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验临床应用及参数分析_第1页
尿液检验临床应用及参数分析_第2页
尿液检验临床应用及参数分析_第3页
尿液检验临床应用及参数分析_第4页
尿液检验临床应用及参数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哪些疾病需做尿液检查?

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如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病变、肾移植等,各种病变产物可直接进入尿内。因此,尿液检查是首选项目。

2.协助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胰腺炎、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溶血性疾病等。3.职业病的辅助诊断:如急性汞、四氯化碳中毒,慢性铅、镉、铬等中毒,均能引起肾脏损害,尿中可出现异常改变。

4.安全用药监护如多粘菌素B、卡那霉素、磺胺药物等,常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观察尿液的变化,以确保用药的安全。

5.健康普查和家庭监护

在分析尿液检查结果时,结合多种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全面考虑进行诊断。目前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尿液检查的项目有哪些?尿色外观PH透明度葡萄糖亚硝酸盐化学检查尿胆原蛋白质胆红素酮体尿沉渣细胞

隐血试验管型结晶原虫等尿液分析目前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尿液一般检验一、理学检验主要是尿液颜色、浊度、气味的检查。不同疾病外观是不同的。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内陈旧红细胞较多,外观呈棕红色或洗肉水样;肾结石患者尿内有大量新鲜的红细胞,尿液呈鲜红色;急性泌尿系统感染者由于有大量红细胞和脱落上皮细胞,尿液呈淡白浑浊状。医生可根据尿液的外观,为疾病的鉴别做准备。二、化学检查自动化仪器干化学检查分析仪,分别有8项、10项和11项报告。pH、蛋白质、糖、脂类及其代谢产物、电解质、酶、激素等项目检查。医生可根据这些项目或项目组合的变化,做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三、显微镜检查第三项是显微镜尿沉渣检查,内容包括尿液内红细胞、结晶、管型及其他有形成分。尿沉渣有形成分检查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目前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XXX医院检验报告单姓名张XX性别男年龄30科室11病房床位12样品号3病案号18008标本尿诊断体检标本采集时间:2014年4月28号8:00检查项目:尿液分析医生申XX备注:本报告结果仅对此标本负责尿液外观:淡黄色清晰透明干化学pH:5.60蛋白质:阴性葡萄糖:阴性酮体:阴性亚硝酸盐:阳性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阴性尿比密:1.015-1.025尿沉渣检查WBC:偶见RBC:—磷状上皮细胞2-3/LHP管型—结晶—报告时间:2014年4月28日10:00报告人:刘XX审核人:孙XX目前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XXX医院检验报告单姓名王XX性别男年龄46科室11病房床位12样品号3病案号18008标本尿诊断腰痛待查标本采集时间:2011年7月28号8:00检查项目:尿液分析医生张XX备注:本报告结果仅对此标本负责尿液外观:淡白色

混有氨味干化学pH:6.0蛋白质:0.2g/L葡萄糖:阴性酮体:阴性亚硝酸盐:阳性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阴性尿沉渣检查WBC:40-60/HFP偶见成堆RBC:15-10/HFP多见尾形上皮细胞颗粒管型3-5/LHPWBC管型2-3/LHP报告时间:2013年7月28日报告人:刘XX审核人:孙XX目前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本报告中尿液呈淡白色、微混、有氨臭味,说明尿内可能有细菌而使蛋白分解发出氨臭味。浑浊可能有细胞或细菌的存在,提示此患者可能有细菌感染。干化学分析显示,本患者亚硝酸盐阳性,显示可能有大肠埃希菌感染。蛋白质中度增高说明泌尿系统有炎性渗出。显微镜检查有白细胞、红细胞增多,以白细胞为主,并且为成堆脓细胞,是泌尿系统有细菌性炎症的表现。

管型的出现说明病变可能是在肾实质部位。尿沉渣中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管型,这种细胞多在肾盂部分。根据对上述结果的综合分析,患者又有腰痛的临床表现,说明此患者很可能患了肾盂肾炎。目前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一)尿色正常的尿液呈淡黄色1.近于无色见于尿崩症、糖尿病。2.深黄色尿中胆红素尿,

阻塞、肝细胞性黄疸。3.淡红、红色血尿:有红细胞。肾结核、结石、肾肿瘤、急性肾炎、出血性疾病等。

4.棕褐色或浓茶色有血红蛋白时、PNH、严重烧伤血型不合的输血等。5.蓝绿色绿脓杆菌感染、胆绿素或用亚甲蓝药物时。6.乳白色乳糜尿混有淋巴液或脂肪微粒,,见于血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受阻等。目前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二)透明度正常人的新鲜尿液透明清晰,放置后可出现少量絮状沉淀,如果新鲜尿液浑浊,可见于:1.尿酸盐沉淀酸性尿有大量尿酸盐2.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碱性尿液有大量磷酸盐和碳酸盐存在,可有白色沉淀,多见于分解尿素的细菌所致的泌尿系感染。3.菌尿和脓尿菌尿呈云雾状混浊,白细胞及炎性渗出物,4.乳糜尿尿内含有脂肪,呈白色混浊透明度一般用透明或清、微浑、浑浊等报告。目前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三)尿比密尿液比密与尿液固体成分成正比,不仅取决于质点的数量,也取决于质点的密度和溶解度,故称尿比密。正常尿液比密一般在1.015~1.025之间。尿液比密与所含溶质浓度成正比,与每日的尿量成反比。1.比密增高一般比密在1.025以上时,而尿中无糖和蛋白质,表示肾功能健全。病理性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等。2.比密降低常因尿液浓缩功能障碍所致,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常排出1.010的低比密尿。目前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二、化学检查(一)尿液酸度测定

正常人尿液一般为弱酸性(pH约6.5)。酸度增高肾炎、糖尿病酸中毒、发热或服用氯化铵等药物时。碱性增高膀胱炎或肾盂肾炎,碱中毒或服用碱性药物时。目前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二)蛋白尿尿液蛋白质检验主要用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观察、预后判断,也可作为全身疾病的筛检诊断指标病理性蛋白尿肾前性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肾后性蛋白尿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摄食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肾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血红蛋白蛋白尿肌红蛋白蛋白尿溶菌酶尿溢出性(非)蛋白尿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二)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系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的蛋白。(1)功能性蛋白尿:由于剧烈运动、发烧、寒冷等因素所引起的蛋白尿;定性试验一般不超过(+)。(2)体位性蛋白尿:如脊柱前凸者,直立时压迫左肾静脉而使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重吸入不完全。(3)摄食性蛋白尿由于注射分子量小于7万的蛋白质,或食入大量蛋白质(清蛋白)。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病理性蛋白尿

系指器质性病变,尿内持续出现的蛋白尿液。包括:1.肾性蛋白尿由血浆蛋白出现于尿中而形成的蛋白尿。原因:①肾受刺激:如金属中毒,细菌毒素刺激②肾血循环改变:如慢性心脏病、重症贫血等引起的肾缺血或充血所致尿蛋白少量增加。③肾实质病变如急、慢性肾炎、肾肿瘤等。尿蛋白常为中等或大量,称肾性蛋白尿。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根据病变的部位和电泳分析时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1)肾小球性蛋白尿因肾小球受炎性等因素的损害而产生的蛋白尿,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蛋白尿,以白蛋白增多为主。①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损伤较轻相对小分子量蛋白(4万-9万)滤出如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蛋白定性3+-4+。②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严重损伤,高、中相对分子量蛋白滤出如IgG、IgM和补体C3等。蛋白定性1+-4+。(2)肾小管性蛋白尿由炎症或中毒引起肾小管损害,蛋白质不能近曲小管吸收而产生的蛋白尿,常见于重金属(汞、砷等)中毒等产生的蛋白尿。(3)混合性蛋白尿: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见于慢性阻塞性或非阻塞性、间隙性肾病变及肾移植等。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2.非肾性蛋白尿是肾脏以下泌尿器官的疾患产生大量脓、血、粘液等含蛋白成分物质,见于膀胱炎、尿道炎等。3.特殊性蛋白尿由于血浆中含有大量低分子蛋白质,使肾小球滤液内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产生的蛋白尿。为非肾性蛋白尿,也称为溢出性蛋白尿。如急性溶血性疾病的血红蛋白尿;骨骼肌和心肌损伤时的肌红蛋白尿;血浆中溶菌酶增高的溶菌酶尿;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患者尿中的本-周蛋白尿。4.组织性蛋白尿由于炎症或药物等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增多(如T-H糖蛋白),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和肾组织破坏解离的蛋白质等。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三)尿中糖的检查正常人尿中含糖量极微,每昼夜排出尿含糖量仅0.1~0.3g,定性实验阴性。当血浆葡萄糖含量超过肾糖阈(>8.88mmol/L),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时,尿糖定性试验为阳性,称为糖尿。临床意义(一)生理性糖尿因摄入糖过多,或输葡萄糖后;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尿中暂时性出现糖增多;妊娠中、晚期。(二)病理性糖尿1.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不能下降,超出肾阈而从尿中排出的糖。2.由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肾糖阈降低而引起糖尿。如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症时,亦可因肾小管损害导致对糖重吸收障碍而出现糖尿。3.其他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上升,故甲状腺机能亢进,脑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等均可出现糖尿。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四)尿酮体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血液内的酮体增多,尿中出现酮体,主要是由于体内大量脂肪分解而氧化不全所致。正常人尿酮体检查定性试验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妊娠呕吐、中毒性休克、饥饿、麻醉、子痫、肾小管功能衰竭病人等。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五)尿胆红素衰老死亡的红细胞释放的血红蛋白,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转化成间接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与葡萄糖醛酸生成直接胆红素,由胆管系统排入肠腔。经肠道菌群作用转变为粪胆原或尿胆原排出体外。因血中结合胆红素较少,间接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滤膜,故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如果血中直接胆红素升高导致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则称为胆红素尿。临床意义:尿胆红素阳性见于:1.肝细胞性黄疸,如黄疸性肝炎,肝硬化等。由于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毛细胆管阻塞,使直接胆红素随胆汁分泌受阻,逆流入血从尿中排出。2.阻塞性黄疸,由于肝内胆汁淤积和胆管占位性病变。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由肝及胆管逆流入血从尿中排出。3.溶血性黄疸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由于间接胆红素为非水溶性,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此时尿中胆红素为阴性。故尿中胆红素的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六)尿胆原定性试验尿胆原是胆红素在肠道被细菌还原所产生。体内产生尿胆原的多少反映人体排泄胆汁到肠腔的功能。正常人阴性或弱阳性;1:20稀释后为阴性。1:20稀释后阳性结合血清胆红素判断,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阴性或阳性;阻塞性黄疸时阴性。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七)尿中亚硝酸盐试验健康人尿液中存有亚硝酸盐,是机体的代谢产物。当泌尿系感染时,凡能使尿液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细菌,如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等感染本试验呈阳性。临床意义该试验是泌尿系感染的过筛试验,亚硝酸盐阴性不能排除诊断。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八)隐血试验(血红蛋白定性试验)正常人血浆中仅有微量的血红蛋白(20-40mg/L),与结合珠蛋白形成Hb-Hp复合物,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谢,含量极微,定性试验为阴性。血管内溶血时,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超过了结合珠蛋白的结合能力,则通过肾小球由尿中排出;肾及尿路出血的疾病,红细胞在高渗、低渗或酸性环境中溶血。均可出现阳性。临床意义1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因此泌尿系统各种导致出血的疾病均可呈阳性。如泌尿系的炎症、结核、肿瘤等。2尿中血红蛋白排出增多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各种中毒、感染、败血症、疟疾、烧伤、输血不合、溶血性疾病等。血红蛋白定性阳性。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三、尿沉渣检查(一)细胞1.红细胞正常尿中红细胞极少,特别是男性。离心后,如果每高倍视野平均可见1~2个(0~14个/μl)即为异常。尿中红细胞增多见于:(1)肾脏疾病:包括急、慢性的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肿瘤、肾结核、肾结石、多囊肾等。(2)下尿道疾病:包括急、慢性感染,结石、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治疗后膀胱出血等。(3)肾外疾病:包括急、慢性胰腺炎、输卵管炎、疟疾、白血病和坏血病等。(4)药物引起的中毒反应,如磺胺药物、水扬酸、以及不合适的抗凝治疗。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2.白细胞正常尿中可有少数白细胞。离心后0~38个/μl。尿中的白细胞大量增加见于:(1)中性粒细胞的增多,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如肾盂肾炎,肾盂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等。鉴别诊断尿中的白细胞的来源。(2)尿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见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病人。尿中淋巴细胞增多,还可见于病毒感染、肿瘤、结核、狼疮性肾炎等泌尿系统疾病。(3)尿中浆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的慢性炎症。(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间质性肾炎,变态反应性泌尿系统炎症,增多>5%称嗜酸性粒细胞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除凝-溶蛋白阳性外,当骨髓瘤细胞累及肾脏时,并可在病人尿中出现骨髓瘤细胞。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3.上皮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泌尿生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随尿排出,常见的类型有:鳞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尿液检查时应进行分类报告。(1)鳞状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段。正常人尿中可见少量鳞状上皮细胞,如有明显增多或成堆出现并伴有白细胞增多时,则提示该处患有炎症。成年女性尿中鳞状上皮细胞较多,但应注意排除阴道分泌物混入。(2)柱状上皮细胞来自尿道中段、前列腺、精囊、尿道腺等处。正常人尿中几乎不见柱状上皮细胞,如尿中出现较多此种细胞,提示慢性尿道炎或慢性膀胱炎的可能。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3)移行上皮细胞被覆于尿路粘膜的上皮细胞其形态随腔内尿量的增减而变化,称移行上皮。移行上皮细胞来自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近膀胱段等处的移行上皮组织。此类细胞在正常尿中不易见到,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颈部有炎症时可大量出现,并伴有白细胞和红细胞存在。(4)肾小管上皮细胞正常尿中不见,若尿中出现或增多表示肾小管有病变,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成堆出现,常表示肾小管有坏死性病变。在某些慢性肾病中,常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浆内充满脂肪颗粒,甚至将胞核覆盖,则称复粒细胞或脂肪颗粒细胞。在肾慢性出血,梗塞或血红蛋白尿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微褐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经染色后显示为蓝色颗粒。肾移植一周后的患者,尿中可见较多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逐渐减少或恢复正常,当发生排斥反应时,尿中可再度出现成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蛋白质(白蛋白+T-H蛋白)浓缩、酸化、盐析、凝胶化透明管型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白蛋白+T-H蛋白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蜡样管型红细胞管型血红蛋白管型上皮细胞管型脂肪性变的上皮细胞+蛋白质上皮细胞脂肪管型脂肪管型(二)管型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1.透明管型正常人清晨浓缩尿液中偶可见到透明管型(离心沉淀法:0/LP~1/LP),当肾有轻度或暂时性功能改变时:如剧烈运动,长期发烧、心功能不全,麻醉或服用利尿剂后,可见少量透明管型,老年人尿中也见增多,明显增多见于肾实质病变: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盂肾炎、肾淤血、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恶性高血压等。2.细胞管型(1)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急性发作,溶血性输血反应,肾出血,肾充血,肾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时,亦见于狼疮性肾炎,肾梗塞.肾静脉的血栓形成,亚急性细菌性的心内膜炎,恶性高血压等。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2)白细胞管型此种管型出现表示有化脓性炎症,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亦可见于非感染性炎症(如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等。(3)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管型中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主体;上皮细胞管型在正常人尿中极少出现,此管型出现,表示肾小管受累,肾小管上皮细胞剥离变性。常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炎、肾淀粉样变性、间质性肾炎、毒素反应、重金属及药物中毒、长期发烧、子痫等,亦可见于阻塞性黄疸,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3.颗粒管型它是由肾实质性病变的变性细胞分解产物;或由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直接聚集于管型基质中而形成。根据内部所含颗粒的粗细又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两种。颗粒管型的增多,表示肾有实质性病变。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小管硬化症.肾病.病毒性疾病.慢性铅中毒及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等。细颗粒管型可偶见于运动后,发烧和脱水时

粗颗粒管型增多见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此管型数量多体积大。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4.脂肪管型是肾小管损伤后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产物。正常人尿中无脂肪管型。若出现多见于肾病综合征,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中毒及类脂性肾病等。5.肾衰竭管型在肾衰竭时,肾小管上皮细胞碎屑在明显扩大的集合管内凝集,形成的宽幅管型,又称为肾衰竭管型。在急性肾衰竭的多尿早期,可大量出现,在慢性肾炎的晚期出现,提示预后不良。

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结晶□结晶检验的误区:生理性结晶?草酸钙结晶:结石。磷酸盐结晶:泌尿系统感染。尿酸结晶:痛风、溶瘤综合征。碳酸盐结晶:泌尿系统感染。□病理性结晶胆固醇结晶胆红素结晶胱氨酸结晶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草酸钙结晶草酸钙结晶是尿沉渣中常见的结晶,如伴随红细胞的增多,可见于草酸钙结石(特别是同时伴有非肾性红细胞时),当血清钙增高,应怀疑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陈旧尿标本中,草酸钙结石的变化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尿酸(盐)结晶□在冬季,许多患者因发现尿中出现大量雾状沉淀而就诊,显微镜检查发现尿液中存在大量的灰尘样、不定型的尿酸结晶,这种结晶常见于低温环境下的尿液中,加热后消失。□在显微镜下,尿酸结晶具有多种形态,包括菱形、长方形、花瓣形等,提示机体尿酸代谢异常,如痛风、溶瘤综合征…。□如果这种结晶伴随红细胞出现时,应考虑膀胱和肾结石的存在。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淋巴瘤患者的尿沉渣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肿瘤溶解综合征□在肿瘤组织破坏时,核酸分解代谢亢进致尿酸快速增高。□表现为治疗开始后不久出现的肿瘤溶解综合征,大量尿酸结晶广泛性阻塞肾小管腔,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有大量的尿酸结晶和红细胞、白细胞。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的成分受尿pH值及饱和度的影响,且与地区有关。一般而言,非感染性结石以尿酸、尿酸盐和草酸钙为主,感染性结石则以磷酸胺镁、磷酸钙等为主。而膀胱结石时,上述结晶均可出现在尿液沉渣中。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尿石的发生部位□多年来,尿石的发生部位一直在变化,膀胱结石多发于贫困地区,营养摄入不足,结石成分以尿酸盐为主要成分,结石取出后很少复发。□而富裕地区的人群,通常营养过剩,肾结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结石摘除或排出后,很容易复发。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幼儿膀胱结石1例山区儿童7个月血尿尿酸结晶饮食结构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小儿膀胱结石的变迁在19世纪比较多见,地域性明显,多集中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欧洲,医学界尚未真正了解小儿膀胱结石之前,该病就已经从经济发达的西欧消失了。新生儿用糯米糊喂养后,尿量减少而浓缩,尿中草酸、尿酸含量增加,由于缺乏婴儿生长期所需的蛋白质,造成营养不良性酸中毒,尿呈强酸性,因而易造成尿酸盐沉淀而形成结石。用牛奶喂养替代原先喂养发式后,小儿膀胱结石发病率明显降低。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非晶型盐类结晶□在秋、冬季,许多患者的尿液中出现云雾状沉淀,这也成为许多患者就诊的原因。□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云雾状结晶,这些结晶属于非晶型结晶,有两种盐类结晶都可以呈现此类形态特点,包括非晶型尿酸盐结晶和非晶型磷酸盐结晶。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非晶型…□非晶型尿酸盐结晶,为红色或黄色非晶型颗粒状,有时呈褐色小球状颗粒,主要为尿酸的钠、钾、钙、镁盐类的混合物。此类结晶常出现于浓缩尿或酸性较强的尿液当中,低温时尤其明显,加热可溶解。□非晶型磷酸盐结晶:灰白色沉淀物,显微镜下显示为淡灰黑色非晶型颗粒,溶于乙酸或盐酸。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磷酸盐结晶磷酸盐类结晶一部分来自食物,一部分来自含磷的有机化合物,组织分解时生成。常见形态包括,信封样、方柱样、片状、羽毛状等。主要类型包括磷酸铵镁盐.6H2O结晶、磷酸钙结晶、非晶形磷酸盐等。

多见于分解尿素的细菌所致的泌尿系感染。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磷酸盐结晶磷酸铵镁磷酸铵镁非晶形磷酸盐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感染性结石□细菌感染所形成的磷酸胺镁.6H2O、磷酸钙的结石。□感染性结石生长快,常呈大鹿角状,即使手术后,残余的结石能很快重新生长成大鹿角状结石,由于结石不易取净,尿路感染不能消除,所以这种结石复发率较高。□可因结石并发梗阻和感染,导致肾功的损伤。患者尿液呈强碱性,除结晶外,尚可见脓细胞、红细胞。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本病以20~5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常以以下症状而就诊时被发现:屡次发生肾结石、骨病、血钙过高而呈神经症症候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另外亦有部分患者始终无症状。由于血钙过高,导致钙从尿中大量排出。60%~90%的患者发生尿石,临床表现为肾绞痛、血尿或继发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后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可导致肾功能衰竭。本病所致的尿石的特点为多发性、反复发作性、双侧性,结石常具逐渐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等活动性现象,连同肾实质钙盐沉积、尿沉渣中发现磷酸钙结晶,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磷酸钙结晶□磷酸钙结晶:片状、颗粒状、非结晶形,可溶于醋酸。

□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尿液pH>6.8(pH在6.5~7.2范围时),特别是合并尿路感染或肾小管性酸中毒时可见。□可与磷酸铵镁盐6H2O结晶并存。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磷酸钙结晶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胆固醇结晶和肾盂肾炎□胆固醇结晶呈无色缺角的方形薄片状结晶,大小不一,单个、叠层或阶梯样。□结晶浮于尿液表面,形成一薄层,可溶于氯仿、乙醚和酒精,不溶于乙酸、盐酸,加热不溶解。□如在尿液中出现,提示可能存在肾淀粉样变、肾盂肾炎、膀胱炎、脓尿或乳糜尿内。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2,8-二羟基腺嘌呤结晶□日本幼儿患者,15个月,血尿。□形态学特点包括微红褐色,大小不等的球形,结晶中央可呈放射性。散在时,类似于草酸钙结晶和尿酸(盐)结晶。□2,8-二羟基腺嘌呤肾结石□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病因是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乏,导致其底物腺嘌呤的蓄积,后者被黄嘌呤氧化酶氧化为2,8-二羟基腺嘌呤。由于该物质不溶于水,因而形成结石。目前五十页\总数五十四页\编于二十点XXX医院检验报告单姓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