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有效管理_第1页
自我与有效管理_第2页
自我与有效管理_第3页
自我与有效管理_第4页
自我与有效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第一页,共五十一页。问题的提出1.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已无增长的空间。2.用心理学原理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却频频发现学生有愿望无行动,顶多是三分钟的热情。3.长期困惑:赣州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与其他市相比为何差距那么大?我不得不从智力因素之外寻找解决的办法。第二页,共五十一页。目标教师学生考试分数选择接收消化掌握贮存运用应试教育的控制结构教育控制的最大困难是无法对学生内部的认知过程实施控制。应试教育立足于通过考试的外部控制来迫使学生优化其内部的认知过程第三页,共五十一页。教材教师学生目标考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做好自身接收、理解知识等认知过程的内部调控,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真正出路。尊重学生的控制结构第四页,共五十一页。人类行为动因的中心机制是自我效能。

——班杜拉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从学生素质的哪一方面入手呢?第五页,共五十一页。一个人除非相信自己能通过自己的行动产生所期待的效果,否则他们很少具备行动的动机。效能信念是行动的重要基础,人们使用个人效能信念指引自己的生活。

——边玉芳《学习的自我效能》

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是个很好的切入点第六页,共五十一页。4.新课改特别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而“自我即主体意识”。5.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人的心理生活是由自我构建的,自我以对自身及自身有关的事件的解释构建起自己的心理世界。因此,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发展状况都受到自我的支配与制约。中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摸索出一条发展学生积极自我的有效途径,则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问题的提出第七页,共五十一页。关于“自我”自我既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看法,如“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和“我能干什么事”等,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意志、态度、价值观等的了解;也是人思考、解读自己的特定方式,它是最重要的参照系支配着每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及行为选择。研究表明: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决定着个体在各种活动中的创造性、胜任感和幸福感。所以,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八页,共五十一页。自我的本质在于对个体自身的主宰,它是每一个有形个体的无形主人,所以,自我的显著功能就在于对人自身的调节,而自我肯定或自尊的需要是自我调节与发展的基点和轴心,可见,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恰恰与教育的精髓相一致。自我概念积极的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深入钻研的精神,有敢于突破既有方式和旧传统的勇气,有排除外界和本身种种障碍的决心,能经受挫折的打击而不怕风险的顽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还能激发出风发泉涌般的灵感与智慧。1、积极的自我概念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活动提供巨大的动力和热情。关于“自我”第九页,共五十一页。如果在现实中通过比较或是从别人的评论中发现现实的自我形象与自己的理想有差距,自尊心强的人就会进行自我调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差距。责任心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是人们自觉性和强大精神力量的源泉。它主要来自自我的道德观念,出自于人们对某种思想、原则的坚定信念。2、积极的自我概念能增强人的自尊心、荣誉感和责任心。关于“自我”第十页,共五十一页。人的自我是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系统,包括多方面的心理功能,只要任何一方面过分或不足,都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例如:热情不足会暮气横秋、热情太多就不冷静,谦虚不够会骄傲、谦虚过分就无主见,自尊心不足会自卑、自尊心太强就自负,自信心不足会自暴自弃、自信心太强就刚愎自用。自我概念积极的人会时时观察、剖析、监督自己,经常拷问自己并适时做出调整。3、积极的自我概念能时时自觉地协调自身的各种精神、心理功能,使它们发挥最大的功用。关于“自我”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对新事物显示出极高的热情;易与周围的同学成为朋友;信任教师;在活动中能合作,能遵守合理的规则;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对行为后果有一定程度的预见性;富有创造性、想象力、独立性;能与他人自由地进行交谈,绝大部分时间里,他们是快乐的。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学生常表现出以下典型行为:关于“自我”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高中时期的学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受文化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社会交往的限制,以及观察视野窄、接受信息量小,自我认识的参照点少等影响,他们常常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自我,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认识有着较多的偏差。自我偏差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

1、自卑。自卑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把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和失误,从而遇事就心虚胆怯、逃避退缩或盲目从众;拒绝接纳自我,缺乏独立主见,其结果捍卫的是虚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他们不是通过积极地改变现实的自我去实现理想的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的自我,趋同现实的自我,导致更加自卑。自我偏差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2、自负。自负是一种自我膨胀,即过度的自信。一些高中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好胜争强、不甘落后,但常常不能把握好“度”导致骄傲自大,缺乏自省和自我批评。这种人盛气凌人,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能与人和睦相处,自己也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心理防卫意识很强。由于对现实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因此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常因自己的客观现实远不及主观判断,而失败几率较大,个别人可能会用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手段去实现理想的自我。自我偏差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3、盲目。高中生正处在精力旺盛和朝气蓬勃的年龄段,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热情、好奇,有强烈参与意识,总想要在各方面显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有的人,校园里或班上流行什么他就热衷什么,看别人干什么,他就跟着学什么。有的人,在学习上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失去自己既定的目标,失去理想的自我。这是一种缺乏目标意识的盲从心理,什么都抓,也就什么也抓不着,枉费了时间与精力,平添了无数的烦恼。自我偏差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4、理想缺失。不少高中生消极懒惰混日子,不能形成积极的理想自我,影响个人心理潜能的发挥和心理发展,处于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常觉得“干什么都没兴趣”、“干什么都没劲”,似乎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值得自己努力去做的事情。也有些高中生虽然有追求上进的愿望,但遇到困难、挫折就消极退缩、放任自流。自我偏差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5、逆反。逆反是自我发展中一种非理性的产物,是试图施展自我,强调个人意志的一种手段。其实质是为了寻求独立、寻求自我肯定,为了抵抗或排除在他们看来压抑自我的外在力量,保护逐渐形成的比较脆弱的自我。这是青少年阶段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般表现为:不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其情绪成分很大,方式只是简单的拒绝和对抗,有时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对象主要是父母、老师、学校和社会宣传的观念、典型人物,其结果会导致对他人的怀疑与偏见,阻碍他们学习新的或正确的经验,影响人际关系,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自我偏差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

6、自我中心。随着自我的发展,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自身,可是在一部分高中生,尤其是独生子女身上比较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想问题和做事情都从“我”字出发,而缺少对客观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冷静思考与分析,从而造成在集体的生活环境中适应不良,难以赢得别人的好感,人际关系不和谐。自我偏差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7、沉沦。有一些认为自己不聪明、学业能力差的学生,常常嘲弄自我,表现为破罐子破摔,自我要求降低,丧失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怕批评,不求上进,他们往往对正面的教育产生“抗药性”而拒绝接受,却对反面消极的影响容易吸收。他们的需要(如尊重、信任和关心)在老师那里受挫,在家庭中也难以如愿,因而就试图到同类人中寻求补偿,于是,他们很容易加入或自发形成某种“落后”小团体。在这类团体中,他们又互相模仿感染,从而越来越沉沦、越来越难以自拔。自我偏差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罗杰斯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自我,自我概念控制并综合着个体对于环境的反应。何立婴则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统治力量,也是联系个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唯一纽带。总而言之,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对于人格的各成份具有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制约着个人的行为表现,因而也与其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是有重要意义的关于自我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自我是由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体验、自我调节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自我认知主要涉及“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念、自我分析、自我批评等。自我体验属于情绪范畴,它以情绪体验的形式表现出人对自己的态度,主要涉及“我是否满意自己”、“我是否悦纳自己”等,它包括自尊、自爱、自卑、自弃、自恃、自傲、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人的意志行为,它监督、调节自己的行为,调节、控制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和对他人的态度,它涉及“我怎样克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我如何成为理想的那种人”。自我的结构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认知心理学家假设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是一个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根据这一观点,我认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体验、自我调节三者之间构成了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即自我概念有如下的结构。其中,自我认识是基础,自我评价与体验是关键,自我调节是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与体验自我调节自我的结构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研究的主要问题本课题研究想探究的主要问题是: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采取哪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校正学生既有的消极的自我概念?哪些化学教育资源,通过怎样的作用方式,可以对学生的自我概念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化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形成化学学科能力、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化学知识、端正学习化学的态度、领会化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于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其化学学习。那么,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化学学习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如何使它们相互促进?能否实现彼此间的循环加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化学教学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自我概念构成要素的来源是客观的社会文化生活,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不同的成长环境及不同质的文化才是对人的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因此,要很好地把握学生自我概念的实际情况,必须联系赣南地理文化特点对此进行质的分析。赣州800多万人口中,95%以上为客家人。客家人具有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务实避虚的性格和勤谨奉公、集体为重、个体为轻的传统。我们的学生身上继承了这些优良品德,他们团结友爱、勤奋刻苦、积极上进、热爱集体,乐意为集体、为大家服务,因而,他们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自我。研究的内容一、赣南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客家传统中注重实干、实效,但由于文化水平低,科学知识缺乏,他们视野不开阔,比较注重短期行为,不看长远而只求短期实利,所以,学生们都能吃苦耐劳、踏实努力,但又只是重视练题、看重分数,却不求追根究底、掌握原理、建构知识网络,轻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他们的理想自我与心理自我都不够强大。一、赣南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研究的内容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一、赣南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赣州境内山峦重叠,连绵起伏,是一个“路隘林深苔滑”的丘陵险峻之地。虽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但因林深路险、交通不便,是一个开发较晚,发展较慢,经济社会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农民的文化生活非常空洞、没有情趣,于是赣南人重物质、轻精神,缺乏细腻的情感体验,反映在学生身上,则是自我体验贫乏、肤浅,不关注、也不懂得强化自我的情感体验。研究的内容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一、赣南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赣南有长期革命斗争的历史,这里的人敢于奋斗、具有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和行动,可以看到,学生们都奋发向上、力争通过升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由于眼界狭窄,再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并不明确努力的方向,因而,他们虽然非常刻苦地学习,但在成绩不理想时也依然如故,不知调整、不善变通,反映在他们的自我概念上就是不重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与愿望都很微弱。研究的内容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一页。一、赣南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美国心理学者黑金斯提出了两种自我意向的调节风格:一种受愿望驱策,在喜欢和乐意之下追求理想,个体在整个过程中体验到的是喜爱与愿望的实现,是一种进取性的自我调节。另一种受“责任”的压力:应该达到某个标准或必须取得某种成绩,往往是接受外部要求的反映,体验到的是“不得不这么做”的感受,具有被动性的色彩,是退避性的自我调节。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带有浓厚的被动性色彩,他们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一边,选择的常常是外部(家长、老师)的要求,于是被动但却积极地追求分数与名次,他们的自我调节方式是消极被动的。研究的内容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二、对学生进行自我概念的心理知识科普,明确自我概念是成长的动力训练的主要内容:观点介绍,如何认识自我、自信心的培养、成败观的教育、如何进行自我评价与体验、自我监控等。研究的内容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三、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增加胜任体验的频次和深度,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本来,考试及其成绩能够说明的问题非常有限,而且,对待它始终都应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对中学生来说,尤其要引导他们从积极的角度去分析,遗憾的是,由于高考选择了这种选拔方式,人们把它当做了评估教与学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这不仅没有让学生学会正确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分数,反而给绝大多数学生带来了挫败感与无力感,如今,每次考试结束后无论成绩好与坏,学生的小结几乎都是在挑自己的毛病与失误,看到的永远是自己的缺点,体验到的都是对自己的不满和谴责,导致他们的自我概念向着负性的方向发展。研究的内容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为了纠正这种不良倾向,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向学生强化这样的意识:自我肯定是建立积极自我概念的基础。高度的自我肯定对学习成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你越信任自己和尊重自己,就越会积极地争取把每一件事情做得更好。发展并维持高度的自我肯定是你每天磨练自己朝目标迈进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必须学会积极的自我评价,改变过去总是从负面评价自己、谴责自己,导致不能悦纳自己的倾向。三、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增加胜任体验的频次和深度,提高学生的自尊自信研究的内容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a1a2a3a4a5an…………解题规律基础知识基本原理问题情境②适量练习,关注基础知识与问题情境间的关系,努力建立知识与情境间的条件化的多重链接。①打好基础,特别要注意把知识间的关系梳理清楚,认真把知识组织好。③练习中,注重多题一解,总结规律。提高解题能力须做好的三项工作研究的内容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认识评价调节知识结构问题情境解题规律自我自我自我化学教育过程解题能力积极的自我实现自我和能力提高的循环加速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理解分类,学会比较套对公式,注意例外烂熟概念,理清关系人类的科学知识是以分类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我们是通过一定的模式去衍生出一套一套的分类知识的。化学知识看似杂乱无序,实乃较为规则,化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和发现各种规则与公式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主要是套对公式。不过还应注意例外。概念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必须将概念烂熟于胸,但概念不是孤立的,还必须注意理清概念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理清知识间的关系中,强化胜任体验,深化自我认识,尝试自我调节研究的内容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理清知识间的关系中,强化胜任体验,深化自我认识,尝试自我调节。结构决定性质组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化学性质决定存在贮存制法用途研究的内容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物质物理性质包含的主要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特殊性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角度:1.氧化还原反应(关注元素的化合价)2.复分解反应(主要是与酸或碱的反应)3.特殊性质研究的内容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O2/加热CO2量不足O2/常温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Na2O2NaNaOHNa2CO3NaHCO3Na2O①

③④⑤H2OCO2过量CO2+H2O⑥H2OH2O⑦⑧⑨⑩△O2/加热针对某种金属元素需研究的物质主要有:单质、主要氧化物、氢氧化物、常见的盐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两性AlO2OH-Al2O3AlO2加热Al(OH)3CO2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H+H+Al3+OH_OH-H+氨水H+OH-向右的箭头都加酸,向左的箭头都加碱。第四十页,共五十一页。FeFeOFe3O4Fe2O3Fe(OH)2Fe(OH)3Fe2+Fe3+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一页。在归纳总结解题规律中,强化胜任体验,深化自我认识,尝试自我调节。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核心知识:①原电池原理(负极氧化、正极还原)②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要求负极分类:①电极材料本身被氧化②燃料被氧化正极分类:①电解质溶液作氧化剂②电极材料本身作被氧化剂③O2作被氧化剂所有原电池基本上都是上述各类正极、负极间的排列组合,只要掌握了各类代表性的电极反应式,即可以不变应万变地写出各种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研究的内容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一页。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小结中,强化胜任体验,深化自我认识,学习自我调节。在每一天自主安排的练习后,学习自我评价,强化胜任体验,深化自我认识,尝试自我调节。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专注于从知识学习本身获得良好体验,着力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而不仅是从好的学习结果中获得良好体验,从而积累学习的真正动力。研究的内容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一页。实验班对照班Z值差异显著性平均分X1标准差S1平均分X2标准差S2实验前测80.856.3480.696.630.131<1.96差异不显著实验后测83.715.9980.778.962.04>1.96差异显著相关系数r=0.85r=0.54Z值6.23>2.58差异非常显著0.077<1.96差异不显著自我概念测量结果的比较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一页。考试实验班平均分x1

实验班标准差s1

对照班平均分x2对照班标准差s1Z值差异显著性实验前测(中考)75.009.2479.268.592.105差异显著高一下学期期末考81.218.1881.897.570.418差异不显著高二上学期期末考88.417.1486.007.061.589差异不显著高二下学期期末考93.0011.8487.109.792.778差异非常显著高三上学期期末考72.1913.5164.4516.153.057差异非常显著实验班、对照班考试成绩比较表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一页。档次项目实验班对照班实验班对照班实验班对照班实验班对照班实验班对照班前20平均分92.8098.4596.7096.8583.9083.2095.9094.6597.7093.85优秀率45.00%70.00%100.0%90.00%65.00%70.00%95.00%85.00%90.00%75.00%及格率95.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实验班、对照班各科总分前20名学生化学成绩比较表收集数据的统计分析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一页。实在地说,考试成绩能说明的问题还是比较有限的。不过,将两个班学生比较一下,有几个方面的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①在知识的处理方式上,对照班的学生往往是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