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演示_第1页
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演示_第2页
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演示_第3页
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演示_第4页
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演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小儿生命体征的测量目前一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生命体征血压BP呼吸R脉搏P氧饱和度SPO2体温T目前二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体温测量正常体温部位平均体温正常范围腋温36.5℃36.0~37.0℃口温37.0℃36.3~37.2℃肛温37.5℃36.5~37.7℃目前三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测量生命体征的目的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是生命维持的基本征候,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指标,合称为生命体征。生命体征能反映身心的微小变异,通过观察生命体征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与护理提供依据。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最常收集的、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资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四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体温测量1.体温计种类与构造(1)水银体温计(2)电子体温计(3)可弃式体温计(4)感温胶片(5)其他远红外测温仪、报警体温计目前五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目前六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2.体温计的消毒(水银体温计)1)体温计及体温计盒应每周集中清洁消毒两次,遇有污染应随时消毒;传染病人应设专用体温计并单独进行清洁消毒。2)清洗消毒流程

体温计每次用后用肥皂水清洗污渍→清水冲洗→浸泡于75%的酒精中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置于清洁容器中备用。3)传染病及特殊感染患者用后体温计应先消毒,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第一液)5分钟→取出放入500mg/l含氯消毒液(第二液)30分钟→清洗擦干→浸泡于75酒精中待用。4酒精及消毒液每周更换两次。目前七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⑵将体温计汞柱用手或离心机甩至35.0℃以下。目前八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

体温计的校对方法

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以下的水中,3分钟后检查,凡误差0.2℃以上、水银柱自动下降玻璃管有裂缝的不能再使用,合格的体温计擦干后放入清洁容器内备用。目前九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体温测量口温⑴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⑵闭紧口鼻,用鼻呼吸。⑶测量时间:3分钟。目前十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体温测量腋温⑴擦干汗液,放于腋窝处。⑵紧贴皮肤,曲臂过胸,加紧。⑶测量时间:5~10分钟。目前十一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肛温⑴卧位:侧卧、俯卧、屈膝仰卧位。⑵润滑肛表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⑶测量时间:3分钟。体温测量目前十二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⑴测温前后,清点数量,并检查有无破损。⑵测温前如有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应休息30min后在测量相应部位的体温。⑶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鼻腔手术或疾患、呼吸困难者,禁用口腔测温;直肠或肛门疾患及手术、腹泻、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腋下有创伤、手术或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目前十三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4)测口温时,嘱病人勿用牙咬体温计,如不慎咬碎体温计而

吞下汞时,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屑,随后口服蛋清或牛奶,使蛋白与汞结合,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者可进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韭菜),促进汞的排泄。(5)为婴幼儿、危重病人、躁动者测量时,应有专人守护,以防发生意外。(6)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在床旁重新监测,必要时做肛温和口温对照复查。⑺甩体温计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它物,以防撞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以防爆裂。目前十四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体温过高低热:37.5~37.9℃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及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热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入严重并发症。目前十五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体温过低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目前十六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脉搏及呼吸测量各年龄段小儿呼吸、脉搏(次数/分)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120~1401:3<1岁30~40110~1301:3~1:41~3岁25~30100~1201:3~1:44~7岁20~2580~1001:48~14岁18~2070~901:4目前十七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目前十八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一)脉搏的测量部位

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如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等。临床常用桡动脉,目前十九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脉搏与呼吸脉搏的测量

1.仰卧位时使患者近侧手臂放于舒适位置2.腕部伸展、手掌向下3.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桡动脉的表面4.一般病人测30秒,将测得的脉率乘以25.若5岁以内小儿须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目前二十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呼吸的测量

1.将测量脉搏的手仍按在患者手腕上,2.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3.计数半分钟,将测得的呼吸次数乘以2,呼吸不规则及婴儿要数一分钟4.危重患儿可将棉花少许置于小儿鼻孔边缘,观察棉花纤维的摆动次数,计数1min准确的测量结果。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脉搏与呼吸注意事项:

测脉搏时病人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15-30分钟再测;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博动易与病人脉博相混淆;指压不能过大过小,大小适中;异常脉搏、危重患者需测1分钟;脉博短绌者须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由听心率者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计数1分钟.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血压的测量各年龄给的平均血压年龄血压(mmHg)1个月84/541岁95/656岁105/6510~13岁110/6514~17岁120/70儿童血压的计算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舒张压=2/3收缩压(mmHg)1kPa=7.5mmHg

1mmHg=0.133kP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血压的测量测量血压的步骤:(一)评估1.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的汞柱有无破损,是否保持在“0”处,橡胶管和输气球是否漏气,检查水银是否充足,水银柱有无自行下落,有无气泡。2.核对姓名、床号3.要求患者安静休息5-10min,若剧烈活动,情绪紧张等需让其安静休息30分钟再测量4.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测量血压的目的和过程,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血压的测量(二)操作步骤: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心脏、血压计应在同一水平,即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间,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卷衣袖露出一侧上臂,必要时脱袖,以免袖口太紧而影响血压的测量值。伸直肘部,手掌向上。2.放平血压计,开启开关,将袖带的气袋中部对着肘窝平整地缠于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松紧度以插入1指为宜。袖带宽度一般为上臂的1/2~2/3,新生儿适用宽度为2.5~4cm,婴幼儿6~8cm,学龄前期9~10cm,学龄儿可用13cm。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血压的测量3.戴好听诊器,先触及肱动脉的搏动,再将听诊器的胸件紧贴肱动脉搏动处,关闭压力活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2.67~4.0kPa(20~30mmHg)。

4.缓慢均匀放气,视线与水银面保持一致。当听到第一声动脉搏动音时,汞柱此时所示刻度为收缩压;随后动脉搏动音逐渐增强,直到动脉搏动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时,汞柱此时所示刻度为舒张压。

5.测毕,解去袖带,驱除余气,关闭压力活门,整理袖带放入盒内,将血压计盒盖向右倾斜45°,使水银回流入水银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

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血压的测量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及校对血压计的准确性,以防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2.测量前如有吸烟、运动、情绪变化者,休息15~30min。3.四定:定时间、部位、体位、血压计4.手臂位置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5.袖带松紧能插入一指,宽窄适度。过紧、过宽——偏低过松、过窄——偏高

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二十九页\编于二十二点血压的测量6.测量如一次未听清需要重新测量时,必须将袖带内气体驱尽,并使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再测。7.水银柱每秒下降4mmHg,放气太慢,舒张压偏高。8.第一响为收缩压,消失时为舒张压。变音与消失音有差别时,120/80/60mmHg。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二十九页\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