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3800字(论文)】_第1页
【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3800字(论文)】_第2页
【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3800字(论文)】_第3页
【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3800字(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心得目录TOC\o"1-2"\h\u15902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 125280一、‌艺术歌曲的概念 115864二、中国古词演唱的发展及特点 216678三、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心得 326764(一)气息的运用 320793(二)咬字的规律 325993(三)情感的表达 415558四、结语 415604参考文献 5摘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为我国产生了无数优秀的诗词歌赋。而将相关诗词进行改编并加以传唱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婉约派的《水调歌头》,还是豪放派的《满江红》。宋词所迸发出来的魅力,以歌唱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已屡见不鲜。据此,为了更好的论述歌唱与古词艺术之间的融合情况,本文将介绍中国艺术歌曲的相应概念,以及诗词转化为艺术歌曲的产生与发展。然后,本文再夹叙夹议,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词艺术与歌曲特色融合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古词演唱风格的探讨,可以为今后本人在演唱过程中对于气息的运用、咬字的规律、情感的表达都有所提升。关键词:艺术歌曲;古词;古词;演唱体会一、‌艺术歌曲的概念舒伯特早期提出的艺术歌曲,指的是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而最终形成的一种音乐体裁。其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的德国,是一种较为精致的独唱歌曲。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艺术歌曲则多指世界范围内专业的演唱者在表现过程中,通过对演唱进行艺术性的表现,从而提升了格调的雅致,并将其发展成为了一种深邃且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而在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之下,中国艺术歌曲又呈现了不同的特色。当上世纪20年代艺术歌曲的相关概念进入我国时,其与与我国的传统曲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合。而古词在这一过程中,则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就比如《大江东去》这首艺术歌曲,就是展开了中国艺术歌曲与古词创作结合之先河,代表着中国艺术发展独特性的开端。本文从音乐专业角度对艺术歌曲进行剖析,主要探讨的内容包括了艺术歌曲伴奏乐器,艺术歌曲人生定位以及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在当前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当中,伴奏乐器有钢琴和乐队两种。而最主要的区别则是狭义艺术歌曲的伴奏乐器是本文了解到的钢琴。广义的艺术歌曲的伴奏,既可以是钢琴,也可以是中国民族器乐,其更广阔的,丰富的形式是艺术歌曲发展更为蓬勃。在艺术定位方面,狭义的艺术歌曲通常以美声的唱法为主,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而广义的艺术歌曲实际上则是结合了我国的实际发展,不仅仅包括了美声,还有民族唱法以及延伸出去的通俗唱法等等,其多变的形式更与当前中国艺术歌曲发展过程当中诗词内容开放性的意义结构和音乐题材相融合。既有着明显的区别,又能够渗透出音乐本体的特点。二、中国古词演唱的发展及特点‌艺术歌曲最初传入我国时,受众是有限的,可以说是存在区域性的。其受众主要是当时的知识人士,文化界名士,因为他们在自身精神文化和艺术需求当中有极大的鉴别需求和欣赏需求。因此,他们对于艺术歌剧这种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非常喜爱。通过相互传阅,共同分享,互通有无的形式,‌艺术歌曲也在无形中促进了艺术歌曲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众多音乐家、教授、文人作者,他们所创作的经典传世佳作以《我住长江头》、《思乡》为主的艺术歌曲主张向西方学习,内容上还包含了近代诗歌的特色。以这部分内容为起点,中国艺术歌曲有了自身的文化之抵御也有了发展过程当中的根基。‌随着时间的发展,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在赵元任,李叔同等一批音乐学家们的努力之下,达到了一个主动推广并且创作鼎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一系列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作品产生,此时的中国艺术歌曲有了非常浓厚的中华文化,比如本文当中所分析的古词也是在后续的以古代歌曲选段为代表的阔数艺术歌曲过程当中所继承和弘扬的我国文化精髓,也体现了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声乐结合的独特魅力之处。‌不论是艺术歌曲的发展过程当中内容如何演变,结合了中国艺术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已经拓展突破了原有的限制,不光是抒情歌曲,不光是诗词歌曲,不光是通俗歌曲,都能够纳入中国艺术歌曲的范畴当中来。其中尤其是以诗词音乐结合了传统词乐文化和现代声乐艺术,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古词也是当代重点中国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良好的环境使得中国作曲家对多样化的作曲技巧演绎更加娴熟。因此,对中国传统古词进行演唱,具有历史特色及音乐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其主要的特征和特色,突破了思想上的束缚,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强烈的表现,并由此出现了一批完整的将中国古词演唱技法和流行音乐融合在创作上的大师,最终形成了一个专属于我国风特色的古词演唱艺术形式。三、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心得(一)气息的运用一般而言,古词在演唱过程中,必不可绕开的就是对演唱风格的分析。有研究指出,通过气息的运用,咬字的规律,情感的表达三个方面去立足古词演唱特点,并从多角度分析在演唱的风格,可以将歌唱与古词艺术进行更好的融合。而本人平时在训练古词演唱的时候,也会根据相关古词作品、歌曲演唱、风格变化等细节进行不同的处理。通过不少研究可知,在对古词演唱的练习过程中,最为需要注重的就是个人的气息运用。本文以前文提及的《满江红》为例,这首基于宋词进行演绎的歌曲,本人在平时的联系过程中,就会通过对气息加以运用,使其在唱法变化和音色变化过程当中所能够达到的促进歌曲情感表达的方面。尽量把整首词和伴奏联系在一起,唱出一整个节奏,一整个连线的感觉,情绪激动的时候要保证吐字清晰,气息呼吸充分为爆发力做好准备。提前充分准备运用才能够自然流畅,而在关键时刻,本人则会通过井然有序的换气,声情并茂的表达出歌曲的含义。(二)咬字的规律在本文看来,作为一名听众,其在对古词演唱的过程中,往往欣赏的应该都是曲调中的意境美和艺术美,欣赏的是由艺术表演者所传递出来的歌曲美和诗词美。而在中国古词演唱的过程中,咬字规律则是演唱者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不同于流行歌曲或者是其他的歌曲,古词的咬字规律要符合诗词的特点,上下句工整以及其诗词内容改变过程当中细微的不同之处。而在古词的调整过程当中,咬字规律则是本文要重点表现出来的不同之处。就以本人平时训练为例,一方面,本人会在咬字方面重点突出情感,通过对部分古词的段落力求咬字清晰,另一方面,则会通过表情及肢体语言来传达古词自身所蕴含的蓬勃之情,以此来突出演唱过程当中与吟诵的不同之处,也希望能够这样的练习,可以对咬字规律进行更为深刻的感悟,从而突出其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之感。(三)情感的表达在演唱古词之前,本文认为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古词、古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因为在个人演唱的过程当中,情感的表达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正如前文所述,情感的正确理解,和对歌词和歌曲的正确把握,是演唱好古词的关键。在演唱过程当中如何能够通过自身技巧和对于古词意境的完美展现,抒发自身内心感情,同时又能够把古词所突出的中华文化传统结合起来,是在演唱过程当中所急需要提升的一部分。在演唱之前,除了将词的内容和取得一经联系起来还要去结合演唱之前所进行的调整。与伴奏者进行沟通与演唱的环境进行联系,将古词的慷慨激昂之感在舞台所营造的氛围环境中表现出来,从而提升古词的意蕴。在本文看来,情感的表达既符合其内容的变化,又符合自身的理解,这才是中国古词演唱在个人演唱过程当中情感表达的正确方式也是情感表达正确欣赏方式。因此在古词与演唱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尽办法将情感和文化底蕴进行贯穿。因为本文认为,从咬字清晰到情感的转化,到旋律的慷慨激昂,到与伴奏配合的完美融洽,在演唱过程当中,每一个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故而,综上所述,要想将古词与演唱进行有机的融合,除了要合理把控好气息的运用,以及咬字的规律之外,情感的表达是连接古人与演唱者最为重要的纽带,并能够和观众进行无声的交流,让听众能够从演唱的古词中感受到中国艺术歌曲在发展过程中的美妙之处。四、结语现如今,随着我国文化的不断宣传及发扬,“文化创新”、“声乐创新”等相关研究也提上了日程,并对其中的古词与演唱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对歌唱与古词艺术的融合进行了论述。整体而言,通过本文对于古词与演唱的融合得出,对于古词的撰写背景及内涵加以剖析,并从“气息的运用”、“咬字的规律”、“情感的表达”等方式对古词的演唱进行融合,将极大的有利于演唱者对于古词精髓的掌握。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声乐学习者在将演唱与古词进行融合时带来一定的启发,并希望能够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更好的宣传,从今天的古词歌曲作为出发点,从而将整个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到定的高度,为本文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参考文献[1]塔娜.浅谈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唱与教学--以《春思曲》为例[J].2021(2019-5):164-164.[2]谢沁.艺术融合视角下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特征研究[J].艺术品鉴,2019(8Z):3.[3]张宝东.艺术融合视角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技术理念与规格[J].2021(2018-5):174-175.[4]陈婧如.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作品分析与演唱处理[D].天津音乐学院,2020.[5]陈明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D].云南艺术学院,2019.[6]郝润华.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