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普通用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普通用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普通用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普通用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普通用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1.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实现统一的是()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2.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隋朝运河开通的直接作用是()A.结束南北分裂局面 B.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促进沿岸城市发展 D.灌溉沿岸大片良田3.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如图时间轴中②对应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4.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选项可与史料相匹配的是()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评价:“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A.开凿运河,营建东都 B.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D.开元盛世,唐朝鼎盛5.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不久后却又匆忙谢幕。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图)中详细地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下列不应在书中出现的内容是()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的创设

C.“贞观之治”

D.大运河的开凿6.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盛唐气象”的主题学习,收集了如下史料,这些史料的类别是()

A.实物类 B.文件类 C.书报类 D.口碑类7.如图图片骨耜到曲辕犁,其变化反映的主题是()A.政治制度完备 B.农具技术进步 C.对外贸易发达 D.文学艺术繁荣8.从“小邑犹藏万家室”极度繁盛,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的千里萧条,导致唐朝出现如此转折的事件是()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陈桥兵变9.隋唐时期出现的“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是()

①国家安定统一

②善于用人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加强思想控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这一做法()A.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 B.割断了将领与士兵联系

C.增加了北宋朝廷的收入 D.限制了地方知州的权力11.随着电视剧《燕云台》的播出,辽和北宋这两个王朝又重新被拉回我们的视野。历史上,使辽和北宋结束战争状态,并在很长时间里保持着和平局面的盟约是()A.宋金盟约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约 D.唐蕃会盟12.阅读如图,今杭州岳王庙墓阙上的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其中的“忠骨”、“佞臣”分别指()A.寇准、宋真宗 B.岳飞、赵构 C.文天祥、秦桧 D.岳飞、秦桧13.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

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14.两宋时期出现“苏湖熟,天下足”“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景象。由材料可以解读出()

①宋代经济繁荣

②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③宋代出现了早市、夜市

④纸币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广州市舶司……(宋)祖宗时谓之市舶使,福建路泉州,两浙路明州、杭州,皆傍海,亦有市舶司。”“市舶司”是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它管理的是()A.海外贸易 B.造船业 C.城市经济 D.农业16.如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海外贸易的繁盛 B.农业生产的进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印刷技术的提高17.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少数民族人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18.2023年3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 B.枢密院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19.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A.禅让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20.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也解调胡琴”,反映了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回族 B.女真族 C.畏兀尔族 D.藏族21.“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这些诗句最能反映当时的哪一现象()A.中国古人勤奋耕种 B.民族间友好往来,关系密切

C.古代的娱乐生活非常丰富 D.农业、手工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2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浙江越窑 B.河北邢窑 C.河南汝窑 D.江西景德镇23.时空观念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下面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24.七年级历史课上,王老师出示了如下四幅图片,由此可知这节课探究的主题是()

A.宋朝时期流芳千古的绘画艺术 B.宋代商业的繁荣

C.宋朝实现大江南北的统一 D.宋朝经济的发展25.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B.唐朝时设置了北庭都护府

C.元朝时设置了宣政院 D.元朝时设置北庭都元帅府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26.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粮取给于道路焉。

材料三北宋商业繁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增加到46处,成都,建康,杭州都是著名的商业大都市。大城市的繁华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还出现了夜市,到五更之后早市又开张营业。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行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故有谚语曰“苏湖熟,天下足”。(1)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经济的富庶。其与哪位皇帝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隋朝经济繁荣的必要前提。(任答两点)(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唐朝繁荣的经济文化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请举出一例进行证明。(3)唐朝经济的繁荣和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相关,请列举两例新的生产工具。(4)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任答两点)(5)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什么时候最终完成?简述出现这一重大变化的原因(任答两点)(6)唐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及经济非常繁荣,这对我们今天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27.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三月,各路少数民族地区首领齐聚长安城,请求唐太宗担任“天可汗”,“天可汗”的意思是“各族共同的君主”。

材料二:王善军在《南宋社会中的契丹人》中提到,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南宋的契丹人,其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因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交融,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

材料三:就族源而言,回族先人主要包括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等中亚人,回族在形成过程中,还大量地融进了汉,蒙(主要是汉)等族的成分。——摘编自《回族的形成》(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这位“各族共同的君主”励精图治,开创了盛世局面,历史上将他的统治时期称为什么?(2)材料二中的“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与北宋之间的民族主流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依据材料指出“契丹人”逐渐失去了其民族特征”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期,以“回族”的形成为代表,说说民族交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28.阅读材料后按照要求写作。

材料: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要求:结合材料写出一篇关于唐朝的历史短文,题目是《我心中的唐朝》。要写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围绕这一特征写出唐朝在经济上发展表现两例;写出在政治上改革的两位皇帝的名称,在材料中说“思想却是开放的”请写出当时社会风气开放的例子(一个)和社会风气兼容并包的表现。除了思想的开放当时对外交往也是开放的,写出唐朝时对外交往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两个人物和他们的作用。短文最后写出你的感悟。字数180字左右。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A.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符合题意。

B.隋朝实现了全国统一,唐朝是继隋朝以后的统一王朝,排除。

C.宋朝不是全国性统一王朝,有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并立,排除。

D.元朝结束了唐朝灭亡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隋朝的统一,属识记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及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2.【答案】B【解析】A.大运河开通在隋朝统一全国以后,排除A项。

B.材料反映大运河开通后,商旅船乘利用大运河往来南北,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

C.材料未涉及大运河沿岸情况,排除C项。

D.材料无法反映农田情景,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依据“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材料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C【解析】A.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为“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排除。

B.秦汉时期阶段特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排除。

C.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因此示意图中②所示的是我国的隋唐时期,这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同时统治者比较开明,实行开放的政策,所以阶段②的特征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符合题意。

D.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为“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隋唐的建立与灭亡,属理解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隋唐的建立与灭亡相关知识并能够结合史实归纳阶段特征,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4.【答案】B【解析】A.“开凿运河,营建东都”的是隋炀帝,排除。

B.据材料“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中国,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及所学可知,唐太宗任用贤能,知人善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符合题意。

C.“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叙述的是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排除B。

D.唐玄宗年号是开元,他统治前期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属识记层面的要求,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记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施政措施和作用,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5.【答案】C【解析】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故不应在书中出现的内容是“贞观之治”。

故选:C。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知道贞观之治发生在唐朝,不是隋朝。

本题考查贞观之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A【解析】结合历史文化常识可知,按照载体来分,史料可以分为四类: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片和影像史料。结合图片展示的史料可知,四项史料都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属于实物史料,因此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的类型不符合,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盛唐气象的相关史实和史料的分类。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类,需要学生对史料按照载体分类的标准有很准确的掌握。

7.【答案】B【解析】骨耜、曲辕犁都是农具,故反映的主题是农具技术进步,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与政治制度、对外贸易、文学艺术无关,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改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改进,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反映的主题是农具技术进步。

8.【答案】B【解析】A.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排除A项。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项正确。

C.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排除C项。

D.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识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本题重在考查分析题干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准确分析题干材料。

9.【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隋文帝开创“开皇之治”,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以上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重视农业,发展生产、勤于朝政,励精图治、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故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

④加强思想控制,不属于以上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排除BC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隋唐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整合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10.【答案】B【解析】由材料“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但将领不随之调动”可知,将领不随着军队调动,这割断了将领与士兵联系,B项符合题意;材料内容是兵将分离,故A项错误,排除;禁军的调动与朝廷的收入无关,排除C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知州的权力,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11.【答案】B【解析】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B。

本题考查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史实。

12.【答案】D【解析】“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忠骨”是岳飞,“佞臣”是秦桧。由此排除ABC选项,D选项符合题意。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故选:D。

本题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知识,注意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理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岳飞与秦桧的相关史实。

13.【答案】C【解析】A项“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反映的是唐朝科举制;B项“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反映的是契丹(辽)的游牧生活;C项“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不思收复中原的腐朽生活,故C符合题意;D项“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唐诗的相关史实。唐朝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诗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解析】A.依据“苏湖熟,天下足”可知两宋时期江浙一带粮食产量高,②正确;根据两宋时期“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景象,这反映的是两宋时期经济繁荣的现象,说明宋代经济繁荣、且出现了早市、夜市,①③正确;因此,A正确。

B.材料没有涉及纸币的内容,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

C.④不能由材料解读出,排除C。

D.材料没有提及纸币的出现,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答案】A【解析】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故A正确;BCD与市舶司无关,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C【解析】A.货币的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盛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

B.货币的变化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

C.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和所学,从铜钱到纸币,反映的是货币的进步和变化,货币的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正确。

D.从秦到唐的货币变化并不涉及印刷术,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7.【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完成全国统一,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元朝的建立没有农民起义;选项C隋朝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选项D隋朝不是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王朝。经分析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以比较学习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注意识记隋朝和元朝的相同之处.

18.【答案】A【解析】A.依据所学,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可知,A项正确。

B.枢密院是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军事的机构,排除B项。

C.元朝设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排除C项。

D.元朝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理西藏,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加强对台湾地区管理的措施,重点掌握澎湖巡检司的设置。

本题主要考查了澎湖巡检司的设置,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9.【答案】B【解析】A.禅让制与传说时代的尧舜禹有关,排除A项。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地方管理开创了行省制度,B项正确。

C.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排除C项。

D.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相关知识,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朝的行省制度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0.【答案】A【解析】A.根据所学,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内迁与汉人杂居相处,原迁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已与汉人无异;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新民族--回族,A项正确。

B.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排除B。

C.元朝称回鹘为畏兀尔,但这个民族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丁零,不是元朝才形成的,排除C。

D.藏族的祖先早在4000多年前,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不是在元朝时期才形成,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元朝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此外还应掌握元朝民族融合的其它表现:汉族人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等。

21.【答案】B【解析】A.材料体现的是民族间互相学习,不是古人的勤奋耕种,排除A项。

B.蕃人、胡妇等都与少数民族有关,种禾黍、学胡妆、务胡乐则是体现民族间互相学习,B项正确。

C.种地不是娱乐生活,排除C项。

D.胡乐是娱乐活动,不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知道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答案】D【解析】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南方都市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等。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23.【答案】C【解析】A.1125年金灭辽,1127年南宋建立,南宋在南方,排除A。

B.1125年金灭辽,1127年南宋建立,排除B。

C.南宋1127年建立,1276年灭亡;金1115年建立1234年灭亡;西夏11世纪建立,1227年灭亡。南宋、金、西夏处于并立时期。C符合题意。

D.西夏在西北方,且辽1125年灭亡,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辽、宋、西夏并立和金与南宋对峙,知道南宋建立之前,北宋和辽已经灭亡。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建议学生区分辽、宋、西夏并立和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

24.【答案】D【解析】观察图片可知,秧马图反映的是宋代农业的发展,宋代海船反映的是手工业的发展,《清明上河图》和宋代针铺商标反映的是宋代商业的发展,所以这节课探究的主题是宋朝经济的发展。

故选:D。

本题以四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宋代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

25.【答案】C【解析】A.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与西藏无关,排除A项。

B.唐朝时设置了北庭都护府管理新疆地区,不能表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排除B项。

C.根据所学可知,元朝时设置宣政院,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时设置宣政院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C项正确。

D.元朝时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管理新疆地区,不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标志,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识记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能力,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6.【答案】【小题1】隋文帝(杨坚)。国家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任答两点)【小题2】贞观之治;日本遣唐使来华。【小题3】曲辕犁;筒车。【小题4】出现著名的商业大都市;打破坊、市界限;出现夜市、早市;出现交子。(任答两点)【小题5】经济重心南移;南宋;原因: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任答两点)【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