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交织的魅力》 论文_第1页
《领域交织的魅力》 论文_第2页
《领域交织的魅力》 论文_第3页
《领域交织的魅力》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领域交织的魅力摘要:五大领域这个词对于每个幼师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语了,每天我们围绕着《指南》里的五大领域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发展和成长。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度将五大领域区分开,老师在现实活动中总喜欢只抓住活动课的活动目标,而忽视了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尝试发散孩子们思维,让领域相互交织,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关键词:五大领域,领域相互交织。一、领域跑偏的公开课。我记得有一次幼儿园组织了一次公开课的观摩学习活动,那次我选择了一节健康领域的《保护眼睛》一课,前期是以讲解知识的为主,后期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到怎样保护眼睛,我邀请一些小朋友示范一些用眼方式,让幼儿找出哪些方式是错误的对我们的眼睛是非常不利的。这一环节是非常受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课最后我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小鱼卡片但是小鱼没有眼睛。小朋友们可以利用橡皮泥或纸等材料给小鱼添上小眼睛。活动课后有一位老师就提出她的意见:因为在制作小鱼眼睛的那部分时间比较的多这样是不是将健康领域的课偏重到了艺术领域。在那之后我也及时的反思我的不足之处,但是同时我也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为什么不将一节活动课混入其他领域的元素呢?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太侧重将领域划分开来,这样反而缩小了活动课的空间领域,也限制了孩子们的活动范围。二、整体教学理念,多元素的教育方式。我们都知道孩子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整体的发展是需要多方面同时进行的,所以在各领域之间也需要相互的交织渗透。这样才会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因为领域的相互交织渗透可以产生新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教育方式也就有了新的发展。一次艺术领域的活动课《不要吵醒小蜗牛》,我以小蜗牛娃娃导入,引导幼儿哄小蜗牛睡觉。在哄小蜗牛睡觉的时候我将儿歌的歌词:“雷公公,雷公公,请您轻点打呼噜。我的蜗牛在睡觉,不要吵醒小蜗牛。”引入活动中,小朋友们都非常认真的听着我唱并认真的跟着我唱,在小蜗牛睡着后我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就是让小朋友们画一张小蜗牛的画,小朋友们非常高兴,徐睿小朋友高兴的大叫了一声:“老师,我喜欢画画,我要画小蜗牛。”这时一晨小朋友赶紧的用手指挡在嘴唇旁边:“嘘,嘘,嘘,小蜗牛在睡觉。”这时徐睿赶紧的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小嘴巴用力的点点头。接下了,孩子们开心的自己创作着自己绘画,我在孩子们的身边徘徊,这时我看到雨晴画的很认真,我看到雨晴的小蜗牛有着长长的触角,触角上有一双可爱的小眼睛,而这些都不是我刻意展示给孩子们的,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的,因为我让他们画画时孩子们就会不由自主的认真观察起小蜗牛外形,这样的主动学习比一味灌输式教育更有效。因为幼儿的求知欲引导着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当我走到一晨的旁边时发现了更有趣的画面,一晨在天空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但是我看到那个大大的太阳脸上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口罩,我蹲下来问了一下晨晨:“晨晨,太阳的脸上是口罩吗?”“对呀,出门要戴口罩,要保护自己。”他非常认真地点点了头。这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所得。而且幼儿还会将生活当中一些细节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学会了迁移运用。这不仅展现了孩子细致观察力,还体现了孩子灵活的思维能力。徐睿画好后连忙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画了一个奥特曼,奥特曼可以打败雷公公。”我问他:“为什么要奥特曼打雷公公?”“雷公公打跑了就不会吵到小蜗牛了。”他接着说。我笑了笑:“睿睿,你的想法很不错,但是打架是一个不好的行为,我们可以和雷公公商量让他去别处去散步,这样就可以了啊。”徐睿看了看我说:“那我就让奥特曼和雷公公去抓坏蛋。”在徐睿的表现上,我们看出孩子懂得了为他人着想,懂得关心他人。在这节活动课中孩子们收获了很多,而我也收获了许多,它让我明白了一节活动课不能只抓本节活动课目标进行,因为活动课最终的目的是让幼儿学到技能,而非是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三、创新学习方式,融入个体思想。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基因的不同,所以每个人才会拥有独特的生理和心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师面对幼儿千奇百怪的想法,要积极的引导、鼓励、支持、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想法经常超出现实,这也正体现了幼儿思维的广泛。他们的想法就像天空中纷纷扬扬的大雪,远远看着非常的美丽与壮观,但是细看却会发现每片雪花的形状都不一样,它们不是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在一次语言活动课上我和孩子们分享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分享完后,我准备和孩子们一起去手工区,用超轻粘土来制作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当我们开心的制作小蝌蚪时,彤彤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彤彤面带微笑的对安琪说:“我也要让我的玩具和小蝌蚪一样慢慢长大,这样它们就可以一直陪着我玩了。”玩具长大,这在我们大人的认知里是不切实际的,但这句话一下子就让我茅塞顿开,这节活动课就是给孩子们展示动物生长的过程。而我单单就局限于小蝌蚪的生长。而小朋友的遐想的空间很大,他们不会受制于周围事物的影响只在乎于自己的想象。于是,我就按照孩子们的想法—让玩具长大。可是玩具怎么长大这是一个很伤脑经的问题,在和小朋友们商量了一会后,铭浠小朋友突然举手大声的说:“老师,我家有水珠宝宝,它会长大。”在铭浠的提醒下,我们一起准备了水珠宝宝,海绵宝宝玩具。它们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变大,为此我还在网上查阅一些其他的可以变大的玩具,例如可生长的水晶。这样一下子孩子们的兴趣就提上来了,在观察水珠宝宝变大的过程中,我向孩子们抛出了一个问题,水珠宝宝们是怎么变大的,孩子们都兴奋的说是因为喝水长大的。水珠宝宝的变大从直观的角度是喝了水,从物理学角度是水的渗透现象。小蝌蚪的长大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小蝌蚪是生长在池塘里的,也不便于我们的观察,而水珠宝宝的长大时间短也方便幼儿观察,可以让幼儿从直观上看变大这一现象,虽然它不能代替动物的生长变化,但是孩子们在动手实验和观察中可以明白变大是怎么一回事。如果把一节活动课比作是一棵大树的树干,那么孩子们的思想就像一根根自由生长的小树枝,拼命的向四周伸展,向上追逐着阳光与空气。这样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现象才是我们所要珍视的。三、领域融入日常环境。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不同种类动物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例如鱼类,大多数的鱼所看到的世界是绿色的、红色和蓝色的,它们还有一种可以检测紫外线的视锥细胞,这种细胞可以用于检测浮游生物。而且我们人类还具有广阔无边的思想和丰富多彩的情感。所以在我们不同生长阶段,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与需要是不同的。在很多时候,教室里的环境布置都是从老师的角度上出发的,而我们没有注意到孩子的需要。我们在乎的是环境的好看与舒服。这就让幼儿失去了对环境失去了兴趣,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大人眼中的好看与舒服。就如很多老师一样,在班级区域划分上,老师们会按自己的想法去设置区角。这在冥冥之中就限制孩子们活动空间。于是在班级的一角我选择了一个区域作为自由区域,这个区域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随心的去玩。在这个区域里没有区域规则,也没有限制。孩子们可以自己去布置自己的小区域。因为孩子有时候一些遐想超出了我们预料,当其他区角不能满足他们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自由区角让孩子们去创作发挥。将各领域的活动课融入到区角活动中会让区角游戏更加的丰富。比如可以将语言领域的活动课融入到科学区、手工区等等。这样活动课有了拓展,孩子们通过游戏也将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环境那就是精神环境,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以及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教师给幼儿营造的精神环境。所以教师应该以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幼儿相处。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一份职业。教师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支撑”,更是他们前进的“驱动”,是他们人生路上的“引领”者。而每次的活动课就是一次的教研活动,教师和孩子一起不断的探索与学习,教研是一个非常大也非常细致的活动,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