通过项目的现状调查,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在深入进行工程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及其论证的基础上,施工期以声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空气环境并重进行评价;营运期,针对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特点,重点论述对区域声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突出项目的社会、环境正效益。评价等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1993)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原则及项目的工程情况,污水受纳水体为松花江吉林市段。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为大型河流,因此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该项目工程属于城市道路主干路,对大气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扬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故本环评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的规定,本工程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期开挖、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及运营期交通噪声。施工期噪声影响范围为施工区,影响时段均在施工期,工程结束后施工期噪声随即消失。运营期产生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项目建成后噪声级不会有明显增加,受影响人口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因此,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二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建设道路长6330.596m,红线宽度60m,铺装总面积375406m2,所以本工程占地小于20km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的规定,区域内主要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且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种类,评价区域不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等具体特点,故本评价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评价时段和评价范围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和营运期(2015年10月~2030年10月)。评价范围1、施工期施工期评价范围见表1-8。表1-SEQ表1-\*ARABIC8施工期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最终受纳水体松花江吉林市段环境空气道路工中心线200m范围声环境道路沿线和拟建地场界外200m范围内及附近敏感点生态环境道路拟建地及周围200m2、营运期营运期评价范围见表1-9。表1-SEQ表1-\*ARABIC9营运期评价范围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最终受纳水体松花江吉林市段环境空气道路工程中心线200m范围声环境道路沿线和拟建地场界外200m范围内及附近敏感点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地周围200m社会环境道路沿线直接影响的范围区域及周边社会经济发展污染控制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污染控制目标严格控制施工期施工粉尘、扬尘、汽车尾气及沥青烟的排放,保护施工区周边敏感点(医院、学校、居民区等)的环境空气质量;营运期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保护沿线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加强对施工期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的管理,避免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产生影响;控制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噪声对道路沿线两侧的影响,保护施工沿线声环境质量,特别是加强对敏感点的保护;控制营运期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一定措施降低噪声的影响;控制施工期因取土、弃土、挖方、填方等工程行为产生的水土流失;合理处置施工期固废物,及时运往垃圾场,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保护环境的目标保护吉林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不受影响;保护地表水环境质量,不加重其污染程度;保护施工道路沿线声环境质量不受影响;合理处置弃土,使其综合利用,加强堆土管理,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施工期及营运期对城市道路两侧景观及植物资源的保护;保护因工程需要而搬迁居民生活质量不受大的影响,按有关政策给予经济补偿;环境敏感点本项目东起大蓝旗街,西至温德河街。本项目起点在吉林市地表饮用水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保护区范围是温德河段从吉林市外环公路温德河过河大桥至温德河入江口河两岸的河岸线以内部分。主要敏感点详见表1-10,本项目拟建道路与环境敏感点位置图详见图1。表1-SEQ表1-\*ARABIC10环境敏感点一览表序号敏感点名称方位距中心线距离受影响环境要素备注1滨河家园项目北侧40m空气、噪声刚刚竣工,小区入住率未达到10%2四合田园二期项目南侧50m空气、噪声住宅小区3四合田园一期项目南侧50m空气、噪声住宅小区4温德河项目东侧60m地表水吉林市地表饮用水二级保护区工程概况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吉林市2013年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白山路工程建设单位: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吉林市丰满区工程总投资:39510.18万元工程内容:本项目新建白山路总长6330.596m,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在内,铺装总面积375406m2;敷设雨水管线总长17500m,污水管线连接管7304m;绿化种植行道树1560株,绿化面积39682m2;照明路灯540套。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吉林省丰满区,东起大蓝旗街,西至温德河街。本项目的路线方案详见图SEQ图\*ARABIC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及规模道路等级根据道路在吉林市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按照《白山路(温德河街-大蓝旗街)道路规划》的要求,确定白山路(温德河街-大蓝旗街)的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路线方案白山路西起规划温德河街,东至规划大蓝旗街,道路长度6330.596米,规划红线宽度60米。规划断面为3米(人行道)+11.5米(混行车道)+2米(绿化带)+12米(机动车道)+3米(绿化带)+12米(机动车道)+2米(绿化带)+11.5米(混行车道)+3米(人行道)=60米行车速度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此区域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考虑到今后发展趋势,宜采用适宜的技术标准,以此确定白山路(温德河街-大蓝旗街)的行车速度为60km/h。设计年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饱和年限为15年。排水工程新建雨水管线17500m,其中:D300mm雨水管线8618m,D600mm雨水管线1013m,D800mm雨水管线3288m,D1000mm雨水管线4031m,D1200mm雨水管线550m。新建污水管线7304m,其中:D500mm污水管线128m,D600mm污水管线1481m,D800mm污水管线5695m。桥涵工程白山路桥梁采用双幅桥结构,桥梁孔跨布置采用2-20m,桥梁全长40m。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采用圆柱式桥墩,柱式桥台,桩基础。白山路项目根据道路沿线实际情况设置净3m×2.5m箱涵305m。道路照明低压电缆18.99千米,路灯540盏。图1拟建道路地理位置及环境敏感目标位置示意图(1)图1拟建道路地理位置及环境敏感目标位置示意图(2)主要工程量本项目新建1条道路及沿道路敷设的污雨水管线,其中:新建道路总长6330.596m,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在内,铺装总面积100217.64㎡;敷设雨水管线总长17500m,污水管线连接管7304m;绿化种植行道树1560株,绿化面积39682m2;照明工程540盏。主要工程量一览表见表2-1。表2-SEQ表2-\*ARABIC1主要工程量一览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1白山路长m6330.5962机动车道面积m21539303混行车道面积m21627704人行道面积m2302935雨水工程m175006污水工程m73047箱涵m3058桥梁m409绿化工程株1560m23968210照明工程盏54011征地面积m238667512拆迁面积m22406513项目总投资万元39510.18征地、拆迁数量见表2-2。表2-SEQ表2-\*ARABIC2征地、拆迁数量表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拆迁m2240652征地m2386675道路工程量见表2-3。表2-SEQ表2-\*ARABIC3道路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道路长度m6330.5962用地面积m23754063机动车道m21494224混行车道m21560095人行道m2302936分隔带m2396827行道树株15608侧石m470419缘石m1227410树穴座1560桥涵工程量表2-SEQ表2-\*ARABIC4桥涵数量表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箱涵m305净3m×2.5m2桥梁m402-20m排水工程量表2-SEQ表2-\*ARABIC5雨水工程数量表序号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D300mm钢筋混凝土Ⅰ级管m8618平均埋深1m2D600mm钢筋混凝土Ⅱ级管m1013平均埋深2.5m3D800mm钢筋混凝土Ⅱ级管m3288平均埋深3.5m4D1000mm钢筋混凝土Ⅱ级管m4031平均埋深4.3m5D1200mm钢筋混凝土Ⅱ级管m550平均埋深3.5m表2-SEQ表2-\*ARABIC6污水工程数量表序号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D5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Ⅱ级管m128平均埋深3.6m2D6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Ⅱ级管m1481平均埋深4.6m3D800mm钢筋混凝土承插口Ⅱ级管m5695平均埋深5.0m电气工程量表2-SEQ表2-\*ARABIC7电气工程数量表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低压电缆km18.992路灯套540绿化工程量表2-SEQ表2-\*ARABIC8绿化工程数量表编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绿化带m2396822行道树棵1560主要技术标准道路工程技术标准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0-95);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道路工程技术标准详见下表2-9。表2-SEQ表2-\*ARABIC9道路设计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采用规范值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2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3车道数双向6车道4荷载标准Bzz-1005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6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m)10007不设超高最小圆半径(m)6008设超高最小半径一般值(m)300极限值(m)1509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m)150极限值(m)10010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5011圆曲线最小长度(m)5012最大超高横坡(%)413合成坡度(%)6.514最小坡长(m)15015凸形竖曲线一般值(m)180016极限值(m)120017凹形竖曲线一般值(m)150018极限值(m)100019竖曲线长度一般值(m)12020极限值(m)5021最大纵坡一般值(%)522极限值(%)6排水工程技术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雨水水力计算暴雨强度公式:q=1600*(1+0.8LgP)/(T+5)^0.76暴雨重现期:P=1-3年径流系数取0.5-0.65汇水延时15分钟(2)污水水力计算城市污水量应由城市给水工程供水用户排出的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和工业废水量组成。并应根据城市平均用水量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污水管线水力计算参数:根据市区规划人口密度分别计算。城市一类市区为1000~2000人/公顷,二类市区为800~1200人/公顷。平均日综合用水定额为260升/人,总变化系数k=1.1~1.5,各管段流量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法计算确定。污水设计流量按面积比流量计算。公式为:Q=kqif其中:Q-污水设计流量(L/sec)k-污水总变化系数qi-面积比流量(L/sec.ha)f-服务面积(ha)工程内容道路工程总体设计原则(1)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计划,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3)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少占地、少拆迁;(4)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5)尽量满足绿化的要求,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6)贯彻城市道路为人民服务,为发展生产服务,为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服务,为各行各业服务的方针,确定合理的道路方案。道路工程内容道路横断面设计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道路总体规划,满足道路使用功能及预测交通量的需要。车道宽度设计时,进口道展宽段应尽可能为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分车道行驶创造条件,特别是设置有专用箭头灯时,必须设置相应的专用车道。改建及治理交叉口,当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超过2辆时,应配以专用车道;在有中央分隔带的进口道上,应充分利用分隔带空间展宽成进口车道,剩余宽度应满足行人过街驻足空间的要求。进口道设计时右转车道宜向进口道右侧(靠非机动道或人行道一侧)展宽,左转车道宜向进口道左侧(靠道路中心线一侧)展宽。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当车道宽度大于3.5m时,有利于车辆行驶,车速略有提高;当车道宽度小于3.5m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受到影响,车速降低。当宽度大于标准宽度2.5m(此时车道宽6m,接近于两个车道的宽度)时,其车速约提高30%。此时,即使再增加车道宽,由于受到车辆本身性能的限制,其车速不可能再提高。因此进行车道宽度设计时,应根据道路上行驶的车型设计速度,合理地确定车道的宽度。道路横断面布局能够适应城市交通流构成的转变,适应城市交通长远可持续发展要求,体现其系统性与连续性。道路横断面设计注重景观要求,提高道路的宜人氛围。道路宽度根据交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机动车车道条数与车道宽度,节约道路用地资源,降低工程造价。道路横断面布置综合协调交通需要、道路绿化、建筑艺术、日照通风、减灾防灾、埋设各种地下管线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应考虑路口渠化与展宽设计,以加强路口的通行能力,并考虑排水管线的平面及竖向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此次的道路的横断面形式,结合发展要求来确定,合理确定道路断面形式。白山路采用四幅路布置,规划红线宽60米。3米(人行道)+11.5米(混行车道)+2米(绿化带)+12米(机动车道)+3米(绿化带)+12米(机动车道)+2米(绿化带)+11.5米(混行车道)+3米(人行道),全宽共计60米。新建道路的横断面型式确定如下,横断面图详见图2。图SEQ图\*ARABIC2白山路道路横断面图道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吉林市处于平原地带,地形起伏不大,道路平面位置按照已确定的规划道路网,结合吉林市中心区路网方向,并结合吉林市地形、地质、水文及其功能需要,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进行平面线形设计,力求做到既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又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1)平面设计根据吉林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白山路路道路规划的要求,进行道路平面设计。平面线位以给定的规划图确定,依据规划道路走向定线。(2)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白山路规划高为依据,并充分考虑沿线道路两侧排水、现状地面高程等问题。在满足管道敷设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填挖方量,节约工程投资。设计纵坡控制在0.3%~3.5%。路基路面设计1、路基设计(1)土基回弹模量E0≥35MPa。(2)路基设计路基必须分层填筑碾压,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路床顶面层最小厚度不小于10cm,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内。表2-SEQ表2-\*ARABIC10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主干路压实度(%)填方0~80≥9580~150≥93≥150≥92挖方0~30≥9530~80≥93注:表中数值均为重型击实标准。(3)路基防护设计填方边坡坡率为1:1.5,挖方边坡坡率为1:1,道路两侧路基按临时放坡考虑,结合地块开发逐步整平。(4)管线沟槽回填管顶以上50cm及两侧回填范围内按市政工程有关要求施工,压实度应符合道路路基压实度标准。2、路面设计(1)沥青混凝土路面:优点:外表美观,路面线性流畅,行车舒适,无接缝,低噪音,可回收再利用等,适合环保和城市道路的交通要求;另外沥青混凝土路面能较好的适应地基的工后沉降而不会产生大的破坏;路面铺筑完成后,即可开放交通;路面容易维修和养护。缺点:适应气候能力较差,炎热、多雨都会给路面带来破坏;交通量大特别是重型交通量大也会对路面造成破坏,特别是在路口、公交车停靠站台出容易发生拥包现象。(2)水泥混凝土路面:优点:路面刚度大,强度高,板体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扩散荷载的能力;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优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耐疲劳性强,使用寿命长;对油及大多数化学物质不敏感,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养护工作量及费用较沥青混凝土路面低。缺点:路面有接缝而造成驾驶效果差,噪音大,光污染严重,路基沉降容易造成跳板,不能再次利用;施工及维护难度大;养生期较长,铺筑完毕后不能及时开放交通;路面破损后修补困难。按照道路等级、交通量对路面的要求,根据地区气候、水文地质条件、筑路材料分布情况,结合本地区路面使用经验,从满足功能、节约造价的角度出发,根据道路的不同等级使用不同的路面结构。路面结构的拟定应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路面设计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路面的结构形式,设计使用年限以及其他道路设计指标应视具体工程确定。根据吉林地区的具体情况建议采用以下的车行道路面结构组合。白山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所以路面结构宜采用市区主干路结构标准。即机动车道结构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20cm水泥稳定碎石(6%)+20cm水泥稳定碎石(5%)+30cm天然砂砾,结构总厚度87cm。5cmAC-5cm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6%)20cm水泥稳定碎石(5%)30cm天然砂砾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图SEQ图\*ARABIC3机动车路面结构示意图混行车道结构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20cm水泥稳定碎石(6%)+20cm水泥稳定碎石(5%)+20cm天然砂砾,结构总厚度76cm。5cmAC-5cm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6%)20cm水泥稳定碎石(5%)20cm天然砂砾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图SEQ图\*ARABIC4混行车道路面结构图沥青路面采用沥青标号为道路石油沥青AH-90。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是为了增强面层沥青活性,提高路面使用寿命,达到提高路面结构整体性价比的目的。下面层采用重交沥青是为了在保证路面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的厚度是为了保证基层强度,底基层是为了减少软弱地基对面层结构的影响。(3)人行道结构①人行道结构8cm人行道板(彩色方砖)+5cm水泥砂浆(1:3)+20cm水泥稳定碎石(6%),总厚33cm。55cm水泥砂浆20cm水泥稳定碎石(6%)8cm彩色方砖33cm结构总厚度图SEQ图\*ARABIC5人行道路面结构图②过街设施本工程交叉口均采用平交路口,行人过街通过灯管路口控制。同时为了减少行人过街时间,在交叉口处设置渠化岛,方便行人驻留。③无障碍设计为体现现代化社会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怀和照顾,本工程需进行无障碍设计。在人行道、沿线单位出入口、道路交叉口、人行过街、公交车站等设施处满足视力残疾者与肢体残疾者以及体弱老人、儿童等利用道路交通设施出行的需要。对此我国已有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予以了明确规定。对于视残者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