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返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返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返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返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返校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假返校联考)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卷命题:柯桥中学何周娣、王佳琦、冯国生审题:余姚中学沙佳杭州高级中学梁国庆投稿:沈丁飞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频发的当下,合规与安全之间仍有缝隙——私自改装面临难以监管的困境,有人以便利为名铤(tǐng)而走险,利用自主改装混水摸鱼(hùn),让合规之车悄悄“超标”。B.大多数种类的水獭(lǎn)在不捕猎的时候,都会呆在各种水域的边上或者堤坝上。在全世界未遭污染的水域,比如沼泽、淡水河流、湖泊(pō),还有沿海和海洋中,都能发现水獭的踪迹。C.她遭到了不幸,比个寡妇还不如。往后怎么办?想到这里,他心理火烧火燎(liǎo)的,呆呆坐着,急着一身汗。刚出嫁就遭不幸,怎么再嫁人?他脑子里萦(yíng)绕着这些问题,无计可施。D.为了给更多应(yīng)届毕业生机会,每到招聘季,就会有很多大型企业加入到“招贤纳士”的行列中来,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央企、国企和民营企业,而且薪(xīn)资待遇方面也十分优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甲】从用字到造句,从意象到韵律,“肌理说”都讲求无懈可击的品质,特别注重诗中字句关系的彼此照应,所谓“前后接榫,秉承转换,开合正变”是也。当然,像这种主题的隐现、意象的映射、运思与行文的错综绾合等,可以叫肌理,也可以叫脉络。表面感知就是肌理,深入体会则是脉络,用《文心雕龙》的话说,“外文绮交,内义脉注”,整个儿形成文本的肉身。【乙】我们读莎士比亚晚期悲剧的语言,读出了土布的坚韧、粗毡的质朴。读他早期的传奇剧呢,绢一般柔滑,绸一般细致。我们读杜诗,共同的印象是“沉郁顿挫”。“沉”如果是深度,“郁”就是一种厚爱,而且“顿挫”不光是节奏起伏变化,而是意味着有很多的关节部位,像是老树的枝干,如顾随说的,“老杜是壮美,笔下要涩,摸着如有筋”。“涩”就是不平滑,有助力。【丙】“摸着如有筋”是什么一种感觉?你看看鲁迅《秋夜》的开头就明白了:“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这样一个平滑的句子给硬生生打了两个结,就显得特别拗折,但是力度就出来了,质感就出来了,密栗的纹理就出来了。2.下文段中加点处于,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懈可击 B.绾合 C.沉郁顿挫 D.而是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河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成为首位中国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B.丁磊表示,未来网易云音乐可能更像一个声音的宇宙,内容形态会相当丰富;此外,未来还会持续加大音乐人的支持和投入。C.根据央视报道,在适老化改革后的首个“双十一”期间,银发族也加入抢购大战,而他们热衷的商品里排名第一的居然是手机,而且还是苹果手机,这也惊呆了众人。D.今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振兴促进法》,完善了我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A.去友人家赴宴:看在你的薄面上,我才来吃饭的。B.学术研讨会时发言:鄙见如上,欢迎大家交流探讨。C.正式场合收到礼物后的感谢语:承蒙惠赠,不胜感激。D.纪念死者的悼词:音容笑貌今犹在,一片丹心万古传。6.阅读下面一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CenteronDataandGovernance,CDG)出版的《中国数字政府发展研究报告(2021)》,在吸纳国内外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原创性地设计了中国数字政府发展指数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级和101个市级政府开展测评。该报告指出,在平台管理方面,四川、海南、上海、浙江、福建、贵州、北京、广西、吉林、新疆得分最高,均为10分。据其介绍,31个省份的政府门户网站基本都设置有搜索栏和站点地图,但近四成网站没有多语种设置和市民个人注册登录网页。此外,在数据开发方面,17个省份建有数据开放平台,占比约55%,还有45%尚未建立相应的数据开放平台;在政府服务方面,目前只有16个省份开通了政务APP政务微信小程序、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最多跑一次”这四项服务;仅12个省份开通了其中三项。在政民互动方面,四川、海南、北京、天津、宁夏、重庆、安徽表现最佳;31个省份均设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号、市长信箱、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板块,其中20个省份设有统一专门的网络问政平台,13个省份设有抖音账号。(1)根据材料第二段,概括《中国数字政府发展研究报告(2021)》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结合材料信息,为政府提高数字治理能力提供两点建议。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可以说近代的西方有三大精神:一,个人自由主义精神,渊源于希腊,亦可称为希腊精神。二,团体组织精神,或叫做国家精神,渊源于罗马,亦可称为罗马精神。三,世界精神,或叫做宗教精神,亦可称为希伯来精神。有人问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应称为“道德的精神”。中国历史乃由道德精神所形成,中国文化亦然。这一种道德精神乃是中国人所内心追求的一种“做人”的理想标准。乃是中国人所向前积极争取极想到达的一种“理想人格”。因此中国历史上,社会上,多方面各色各类的人物,都由这种道德精神而形成。换言之,中国文化乃以此种道德精神为中心。中国历史乃以此种道德精神而演进。我们所讲的道德精神,究竟指的是什么内容呢?我此刻暂不为此“道德”二字下定义,也暂不为此道德二字定内容,我姑先举出两项重要的道理观念或道德理论来做具体的例子。第一个理论在孔子前,第二个理论在孔子后:春秋时,鲁国上卿叔孙豹出使晋国,会见晋国上卿范宣子,在正式的使命任务外,谈到了一个哲学上的问题。范宣子问叔孙穆子说:“如何可以做到人生不朽?”叔孙暂不直答,却反问说:“你如何看法呢?”范答:“我们范家,自尧、舜以来,经夏、商、周三代,直迄现在,相传两千余年,如此的家世,亦可算不朽了?”我们只看范宣子这一说法,便可推想,中国人在那时,已不信人死后有灵魂之说,而完全是一种站在现世间的看法。叔孙却告诉他说:“照我看,那只是世禄,不能谓之不朽。人生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这句话,二千多年来,深印在中国人心里,成为一个最高的道德理论和人生信条。信耶稣的人说:“我们是活在上帝的心里。”叔孙穆子的话,我们也可替他透进一层说,人要活在别人的心里。如果别人心里常有你,便是你的人生不朽。如果别人心里没有你,你也就等于没有活。正如儿子心里没有父亲,那么这个父亲等于没有做父亲。孔子之后,孟子发明了“人性善”的理论。他说,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向善的,“善”便是道德精神。我想我们可以用孟子的理论,来解释叔孙穆子的“三不朽”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为何要为别人立德、立功、立言呢?这显然不是一种个人主义了。但纵使别人心里常有了你的德、功、言,这于你究竟有何关系呢?我们若用孟子的话来回答此问题,正为人的天性是向善的,他情愿如此做,只有如此做了,他自己才感到快乐与满足。而且向善既是人类的天性,你的善,便一定可以得到别人心里的共鸣。你为人立德、立功、立言,别人必然会接受你、了解你,而且追随你、模仿你。根据上述,我将再一提掇,中国人传统的两个很重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论:一,人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该信仰人的天性总是向善的。二,人生不朽,只有在现实世界里不朽,没有超越了人世间的另一种不朽。换言之,人类只有凭借此肉体所表现的生命,而没有在肉体生命之外的另一种的灵魂生命。人类只有在此现实世界里的一切行为和道德精神,才是他真实的生命。西方人认为肉体和灵魂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存在于两个世界里;而且又认为人类的天性,根本是罪恶。这两点,恰和中国人观念正相反。(选自钱穆《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有删减)7.下列选项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道理精神是一种中国人“做人”的标准,是中国人所向前积极争取极想到达的一种“理想人格”。B.中国的道理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社会上、多方面各色各类的人物,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演进。C.人生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范宣子这句话,二千多年来,深印在中国人心里,成为一个最高的道德理论和人生信条。D.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生只有在现实世界里不朽,而没有超越人世间的另一种不朽。因此,人类只有肉体生命,而没有在肉体生命之外的另一种的灵魂生命。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中国人已不信人死后有灵魂之说,而完全是一种站在现世间的看法,这一点从范宣子的话中可以推想出来。B.“三不朽”之说,正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要活在别人的心里。如果别人心里常有你,便是你的人生不朽。C.孟子发明了“人性善”的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向善的,“善”便是道德精神。他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三不朽”说。D.和中国人的观念正相反,西方人认为有两个世界,分别是一个人肉体生命和灵魂生命依存的地方。9.结合文本,请阐述中国道德精神的两大内容:并谈谈与西方精神相比,中国道德精神有什么特点。(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那是一个初秋的傍晚,父亲指着基地宿舍对面的一座山说:“我们到那山上去。”“可是那里有什么?”我嚼着嘴里残留的饭粒,含含糊糊地问他。他沉吟片刻,又开口说:“在山顶上,那棵红色叶子的树,我们去看一下。”我抬眼望去,眼前都是山,山上都是树。我们在一条山谷的谷底,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出去,看到的只会是山。父亲说的那座山距离我们直线距离大约有5公里,算是其中比较低矮的一座,刚好正对宿舍楼的大门。我用力去分辨,在一片深绿色的树丛中,隐约有一株暗红色的树,但是并不分明,因为大片裸露的泥土也是红色的,而且是一种鲜艳的赤红。我们越过门口的操场,两次。那是士兵们用来训练的地方,当初大概是用推土机把泥土推到四周,平出一块地来就算是操场。泥土沿着跑道堆了高高一圈,我们径直穿过操场,笔直朝着那座山进发。途中两次翻过泥土的围墙。那些土没有经过夯实,不断落入鞋子,我们脱下鞋抖了两次,第二次的时候我发现鞋垫已经被泥土染成了红色,而那座山依然那么遥远。经过一间变电站小屋之后,很快我们就进入了荒野。周围再没有什么人造建筑的痕迹,只有低矮的灌木和茂密的草丛,中间散落着大小不一的石头。我们每走一步,都会惊起蛰伏在草丛中的昆虫。有些蚱蜢体型很大,勐然跳起,扇动翅膀发出沙沙声,在空中一个急转就投入远处的草丛去,就像是一团急速移动的灰雾。这时候我们很难继续保持直线行进,因为到处都有大片的鬼针草,只要经过就会挂上一身种子,只好不断绕行。父亲说:“是牛。”我知道他的意思,这些鬼针草是周围农民放牧自家牛羊时,从远处带来掉落在这里的。我们在这一段耗费了许多时间,始终低着头,不断在石头和鬼针草之间绕路。等到我们终于抬起头来,已经置身于山脚。此时天色依然明亮,足够我们找见隐藏在草丛里的小路。虽然所有的山看起来都荒无人烟,只有鸟和昆虫出入其间,但如果走到近前,会发现山民在这些大山之间穿梭往返。或者是放牧,或者是赶集,又或者是走亲访友。于是在长草之间,隐藏着他们用脚走出来的小路。那些小路蜿蜒曲折,往往是沿着山势向最为平缓的地方延伸——有时候他们会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背篓赶路,需要一条不那么陡峭的路,宁可在山上不断盘旋下降。从小路上也可以看出曾经走过的人是什么性格,有些地方非常粗暴地出现一条快速下降的捷径,泥土因为鞋底摩擦而留下一条深沟,直接通往更低处的山路,却也因此减少了一个转弯。我们在长草丛中沿着小路攀登,很快周围就都是比我高的树丛,看不见周围的景象,只有回头去看山脚下遥远的操场,大概能猜到自己此刻的高度。树丛中非常安静,只有很细小的虫子不断在面前横冲直撞。我跟在父亲背后,一步一步往上攀爬,看着深色的汗渍慢慢出现在他绿色军衣的背心,然后朝着腰部扩散。我们身上正散发出浓烈的汗味,吸引来的蚊子在我们头顶不断盘旋,变成一团黑色的烟柱。父亲用刀修剪出两根细而长的树枝,我们一边走,一边不断举着树枝在头顶小幅震颤。树枝发出“呜呜”声,从蚊群中反复穿过,蚊子就像小雨点一样落下,落在衣服上会有轻微的“啪啪”声。黑色烟柱很快变淡散去,但是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蚊子还在不断从远处赶来。终于抵达山顶时,那里只是一片平淡无奇的缓坡。只是没有树丛,也没有长草,就是一片草坪而已,中间散落着牛粪,应该经常有牛群在这里休息。那棵红色的树在草坪的下缘,等我们抵达时天色已经渐暗,但是在夕阳下它红色的叶片仿佛正在燃烧,是一种半透明的红。父亲说:“真的是漆树。”说完掐掉树叶的嫩芽,放在嘴里嚼,并且示意我也尝尝。漆树芽有一种苦涩的味道,没有回甜,也没有香气,只有植物的味道,我猜那就是树漆的滋味。我们家有漆树油,应该是用它的种子榨出来的油脂,按照本地风俗应该用来炒鸡肉。我尝过,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这是我第一次吃漆树叶,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太阳在群山之间又落下去一些,山风四起。从这里看过去,仿佛落入了粉色、金色、淡青色和黑色的重重帷幕之后,而我们正在没入彻底的黑,连漆树也在失去红色变成暗金。我问:“我们来这里干什么?”父亲回答说:“看看。”这样我们谁也不说话,嚼着嘴里的树叶,站在山顶看着太阳慢慢落下。10.本文主要叙写了“到那山上去”的过程,请梳理内容并概括填空,每空不超过10个字。(1)朝山进发途中:两次翻越围墙。(2)进入荒野:______。(3)______:看到隐藏的小路。(4)在树丛中攀爬:______。(5)______:嚼漆树叶,觉得没啥特别。11.理解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1)他沉吟片刻,又开口说:“在山顶上,那棵红色叶子的树,我们去看一下。”(2)父亲说:“真的是漆树。”说完掐掉树叶的嫩芽,放在嘴里嚼,并且示意我也尝尝。12.赏析文中划线句的描写艺术。13.本文从父子问答始,以父子问答终,文字朴素,文意淡远,试探究其多重意蕴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尚德缓刑书(汉)路温舒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故古人有言:“山薮臧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1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关梁,一远近一:把……同等看待B.涤烦文,除民疾文:法律条文C.治狱之吏是也治狱:管理监狱D.山薮臧疾臧:同“藏”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桓公以兴思垂空文以自见B.援而立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C.然太平未洽者吾所以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今治狱吏则不然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6.下列对文章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文是汉宣帝刚登上皇位时,路温舒所上的奏折。路温舒认为,时局动荡政局变化之后,朝廷应该有特殊恩典来昭示天命所归,而此特殊恩典就是“尚德缓刑”。B.选文首段叙说孝文帝继位后能以仁德治天下,尊重贤人,关怀百姓,以至社会安定,天下太平;而昭帝却心神淫乱,结果自取灭亡,一正一反,论证了”尚德缓刑”之必要.C.选文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而当今天下,虽已没有战争、饥寒之患,但治狱严苛之弊依然。同时指出了官吏治狱严苛并非灭绝人性而是为求自保。D.选文最后表明藏污纳垢是天地间的正常现象,作为一国之君应该有其格局和气度,能够不计较臣民之“谤言”,广开言路,宽缓刑罚,如此方有实现太平盛世的可能。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18.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2)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二)(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早发沔县①遇雨[清]曾国藩此身病起百无忧,敢为艰难一怨尤。晓雾忽飞千嶂雨,西风已作十分秋。近知地利其堪恃,早信人谋不自由。昨日定军山②下过,苍天一望故悠悠。【注】①沔县,即今勉县,陕西省汉中市辖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②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沔县城南附近,三国时期古战场,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三国时蜀汉大将黄忠曾于此击毙曹魏大将夏侯渊,夺取曹军大本营。19.首联第二句“敢为艰难一怨尤”中“敢”意为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20.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艺术特色。(三)(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材料二:子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材料三: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2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数,______;道,______。22.从第二、三两则材料中概括出两条交往原则,并简要分析第一则材料中孔子的行为是否践行这两条原则。(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论语·微子》)(2)女也不爽,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诗》三百篇,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4)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5)______,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心理学家的洞察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都是被看见,被看见的范围越大,越正式,那么他受到的刺激也就越大。事实是:我们常常期待被他人看见,却又常常处于不被人看见的困境;我们期待被他人看见,却又常常看不见他人。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问题,不得写出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1【答案】D【答案】2.D3.C【答案】C【答案】A【答案】(1)数字政府发展初见成效,但仍有上升空间。(2)①平台管理方面,优化门户网站的设置,如设立多语种网页、登录注册入口等;②数据开发方面,建立省级数据开放平台;③政务服务方面,利用数字化手段提供便民服务等;④政民互动方面,开设多种政民互动渠道,如微博、公众号、视频号等。【答案】7.B8.C9.①.内容:①不朽论,追求不朽——立功、立德、立言;②性善论,天性向善。②.特点:①立足于“此世”而非“彼岸”,站在现实世界。②关注他人,非个人主义的,强调对他人内心的影响。【答案】10.①.惊起昆虫,绕开鬼针草②.置身山脚③.用树枝驱赶蚊子④.抵达山顶11.①沉吟,意为犹豫、迟疑,父亲在沉思该如何回答儿子的问题;可见,父亲也不清楚那儿有什么。②真的,有原来果真如此的意味;表明父亲的猜想得到了证实(或表明此前父亲并不知道这是漆树)。12.①从视觉(虫子横冲直撞,黑色烟柱等)嗅觉(浓烈的汗味)听觉(安静,“呜呜”“啪啪”)多角度描写,表现了初秋的傍晚山路的树丛中独特的景象;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用树枝的“呜呜”声,落在衣服上轻微的“啪啪”声来衬托树丛中非常安静。③细节描写,写汗渍慢慢出现,朝腰部扩散,放大了细节,使人如临其境,感受到攀爬时的闷热和用劲。④用比喻的修辞进行描写,把盘旋的蚊子比成“黑色的烟柱”,形象地表现了蚊子的多和密;“像小雨点一样落下”有一种重量感,写出了山中蚊子体型巨大和密集。13.①享受过程比到达(结果)本身更重要。(本文花很多笔墨于“到那山上去”的过程,且到达山顶后并无特别惊艳的风景,可见历经攀爬的艰辛不一定会有奇绝的风光相迎,艰苦卓绝的努力也未必会有相应丰硕的成功回馈,很多时候于平凡普通的人生而言,享受过程更重要。)②对生活对远方对未知要怀有热情和好奇。(哪怕并不知道山上有什么也要去,“到那山上去”,既是我们胸中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又是我们心底对彼岸远方的追求。)③人生有时需要超越功利的目的。(“到那山上去”,费时费力,历经艰难,可以只为看一棵树,甚至可以什么都不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也是快意人生。)④审美本身就是价值。(“到那山上去”,只是为了看一棵树,或者说只是为了“看看”,完全超越于功利的目的,“美”成为唯一的价值追求。)【答案】14.C15.C16.B17.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18.(1)所以齐桓公,晋文公扶植、振兴衰微颓败的国家,尊崇周文王、周武王建立的功业,对百姓施加恩泽,功劳惠及诸侯,虽然赶不上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可是天下百姓都归附于他们的仁政。(2)判案,这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被处死的人不能复活,人被砍断了肢体不能再给他接起来。【答案】19.①.怎敢(或不敢)②.不畏艰难、勇于担当20.①用典。借黄忠于定军山击毙夏侯渊夺取曹军大本营的典故,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②虚实结合。于定军山下想象曾经的战事和凯旋为虚写,眼前所见悠悠苍天为实写,古今映衬,相得益彰;③对比。曾经的胜利凯旋志得意满与当下的晓雾风雨、各种艰难掣肘形成鲜明对比,暗藏诗人欲有所作为却志不得伸才不得显的无奈叹息;④以景结情,举目四顾,唯见苍天悠悠,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颇得含蓄蕴藉之妙。【答案】21.①.数:烦琐无度②.道:导,劝导22.忠言劝导原则和适可而止原则。孔子的行为践行这两条原则。首先当陈成子杀害了齐简公后,孔子马上对鲁哀公和三子提出忠告,建议讨贼,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