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九篇_第1页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九篇_第2页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九篇_第3页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九篇_第4页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九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集合九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看和猜想中积累日常生活中对形的感知。

2.能依据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3.情愿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玩耍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预备:

1.PPT《好饿的小蛇》

2.小蛇图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食物卡片若干。

3.房子图、小树草地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爱好。

1.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伴侣,你们想熟识它吗?它是谁?

2.这是一条小蛇,是一条好饿的小蛇。

(二)观看猜想,积累感知。

1.感知圆形

(1)肚子饿的小蛇也想找东西吃,我们来看看小蛇找到了什么?

(2)好饿的小蛇吃了苹果后,肚子变什么样了?为什么?

(3)小结:好饿的小蛇吃了圆圆的苹果,肚子就变圆的了。

2.感知三角形

(1)猜猜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东西?它的肚子为什么会成三角形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3)小结: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饭团,肚子就变成了三角形。

3.感知正方形

(1)猜猜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好吃?它的肚子为什么会成正方形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3)小结:小蛇吃了正方形的三明治,肚子就变成了正方形。

4.感知弯弯的形状

(1)猜猜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好吃?它的肚子为什么会变成弯弯的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3)小结:原来有些东西呀,咬掉一些,吃掉一点,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弯弯的东西,可能是一根香蕉,也可能是一片咬过的西瓜哦…

(三)操作体验,巩固提升。

1.观看比较。

(1)出示粘贴在纸板上的小蛇,集体观看比较。

小蛇的伴侣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从帽子形状不同进行观看。

小结:原来小蛇伴侣头上戴的帽子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圆圆的圆形,有的"是三角尖尖的三角形,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2.请一幼儿示范。

(1)请你帮这条小蛇去找一样它宠爱吃的东西好吗?

(2)你的小蛇吃了什么呀?为什么要给它吃一个圆圆的蛋糕呀?

3.集体操作。

(1)提出要求:关怀小蛇找出和它的帽子一样形状的食物。

(2)幼儿自由操作。

(四)共享沟通,积累阅历。

1.共享沟通:你给小蛇吃的是什么呀?为什么?

2.玩耍“送小蛇伴侣回家”。

3.小结:小伴侣们都关怀小蛇伴侣们找到了它宠爱吃的东西,而且圆形帽子小蛇回到了圆形房子里,三角形帽子小蛇回到了三角形的房子里,正方形帽子小蛇也都回到了正方形的房子里。小蛇伴侣们好欢乐哦,它们说:“感谢小伴侣,请小伴侣们到我的家里玩玩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爱好,我预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玩耍,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仆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力气。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玩耍活动中,区分物体的“高矮”。

2.在不同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按高矮规律进行排序。

3.对好玩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爱好。

4.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熟识力气。

5.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

活动预备:

操作纸板人手一张(上面贴有双面胶),操作卡片人手一份(美工第11页,活动前剪好);高矮不等的瓶罐四组,分别为:三个一组两份,四个一组一份,五个一组一份。

重点:

幼儿能够依据物体的高矮特征,从高到矮或是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难点:

在排序物体的“量”有所增加的基础上,照旧能够进行高矮排序。

活动过程:

一、玩耍:高瓶子矮瓶子,为幼儿做好概念的铺垫。

师:珍宝们!熊宝宝那个高高的瓶子和矮矮的"瓶子都不见了,你们见到过吗?

谁记得高高瓶子的样子,请你学一学。谁记得矮矮瓶子的样子,也请你学一学。

二、自由探究瓶罐的玩法,尝试排序。

师:我这里有几个瓶子,不知道哪个是高的,哪个是矮的?请你帮忙分一分。

1.请个别幼儿找一找指定要求的瓶子,集体做确认。

2.老师邀请幼儿用瓶罐尝试排序。

①请幼儿第一次尝试排序。

师:我又请来了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数数看现在有几个瓶子了?(三个)谁会给他们排排队呢?你是怎么排的?谁排最前面,谁排最终面?

②再次请幼儿排序,并与上一组排好的瓶罐作对比,查找相同或不同之处。

师:我这里还有一组瓶子,谁会给它们排出跟它(指前一组排好的瓶子)不一样的队伍呢?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小结:原来排队可以任凭排,还可以依据物品的高矮挨次来排排队,这样的排队方法叫做按高矮排序,这样可以让我们的队伍看起来更整齐,更漂亮。

三、提升阅历,学习排序。

1.老师示范操作排序,幼儿观看沟通。

①从矮到高排序。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高矮不同的瓶罐,我要找出最矮的瓶子,把它排在第一个,谁来帮帮我?(后面的依次类推)

②从高到矮排序。(可以请个别幼儿操作)

2.依据幼儿的阅历赐予不同量的瓶罐组合(4个,5个),并进行排序。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瓶瓶罐罐,谁情愿来挑战一下,给他们也按高矮排排队呢?

3.阅历迁移:请5个高矮差距较明显的幼儿作为示范,其余幼儿对其进行高矮排序。

小结:不仅仅是瓶瓶罐罐、小伴侣可以依据高矮排序,还有许多东西,只要它们高矮不同,都是可以进行排序的。

四、加深熟识,练习排序。

1.幼儿操作桌面排序材料,老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给每个小伴侣都预备了高矮不同的瓶罐卡片,请你轻轻的回到位置上也给它们按高矮排排队吧!

2.老师邀请个别幼儿(操作正确的与操作错误的)叙述自己的操作阅历,其余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与之作对比。

师:你是怎么排序的?谁排第一个?谁排最终一个?

五、感受排序的多样性,如:大小、胖瘦等。

1.瓶罐除了有高矮不同还会有哪些不一样呢?让我们来听听、唱唱《瓶子瓶子倒下了》你就知道了。

2.老师与幼儿随音乐做歌曲表演结束活动。

延长活动:

1.投放高矮不等的瓶罐、积木等至区域活动中,供幼儿连续练习。

2.供应其他特征不同的物品供幼儿探究,如:大小不等的瓶罐、粗细、长短不同的物品等,一种特征一组摆放好,请幼儿探究排序。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学问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留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3

数学活动:

给“大大”与“小小”送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玩耍的方式,熟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爱好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预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幼儿人手一份、老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今日,老师和小伴侣玩个玩耍。说‘请起立’,你就说‘起立’;说‘请坐下’,你就说‘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日,有两位客人和们一块儿做玩耍。”

1出示大娃娃。“这是大大,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大大你好!大大宠爱你!大大欢迎你!)“请起立”“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这是小小,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小小你好!小小请你喝水!小小跟你玩!)“请起立”“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熬炼、小小吃小面包’?”

3、玩耍: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关怀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1][2]下一页,并能讲一句话。

(1)老师供应,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玩耍。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感知。

2、激发参与活动的爱好,共享与同伴共同玩耍的欢快。

二、活动预备

1、三个家:三角形标记的房子、正方形标记的房子、圆形标记的.房子;贴有三种形状的凳子若干。

2、鸟妈妈头饰一个;各种大小的正方形图片、三角形图片、圆形图片。

3、歌曲“伴侣碰一碰”。

三、活动过程

(一)唱唱碰碰

1、师、幼身上贴有不同形状的图形宝宝。

师:今日我们请来了图形宝宝看看自己身上贴的是什么形状打个招呼。

2、音乐“伴侣碰一碰”,第一遍与大家打招呼与自己身上贴的相同图形的碰一碰,其次遍找个位子坐好。(不同图形一一对应,两个相同的图形宝宝碰碰跳跳)

(二)看看说说

1、出示鸟妈妈,“瞧!谁来了?”

2、我们的歌把鸟妈妈也吸引过来了!听她在说什么?”

3、鸟妈妈:“我身上藏着很多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4、幼儿看看找找图形,说说鸟妈妈身上有什么图形,并把相应的图形举举看,老师将幼儿找出的图形归类贴黑板上。

(三)找找贴贴

1、“鸟妈妈这几天忙着给她的宝宝造房子呢,我们帮帮她的忙吧。”

2、幼儿找出各种大小的正方形图片、三角形图片、圆形图片;按屋顶上的标记贴到小房子上砌房子。

(四)碰碰玩玩

1、鸟妈妈的房子造好啦,我们找个一样的图形宝宝跳个舞庆祝一下吧。

2、音乐“伴侣碰一碰”,两个相同的图形宝宝碰碰跳跳。

四、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知道数字还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情愿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清楚地进行叙述。

(二)活动预备:

1、一幢5层楼的房子

2、1——5的数字卡

3、5个动物(大象、小熊、小鸡、小兔、青蛙)

4、小红旗

(三)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的数量。

师:“今日我们小一班来了几位动物客人?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谁?有几只小动物?有5只小动物那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出示数字5)”

2、引导幼儿关怀动物排队,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的意义。

“动物伴侣出去做玩耍了,我们先给小动物排着一条整齐的队伍出去,我们来关怀它们排队,好吗?(出示小红旗),排队要有个要求,要从红旗这里排,从左往右一个一个排在红线上。

(1)你们真棒,很快就帮小动物们排好了队。

(2)排在第一个的是谁?谁排在第三个?大象排在第几个?

3、给动物找序号,理解数字还可以表示动物的位置。

(1)为了让大家能一看就知道谁排在第几个?你们能帮它想个好方法吗?

(2)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牌,分别是几?数字1发给谁,为什么?那数字2呢?小鸡那应当放数字几呢?表示小鸡排在第几个。

(3)现在有了这些数字牌,我们就能一眼就看出谁排在第几个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4)小结:原来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表示有几个动物,还可以表示小动物排的位置呢。

4、引导幼儿帮动物找房子,从纵始终学习序数。

(1)玩好玩耍,小动物们要回家了,这里有一幢房子,小动物们就住在这里,我们来关怀小动物,把它们送回家。

(2)大象由于身体比较笨重,所以它住在第一层里,谁来把大象送回家。小熊住在其次层;住在第五层的是青蛙……

(3)小结:原来数楼层的时候,我们是从下往上数的,数字还可以表示楼层呢?

5、玩排队玩耍,巩固对序数的理解。

(1)请5个幼儿排成一排,先想一想从左往右自己排在第几个?然后依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请第3个幼儿拍两下头。

(2)相同的`队伍,从右往左玩排队玩耍。

(3)小结:原来排队的方向不同了,你们排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原来xx排在第五个,现在方向换了,她的位置就不同了,现在排在第四个了。

6、帮熊猫老师贴上车厢的数字。

(1)其次天,动物们坐上小火车去秋游了,我们来给他们分分座位好吗?请一名幼儿上来关怀小动物们分座位,为了让大家能一眼看出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请你把数字贴在相应的车厢上并说一说,xx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

(3)请你去给客人老师看一看,你做对了没有,并告知客人老师,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节车厢里。

7、小结

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熟识1~5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把握序数词,会用第几精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中是用动物卡片来让幼儿熟识了解序数,为了能使幼儿更直观的看到并用第几说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我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代替动物卡片,这个环节的设计无意中更加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并乐观投入活动的乐观性。我请了5名幼儿扮演小动物站站成一排,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象征性的动作,这样就能使幼儿简洁辨别什么“小动物”是排在第几位的。中间在加进了一些玩耍的元素,如请其中一个小伴侣蹲下,问“什么动物累了?他是第几个?”等。在排成一横排的基础上,我又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因此,在以后的序数教学中,我们应多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线排列的,曲线排列的,不规章排列的等。

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如一排小鸡,哪只是第几?也确认不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如:苹果、娃娃、笔、碗??排成序列,每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熟识1、2的点卡,知道1、2代表的物体数量。

活动预备

1、贴绒卡片:一只猫、2只狗、2只鸡。

2、数量为1、2的物体图片若干及作业卡。

活动过程

一、感知2以内物体的.数量。

1、出示动物卡片-猫、狗、鸡

让幼儿说出贴绒板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多少?

2、指导幼儿手口全都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熟识点卡,给实物或图片匹配点卡。

1、让幼儿观看猫,说出猫的总数,告知幼儿一只猫可以用点卡“1”来表示,出示点卡“1”,

告知幼儿,像这种有点的卡片叫点卡。

2、出示狗、鸡的卡片,匹配点卡“2”,指导过程同上。

三、在数量为1、2的物体旁匹配点卡1、2。

1.、老师任意抽出一张图卡,让幼儿说出它的总数,并将点卡贴在旁边,

如出示1个苹果卡片,幼儿贴上点卡1,出示2把椅子,让幼儿贴上点卡

2、提问:幼儿点卡1、2还可以表示什么?

启发幼儿说出许多数量是1和2的物体来。

四、指导幼儿做练习。

1、让幼儿指认数量为1、2的物体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2、给点卡1、2匹配相应的物体。

3、给数量为1、2的物体匹配相应的点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进展幼儿对花朵颜色、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洁的分类。

3.体验欢快的心情。

教学预备:

红、黄、绿纸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条;音乐磁带《郊游》;纸杯制成花状,花心分别为红、黄、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今日我们要去万花园玩玩。瞧,我们必需先过小桥,再跨过小河,才能进入万花园。让我们一起动身吧!幼儿随着《郊游》的音乐动身去万花园。

(这个环节增加了活动的情景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爱好。)

二、捡花

1.走进“万花园”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们快来捡花朵吧!

幼儿分散捡花朵,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美丽的花朵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好,活动气氛很活跃。)

2.感知1和许多师:瞧,我也捡了几朵花。你们来帮我数一数吧!

幼儿数不清,力气强的幼儿就说:“老师捡了许多花。”让幼儿比较1和许多。

3.请幼儿把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让幼儿贴花朵,一是练习进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础。)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几朵花?有哪些颜色的花?

(巩固幼儿对数量和颜色的熟识。假如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用“许多”来表示。)

三、送花儿回家

1.师:现在花朵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花应当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绿花应当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幼儿把花朵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假如老师发觉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订正。

(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个别幼儿有分错的现象,老师加以引导。)

四、找伴侣1.引导幼儿依据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那里还有些白色的`纸杯花,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伴侣们依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这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并让幼儿其次次进行颜色配对练习。)

五、回家,活动结束师:今日我们来到万花园,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全都地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2.乐观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3.乐观参与活动,感受在操作中学习数学的欢快。

活动预备:

蛋宝宝每人5个,蛋盘每人1个,课件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律动引入

1.师:老师知道小伴侣最宠爱小动物了,那今日我们一起来来学学小鸡,好吗?律动《小鸡出壳》。

2.今日,老师带小伴侣好玩的地方,模拟小鸡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沟通:这是谁在叫?它在找谁呀?

二、欣赏故事《小鸡找妈妈》.

1.听故事,想一想小鸡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2.指导幼儿手口全都地点数出小猫、鸭子有几只?鸡妈妈下了几个蛋?学习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三、"数蛋"--学习有序点数5的数量物。

1.小伴侣们瞧,这是什么?原来鸡妈妈给老师送礼物了,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2.那送给我们小伴侣的礼物呢?啊,原来在这。那大家数一数鸡妈妈送给我们几个蛋宝宝呢。

3.出示课件,数一数苹果有几个,汉堡包有几个,西瓜、冰激凌各有几个?

四、"补蛋"--依据点数配相应的数字。

请幼儿依据"破蛋"上面的.点数把蛋补完整。(补上相应的数字)六、小结小伴侣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家妈妈家的花园里哪些东西是5个数以内的。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9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的天性是好动,观看力气、仿照力气特别强。利用生活中的图形来激发幼儿的惊奇   心和学习爱好。还培育幼儿的动手力气。

活动目标

一通过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活动熟识圆形、三角形。

二培育幼儿的动手力气,进展幼儿的观看力和乐观思维的力气。

三培育幼儿的语言力气,丰富幼儿的词汇,熬炼幼儿的胆识。

教学重点、

培育幼儿的动手力气,进展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力气

活动预备

1每人一只小盒子、四颗大小不同的纽扣,三根火柴棒,

2大头针若干、泡沫板一块、绒线或铜丝若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