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临床重点建设项目申报书(中医专业)_第1页
国家临床重点建设项目申报书(中医专业)_第2页
国家临床重点建设项目申报书(中医专业)_第3页
国家临床重点建设项目申报书(中医专业)_第4页
国家临床重点建设项目申报书(中医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申报书(中医专业)

申报单位(盖章):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

申报专科名称:中医肾病科

主管部n:九江市卫生局

申报日期:2011年05月0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一、基本信息

医院第一名称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

医院类别中医医院医院等次三级甲等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德化路555号邮政编码332000

联系电真电/p>

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1050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0万m2

医院在编人数6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550人,管理人员数60人;

(办)/p>

法定代表人周泽甫联系电话

(手机)/p>

申报专科负责人王水华电子邮箱jjzyysbk@163.com

联系电话(办)手机)/p>

二、专科基础条件

(一)专科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简介(500字左右):

肾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十一五”

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强化单位、“十二五”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江

西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医疗中心,江西省肾病临床研究基地。江西省中医肾病第一

批国家重点专科。通过近20余年的发展,肾病科现开设五个病区、编制床位300

张、血透机60台、专科医师45名,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并设有肾脏病理室、

腹透室、研究室、信息室。为进一步加快专科发展,将重点建设:(1)以加强斑

疹(紫瘢性肾炎)、阴阳毒(狼疮性肾炎)、痒风(慢性肾衰竭皮肤瘙痒症)等新的病

种建设为突破口,巩固肾风、水肿、慢性肾衰等已建设病种,进一步挖掘中医治

疗特色,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同时加快中医肾病亚专科发展,

提高危重症诊治能力,全面提升专科中医药服务能力,扩大辐射范围。(2)通过

自身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法,打造一支临床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

高、科研素养高的中医人才队伍。(3)加强科学研究,推动优势病种建设,加快

专科的发展。将我科打造成中医特色浓、服务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人员结构合

理、学术水平领先的中医肾病重点专科。

国家、省、市各级机构给予我科大量财政支持。医院把肾病科建设发展作为

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人才、设备、资金上优先扶持。

专科实际开放床位数300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29.00m2

(二)相关科室整体实力的说明(500字左右)

相关科室整体实力强大,介绍如下:

肾病病理室病理室能开展肾组织光镜、免疫荧光、免疫组化、刚果红染色

等检查,行肾脏病理检查7000余例。

血液净化室有血透机60台(其中阳性区10台),能开展常规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免疫吸附、血液透析滤过及中医药治疗等。

腹膜透析室开展腹膜透析和CAPD等。

肾病研究室开展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等。

超声科进行肾穿刺引导及泌尿系B超及彩超及其他部位超声检查等。

影像科有64排128层螺旋CT、L5T核磁共振、DR机等先进设备,能满

足肾脏病患者影像学检查需要。

ICU病房开展CRRT治疗及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危重症病人的监护、脏器

支持及相关诊治。

胃肠镜室进行胃镜+HP检查及结肠镜检查。

心电图室开展常规心电图、床边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等。

检验科为肾病科开展了尿液常规、尿NAG酶、尿渗透压、尿微量白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al微球蛋白、尿02微球蛋白、血。2微球蛋白、T淋巴

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胱抑素C、ANA、抗ds-DNA、

ENA多肽、腹透液常规生化及培养等肾病科相对特异性检查。常规开展血液分析、

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肝炎标志物检测、凝血四项、肿瘤抗原筛查、血液

流变学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测定、艾滋病筛查、地高辛浓度测定等

检查。

(三)近3年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年度投入金额(万元)主要用途

2008200万人才培养、添置和更新设备、血透室建设、

重点病种建设、科学研究等

2009250万人才培养、添置和更新设备、血透室建设、

重点病种建设、科学研究等

2010550万人才培养、添置和更新设备、血透室建设、

重点病种建设、科学研究等

合计1000万—

(四)专科专用设备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购买日期金额(万元)运行状况

蔡氏电脑程控切

蔡司340E一1999.069.15良好

片机

莱卡冷冻切片机莱卡1510一1999.119.60良好

莱卡荧光显微镜莱卡DMS一2002.109.00良好

病理图文报告系

统包括340E——1999.0613.00良好

蔡氏显微镜

莱卡相差显微镜一一一2002.064.80良好

热消毒反渗水处

GEE4一一2004.0422.50良好

理系统

2000.1-

血透机AK-95S等—20x60良好

2011.04

低温冰箱BCD-195一2006.060.97良好

电热恒温干燥箱一一一1999.060.22良好

电热水温箱一一一1999.060.18良好

电热恒温培养箱一一一1999.110.07良好

BX50-32E0

病理显微镜系统一一2000.0113.20良好

1

组织脱水机TS-12T一一2004.044.60良好

摊片烤片机一一一2004.040.60良好

包埋机BMJ-III型一2005.032.60良好

数码相机尼康5400一2004.111.46良好

空气消毒机X-2WG一一2004.110.285x2良好

电脑一一一0.40x45良好

(五)中医诊疗设备

型号规

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购买日期金额(万元)使用情况

熏蒸床99-I杭州立鑫1998.040.5良好

新型中药煎药设

北京东华2009.050.365良好

备GHK-8

振动式药物超微

————良好

粉碎机

坐式熏蒸器——2003.030.3良好

多功能艾灸仪——2008.040.1良好

中医药膏剂提取

——2011.022.3良好

包装机组

电磁治疗仪——2009.02—良好

腿浴治疗器——2010.05—良好

足疗仪——2010.05—良好

智能型中药熏蒸

——2010.05—良好

汽自控治疗仪

数码经络导平治

——2010.05—良好

疗仪

电脑远红外按摩

——2010.05—良好

理疗床

经络导平治疗仪——2010.05—良好

光电治疗仪——2010.05—良好

多频率微波治疗

——2010.05—良好

针刺手法针疗仪——2010.05—良好

特定电磁波治疗

——2010.05—良好

超声雾化熏洗仪——2010.05—良好

智能通络治疗仪——2010.05—良好

(六)相关科室配套设备

生产厂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买日期金额(万元)使用情况

64排128层螺飞利浦1088.00.0良好

飞利浦2011.02

旋CTBrilliance0

Siemens

1.5T核磁共Siemen

MAGNETOM2011.021022.72良好

振s

Avanto

贝克曼库

流式细胞仪贝克曼2009.03145.00良好

FC-500

数字胃肠X光

一一一一200-10298.00良好

全自动生化分良好

DXC-100一2008.1118.00

析仪

CRRT机PRISMA一2006.1029.80良好

彩超DLL-3一2003.1241.00良好

化学发光免疫

—一一2006.0342.00良好

分析仪

彩超(配新增、

百胜DU-3一2003.1243.00良好

腹部探头)

西门子西门子

B超2008.1119.98良好

G20公司

B超(酉己腹部、

GE200Pro

腔内、穿刺探一2005.0450.00良好

n

头)

西门子

X射线机一一2003.0850.00良好

500mA

柯达公

CR柯达8502004.06119.50良好

全自动生化仪DXC-800一2008.01118.00良好

全自动血凝仪ATL-100一2003.0211.00良好

血气分析仪GEM-3000一一2006.1233.50良好

尿沉渣分析仪一一一一2003.1143.00良好

血液流变仪一一2003.117.00良好

酶标仪3台百特一2005.106.00良好

五分类血液分

XT-2000i一2009.0857.80良好

析仪

电子胃镜EMP-3000一一1999.439.00良好

电子肠镜一一一一2001.916.80良好

心电图机ECG-6511一1997.86.00良好

肺功能呼吸分

ST-95一2003.53.50良好

析仪

(七)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特色疗法、中医诊疗设备、适宜技术、中成药、现代技术、收费

项目等内容)

1.在“十一五”重点专科的工作中,对肾风、水肿、慢性肾衰三个主攻病

种已充分挖掘了中医治疗特色,总结、梳理了中医诊疗方案,并进行了3次修改,

现诊治方案已很成熟,广泛运用于临床。此外,对斑疹(紫瘢性肾炎)、阴阳毒(狼

疮性肾炎)、痒风(慢性肾衰竭皮肤瘙痒症)已梳理了中医诊疗方案,开展了特色

治疗,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建设基础。

2.开展的特色疗法如下:(1)中药熏蒸通过辨证应用不同的方药熏蒸治疗

慢性肾衰竭透析前期及透析期皮肤瘙痒症的患者,能起到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

活质量的作用;(2)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在临床应用中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3)中药灌肠应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起到改善肾

功能、延缓肾衰竭进展的作用;(4)中药外敷应用中药外敷肾腌穴,能起到改

善症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5)艾灸运用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达到健

脾利湿之功效,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3.中医诊疗设备现有中药熏蒸器、新型中药煎药设备、中药制剂设备、

坐式熏蒸器、多功能蒸汽浴房、多功能艾灸仪、智能通络治疗仪、电磁治疗仪

中医药膏剂提取包装机组等中医诊疗设备。

4.院内制剂研发了4个院内制剂,养阴益肾颗粒防治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出

现的柯兴氏征、排毒保肾丸治疗慢性肾衰竭等两个院内制剂、益气固摄浓缩丸治

疗蛋白尿、肾石颗粒治疗泌尿系结石。

5.现代技术开展了肾穿刺术、小儿肾穿刺术、肾组织病理检查、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免疫吸附、连续性血液净化、肾囊肿抽液固化术、腹

膜透析、动静脉内痿成形术、动静脉内痿内痿修补术、自体血管移植动静脉内樱

成形术、中心静脉临时及长期导管留置术等。

(八)本专科中医临床路径开展情况(参与制定中医临床路径病种名称、制定情

况)

2008年01月按照国家中管局相关要求,梳理肾风、水肿、慢性肾衰诊疗方

案并进行了三次修改;

2008年12月参与了三个重点病种病名的制定、诊疗方案的统稿、终审;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参加并顺利完成了肾风、水肿病、慢性肾衰三个

主攻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并及时上报验证数据;参与了肾风、慢性肾

衰竭两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的的修改、终审工作。

2011年05月参加慢性肾衰竭中医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

本专科有专人负责协作组日常工作,按时完成协作组的各项工作任务,按时

提交相关材料,积极参加协作组工作会议,已按照要求建设视频网络平台。

(九)本专科优质护理情况(包括中医辨证施护、护理工作模式、整体护理能力、

主要做法、患者满意度情况)

专科共有护士128人,设有1名总护士长、6名病区护士长,其中副高3人、

中级职称42人、初级83人,形成了老、中、青搭配的护理梯队。实行责任制整

体护理工作模式,开展优质护理,对肾脏病患者施行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病情

进行分级护理,严格执行中医护理常规及相关操作规程,整体护理能力较强,患

者满意度高。

1.辨证施护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护理方

法。我专科护理遵循整体观念、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等中医辨

证施护之精髓,结合症状、体征、舌像、脉象、病种等,对肾脏病患者开展

个体化之辨证施护,很好的配合了中医药治疗。

2.护理工作模式

实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以人为本,服务到位;告知沟通,病人满意;监督检查,职责落实”为内涵,真

正体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病人交给护士,服务零距离,人人都是质量控制点的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新模式。

3.整体护理能力

我科每月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调护理人员应保持健康的心理状

态、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标准,定期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及实践技能比武,交流与

患者沟通经验,提高护士自生素质,融合现代科技,提升整体护理能力,对病人

施行全面的、整体的,即包括身心两方面,也包括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指导

等方面的护理。

4.主要做法

每个临床病区及血透室为一护理单元,由病区护士长负责,每个护理单元分

两个小组,有优秀的护士任小组长。严格执行临床护理工作制度、值班交接制度、

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护理文书书写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以及健康护理制度;

针对肾科疾病的具体情况,实施辨证施护;严格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

作规程;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及操作技术,通过以老带新,学习讲座、护理

技能比拼等方式实现,同时总结护理经验在全科推广;树立法制观念,规范

护理行为,避免不必要纠纷。

4.患者满意度

通过实行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患者对我

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大于98%。

5.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肾病科实行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并

建立了相应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共五大部分,采用量化评价,总分值200

分,其中整体护理组织管理20分(10%),整体护理基础质量40分(20%),整体

护理服务规范40分(20%),整体护理病人效果评价70分(35%)和整体护理支

持系统30分(15%)。具体评分标准略。

三、中医医疗技术队伍

(一)技术团队整体实力的说明:

肾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十一五”

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强化单位,“十二五”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江

西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医疗中心,江西省肾病临床研究基地,卫生部、共青团中央

“全国青年文明号,现设有五个临床肾病病区,编制床位300张,每年收治来

自全国各地的肾病患者和来自美国、法国、荷兰、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以及香

港地区的华人华侨达5000余例。专科现附设:肾病病理室、血液净化室、肾病

研究室、肾科信息室、腹膜透析室。本科在学术水平、临床规模、硬件设施等方

面引领全省中医肾病和中西医结合肾病的发展,取得了领头羊的地位,在国家中

医类肾病重点专科综合水平居前列。本专科现有医师45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

医1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主任中医师4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中

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中医师7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7人,

江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15人(其中在读8人),名老中

医学术继承人1人。护理人员128人。2010年12月派出7名骨干至澳大利亚悉

尼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科做访问学者。所有专科骨干均多次赴北京大学第一

医院肾内科、南京军区总院肾病中心、上海瑞金医院肾内科、中山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肾病研究所等国内知名肾内科进修学习。所有专科医师定期进行中医疑难病

症、危重症病症的处理能力培训。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各级医师按照其等级

进行相应治疗方法和技术的培训。形成了一支中医临床能力强、技术操作规范、

年龄结构合理、学习能力强、视野开阔的技术团队。

(-)专科带头人

姓名王水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56年3月

毕业学校江西医学院毕业时间1978年

学历学位学士职称主任医师导师硕士生导师

所学专业临床医疗从事本专业年限28年

专长医院管理、临床医疗、科学研究等

外语语种英语熟练程度一般

电子邮件

第二外语

熟练程度

语种

联系电话(办)手机)/p>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世界中医联合会第一、二届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

病分会常委,江西省肾脏病学会委员会委员、常委。

中医医疗工作(应用中医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

王水华,男,55岁,九江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

生导师。擅长医院管理、临床医疗及中医药科学研究。从整体上把握重点专科的

建设要求、发展方向,指导本专科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指导开展中医诊疗新技

术新方法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临床疗效,主持专科建设的全面工作。临床上中

医基础理论扎实,经验丰富,擅长辨证论治充分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常见肾脏疾病及急性肾衰竭、重

症系统性红斑浪潮、血管炎肾损害、慢性肾衰竭等危重症肾脏病。自创“四联”

疗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有较好疗效,自研养阴益

肾颗粒以减轻激素所导致的药源性“柯兴氏”征;研制排毒保肾丸(大黄蛰虫丸

加减)治疗慢性肾衰竭以延缓肾损害进展;1996年参与开展该院第一例同种异

体肾移植,也是全国中医系统首例肾移植。1997年领导开展肾活检术,现已行

7000余例。2000年组建肾病理科,填平省内该专业空白,被省卫生厅批准为“江

西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医疗中心,2001年被列为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重点专科建

设单位,为该专科学术带头人,并指导全面建设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主持开展“十一五”重点专科工作情况:

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全面工作,主持重点病种诊疗方

案的制定、修改工作,主持重点专科中期验收工作,主持肾风、水肿、慢性肾衰

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主持慢性肾衰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等。主持专科建设规

划的实施工作,每月召开专科全体人员会议1次,落实学术带头人的继承工作。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

生毕业等):

2004年完成江西省科技厅课题“江西区域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2007年12月被评为“江西省中医系统先进工作者”、“九江市第四批优秀专业技

术拔尖人才”;2008年12月被评为“江西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工作

者”;2009年4月被评为“九江市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称号;2009年12月被

评为“全国中医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西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0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九江市第二批突出贡献人才”。

近五年发表文章:《排毒保肾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

合杂志,2008年第8期;《中西医结合滋阴清化法为主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6):353-356。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

(三)专科骨干一览表

执业医师类从事本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

别专业年限

主任中医

陈帮明男1963.11本科学士中医25

主任中医

吴兆东男1963.05本科学士中医27

黄红恩女1965.10本科学士主任医师临床23

副主任医

王国斌男1968.10本科学士临床20

副主任医

魏林男1969.05本科学士临床21

主任中医

王敏女1956.11本科学士中医32

张岚女1979.02本科学士主治医师临床(病理)12

(四)专科骨干陈帮明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理

事.江西省九江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医医疗工作(应用中医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

陈帮明,男,48岁,主任中医师,教授,院长助理,肾3科主任从事中医

肾病临床、科研工作20年,擅长应用中医药诊治肾脏病及内科疑难病症。1997

年在我院开展肾穿刺技术,目前已累计病例7000例;2000年在江西省率先开展

肾脏病理诊断技术,提高了我院肾脏病理诊断水平。指导开展腹膜透析技术、开

展小儿肾穿刺技术、开展肾囊肿穿刺固化术等。2010年成为国家中管局“十二

五”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主持全面建设工作。

“十一五”重点专科工作情况:

协助指导、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全面工作、重点病种

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修改、验证工作,及重点专科中期验收,参与专科建设规

划的实施工作等。

中医医疗工作及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

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

近年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经皮肾穿刺病理诊断新技术的引进在肾脏

病的临床应用》获得九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3项课题获得九江市卫生局科

技项目2等奖、3等奖,参与编写《肾炎防治指南》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参

与编写《中医肾病诊治新进展》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在省级杂志发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等论文10余篇。

专科骨干吴兆东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第四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江西省九江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系已验收的江西省九江市卫生系统百名人才。

中医医疗工作(应用中医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

吴兆东,男,48岁,主任中医师,教授,院长助理,肾2科主任。从事中

医肾病临床及科研25年,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应

用中医药诊治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紫瘢性

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十一五”重点专科工作情况:

协助指导、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全面工作、重点病种

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修改、验证工作,及重点专科中期验收,参与专科建设规

划的实施工作等。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

生毕业等)

已进行多项科研,其中“去纤维蛋白酶、氮芥、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难治性肾

病综合征”、“同种异体肾移植”、“肾穿刺、肾理诊断肾小球疾病”分别获得九江

市科技进步三、二、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血尿的病理与相差

显微镜比较(附686例报告)”发表在2004年12月第4卷第5期的《临床肾脏

病杂志》,“大黄蔗虫丸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3例疗效观察”发

表在2004年12月第4卷第6期的《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降纤酶氮芥地塞米

松联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发表在2004年5卷第6期《实用临床

医学临床》,“爱西特联合排毒保肾丸延缓慢性肾衰40例的疗效观察”发表在2004

年4卷第6期的《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专科骨干黄红恩工作情况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江西省九江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九江市医学会内科专业委

员会委员。

中医医疗工作(应用中医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

黄红恩,女,45岁,主任医师,教授,肾1科主任,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

院,先后进修于江西省一附院及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有丰富的急重症

抢救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系统性

红斑狼疮、紫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无症状性血尿及尿路感染等

疾病,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肾内科医教研工作,擅长本领域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

治,尤其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及慢性肾肾衰的治疗。

“十一五”重点专科工作情况:

协助指导、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全面工作、重点病种

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修改、验证工作,及重点专科中期验收,参与专科建设规

划的实施工作等。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

生毕业等)

采用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即地塞米松、盐酸氮芥、降纤酶结合本院协定养

阴益肾方及固肾方)治疗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症在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通过

临床观察发现该方法相比目前国内通用的标准长程口服激素法、甲基强的松龙加

环磷酰胺双冲击法及低分子肝素抗凝等方法而言,具有治疗费用低、起效快、患

者依从性好等优点。治疗方法属国内首创,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

十余篇,其中《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不同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发

表于《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

奖。

(五)年龄结构

计年龄结构(%)

人员类别数

30岁以下30-50岁50-60岁60岁以上

中医类别2491311

医师

临床类别2151510

护士1281062200

技术人员00000

(六)职称结构

计职称结构(%)

人员类别数

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

中医类别244578

医师

临床类别212649

护士128034283

技术人员00000

(七)学历学位结构

计学历学位分类

人员类别数

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以下

研究生研究生学士学历

中医类别2409150

医师

临床类别2106150

护士128005771

技术人员00000

(八)护理专科业务培训情况

培训名称主要内容举办时间参加人员数量

艾灸治疗慢性肾

艾灸方法、护理2008.02102

衰竭皮肤瘙痒

中药熏蒸熏蒸方法、护理2008.08110

肾穿刺护理术前、术后护理2009.02112

狼疮性肾炎护理护理方法2009.03105

紫瘢性肾炎护理护理方法2009.09116

(九)护士长情况

姓名汪端枝性别女出生年月1962.05

毕业学校江西医学院毕业时间1984.07

学历学位大专职称副主任护师导师无

所学专业护理学从事本专业年限26

专长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

外语语种英语熟练程度好

电子邮件—

第二外语

一熟练程度一

语种

联系电话(办)手机)/p>

省级以上学术团体及国家级专业杂志任职情况:

护理工作(掌握中医辨证施护、先进护理技术、解决疑难重症护理的能力、年度

护理查房次数等):

具有较强的护理行政管理能力、护理业务管理能力、护理教育管理能力。

具有丰富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和实践,

应用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整体观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实施辨证施护,加强中

医护理建设,丰富了护理操作内涵。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

“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

则,在肾科开展中医专科特色护理,进行中药直肠滴入疗法、灸法、拔罐疗法、

刮痣疗法、熏洗疗法等十余项中医护理操作。结合中医护理防重于治、养生的理

论,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在各科室根据病人的症候从

饮食护理、起居护理、情志护理、服药禁忌进行护理,创造了浓郁的中医护理文

化氛围,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

掌握先进护理技术,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建了以老中青护

理人员三结合、技术上传帮带的责任小组为骨干的全病区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新

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取得较好护理效果。

掌握了各项抢救技能和技巧,而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常组织和参与重危

病人的护理、抢救。

每周组织护理查房1次,听取病床责任护士护理汇报,检查护理诊断、护

理计划落实情况等相关问题,组织护士进行讨论、做出评价,对护理工作提

出要求等。每月组织相关技术骨干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1次。

科研教学情况(近五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

生毕业等):

作为第二完成人参与课题《排毒保肾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

护理研究》的研究,该课题于2006年在九江市科技局立项,2009年4月结题。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著三篇:《糖尿病治疗仪治疗2型糖尿病不良反应观察》,《九

江医学》,2003年第6期;《自制褥宁散用于感染伤口126例》,《九江医学》,2009

年第1期;《中医院聘用护士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医学与护理》,2010年第1

期。

承担了九江学院护理专科和本科的《中医护理与理疗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

作为九江学院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带教基地骨干带教老师,带教护生千余人,并

获得了“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十)本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说明(人才培养规划、培养方向及落实情况):

建设一支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具

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专科团队,汇聚一批以专科带头人核心、以专科骨

干为支撑、以优秀青年为梯队,能保证专科持续发展的的专科队伍。打造一个以

“创新氛围、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竞争意识”为主旋律团队文化。本专科现有

教授6人,副教授12人,五年后根据现有人才科研、临床、教学素质,计划设

置教授岗位8个,副教授岗位15个。

对专科带头人,重点强化其在专科建设中的主持、协调、统筹作用。对专

科骨干,重点培养其专科建设、医疗、科研上的落实能力。年轻人员,进行全方

位培养,为专科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本专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想方设法稳定、引进、培养人才。用事

业稳定、引进人才,提供充分发挥其能力和特长的发展平台;用感情稳定、引进

人才,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委人才以重任;用高薪稳定、引进人才,采取多种

激励措施,按岗定薪与按业绩定薪相结合,提供优厚的待遇。积极营造“引得进、

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引进、稳定人才良好环境。对于主要专科骨干,本

专科将采取下述措施以优化其知识结构:秉承内部挖掘潜力、提高学历层次、国

内外交流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建立各层次的学科骨干队伍,引进竞争机制,对各

个层次的骨干进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形成良好的成才环境;通过进修、国

内外学术交流、做访问学者、承办和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拓宽学术视野,提高

学术层次,优化知识结构。专科自2005年始每年派出2名医师至南京军区总医

院肾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上海瑞金医院肾内科、中山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肾内科等知名肾内科进修学习,每人为期1年。2010年12月派出7名专科

骨干至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做访问学者。

人员姓名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主要方向

陈帮明肾脏病理的研究进展2011年06月肾脏病理建设

吴兆东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2011年12月实验室建设

王国斌科研课题的申报与实施2012年06月科学研究

黄红恩肾脏病的中医药防治2012年12月中医

王敏血液净化的管理2013年10月血液净化

四、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总体水平

解决疑难病能力(包括主要病种、治疗方法、疗效评估):

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竭)

治疗方法:中药汤剂、中药灌肠、中药熏蒸、院内制剂、针灸等。

疗效评估:以中医药治疗为主,配合适当西药,收效较好,可延缓肾损害进展、

保护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

解决疑难病能力(包括主要病种、治疗方法、疗效评估):

阴阳毒(狼疮性肾炎)

治疗方法:中药汤剂、院内制剂,中药外敷等。

疗效评估:对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患者,以纯中药治疗为主,疗效较好;

对表现为中等量及大量蛋白尿者,以中医配合适当西药治疗,可明显减少蛋白

尿及延缓肾损害进展。此外,根据患者病情常选用中药外敷、穴位注射等疗法。

解决疑难病能力(包括主要病种、治疗方法、疗效评估):

斑疹(紫瘢性肾炎)

治疗方法:中药汤剂、院内制剂等。

疗效评估: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血尿和蛋白尿、延缓肾

损害进展等。针对紫瘢性肾炎是过敏性疾病,免疫因素是始动因素,我院多采

用通肾活络、活血化瘀的中药为主,达到调节全身免疫功能、改善肾脏微循环、

减轻肾脏病变的作用。

相关指标数据

指标名称2008年2009年2010年平均值

年出院人数47974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