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根茎类药材_第1页
第七章根茎类药材_第2页
第七章根茎类药材_第3页
第七章根茎类药材_第4页
第七章根茎类药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根茎类药材目前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概述1、根茎类中药:指以植物的地下茎,本身是茎,但生长在地下。如根茎类的干姜;块茎类的山药;球茎类的大蒜;鳞茎类的贝母。目前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一、性状鉴别:描述顺序与根类中药一样。形态-表面-质地-断面-气味。中药鉴定上大部分药材的描述顺序都是按照这个顺序来描述的,只有极少部分未按这个顺序描述。1、根茎的特点:(1)根茎有节和节间。(2)根茎上常有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残余物或叶痕。(3)根茎上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茎基或茎痕、不定根或根痕。(4)根茎形状不一。目前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显微鉴别:(一)单子叶植物根茎:1、表皮:一列表皮细胞。2、皮层:薄壁细胞构成,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通常可见。3、中柱:占大部分,散生许多维管束;维管束多有限外韧型。4、中央无髓。目前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双子叶植物根茎:1、木栓层:数列木栓细胞构成。2、皮层:数列薄壁细胞。3、维管束:多无限外韧型,韧皮部由筛管、韧皮薄壁细胞、韧皮纤维构成;形成层连续、断续成环;木质部由导管、木薄壁细胞和木细胞构成。4、中心有髓。目前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蕨类植物根茎:1、表皮:为一列表皮细胞构成。2、下皮层:为数列厚壁细胞构成。3、基本组织:为薄壁细胞构成。横切面可见周韧型维管束。目前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观察注意点(一)组织观察注意点:1、木栓层:组成细胞的列数、有无石细胞。2、皮层:厚度,内皮层明显与否,中柱鞘部位有无厚壁组织。3、形成层是连续还是继续成环。4、分泌组织有无、类型及存在部位。5、维管组织有无异常构造。目前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粉末观察注意点:1、木栓细胞的形状、颜色、壁厚等。2、导管或管胞的类型、直径。3、石细胞、纤维的形状、颜色、大小、壁厚、纹孔等。4、分泌细胞的大小、分泌物颜色等。5、内含物的类型、形状、大小。目前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狗脊一、来源: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其有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作用。在药店多用于老年人,腰腿不便者。目前九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完整药材:1、形态:呈不规则的长块体。2、表面:表面深棕色,残留金黄色绒毛;上面有数个红棕色的木质叶柄,下面残存黑色细根。3、质地:质坚硬,不易折断。4、气味:无臭,味淡、微涩。目前十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生狗脊片:1、形态:呈不规则的长块体。2、切面: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3、质地:质脆,易粉性。(三)熟狗脊片:全体呈棕色,质坚硬,木质部环纹明显。目前十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表皮细胞1列。2、表皮下有10余列棕黄色厚壁细胞。3、木质部排列成环。4、皮层及髓均由薄壁细胞组成。目前十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绵马贯众一、来源: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做为杀虫类中药,在药店的应用较少,一般药店使用的是肠虫清(阿苯达唑片、颗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之功。从前,有个没有文化的帮工,一辈子帮一家地主干活。一年夏天给地主挖一把草根,用手拈起,放在路中心蚂蚁群中,一会儿过来看,一群蚂蚁全都死掉了。他觉得奇怪,蚂蚁为什么会死了呢?他认为这种草是毒蚂蚁的毒草。他又想,能不能毒死其它的虫呢?他又捉了许多青虫、黑壳虫、毛虫、大黄虫等毒虫放在一起,把这种“毒草根”砸烂撒到它们身上,不一会儿工夫,这些虫全死了。这个老帮工明白“毒草根”是杀虫的药。他又想,野外的虫能杀死,人肚里的虫能不能毒死呢?他想试试看,可是却没有机会,又不敢盲目乱动。

老财主家有个儿子患疳积,不思饮食,目渐消瘦,请医生诊脉,医生说孩子体内有几种寄生虫:胃里有蛔虫、胸腹有蛲虫、血里有丝虫、肝里有吸血虫,于是医生给开了一张杀虫的中药处方。老财主在中药铺里把药买回来,交给老帮工煎药。老帮工则用两个药罐子来煎药,一个是医生开的药,一个煎他自己发现的能毒得死虫的这种草药。煎好后,他先把自己发现的能毒杀虫的草药汁端给财主的儿子服,财主儿子服后,大喊肚子疼痛,叫得山摇地动,几乎死过去,这可把老帮工吓坏了,偷偷地把药渣倒到河里去了。

第二天早饭后,孩子的大便里拉出了几十条虫,虫下尽了,财主的儿子肚皮也不痛了,老帮工心中有了底:此药不但能杀外虫,腹中的虫也能杀。后来老帮工挖了许多这种草药根,替左邻右舍的孩子驱虫。他治好了许多患虫病的孩子,可是从不收取病人家的一分一厘药钱,病患者非常感激他。

老帮工从未结婚,打了一辈子光棍,没儿没女。到了晚年,身体欠佳,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会太长了。一天正逢乡里赶场,老帮工趁这个机会,采挖了一棵药材标本,站在人群中间,向赶场的群众高呼:“乡亲们,我向大家献出杀虫药。”他把、药材标本举过头顶,说“这就是我平时给大家孩子治病的草药,我现在身患不治之症活不了多久,今后不能为大家挖药打虫,我一生没有娶妻生儿育女,只有把这种杀虫药奉献给大家。今后你们家孩子患有虫病,就不必去求医买药了,去山上挖这种草药给自己的孩子杀虫就行了。”

在场的人很受感动,称赞他是一位好帮工。人群中有位老秀才则对大家说:“老长工精神高尚,无私地向众人献药,打破了历代秘方不外传的惯例,‘贯’者通也,‘众’者大家也,我就为此草药命名为‘贯众’吧。”

目前十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全体:1、形态:呈长倒卵形,略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2、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二)叶柄残基:呈扁圆形,表面有纵棱线,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棕色,有5~13个黄白色小点环列,每个叶柄残基的外侧常有3条须根。(三)鳞片:条状披针形,全缘。目前十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四)根茎:浅黄色,质坚硬。断面略平坦,深绿色至棕色,有5~13个黄白色维管束,环列,其外散有较多的叶迹维管束。3、气味:气特异,味初淡而微涩,后渐苦、辛。三、显微鉴别:(一)叶柄基部横切面:1、表皮为1列细胞。2、下皮为10列多角形厚壁细胞。3、基本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中常有细胞间隙腺毛。4、分体中柱5~13个,环状排列。目前十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大黄一、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一些保健品及化妆品利用泻下之功,常含有大黄中的成分,但得注意其用量。目前十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2、表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绵纹)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目前十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3、质地: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难折断。4、断面: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质部发达,放射状纹理直达中心,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5、气味: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目前十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2、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有黏液腔。3、形成层成环。4、木质部射线较宽,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个至数个相聚,排列稀疏。5、根茎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排列成环状或散在,异常维管束的形成层成环,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射线呈星状射出,韧皮部中有黏液腔,内含红棕色物质。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多数淀粉粒。目前十九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粉末:1、草酸钙簇晶大而多。2、网纹导管非木化,具缘纹孔导管及细小的螺纹导管微木化。3、淀粉粒甚多,单粒呈类球形或多角形,脐点多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四、成分:主含蒽醌类。大黄类成分抗菌成分,番泻叶苷类泻下成分。目前二十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黄连一、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商品分味连、雅连和云连。以味连较常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主要用于胃肠道感染。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态:(1)味连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习称“鸡爪黄连”。(2)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形如“蚕状”。(3)云连多单枝,较细小,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2、表面: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或“过江枝”。雅连过桥较长,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顶。3、质地:质硬、难折断。4、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5、气味:气微,味极苦。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1、味连:(1)木栓层为数列细胞。(2)皮层较宽,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黄色。(3)中柱鞘纤维成束,木化,显黄色。(4)维管束成外韧型,环列;木质部细胞均木化,木纤维较发达。(5)均为薄壁细胞。2、粉末:(1)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或成群,方形、类方形或长方形,孔沟和纹孔明显。(2)中柱鞘纤维黄色,纺锤形或梭形,壁厚;木纤维较细长,壁较薄,有稀疏点状纹孔。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3)淀粉粒小而多,单粒。(4)导管为网纹或孔纹。(5)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或作连珠状增厚。四、成分:主含生物碱:异喹啉类:小檗碱含量最高。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川芎一、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妇科调经常用药,还可用于头痛、偏头痛。临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2、表面: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3、质地:质坚实,不易折断。4、断面: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5、气味: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木栓层为十余列细胞。2、皮层狭窄,细胞切向延长,散有根迹维管束,形成层明显。3、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4、木质部导管单列或排成“V”形成。5、髓部较大。6、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淡黄棕色。目前三十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粉末:1、淀粉粒较多。2、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3、木栓细胞深黄棕色。4、油室多破碎,偶见含有较多的油滴。5、导管主为螺纹导管。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羌活一、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善治风寒湿痹证及外感风寒湿表证,善治上肢风寒湿痹。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态:为圆柱形,略弯曲,顶端具茎痕。(1)“蚕羌”:根茎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2)“竹节羌”:根茎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3)“条羌”: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4)“大头羌”: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数条,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2、表面: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3、质地:体轻,质脆,易折断。4、断面: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痕,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5、气味:气香,味微苦而辛。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分泌道多破碎,分泌细胞大多狭长,内有淡黄色分泌物及淀粉粒溶化后的痕迹,并常见金黄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2)薄壁细胞大多呈长条形,多数含淡黄色分泌物及油滴,并充满淀粉粒。(3)淀粉粒单粒类圆形,脐点、层纹均不明显。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白前一、来源: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有泻肺降气,下痰止止嗽。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尤以痰多适用。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柳叶白前1、形态: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节处簇生纤细弯曲的根,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盘曲成团。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2、表面:表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节明显,顶端有残茎。3、断面:根茎质脆,断面中空习称“鹅管白前”。4、气味:气微,味微甜。(二)芫花叶白前:根茎较短小或略呈块状;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顶端有残茎。质较硬,根稍弯曲。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白术一、来源: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有健脾,和中,燥湿,利水之功,白术的现代研究证明其主要有镇静、血管扩张、抗血凝、抗胃溃疡、保肝利胆、利尿、强壮、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菌等。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根茎下部向两侧膨大,似如意,习称“云头”;向上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上茎,似仙鹤,习称“鹤茎”或“白术腿”。目前四十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2、表面: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3、质地:质坚硬不易折断。4、断面:断面不平坦,皮部窄,黄白色;木质部淡棕色,略有“菊花纹”,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习称“朱砂点”散在。5、气味: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根茎横切面:1、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2、皮层、韧皮部及木射线中有大型的油室散在。3、形成层成环。4、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中部和内侧木质部有木纤维。5、中央有髓部。6、薄壁细胞中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粉末:1、草酸钙针晶细小。2、纤维黄色,多成束。3、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4、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5、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苍术一、来源: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现代研究证明,有抗溃疡、抗心率失常、降血压、利尿、保肝、抗炎、抗菌等作用。临床运用较广。药品以茅苍术为佳。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茅苍术1、形态: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状,略弯曲,偶有分枝。2、表面: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3、质地:质坚实。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4、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暴露稍久,可折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习称“起霜”或“吐脂”5、气味: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北茅术:1、形态:呈疙瘩状或结节状圆柱形。2、表面: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3、质地:质较疏松。4、表面:表面散有黄棕色油点,不“起霜”5:气味:香气较淡,味辛、苦。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茅苍术横切面:1、木栓层内夹有石细胞带3~8条。2、皮层宽广,其间散有大型油室。3、韧皮部狭小。4、形成层成环。5、木质部有纤维束,和导管群相间排列。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茅苍术粉末:1、草酸钙针晶细小。2、纤维多成束。3、石细胞甚多,常与木栓细胞连接。4、菊糖扁形或块状。5、油室碎片多见。6、导管短,主要为网纹。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泽泻一、来源: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根茎。有利水渗湿,泄热的作用。现代研究表具有抗血栓,降血脂,降低血黏度,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利尿,解痉,保肝,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等作用。主要运用于水肿引起的各种症状。目前五十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状: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2、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沟纹,习称“岗纹”;全体有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3、质地:质坚实,难折断。4、断面: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5、气味:气微,味微苦。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淀粉粒较多。2、薄壁细胞类圆形,具多数椭圆形纹孔。3、内皮层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较厚。4、油室大多破碎,完整者类圆形。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浙贝母一、来源: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临床用于镇咳,镇静、镇痛,降压等。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大贝:1、形态: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2、表面:外表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3、质地:质硬而脆,易折断。4、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5、气味:气微,味微苦。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珠贝:1、形态:为完整的鳞茎,呈扁椭圆形。2、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浙贝片:1、形态: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片,椭圆形或类圆形。2、表面: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3、质地:质脆,易折断。4、断面:粉白色,富粉性。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粉末1、淀粉粒较多,多,广卵形,贝壳圆形。2、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呈连珠状增厚密集。3、草酸钙结晶细小,多呈颗粒状。4、导管多螺纹。四、成分:主含甾体类生物碱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川贝母一、来源: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作用。川贝中又以松贝为最优。其有镇咳祛痰,降血压,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松贝:1、形态: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2、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多数可以直立坐稳,习称“观间坐莲”,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盘。目前六十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3、质地:质硬而脆。4、断面:白色,富粉性。5、气味:气微,味微苦。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青贝:类扁球形,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炉贝:呈长圆锥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有的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淀粉粒甚多,广卵形。2、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3、螺纹导管。四、成分:含生物碱。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黄精一、来源: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黄精有补脾润肺,益气养阴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有延长寿命、抗衰老,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大黄精:1、形态:呈肥厚肉质的结节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2、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每一结节上有一呈圆盘状的茎痕,圆周凹入,中部突出,习称“鸡眼”。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3、质地:质硬而韧,不易折断。4、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5、气味: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状,结节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形如“鸡头”,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三)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知母一、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有抗炎,抗菌及镇痛解热,抗衰老,抗血小板聚集,降血糖等作用。目前七十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毛知母:1、形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习称“金包头”。2、表面:黄棕色至棕色,上面有一凹沟,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节上密生黄棕色的残存叶基,由两侧向根茎上方生长;下面隆起而略皱缩,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3、质地:质硬,易折断。4、断面:黄白色。5、气味: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二)知母肉表面白色,有扭曲的沟纹。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黏液细胞类圆形,半透明,胞腔内含针晶束。2、纤维淡黄色,细长,木化。3、导管为具缘纹孔。4、木化厚壁细胞呈类长方形,胞腔内含棕黄色物。5、木栓细胞壁薄。四、成分:含甾体皂苷。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山药一、来源:薯蓣科的薯蓣的干燥根茎。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功。现代研究证明其有降血糖,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防治肝损伤、抗疲劳等作用。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毛山药:1、形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2、表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3、质地: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4、断面:断面白色,粉性。5、气味:味淡,微酸,嚼之发黏。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粗细均匀,挺直。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粉性足。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粉末:1、淀粉粒有单粒和复粒。2、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3、导管具缘纹孔,网纹或螺纹。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射干一、来源: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有清热解毒,消痰,利咽之功。研究证明其有抗炎、抗病毒,抑菌等作用。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不规则结节状。2、表面: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下面有残留须根及根痕。3、断面:断面黄色,颗粒性。4、气味:气微,味苦、微辛。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三、显微鉴别:(一)横切面:1、木栓细胞多列。2、皮层有叶迹维管束。3、中柱维管束为周木型及外韧型。4、薄壁组织中有草酸钙柱晶。(二)粉末:1、草酸钙柱晶较多,棱柱形。2、淀粉粒单粒或复粒。3、薄壁细胞类圆形。4、木栓细胞多角形。目前八十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干姜一、来源: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之功。临床上用于治疗肠炎,腹泻,呕吐、冠心病,心肌梗塞,手足皲裂等疾病。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2、表面: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3、断面: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明显,筋脉点及黄色油点散在。4、气味:气香特异,味辛辣。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姜黄一、来源: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破血功效显著,孕妇忌服。现代研究证明其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抗肿瘤,抗肿瘤等作用。目前八十四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1、形态:呈不规则卵圆形,常弯曲。2、表面: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3、质地:质坚实,不易折断。4、断面: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5、气味:气香特异,味苦、辛。目前八十五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目前八十六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莪术一、来源: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破血功效显著,孕妇忌服。莪术具有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抗菌、抗病毒、抗化疗、抗白血病、治疗婴儿腹泻,促进机体免疫力,改善胃动力等作用。目前八十七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性状鉴别:(一)蓬莪术:1、形态:呈卵圆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2、表面: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3、质地:体重,质坚实。4、断面: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5、气味:气微香,味微苦而辛。目前八十八页\总数一百一十六页\编于二十二点(二)桂莪术环节稍凸起,断面黄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黄色粉末,内皮层环纹黄白色。(三)温莪术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常附有淡黄色至黄棕色粉末,气香或微香。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