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_第1页
中西文化比较_第2页
中西文化比较_第3页
中西文化比较_第4页
中西文化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第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绪论一、为何要进行中西文化比较二、如何比较——比较的方法三、文化的内涵及特性第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为何要进行中西文化比较

★文化比较的缘起和过程——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及由此产生的问题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根源差异导致冲突文明的冲突——现当代国际冲突的根源之一东西交流的现实要求全球化过程中自我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第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花蕊夫人第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如何比较——比较的方法与范围

(一)比较的方法

◆第一种是挞伐排斥的比较模式

◆第二种是调和吸纳的比较模式

◆第三种是多元共存的比较模式

第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我们的方法:第一,需要充分借助文本、实践、教义等各方面的材料,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比较对象,避免片面性;第二,要把文本、思想、实践放在社会文化历史中来思考,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性。审慎而谦虚的态度是必要的。第三,比较研究必须谨慎地限定自己的比较范围,比较范围的不同将会带来差异很大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另外,比较者要承认自己的比较结果仅在比较范围内部有效。第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比较的范围

“西方”内涵要界定“文化”内涵要界定注重对中西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有重大影响的流派的观点比较;注重当代中西生活方式的差异对比。第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文化的内涵及特性(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现象:一切和人的活动有关的现象,注入了人的劳动的成果,都可以称之为文化现象◆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内容,文化就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客观的生存环境的活动及其创造物。第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文化的特性

1、文化是一个整体的、复合的、动态系统

2、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3、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三)文化的功能

第一、文化能影响人、塑造人

第二,文化具有阻碍或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第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第1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章中西文化的源起与流变

一、中华文化的源起与流变(一)上古神话传说与原始宗教中反映出的文化精神(二)元典文化精神(三)中华文化的定型与强化——三教合一二、西方文化的源起与流变(一)古希腊文化精神(二)古罗马文化精神(三)基督教文化精神

第1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中华文化的源起与流变

(一)上古神话传说与原始宗教中反映出的文化精神◆神话的文化内涵:人们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幻想式表达◆中西神话人物对比:西方神:“自然人”的超能力化、形体完美化

中国神:圣贤的神化或神化的圣贤◆中国神话人物代表: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帝喾、颛顼、尧、舜◆原始宗教活动中反映出的文化精神——龙图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第1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元典文化精神◆元典是指数千年来影响我们中华民族方方面面的思想性作品。主要是诸子百家以前及百家自身的著作。

◆《易经》: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南怀谨:“如果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春秋、战国后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周易》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之大德曰生”。◆《诗经》:人之真性情的自然表达。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尚书》:中国传统政治观念的经典表达:天罚无道、敬天保民、以德治国第1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中华文化的定型与强化——三教合一

◆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思想上,儒家思想的“独尊”◆思想发展的主线: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文化结果:儒、释、道三教合一第1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侠客行》第1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平调》第1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1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山,复照青苔上。

《鹿柴》

第1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西方文化的源起与流变

(一)古希腊文化精神

◆斯巴达文化特征:真的勇士人性的生活在哪里?斯巴达人精神特质:坚韧不拔、绝不投降、民族至上◆雅典文化特征:个性自由、人性的美好→人文精神第1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古希腊的文化精神

◆追求理性客观之真知识即美德◆追求自由自由意志:善的前提,责任的基础◆追求自然之美

Yalom:《自由乳房》第2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法国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第2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精神的凋落

亚历山大造访犬儒派学者第欧根尼第2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古罗马的文化精神——狼性文化母狼哺育罗慕洛斯兄弟第2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基督教文化精神

1、犹太教与基督教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扬弃:a、民族宗教-普世宗教b、末世论-救赎论c、地上天国-属灵天国d、外在律法-内心信仰第2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基督教基本教义: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天国说。第2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基督教对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对古典西方文明成果的保护与传承◆

基督教教义与当代西方平等、自由之观念上帝之民→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民主民主的实质:象尊重自己的权利一样尊重别人的权利(公民意识:我们不是某些人的臣民,而是上帝之子)◆

基督教与西方的学术传统和科学精神第2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贡献:

第一,基督教鼓励信徒研究自然第二,基督教增强了基督徒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信心。第三,教会学校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养了奠基人。第2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章

整体与个体——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生存方式思维方式整体“海中地”中国自然地理西方“地中海”个体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中西思维方式的影响第2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性思维表现

(一)整体主义的宇宙观

:混天说,盖天说中国哲学所谓“整体”《幼学琼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第3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宇宙整体之性质:变动变动方式和动力:天道观: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之三则:变易、易简、不易变易:世间无不变之事、无不变之物、无不变之人易简:大道无形,其理至简,化繁为简,是为高人。(高手:无招胜有招,善抓住事物的根本,而根本的东西都是朴素而简单的)不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君子从容中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第3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变”的两方面:

1、顺应天时,与时偕行

《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如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荀子•王制》:“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人之当为:顺应天时“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第3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守经与权变

《春秋公羊传》:“权者何?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行权的三个条件:首先,行权必须出自善良的动机,“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其次,行权的前提必须是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第三,行权的主体作出这样的行为必须是出于大公无私,置个人利益于不顾(自贬损),而且行权行为不会伤害到无辜(不害人)。如果是“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就不是行权。第3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响:◆顺应天时:制天使而用之(积极)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相对消极)梁漱溟:中西印对待简陋木屋的态度◆善于变通天无绝人之路的乐观心态对规则与契约的灵活理解

列车未运动时禁止使用我们对“头脑灵活”的肯定第3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以“天人合一”为主要特征的天人关系论

天人关系:中国哲学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推天道以明人道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第3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以群体(整体)为本位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儒家整体价值观的着眼点:对人的意义问题及生命有限性的思考。◆中国人眼中的群体:血亲集团及其扩大后的共同体(后)◆优势:强调人的社会担当、大一统观念◆负面影响:对个体权利的消解(器官的比喻)第3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宗法伦理结构确立的两个依据:天道与年龄由对天道的理解确立家庭关系,由家庭伦理扩充确立“家天下”内部成员的等级及规范。这种以自然天道为依据确立起的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伦理观念和制度即宗法伦理和宗法制度。中国人的崇“老”政治上的家国同构生活上的追求群体之“乐”:家庭之天伦之乐与独乐乐莫如众乐乐非主流的隐士生活第3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西方文化的个体性思维表现

(一)原子主义的宇宙观机械的宇宙观整体是部分之和由个体到整体的认识方式(二)人与万物的关系:物我二分(三)以个体(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第3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原子主义的宇宙观机械的宇宙观:早期西方宇宙观倾向于把宇宙理解为一个没有时间概念的静止的物质性的宇宙,其构成有一个可以称为“原子”或“元素”的最小的单位,由它构成整个宇宙。这样的宇宙是具体或个体之和,因而认识个体即可逐渐认识整体,从而形成由个体到整体的认识方式。倾向于把个体之问题之解决看作整体之和的前提。而中国人倾向于把宇宙理解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发展到全面的联系的认知方式,故形成一种综合的、全局式的思维。倾向于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综合。既讲“牵一发而动全身”,又讲“大局意识”、“和为贵”,在保证大局稳定和整体之和的前提下,忽略或忽视个体之问题或权益。第4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形而上学方法。原子式的静止的宇宙观在认识事物方式上即今天之所谓科学思维方式。必须承认宇宙之万物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乃至事物之各部分均相对独立、可以分解方可研究。见木不见森,可由诸个之森认识森。见森不见森必导致所谓整体的模糊认识。静止的空间形态→几何学的发达→原理、定理的归纳→演绎和预测新规律、新原理(麦克斯韦方程预见了电磁波而后为赫兹所发现)第4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整体、联系的认识方式强调悟性理解动态的整体的性质和存在方式,不强调、甚至可以说不认为可以精确认识和把握个体之特性,或者把个体之性质完全等同于整体之存在性质。整体而动态的阴阳太极图→高度抽象的哲学表达:太极、道、太一,只能领悟而不可言说。西方之静止空间与实物的可观察和可言说,故重视概念和定义,概念是对具体或个体之物的清晰表达,概念的清晰明白,意味着对象世界的意义清晰明白,由概念的精确性发展出形式逻辑,继而形成系统的科学认识论和知识概念体系。第4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否认语言概念表达事物的终极性,故发展出“类”的思维,强调对事物或道理的灵活把握和意会。代表性的理论:阴阳五行。西方:斗争哲学——由斗到和——先对立后统一,统一的实质:不同个体或利益之妥协中国:“和”的哲学——个体各就各位而和——个体间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对立的,矛盾产生于个体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即万物失序,和的实质: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4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人与万物的关系:物我二分西方:人是自然界唯一理性主体,自然界为可认识之客体,主体和客体,精神(意识)和物质(存在)之二元对立。生命与物区分明确(thing与“东西”之辨)中国:万物一体观,天地万物包括人一体同仁、“天道性命相贯通”第44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三)以个体(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个人优先群体”的权益协调方式:你、我权益归属分明,甚至夫妻、父母;群体利益解决方式:发挥个人理性,缔结“契约”。个体有充分的“主权”。夫、妻之选小布什、戈尔。契约之实质:各方意见之“共识”、利益之妥协。西人对于个人利益和需求明确表达,中国人则习惯于委婉表达。第45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个体生活之独立、个人能力之看重:个体求生(英雄主义)与群体协作、“在家千日好”西式礼貌与中式“关心”西式打招呼:“Hello,Hi,Goodmorning”

等中式:“吃了吗”、“去哪呀”、“干什么呢”西式道别理由:我还有某某事,必须要走中式:你一定很累了,我该走了。或“不耽误你的时间了”、“打扰你这么久不好意思”,“对不起浪费了你长时间,我该走了”之类西式告别语:有空再来,或代我向某问好。中式:慢走、恕不远送,路上小心点。西式对待赞美:“Thankyou!”

;中式要特别地表示谦虚,不能立刻承认对方之赞美。例:1、“你穿的衣服很漂亮”。西式:谢谢你。中式:“哪呀,都穿了好几年了”或者“哪呀,很普通的,一般啦”

2、“你做的菜真好”。西式:谢谢夸奖。中式:哪呀,我不会做菜,反正弄熟了,凑和着吃点吧。

3、请客。西式:“为了你们的到来,我杀了我们家的那头牛”。中式:“没什么好吃的,随便做了几个小菜,多包涵啦”第46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章

自然与天道——中西文化的形上基础比较

一、对“自然”的探寻——西方文化的形上基础课程导入:我是谁的本质主义追问1、逻各斯——本体——上帝——本质主义第47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人——理性——自由

◆理性——人的本质规定◆自由——道德的前提自由观念的实质:理性规定的人的本性3、感性与理性人性论人:需要不断探究的理性存在物与感性自然的综合体第48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中国古代思想的“天道”基础1、天只是以生为道

天道在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只是以生为道,即此生理者即为善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境界——儒家伦理的终极旨趣和最高境界追求。第49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之天道的直观性“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八卦:八种物象,交感互动天——乾;地——坤;阳火——离;月阴——坎;雷电——震;风、气——巽;山——艮;泽——兑由象演义:乾坤、天地、阴阳、男女、雌雄——两气相合生万物,抽象为符号--和—,以代表天地之“生”意。阳爻(—)、阴爻(--),亦象形于物(生殖器官)汉字的结构第50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直观性思维的表现:◆否定语言的终极表意功能语义表达的不确定性(习惯表面理解事物,不深究),如随便、方便。中国人的“诗意情结”!

中、西诗歌的对比:叙事与抒情◆重经验,轻理论◆重悟性——心学的发达第51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易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老子第六章》第52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天道在生——对现世人生的重视

宇宙的本质→创生→人的天然义务→完成和完善生命过程→对现世人生的重视儒家:“子罕言性与天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上皆出自《论语》)

第53页,课件共5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道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