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辽宁省铁岭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年辽宁省铁岭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年辽宁省铁岭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年辽宁省铁岭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1-2022年辽宁省铁岭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辽宁省铁岭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不受法律追究。

A.表决B.提案C.发言D.发言和表决

2.以法的创制主体、程序为标准对法进行分类,法应该分为()。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国内法和国际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D.一般法和特别法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以()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A.系统安全B.安全系统C.本质安全D.持续改进

4.某日香港外汇市场外汇报价如下:即期汇率为USD$1=HKD$7.7679~7.7893,三月期美元差价32~45点,则三月期美元远期汇率为()。

A.USD$1=HKD$7.7647~7.7848

B.USD$1=HKD$7.7711~7.7938

C.USD$1=HKD$7.7634~7.7861

D.USD$1=HKD$7.7711~7.7948

5.在教育三合力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是()。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以分为()。

A.宪法、行政法、民法、劳动法、经济法、诉讼法、环境法等

B.宪法、行政法、环境法、劳动法、诉讼法、海商法等

C.宪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劳动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

D.宪法、特别行政区法、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单行法规等

7.设点(X0,y0)在圆C:x2+y2=1的内部,则直线L:x0x+y0y=1和圆C()。

A.不相交B.有两个距离小于2的交点C.有一个交点D.有两个距离大于2的交点E.有两个距离等于2的交点

8.

9.以下选项不属于套利定价模型(APT)的基本假设的是()。

A.市场处于均衡状态B.所有的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者C.投资者希望财富越多越好D.资产回报可用因素模型表示

10.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人数D.货币的购买力

11.下列机构中,具备法人资格的是()。

A.某政法大学法律系B.某省财政厅C.某县政府D.某公司的分公司

12.以下关于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阐述正确的是()。

A.支出乘数越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13.奥肯定率涉及()。

A.失业率与产出率之间的数量关系

B.实际产出增长和名义产出增长的关系

C.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D.实际工资率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14.不是单组后测设计特征的是

A.可以在处理前提供有关被试的某些信息

B.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

C.仅一次实验处理

D.有前测、后测,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

15.不等式,|x2-5x|>6的解集是()。

A.(-∞,-1)∪(2,3)

B.(2,3)∪(6,+∞)

C.(-∞,-1)∪(6,+∞)

D.(-∝,-1)∪(2,3)∪(5,+∞)

E.(-∞,-1)∪(2,3)∪(6,+∞)

16.影响债券价格的最关键因素是()。

A.票面利率B.债券面值C.债券期限D.市场利率水平

17.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实行()。

A.领导B.指导C.监督D.帮助

18.假设一年期的贴现债券价格为975元,5个月期无风险月利率为10%,则5个月期的债券合约的交割价格应为()。

A.775元B.946元C.1463元D.1608元

19.

A.-2

B.-1

C.0

D.1

E.2

20.

21.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A.安全环境B.安全管理C.安全责任D.安全措施

22.在调查“综合性大学的考研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问题中,研究者从各学院辅导员手中获取全校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名单(总体)1000人,拟从中抽取100人。研究者按照生源地的区域把生源分为本省、外省生源,然后按照这一学校的本省外省生源5:5的比例,抽取本省、外省学生各50人。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23.()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

A.昆体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西塞罗

24.A,B两地相距45公里,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到月地去,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5公里,乙步行每小时行5公里,甲到月地后停留了2小时再返回A地,途中与乙相遇,相遇时乙走了()公里。

A.30B.35C.25D.20E.40

25.在进行“信息校长”研究的过程中,小张从所掌握资料的参考文献中找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诞生”这篇硕士论文。这种方法是

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

二、多选题(10题)26.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禁止不确定的刑罚B.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C.禁止行为后的重法D.禁止采用习惯法

27.罚金刑与行政罚款的区别是()。

A.适用的机关不同B.适用的对象不同C.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D.严厉程度不同

28.能够成为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包括()。

A.侵权行为B.民事法律行为C.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D.事实行为

29.依照合同法规定,下列债权不得转让()。

A.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B.未经债务人同意转让的债权C.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D.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30.甲、乙两人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甲生气,挥刀砍向乙,致乙死亡。事后,甲与乙的妻子在中间人的调解下达成私了。后乙父母在得知儿子身亡后坚决不同意私了,向当地公安机关告发。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送检察院,法院判处甲无期徒刑,同时判决甲向乙家属承担民事责任。就本案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案件形成多种法律关系

B.甲与乙的家属之间形成实体法律关系

C.引起甲和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行为

D.该案件中,甲与检察院之间存在法律关系

31.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继续履行B.支付违约金C.停止侵害D.赔礼道歉

32.渎职犯罪中,属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有()。

A.徇私枉法罪B.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C.私放在押人员罪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33.下列有关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实行成文法,没有不成文法

B.不成文法从来就不构成国家的正式法源

C.判例法尽管以文字形式表述,但不能视为成文法

D.不成文法大多是习惯法

34.犯罪未遂的表现形态包括()。

A.犯罪目的未实现B.犯罪结果未发生C.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D.犯罪构成要件未齐备

3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包括()。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B.社会需要、尊重需要

C.求知需要、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E.自我满足需要

三、判断题(3题)36.安全管理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善后为辅”的科学管理方法。

A.是B.否

37.事件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A.是B.否

38.危险的分类:一级—灾难性的;二级—危险性的;三级—临界的;四级—安全的。

A.是B.否

四、简答题(5题)39.试述“宋初三体”的形成及其特点。(清华大学2005年)

40.简述如何认识学校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1.选定使用系数时需要考虑单位载荷次数,下列描述哪些会计入载荷次数()

A.启动停止过程B.负载的变化C.低速到高速的变化D.高速到低速的变化

42.简论黄庭坚的“点铁成全,夺胎换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3.谈谈《牡丹亭》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兰州大学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五、案例分析题(2题)44.甲的儿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是否已过?请说明理由。

45.某甲,男,22岁,大学生。

某乙,男,21岁,大学生。

某甲与某乙系邻居,相处很好。某乙因与同班同学某丙发生争执,对某丙怀恨在心,产生杀人意念。为此,某乙暗中购买了小刀一把,藏在身上。某日,当某乙得知某丙到另一同学家玩,遂决意动手杀某丙。但因怕自己打不过某丙,便叫某甲帮忙“打某丙一顿,出出气”,某甲考虑到与某乙的朋友关系,答应了某乙的要求。两人埋伏在某丙回家必经的小路上。当某丙路过两人埋伏处时,某乙首先跳出扑向某丙,与某丙扭打在一起;某甲随后也扑向某丙,并将某丙拦腰抱住,重重地摔倒在地,致其头部撞地昏迷。某乙趁机掏出刀子,对某丙胸部猛捅一刀。然后,某甲与某乙一起逃走。某丙因被刀刺中心脏,流血过多不治身亡。经法医鉴定:死因系心脏被锐器刺中大出血所致。

试分析:

某甲与某乙应当构成什么罪?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答案]D

[评析]考查要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言论免责权。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B项、C项是错误的。

2.C[答案]C

[评析]根本法和普通法是根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创制主体和程序之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成文法与不成文法是根据法的创制和存在方式的不同所作的分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划分根据是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分类根据是法的适用范围。

3.DOSHMS的基本思想是实现体系持续改进,通过周而复始的进行“计划、实施、监测、评审”活动,使体系的功能不断加强。

4.B[分析]

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远期差价形如“小数~大数”,表示基准货币的远期汇率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从而三月期美元远期汇率为USD$1=HKD$7.7711~7.7938。

5.AB项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C项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文化团体和组织等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的影响。D项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种。A项学校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育三合力是指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种教育协调一致,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6.A解析: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以下部门: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刑法、诉讼法。

7.A解析:点(x0,y0)在圆内,不妨取特殊点(x0,y0)为(0,1/2),则L是直线y=2,显然和圆不相交,故选A。

8.C

9.B[参考答案]B

[分析]

20世纪70年代中期,罗斯发展了套利定价模型(APT),模型建立的基础即假设前提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更加宽松。其基本假设前提包括:①市场处于均衡状态;②投资者希望财富越多越好;③资产回报可用因素模型表示。选项B的内容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基本假设,套利定价模型(APT)不受该假设前提的约束。因此,本题应选B。

10.A[参考答案]A

[分析]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购买的各种商品与劳务数量的最大组合,也就是说,预算线表示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组合的最大购买能力,从而从本质上反映了消费者的收入约束。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11.C解析:此题考查法人资格的认定。A项某政法大学法律系只是大学的一个分支机构,其只能以某大学的名义,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为民事行为或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某政法大学法律系不具有法人资格。B项某省财政厅只是省政府的职能部门,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为民事行为或承担民事责任,不是法人。C项某县政府有自己的独立经费和职能部门,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为民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某县政府为法人。D项某公司的分公司属于分支机构,在法律上没有独立性,不具有法人资格,其只能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活动,并由总公司承担其行为后果。所以,某公司的分公司不是法人。

12.B解析:“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1)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一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对货币需求(交易需求)的增加也越大,因而使利率上升也越多,从而“挤出效应”也就越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越高,政府支出增加引起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多,从而“挤出效应”就越多。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越敏感,则一定量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13.A

14.A本题考查的是单组前后测设计的特征。单组前后测设计的特征有:(1)只有一个被试组且不是随机选择,无控制组:(2)仅一次实验处理;(3)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大于零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因此,本题答案为A。

15.E解析:原不等式可化为x2-5x>6或x2-5x-6

即(x+1)(x-6)>0或(x-2)(x-3)<0

前者解集为(-∞,-1)∪(6+∞),后者解集为(2,3),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1)∪(2,3)∪(6,+∞)。

16.D解析:根据债券的理论价值公式,票面利率、债券面值、债券期限和市场利率水平是决定债券市场价格的四个重要变量,下面逐个加以分析。

债券的票面价值和票面利率都是给定的,属于外生变量,在债券的有效期内处于恒定的状态。因此,这两个变量对应的债券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是恒定的,并不会引起债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债券市场价格波动。

债券的期限也是给定的,属于外生变量。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券的有效期会逐渐缩短,并不处于恒定状态;另一方面,根据已知的债券发行日期和给定的债券期限,债券投资者对债券的有效期可以准确地把握,无需进行预期。因此,债券有效期对债券市场供求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最终对债券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是可以估量的。

一般来说,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动,若市场利率上升,超过票面利率,债券持有人将以较低价格出售债券,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利率高的金融资产,从而减少了对债券的需求,债券价格下降;反之,若市场利率下降,债券利率相对较高,资金流向债券市场,从而引起债券市场价格上升。市场利率则是不确定的,属于内生变量。债券投资者要对市场利率走向进行预期。凡是影响市场利率走向的因素,都要影响到投资者的预期,影响到投资者以预期为依据的买卖,从而影响债券的市场供求,最终影响债券的市场价格。因此,市场利率水平是影响债券市场价格的最关键因素,即选项D正确。

17.C我国《宪法》第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18.D解析:远期定价公式为:

F=Ser(T-t)

式中,F为远期价格;S为标的资产价格;r为T时刻到期的以连续复利计算的t时刻的无风险利率(年利率);t为定价时刻;T为到期时间。则5个月期的债券合约的交割价格应为:

F=Ser(T-t)

=975×e

0.1×5

=1608元

19.B

20.C

21.C解析: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22.C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方法。概率抽样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本题运用的是分层抽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23.A昆体良认为雄辩家的培养包括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及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他主张应该尽早接受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B项苏格拉底、C项柏拉图及D项西塞罗均不符合题意,A项昆体良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4.A解析:根据题意:甲从A地出发到在B地停留2小时,所用的时间为

45÷15+2=5(小时)

乙在5小时中行走的路程为5×5=25(公里),所剩路程,甲、乙两人相向而行,相遇所用的时间为

(45-25)÷(5+15)=1(小时)

相遇时乙行走的总路程为5×(5+1)=30(公里)

25.C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引文查找法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26.ABCD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是法定化和明确化,根据法定化和明确化的要求,禁止采用:(1)习惯法;(2)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3)行为后的重法;(4)不明确的罪状;(5)不确定的刑罚。

27.ABCD解析:罚金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刑罚方法。行政罚款是指由公安机关或者海关、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依照行政法规和经济法规的规定,对违反规定但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适用的要求其缴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处罚方法。罚金不同于行政罚款,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适用的机关不同。罚金由人民法院适用,而行政罚款由公安机关或者海关、税务、工商等行政机关适用。其二,适用的对象不同。罚金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分子;而行政罚款的适用对象是尚未构成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其三,适用的法律根据不同。罚金适用的法律根据是刑法;而行政罚款适用的法律根据是行政法规、经济法规。其四,严厉程度不同。罚金是一种刑罚方法;行政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方法,前者的严厉程度大于后者。

28.ABCD解析: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是指人有意识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行为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合法行为又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不合法行为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等。故四个选项均正确。

29.ACD解析:《合同法》第79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30.ABCD解析: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本题中主要涉及的法律关系包括甲和乙之间的人身伤害法律关系,检察院和甲之间的诉讼法律关系,法院和甲之间的审判法律关系等。由于甲的恶意法律行为导致乙死亡,乙的家属就与甲形成了要求赔偿损失的实体法律关系,即作为法定继承人的乙的家属享有向甲主张赔偿的请求权,甲有责任向乙的家属履行义务。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情况或者现象。按照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行为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而存在,当事人的意志在法律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本题中甲的恶意法律行为导致了相应的法律关系的形成,因此引起甲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属于法律行为,而不是法律事件。

31.AB解析: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简称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约责任的法律特征在于:一是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二是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约定;三是违约责任原则上是合同义务人向合同权利人承担责任。因为违约责任的实质在于补偿非违约方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所以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一般是财产性质的,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等。其中,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这是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继续履行与合同的原履行行为不同,它是法律规定对违约方实施的一种强制形式,不论违约方是否愿意,只要非违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并且又有继续履行的可能,合同相对方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强制其继续履行。强制继续履行是由合同目的所决定的,它与违约金责任、赔偿损失责任等可以并存。支付违约金是一种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以制裁违约当事人和救济受害人。凡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违约金的合同当事人在履约过程中,如因自己的过错而违约时,则无论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都负有支付违约金的责任,所以,违约金具有双重性质。它的惩罚性表现在,违约金的支付不以造成损失为条件,它的补偿性表现在,当支付的违约金小于损失时可请求违约方再行赔偿。选项C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停止侵害,是指当加害人正在对受害人实施侵害时,受害人得依法请求停止侵害。停止侵害适用于各种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停止侵害的请求由权利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或其利害关系人提出。请求既可以直接向加害人提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停止侵害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使用。选项D属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赔礼道歉,指公开认错,即责令不法行为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这一责任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国家、法律对不法行为的谴责,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家、法律对受害人合法利益的确认和保护。赔礼道歉主要适用于侵犯人身权的案件,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与其他责任形式合并适用。

32.ABC解析:根据《刑法》第399、400条规定,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均属于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在刑事诉讼中,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其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徇私枉法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与国家的司法公正。(2)客观方面为利用司法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下列枉法行为:①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到追诉。②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到追诉。③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裁判。(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为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活动与审判公正。(2)客观方面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出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裁判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限于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私放在押人员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放走,使其逃离监管的行为。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特征是:(1)侵犯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监管制度。(2)客观方面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放走的行为。(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限于司法工作人员。(4)主观方面为故意。选项D不正确,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渎职犯罪,而非司法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33.AB解析:中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但是并不完全排除习惯、判例、政策等补充法源的运用。法源又称为法的渊源,正式法源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其效力,有广泛适用性、强制性的规范。不成文法是指不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法,不成文法不一定没有广泛适用性和强制性。成文法是指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出现的法律。判例法是通过法官判决来表现的,主要并不是以立法产生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出现。从规范性文件的表现形式的角度来考察,判例法并不是成文法。不成文法是指由国家认可并赋予其法律效力的习惯、判例等。习惯法是不成文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34.ABCD解析:根据《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犯罪未得逞,换句话说,就是犯罪分子的犯罪目的未实现,他所追求的犯罪结果未发生。因此,A、B均属于犯罪未遂的表现。同时,犯罪未遂作为一种犯罪未完成形态,本身就表现为犯罪构成要件未齐备,所以D也应当选。从犯罪未遂的具体表现形式看,犯罪未遂包括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因此,C也属犯罪未遂的表现。

35.ABCD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归纳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

36.Y

37.N事故树分析又称故障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38.Y

39.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余风有所谓宋初三体之说。一种是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防等为代表以自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种是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因诗集《西昆酬唱集》得名此为西昆体。还有一种是以魏野、林逋等隐上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宋初三体内容上均离政治、社会较远形式上多为近体诗。北宋初期中比较优秀的诗人是王禹傅。他的诗早期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因此多平易浅近之作。中晚年由于被贬诗风也因此大变改为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和杜甫诗歌因而具有较多的现实内容表现的情感也比较真实感人。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等。宋初诗坛,承袭晚唐五代余风,有所谓宋初三体之说。一种是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防等为代表,以自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种是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因诗集《西昆酬唱集》得名,此为西昆体。还有一种是以魏野、林逋等隐上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宋初三体内容上均离政治、社会较远,形式上多为近体诗。北宋初期中比较优秀的诗人是王禹傅。他的诗早期学习白居易的闲适诗,因此多平易浅近之作。中晚年由于被贬,诗风也因此大变,改为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和杜甫诗歌,因而具有较多的现实内容,表现的情感也比较真实感人。代表作有《对雪》、《感流亡》等。

40.(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散的、家庭的或学校的、社会的教育,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学校教育可以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选择恰当的内容,给人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朝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年青一代的健康成长。(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和预定的教育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不仅能使学校内部的各种影响有条不紊地进行,还可以抵制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是环境中的其他因素不能相比的。(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工作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的,教师受国家的授权和社会的委托来开展教育工作、教育学生。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懂得教育规律和方法,掌握教育原理,能自觉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学业、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明显。在回答这样的简答题时,一定要分清条目,并作适当的解释,但是一定不能详细论述,要做到一针见血。

41.D

42.黄庭坚阐明了具体的写诗办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他认为“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随人作计终后人白成一家始逼真”(《题乐毅论后》)可见他是主张创新的一般人总强调要广泛学习转益多师让人难以找到具体的突破口。黄庭坚则认为可以通过“以故为新”来实现。“以故为新”的具体办法就是“夺胎换骨”即“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人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冷斋夜话》卷一引)。这就意味着创新是建立在对前人作品的加工改造上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此外他还对诗歌句眼的设置、句律的运用、章法的安排等发表了具体的意见。这样的办法虽然不算高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切实可行而且立竿见影对学诗者有实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