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重点学校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重点学校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重点学校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重点学校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重点学校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重点学校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60.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小说多有从形式上看来,经过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著名的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等。这种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因而笔者称之为“三复情节”。

由元明至清末,无论长篇短篇、世情、神魔、英雄传奇、侠义公案等各体各类,中国通俗小说对“三复情节”模式的运用普遍深入而且持久。其意义各自不同。有的妙在“三复情节”本身,有的有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有的还可以起到加强组织结构的作用,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以先秦人最重的卜筮而言,《礼记•曲礼上》简括为“卜筮不过三”,孔颖达疏:“卜筮不过三者,王肃云:‘礼以三为成也。’”“礼以三为成”就是说“三”为成礼之数,过或不及都是非礼的行为。而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教的社会,无往而不有礼数,所以“筮不过三”“礼以三为成”实行的结果就是“事不过三”。“事不过三”即是周秦以来中国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而突出的习惯法则,它表现了中国人处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作风。中国人“礼以三为成”——“事不过三”的文化传统,也就是一件事可以做三次,并且最多做到三次的观念与习惯,乃是中国小说“三复情节”的生活渊源。

“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亚里士多德《诗学》认为:“戏剧的情节也应有一定的长度,最好是可以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显然,与定数“三”的绝对量度相联系,“三复情节”最合乎审美在“体积大小和秩序”上的要求。它既不太大,又不太小,对于读者来说,正是有一定长度,又便于“让记忆力把它作为整体来掌握”的那种美感形式。《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比“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更脍炙人口的事实,正可以证明“三复情节”形式美的这种优越性。

其次,“三复情节”合乎寓变化于整齐、统杂多于单一的美学理想。“三复情节”写一件事重复做三次而成功,故事主要在两个人物(或方面)之间展开,有头、有身、有尾,相对独立,具有单纯和整一的特点;而在高明的作家笔下,情节内部每一重复的内容都有变化深入,使一个可能很简单的情节得以宽展、延长而局面不可预拟,如金圣叹评《水浒传》曰:“三打祝家,变出三样奇格,知其才大如海。”

一般情况下,“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这种螺旋上升的三段完成模式,强化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合比例而又有节奏地把故事推向高潮。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种处理情节的手法推迟了高潮的到来,使读者期待的心弦绷到最紧,而又未至于滥用读者的耐心,在读者急不可待的顶点,恰到好处地呈现结局,这正如筑堤遏流,筑到可以承受的极限突然放开,才能造成水流宣泄的最壮观场面。(摘编自杜贵晨《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特点》)

材料二:

中国古典小说“以三为法”的最本质的艺术特征是体现了审美简化的原理。小说家运用“三”这个有意味的数字,把复杂的千头万绪的社会现象归结到一种有规律的简明的艺术形式当中。诸葛亮长期隐居隆中,不攀豪强。一旦出山,便与刘备纵谈天下大势,指出了三分天下的总策略。这是整个封建时代中国文人“入世”和“出世”传统心态的反映,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转化过程的再现,小说家设置了一个三请诸葛亮的情节结构,艺术处理简单而又深邃。

“以三为法”的结构叙事艺术是以层次演进来体现自己“结构特征”的简化。三,在古人的眼里本来就是“多”的意思,“以三为法”就要求依据多样而统一的美学命题,把小说主题和题材的统一与情节描写、人物刻画的多样,形成各个部分渐次演进,从而使整个作品处于最简的结构之中,归结为演进美。犹如在一个乐章中不断重复主旋律,但由于每一次重复,音调和节奏不断变化,在给人们新的美感享受时,又强化对主旋律的领悟和理解。《红楼梦》正面描写发丧送葬的重大情节共有三次:即秦可卿之死、贾敬之死和贾母之死。按照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来说,丧礼得应当一次比一次“体面”,可是恰恰相反。秦可卿死后,着意渲染丧事的豪华和侈糜,其排场之大,挥霍之巨,贾府空前。贾敬丧事的规模与其嫡亲的孙媳妇秦可卿相比,就大为逊色了。贾母的丧事,则是“内囊尽上来”后又被抄家的情况下操办的,整个丧事,“银钱吝啬”。送殡的队伍更是寒伧,连车辆也是叫贾蔷到亲戚家借去的。总之,曹雪芹设计的这三件丧事,从死者的身份、辈份、年龄与其出丧的铺排、规模和气势,不仅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重要的则是形象地表现了一个赫赫扬扬百年望族之家,如何从“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到逐步衰败的历史过程。三代人物,三次发丧,像三个阶段的标志一样昭示着封建贵族不可挽回的败亡的悲剧主题,显示出“以三为法”结构叙事对主题开掘的演进美。(摘编自郑铁生《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结构“以三为法”的文化意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复情节”合乎周秦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法则,也合乎普遍的美学原理,在后世各种小说中一直被普遍应用。

B.“礼以三为成”就是一件事情可以重复做到三次,但是不能超过三次,这在主观上就成了“事不过三”。

C.中国古代小说情节也有重复三次以上的,但这种情节设计在形式美上不如“三复情节”优越,因而不能取得成功。

D.《红楼梦》中秦可卿、贾敬和贾母三人丧事的情节设计,体现了审美简化的原理,在层次演进中表现贾府衰败的进程。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有效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B.“三复情节”这一情节模式,从形式上看来是三次重复,但是在其情节内部则有着变化深入或者层进。

C.“三”可以表示基数“三”,如《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也可以表示“多”,如《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D.杜贵晨在别的文章中说“三复情节”表现为“起一中一结”的形态,这与材料一的说法有一致之处。3.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三复情节”的一项是

A.《西游记》: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B.《水浒传》: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C.《三国演义》: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D.《三国演义》:破关兵三英战吕布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是《红楼梦》中著名的“三复情节”。请结合《红楼梦》中贾府的变迁,根据两则材料,简析“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这个“三复情节”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主

彦苟存忠、古存孝和周存仁老师是下午六点到的。周存仁老师背着焦赞的两根鞭,苟存忠老师捎着孟良的那两把板斧,他们都用包袱把“兵器”悉心包着。易青娥是跟裘存义老师一起,到村东头临时车站来接他们的。接上了人,裘存义老师说:“吃了饭早点休息,力争明早把《打焦赞》过一遍。”古存孝和苟存忠老师几乎不约而同地说:“不行不行。”苟老师说:“这么大的事,娃又没上过几次台,一上去就是主角,咱们还能把娃晾到舞台上?这就跟打扮闺女出嫁一样,咱要把娃打扮得排排场场的,才能朝出送呢。”几个人看上去都很兴奋。易青娥心里感到一股暖流,一下把浑身都暖遍了。晚上,他们找到一个场子,借了老乡一只马灯,排起了《打焦赞》。易青娥的妆,是胡彩香和米兰化的。第一次演《逼上梁山》里的“群众若干人”时,都是大演员们流水线作业,一人给脸蛋上涂点红,再把眉眼一抹就成。一个妆大概用了不到十分钟。可这次演杨排风,胡老师给她整整化了两个小时。米兰老师又拿起眉笔,修来补去的。两个人就像绣花一样,直绣到荀存忠老师说:“哎呀,把娃都化成画儿了还化!”易青娥照照镜子,没想到这美丽的:柳叶眉,被拉得长长的;她的眼睛本来就大,再一化,眼神就更加突出了;尤其是嘴,轻轻涂了点芝麻油,润泽、鲜亮得就跟早晨才开的太阳花一样红嫩。苟老师直喊:“行了,立马包大头。”包大头,是旦角化妆最重要的部分。包头用的是黑纱网,有一两丈长,拿水闷湿后,在头上捆扎好多圈。米兰早早就把她演林冲娘子的黑纱网子拿了来。纱网不仅要捆扎住演员的头发,还要扎住十几个提前做好的鬓片,让整个头发密集、整齐、紧结、有形地好看起来。通过贴鬓片,让长脸变得短些,宽脸变得窄些,瘦脸变得丰满些,胖脸变得轻盈些。胡老师跟米老师把易青娥的脸研究来研究去,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一贴出来,立马就变成了饱满的瓜子形。苟老师直喊说:“好,你看娃扮起来多心疼的。”然后,苟老师要求胡老师把娃的头使劲朝紧了勒。先用“提眉带”,把眉梢和眼角朝起提,提成“丹风眼”。米兰说:“还是松一点。”谁知荀存忠老师凶神恶煞一般冲上来,端直抢过“提眉带”说:“胡说啥呢?你那林冲娘子演得扯的,就招了没把眉眼提起来的祸。我给你包的大头,你转过身,就偷偷把水纱和‘提眉带’都松了,眉眼吊拉下来,哪像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夫人。我告诉你们,头包不好,演文戏一扑塌,演武戏,几个动作脑袋就‘开花’了,你信不信?你们学不学,我也管不了,可绝对不能让娃再跟着你们学偷懒,学讨巧。”只听易青娥“哎哟”一声,苟存忠喊道:“咋了?痛了?不痛还能学成戏?”胡彩香说:“把娃勒晕了,一会儿咋演哩。”苟存忠还说:“演不成甭演。”易青娥说了声:“不要紧,苟老师,我能行。”但声音明显有些发飘了。当苟存忠觉得勒得万无一失时,才说:“上泡泡。”“泡泡”就是插在头上、鬓上的各种装饰品,行话叫“头面”。听苟老师讲,过去大牌名演的一副“头面”,能值好几十万呢。现在都是用玻璃制成的,五颜六色地闪闪发光,戴在头上立马能使演员神采飞扬起来。虽然“烧火丫头”杨排风头上那些金的、银的、玛瑙、翡翠戴得少些,可依然还是花枝烂漫,凤眼如炬。头是真的勒得太紧了,还没上场,易青娥就在后台吐了两次,但她撑着,忍着,觉得有今天的机会太不容易了。她已是满十五岁的人了,觉得好像没有啥苦是不能吃的。易青娥必须坚持,绝对不能丢人。《打焦赞》的“大开场”唢呐吹响了。苟老师在她身后嘱咐了一句:“娃,就跟平常排练一样,不要觉得底下有人。记住:稳扎稳打。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武旦!上!”易青娥手持“烧火棍”,一边出场,一边“嗖”的一下,将棍抛出老远。然后她一个高“吊毛儿”,再起一个“飞脚”,几乎是在空中,背身将“烧火棍”稳稳接住了。再然后,又是一个“大跳”接“卧鱼”;再起一个“五龙绞柱”加“三跌叉”;紧接“大绷子”“刀翻身”“棍缠头”;亮相。底下观众就一连声“好好”地喊起来。与焦赞的第一个回合下来,苟老师说:“比平常任何时候都好!尤其是脚下要稳住。武戏就看脚底哩。心要放松,就跟耍一样,耍得越轻松越自在越好。我娃成了!绝对成了!”戏终于演完了。当易青娥走完最后的动作,被焦赞、孟良拉着到台前谢幕时,她浑身都在哗哗颤抖着。她已经支撑不住了,感觉头重脚轻,天旋地转得随时都要出溜下去了。刚进后台,果然就栽倒了。在卸妆的时候,她还听苟老师讲:“旦角最残酷的事,就是‘包大头’。尤其是武旦,那就是给脑袋上刑罚呢,勒得缺血缺氧,你还得猛翻猛打。过不了这一关,你就别想朝台中间站。”这天晚上,易青娥感受到了一个主角非凡的苦累,甚至是生命的极端绞痛,但也体味到了一个主角被人围绕与重视的快慰。这么多人关注着自己,心疼着自己,那种感觉,她还从来没有体味过。她觉得,脑壳即使勒得再痛些,也是值得的。

(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四位老师的名字颇有意趣,隐在其中的“忠、孝、仁、义”暗示了老艺人的信念与操守。

B.“上泡泡”对易青娥的舞台化妆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和大牌名演相比显得寒酸。

C.易青娥首演的成功离不开平时练功付出的血泪和汗水,这对她演好角色来说很关键。

D.作者用大量篇幅写“包大头”的情形,主要是为了使情节波澜起伏,使行文富于变化。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易青娥在演《打焦赞》时的化妆时长和在《逼上梁山》里做群众演员的化妆时长形成对比,体现了老师们对她担任主角的高度重视。

B.小说结尾写易青娥体味到主角的经验感受,照应了开头老师们对她头一次当主角的关心爱护,使行文更加严谨完整,且升华了主题。

C.小说语言生动、典雅,并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符合不同人物身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人物形象,为作品增添了独特效果。

D.小说中苟存忠提及米兰在《逼上梁山》中演林冲娘子时“包大头”出现的失误,既是批评她偷懒讨巧,同时也是对易青娥的提醒。8.小说运用多种手法生动刻画了几位老艺人的形象,并以此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请举较典型的两例简要分析。9.小说以“主角”为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丰富的意蕴。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

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弦高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文赢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节选自《左传•秦晋崤之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B.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C.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D.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11.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古人对死的称谓。《礼记》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卒”,大夫死曰“薨”,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左右免胄而下”与“凶年不免于死亡”(《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免”字含义不同。

C.超乘,跳跃上车,以示勇武。古时军队经过天子的都门,应卸甲束兵,下车步行,以示恭敬。文中指秦军轻狂无礼。

D.寡君,臣子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文中即指弦高为稳住秦国军队,以“寡君”“敝邑”的谦卑态度,争取报信时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显灵,极具神秘色彩,既是作者借卜者之言预先提示事件的结果,也是为了说明晋人对未来的战争有所了解和分析。

B.针对秦军伐郑,蹇叔虽委婉含蓄,却一针见血,从袭远力竭、郑国有备等方面进行分析,但并未改变穆公出兵的意愿。

C.晋文公的夫人文嬴请求将俘虏放回,由秦君处理。对于母亲的请求,晋襄公思忖再三后同意了,这一举动使原轸十分愤怒。

D.对于是否攻打秦国,晋国内部产生分歧,最终原轸占据上风,晋军在崤地打败秦军,俘获秦军主帅,蹇叔的话得到了印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②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14.选文刻画出了蹇叔、弦高、原轸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除夜①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①作于公元1281年除夕,文天祥因兵败已被扣押三年。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这两首作品都作于除夕之夜,两首诗歌的语言都是质朴易懂。文诗情感充沛,动人心魄;高诗精炼含蓄,慷慨悲壮。

B.文诗抒发诗人除夕夜孤寂寥落的心情。诗人已接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事实,与“留取丹心照汗青”所抒慷慨之情不同。

C.屠苏:酒名,除夕夜喝屠苏酒寓意吉祥长寿。“未央”意为“未尽”,诗人此刻深陷囹圄,独过除夕,对与家人团圆已不抱期望。

D.“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与白居易的“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一样,用了想象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16.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7.根据情景,默写相关的句子。(1)《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3)《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阅读这些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从以下两个话题中任选其一,阐述你的观点。

话题一: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供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

话题二:经典寓言的寓意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规律”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寓言的寓意?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籍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推动文化创新的基石,是开展文化交流的宝库。中华文化数千年延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人进行古籍整理而薪火相传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规模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影响深远,不仅彰显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知识的精神底色,更在人类文化传承方面作出①

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都呈现出②

的景象。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800种左右。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

古籍经典里蕴含的一些思想观念,当今时代仍具有高度契合性,需要进行充分地转化、阐释。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采取人民群众③

、雅俗共赏的呈现方式,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产生活,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目不识丁,①_____,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在他的一生中,②_____,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但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我们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效遗嘱。

③_____,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产生“见贤思齐”“景行行止”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名不副实。22.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你要记住,我们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老师对一个同学说。

B.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教学楼大厅内,四盏连着的灯依然光彩照人。

C.尊严是无上的;尊严不可以被人践踏;尊严是我们高尚的灵魂!

D.你现在觉得这个项目没有前景,随手就甩开不干了,你让我们怎么办?2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和解析1~5.【答案】D、C、A、、【解析】(1)A.“在后世各种小说中一直被普遍应用”错。材料一是说“由元明至清末,无论长篇短篇、世情、神魔、英雄传奇、侠义公案等各体各类,中国通俗小说对‘三复情节’模式的运用普遍深入而且持久”,选项扩大范围。

B.“在主观上”错,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所以‘筮不过三’‘礼以三为成’实行的结果就是‘事不过三’”,应为“在客观上”。

C.“因而不能取得成功”错。材料一说“‘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并没有说重复三次以上的,就不能取得成功。

D.正确。

故选D。

(2)C.《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中的“三”是“再三”“多”的意思,《谏太宗十思疏》“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中的“三”表示基数“三”。

故选C。

(3)A.正确。

B.与“三复情节”无关。

C.“三结义”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结义,与“三复情节”无关。

D.“三英战吕布”是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不符合材料一“三复情节”的界定。

故选A。

(4)①材料一整体采用层进式结构。

②文章第一段“这种情节的特点是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因而笔者称之为‘三复情节’”首先提出论题,简述三复情节的特点。

③第二至三段“由元明至清末,无论长篇短篇、世情、神魔、英雄传奇、侠义公案等各体各类,中国通俗小说对‘三复情节’模式的运用普遍深入而且持久”“中国人‘礼以三为成’——‘事不过三’的文化传统,也就是一件事可以做三次,并且最多做到三次的观念与习惯,乃是中国小说‘三复情节’的生活渊源”,接着概述由元明到清末“三复情节”的运用情况,然后指出其生活渊源。

④第四、五、六段“‘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其次,‘三复情节’合乎寓变化于整齐、统杂多于单一的美学理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种处理情节的手法推迟了高潮的到来……”最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其美学特征。

(5)第六回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耳闻目睹荣府表面上是一派荣华繁盛的景象,由此“一进”便正式揭开了《红楼梦》故事的正传,便开始了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描写与对封建末期社会的解剖。

二进荣国府,则深入到贾府的许多角落,引出了贾府衣,食,住,行玩等各个方面。这次刘姥姥所接触的人物之多,所见的场面之广,感受惊叹之深,都胜过了第一次作者透过刘姥姥的观察、体验、评论,进一步地表现了贾府主子们的享乐与奢侈,既写出了贾府鲜花著锦之盛,又为日后贾府败落巧姐被救埋下了伏笔。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贾府已面临家破人亡,一片萧索凄凉。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已死,昔日泼辣的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这位昔日来打秋风的穷老婆子。

结合材料材料一“有的还可以起到加强组织结构的作用,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可知,“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起到加强组织结构,结构正文框架的作用,同时展现贾府衰败的过程,有助于小说主题的开掘。

答案:

(1)D

(2)C

(3)A

(4)①材料一整体采用层进式结构。②文章首先提出论题,简述三复情节的特点。③接着概述由元明到清末三复情节的运用情况,然后指出其生活渊源。④最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其美学特征。

(5)①“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小说情节刚刚展开之际,“二进荣国府”在贾府兴盛之时,“三进荣国府”在贾府势败之后。②起到加强组织结构,结构正文框架的作用,同时展现贾府衰败的过程,有助于小说主题的开掘。

(1)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时,要精确把握重要信息,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分析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学生要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观点,再结合选项比对判断。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材料的内容,明确文章结构和段落大意,再结合题目要求概括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整合文本重要信息

l.审准题意,锁定有效信息材料。

2.在信息区间筛选关键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条归纳作答。

3.归纳整合。

4.对于选择题,要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的出处,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注意有无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问题。

6~9.【答案】A、C、①语言描写。如苟存忠老师“你看娃扮起来多心疼的”“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武旦”等语言表现其和蔼可亲,又用“胡说啥呢”“演不成甭演”等表现其严厉的一面。②动作描写。如胡彩香老师和米兰老师给易青娥认真化妆的动作,表现老艺人们对艺术的认真,对后辈的爱护。③侧面烘托。以易青娥精致传神的妆扮,侧面烘托出老艺人对舞台的尊重,对后辈的栽培;以米兰的“讨巧”衬托苟老师的严厉。、①“主角”指本文的主角易青娥,小说刻画了她为了艺术的付出和努力;表现了演员必须勤学苦练,甚至要经受痛苦方能成功的主题。

②小说中的老艺术家们坚守文艺阵地,其严谨的艺术态度值得人们钦佩。他们为新人的成长尽心尽力,甘当绿叶,体现了艺术的传承。他们也是艺术舞台上的“主角”。【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本相关内容,把握其主题,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解答】B.“但和大牌名演相比显得寒酸”分析错误。第六段原文“虽然‘烧火丫头’杨排风头上那些金的,银的,玛瑙,翡翠得少些,可依然还是花枝烂漫,凤眼如炬”是转折复句,突出了易青娥的美丽,没有寒酸之意。C.“易害娥首演的成功离不开平时练功付出的血泪和汪水”中“首演”说法错误,是首次担任主角,不是首次演出。D.“主要是为了使情节波澜起伏,使行文富干变化”理解错误,作为故事关键节点,其主要作用在于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题等。

故选A。

2.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同时注意结合语境。

【解答】C.“小说语言生动、典雅”分析错误。本文的语言风格是“生活化、口语化”,不是“典雅”。

故选C。

3.

​​​​​​​本篇小说在描写几位老艺术家时,运用了多种的表现手法,以突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首先,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如对苟存中老师语言的描写,在看到易青娥贴好鬓片后说“你看娃扮起来多心疼的”;在易青娥上台前鼓励她“你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武旦”等都可以看出苟存中老师和蔼可亲的一面;而在米兰建议包头时还是松点好时,荀存中老师又变得非常严厉,说“胡说啥呢?你那林冲娘子演得扯的,就招了没把眉眼提起来的祸……你们学不学,我也管不了,可绝对不能让娃再跟着你们学偷懒,学讨巧”;当易青娥因为包头过紧而疼得叫出声时,他又说“咋了?痛了?不痛还能学成戏?”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艺术要求一丝不苟的严厉态度。

其次,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为易青娥第一次演《逼上梁山》里的“群众若干人”化妆时,“一个妆大概用了不到十分钟”;可这次演杨排风,胡老师给她整整化了两个小时。“米兰老师又拿起眉笔,修来补去的。两个人就像绣花一样”,从胡彩香老师和米兰老师给易青娥认真化妆的动作,表现出老艺人们对艺术的认真,对后辈的爱护。

最后,小说还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来突出老艺人们的人物特点。如描写易青娥精致传神的妆扮,“易青娥照照镜子,没想到这美丽的:柳叶眉,被拉得长长的;她的眼睛本来就大,再一化,眼神就更加突出了;尤其是嘴,轻轻涂了点芝麻油,润泽、鲜亮得就跟早晨才开的太阳花一样红嫩”,这从侧面烘托出老艺人认真的艺术态度和对舞台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栽培后辈的高尚风格。

小说还通过人物之间的衬托来反映人物的性格。如在“包大头”时,米兰老师提议要松一点,立即遭到苟存中老师的严厉批评,“……你信不信?你们学不学,我也管不了,可绝对不能让娃再跟着你们学偷懒,学讨巧。”此处以米兰的“讨巧”衬托苟老师的严厉。

4.

本文以“主角”为标题,首先,“主角”指本文的主角易青娥,小说描写了第一次做主角的易青娥在演出前后的经历,通过对她为了艺术的付出和努力的描写,如“头是真的勒得太紧了,还没上场,易青娥就在后台吐了两次,但她撑着,忍着,觉得有今天的机会太不容易了。她已是满十五岁的人了,觉得好像没有啥苦是不能吃的。易青娥必须坚持,绝对不能丢人”“被焦赞、孟良拉着到台前谢幕时,她浑身都在哗哗颤抖着。她已经支撑不住了,感觉头重脚轻,天旋地转得随时都要出溜下去了。刚进后台,果然就栽倒了”表现了演员必须勒学苦练,甚至要经受痛苦方能成功的主题。

其次,小说中的老艺术家们坚守文艺阵地,其严谨的艺术态度值得人们钦佩。如胡彩香老师和米兰老师给易青娥认真化妆,“这次演杨排风,胡老师给她整整化了两个小时。米兰老师又拿起眉笔,修来补去的。两个人就像绣花一样”,苟存忠老师对后辈的严格要求,“咋了?痛了?不痛还能学成戏?”他们为新人的成长尽心尽力,甘当绿叶,体现了艺术的传承。易青娥演出的成功也是他们的成功,所以他们也是艺术舞台上的“主角”。

10~14.【答案】D、A、C、、【解析】(1)“吾闻之”,主谓宾齐全,前后断开,排除A;“数世之患也”属于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末语助词,之后断开,排除B;“数世”作“患”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译文: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是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的”。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

故选:D。

(2)A.“诸侯死曰‘卒’,大夫死曰‘薨’”错误,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故选:A。

(3)C.“晋襄公思忖再三”错误,原文是文嬴说完后,“公许之”,晋襄公未及多考虑就答应了母亲。

故选:C。

(4)①“劳师”,使军队劳累;“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无乃……乎”,恐怕……吧。译文: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竭尽,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②“构”,使……结怨;“厌”,通“餍”,满足;“辱”,屈尊,使……受辱。译文:他们的确是挑拨离间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都不满足,您何必辱没(自己)去处罚他们呢?

(5)蹇叔哭泣着坚决反对秦军出征,说“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最后秦军果然失败,由此可知,蹇叔明断谏诤。

弦高经商,经过滑国,半路遇到袭击郑国的秦军。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暗示秦军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同时,他又急忙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帅孟明以为郑国已有准备,于是领兵顺手灭掉滑国后返回,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亡国。由此可知,弦高机智爱国。

原轸听到秦国发兵偷袭郑国,原轸就竭力主张乘机袭击秦军;知道晋襄公放了秦国的三个将帅,吐了口唾沫。由此可知,原轸决断直率。

答案:

(1)D

(2)A

(3)C

(4)①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竭尽,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②他们的确是挑拨离间两国国君(的关系),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都不满足,您何必辱没(自己)去处罚他们呢?

(5)①蹇叔明断谏诤。②弦高机智爱国。③原轸决断直率。

参考译文: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庚辰这一天,晋国要把晋文公的棺材停放在曲沃择日安葬,护送棺柩的队伍刚走出绛城,棺材里就响起了像牛叫一样的声音。卜偃让大夫们行跪拜礼,说:“国君向我们发布战争命令,秦师将越过我国。我军攻击他们,必定能取得重大胜利。”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的国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使军队劳累去袭击远方(的国家),不是我所听说过的。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防备着我们。恐怕不可以吧?(我们)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蹇叔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

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兵车上)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刚下车又一跃而上。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买卖,在这里遇到秦军。(弦高)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准备好做秦军的内应)。(郑穆公)派皇武子去用委婉的言辞驱逐他们,(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难道(心目中)还有已死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之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一旦放走了敌人,会给后世几代人留下祸患。’为后世子孙考虑,可说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晋军)在崤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晋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晋襄公请求把秦国的三个将帅放回去,说:“他们的确使两国国君结怨。秦穆公如果得到这三个人,就是吃了他们的肉都不满足,您何必屈尊去整治处罚他们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上朝见襄公,问起秦国的囚徒哪里去了。襄公说:“夫人为这事情请求我,我把他们放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的话就让你在刹那之间把他们从国内赦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不回头,(面对晋襄公)吐了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舟离岸了。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着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了委屈,这是我的罪过啊。”不撤换孟明的职务。(又)说:“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况且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抹杀他的大功劳。”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与一词多义,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对文中主人公道德品质、人物形象的探究。找到主人公所经历的事迹,认真理解的基础上探究其品质,另外也需要注意文中直接出现的展现其品质的句子。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5~16.【答案】A、【解析】(1)A.“高诗精炼含蓄,慷慨悲壮”说法错误,高诗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情感并不是慷慨悲壮,而是用语质朴浅近而寓意深微悠远。

故选A。

(2)对于两诗的相同之处,文诗中“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写出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诗人除夕守夜,通宵未眠,深陷牢房已有三年之久,在除夕夜中表达了对家人的无限思念,想与家人共聚一同欢饮屠苏酒的团圆愿望。高诗“故乡今夜思千里”则采用悬想的手法,从对面写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是侧面虚写。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是写故乡亲人中除夕夜思念千里之外的“我”,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婉转含蓄,韵味深长,把他乡游子除夕夜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所以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诗人中除夕之夜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对于两诗的不同之处,文诗中,“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诗人知道自己的坚贞最后会招来的结局,但悲而不屈,愿意为国捐躯,仍有为国捐躯的豪迈之情;诗人更能感到“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文天祥感慨之前遭遇种种挫折,历尽各种艰险;“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这是诗人时刻关心着祖国安危,而此刻自己又被敌人扣押,深感复国无望,因而慨叹“无复屠苏梦”,没有机会和家人团聚了,同时自知挽救祖国已无能为力。

高诗中,“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两句写出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诗人除夕之夜孤身一人在旅馆无法入睡,体味到的是生命的孤苦;“故乡今夜思千里”句中,“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霜鬓明朝又一年”,写的是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诗人将生命有限的无奈与故乡千里的空间阻隔对应,既伤老大无成,岁月无情,又含蓄地表达了生命新旧交替的哲理。

答案:

(1)A

(2)相同之处:这两首诗歌都表达了诗人除夕之夜中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文诗中诗人除夕守夜,通宵未眠,深陷牢房已有三年之久,在除夕夜中表达了对家人的无限思念,想与家人共聚、一同欢饮屠苏酒的团圆愿望。高诗则通过对写法(侧面虚写的手法),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是写故乡亲人中除夕夜思念千里之外的“我”,更能体现出高适在除夕合家团圆的时刻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不同之处:

①文诗中,诗人悲而不屈,仍有为国捐躯的豪迈之情。文天祥感慨之前遭遇种种挫折,历尽各种艰险,还时刻关心着祖国安危,愿意为国捐躯,而此刻自己又被敌人扣押,深感复国无望,挽救祖国已无能为力。

②高诗中,诗人当除夕之夜孤身一人在旅馆无法入睡,体味到的是生命的孤苦。高适将“霜鬓”的生命体验置于“明朝又一年”这一时间流逝的临界点,将生命有限的无奈与故乡千里的空间阻隔对应,含蓄地表达了生命新旧交替的哲理。

译文:

第一首:

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

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第二首: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赏析:

第一首:

写作此诗时作者已经被关押整整三年,敌人对他软硬兼施。然而,高官厚禄不能软服,牢狱苦难不能屈服。他衰鬓霜染,意志弥坚。牢房冰冷潮湿,饮食艰涩难咽,妻儿宫中服役,朝廷苟且投降等惨痛的现实,令文天祥感受到人生末路穷途的困厄艰难。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笔,蘸着热血和心泪,写就了这首悲而不屈的短诗。

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第二首: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诗人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诗人难于入眠,而“独不眠”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景象,这更让诗人内心难耐。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从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称“客”。诗中问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诗中写完一二句后,诗人似乎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他却又撇开自己,从远方的故乡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觞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就这首诗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经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两首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方法:

选择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本题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7.【答案】【小题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小题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小题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解析】故答案为:

(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重点字:坼)

(2)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重点字:毋)

(3)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重点字:衰)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高考默写答题时要关注四点:

1.理解题干的情境特征。

2.把握词语语句的指向。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

18.【答案】尊重规律,成就精彩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他的刀十九年而“若新发于硎”。有人认为庄子于此文表达了顺应自然,顺应规律的哲学思想;也有人认为此文重在强调“保全天性”。而我认为,庄子此文,意在强调,唯有正确认识规律,科学运用规律,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庖丁脱颖而出,靠的不是他的刀,而是他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

其他厨师处理一头牛,靠的是力气,讲究的是刀刃的锋利,因而时常换刀。而庖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干的是头脑活。凭着对牛生理结构的了如指掌,他摸准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整个过程不曾拿刀硬碰,演绎着“刀尖上的艺术”。从这说开来,不仅仅是牛,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规律。庖丁这类尊重规律的智者,正是在“变”之中找到了“不变”的规律,方能在事业上行稳至远。

违背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导致事业失败。

当年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时,种植者们没有充分考虑客观规律,大面积栽种樟子松。结果不到几年,由于突发松毛虫害,所栽种的两亿多株樟子松大多害病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之前,在治沙的过程中,有部分治沙人员也曾罔顾生态环境,大面积栽种杨树,结果所栽种的杨树半死不活,无法起到治沙的作用。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不尊重自然规律,往往办不成事,办不好事。

尊重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在治沙的过程中,我国治沙人员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不会盲目采用单一模式,而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法,在环境较好的地方种植乔木,条件差的地方采用乔、灌、草结合,甚至以草方格的形式阻止沙丘移动,并最终取得成功。

其实,不仅仅是治沙,在其它领域也是如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完美地利用自然光照,在给旅客以舒适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浪费;乡村扶贫方式不一刀切,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帮助农民精准脱贫,实现了经济效益……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它们都告诉我们一个相同的道理:唯有理解自然、尊重自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唯有尊重规律,科学运用规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让我们尊重规律,乘规律之利,扶摇直上九万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题从古代文化经典中汲取素材,首先强调古代文化经典对今天人们的启发;其次强调阅读经典时,既要充分理解先贤的思想,也要立足现实,自主思考。对此,试题给出了两个话题,要求学生任选其一结合当下进行思考。

话题一,要求考生针对孟子的“发政施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对此,可从不同角度思考其积极方面的影响。比如,在政治上的影响和意义:孟子“仁政”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符合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理念,也是我们借鉴的重点。如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上的影响和意义:孟子认为仁政就是要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这在当今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今天保障农民拥有土地、拥有基本生存的权利,关注农民利益,以及重视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都与孟子思想类似。在教育上的影响和意义:孟子主张要向人民施与教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当今我们也提出了要以科教兴国,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教育。其次,可从孟子思想的不足方面展开论述,如孟子的思想是围绕人治社会展开的,而中国转型正是要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人治社会存在权力没有限制、政策不可预期、人亡政息等弊病,所以中国要想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治社会的治理模式。因此,孟子的仁政思想作为法制设计对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

话题二,选用了庄子《养生主》一文里的《庖丁解牛》故事,主旨在于阐明保护、蓄养生命之主——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文章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喻社会的复杂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也就是尊重规律),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还应该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而这一写作话题主要是辩证思考文章的写作主题。对此,无论选择哪一主题皆可,只要能找到证明自己的有力论据即可。

写作时,对于话题一,首先应当总结指出孟子的思想包含民贵、君轻,重视老百姓的需求,然后再教化老百姓,但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统治阶层以及封建社会的思想。其次,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角度,如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对外关系等等,结合我国现在的情况,如人民当家做主、精准扶贫让老百姓人人都能吃饱饭、穿好衣,有精神追求等角度分析其优点,同时指出不足即可。

写作时,对于话题二,可以参照材料,从尊重规律、保全天性等的角度展开议论,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但需注意,不管是理解为尊重规律、保全天性还是其他的观点,都要结合现实生活展开论证。如,论述尊重规律,可结合我们生活中尊重客观规律与没有尊重的正反面案例的利弊之处展开写作。保全天性,可结合自身的天性是否被保全,及其两种结果之间的区别展开论证。

立意提示:

1.得民心以仁政为先。

2.推恩天下,仁者无敌。

3.领略古人智慧,传承经典文化。

4.传承孟子思想,构建和谐社会。

5.尊重规律,合乎天理。

6.保存人的本性,不可强行扭曲。

7.审慎思考,不可鲁莽。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19~21.【答案】(1)第一处,依据“《永乐大典》《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