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2_第1页
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2_第2页
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2_第3页
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2_第4页
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选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当群体在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成员每人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为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分数:1.00)A.B.√C.D.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B。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埋没在群体之中,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这种现象是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分数:1.00)A.B.C.D.√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D。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种现象属于 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答案为D。提出群体去个体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家 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米尔格拉姆(分数:1.00)A.B.√C.D.B。群体成员中原有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称为 A.群体极化B.社会助长C.去个体化D.群体思维(分数:1.00)A.√B.C.D.A。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群体极化B.社会惰化C.从众性D.匿名性(分数:1.00)A.B.C.D.√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D。人们跟随潮流、顺应风俗习惯的现象,称为A.认同B.顺从C.合群D.从众(分数:1.00)A.B.C.D.√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也可以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D。了错误的行为方式,变得人云亦云。这是一种典型的A.从众行为B.服从行为C.社会助长D.群体极化(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答案为A。社会心理学家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在实验室中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他是 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米尔格拉姆(分数:1.00)A.B.C.√D.C。发现,增加阿希式实验情境的模糊性,则从众率就会 A.减低B.增加C.不变D.难以确定(分数:1.00)A.√C.D.B。在场,走人行横道;交警不在场,就斜穿马路。这种人对交通规则的态度处于哪一种状态? A.从众B.顺从C.服从D.社会助长(分数:1.00)A.B.√D.着本质的不同。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所以交警在不C。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米尔格拉姆(分数:1.00)A.B.C.√1963D。 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A.从众B.服从C.顺从D.遵从(分数:1.00)A.B.√C.D.B。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除了来自合法权力的原因外,也是由于 A.行为参照B.群体思维C.去个体化D.责任转移(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是两个:(1)合法权力。我们通常(2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D。二、{{B}}名词解释{{/B}}(总题数:12,分数:24.00)人际关系(分数:2.00)正确答案:(人们为了生存,就必然要与别人建立联系,与别人交流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也就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解析:沟通(分数:2.00)正确答案:(广义的沟通指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解析:反馈(分数:2.00)正确答案:(沟通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沟通双方不断地将自己对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使对方了解自己所发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对方是否接受了信息,是否理解了信息,他们接受信息后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信息发送过程,以便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解析:非言语沟通(分数:2.00)和表情等。)解析:言语沟通(分数:2.00)正确答案:(言语沟通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情感、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解析:社会测量法(分数:2.00)1934解析:群体规范(分数:2.00)解析:社会助长(分数:2.00)正确答案:(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解析:社会干扰(分数:2.00)正确答案:(社会干扰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解析:去个体化(分数:2.00)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而致使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的现象。)解析:群体极化(分数:2.00)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解析:群体思维(分数:2.00)现实性评估受到压抑。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叫做群体思维。)解析:三、{{B}}简答题{{/B}}(总题数:15,分数:45.00)简述人际交往的自我肯定需要。(分数:3.00)20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自己。)解析:简述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分数:3.00)(1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2)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主动性:主动与他人交往,支配他人,主动表示友好;被动性:期待与他人交往,期待他人支配,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解析:(分数:3.00)正确答案:((1)人际沟通最基本的功能是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使社会生活维持动态的平衡;(2)人际沟通还具有需要满足的功能,解析:简述人际沟通的类型。(分数:3.00)多数的信息编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言语沟通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主要指说和写解析: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分数:3.00)(1(2是表达情感信息的重要方式,其主要功能有注意、劝说、调节和表达情感;(3)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这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沟通方式,主要作用有象征、说明、调节和情感表露;(4)服饰:可以为沟通者传达信息,也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5)讲话风格: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有关群体成员关系的信息;(6这是表露人际关系的“语言”,也能传递大量的情感信息。)解析:简述身体语言的分类。(分数:3.00)正确答案:(大致可分为四类:(1他们约定俗成的身体语言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2)说明: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常常作为言语沟通的补充说明。(3解析:身体语言的功能。(分数:3.00)(2(3)调节:身体语言在沟通中能够调节沟通过程。(4)情感表露:在沟通中,沟通者的身体语言也传送着很多信息,特别是情感信息。)解析:简述群体的基本特征。(分数:3.00)(2群体的凝聚力、群体中的角色、群体的领导。)解析:(分数:3.00)正确答案:((1)群体是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2)群体的主要功能有:给成员以心理上的归属感;使成员具有认同感;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解析:简述关于领导的产生的两种说法。(分数:3.00)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品质或情境,主要还是取决于个人的品质与其所处情境的匹配程度,在不同的情境下,应该有不同特质的领导者。)解析:简述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数:3.00)(2)去个体化;(3(4)从众与服从。)解析:(分数:3.00)正确答案:((1)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心理学家扎琼克认为,他人在场,增加了个体的活动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或动机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要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了的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对个体起促进作用。(2)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认为,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有三个:①社会评价的作用;②社会认知的作用;③社会作用力的作用。)解析:简述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分数:3.00)正确答案:((1)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2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可以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的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解析:简述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分数:3.00)正确答案:((1)群体使个人的责任得到分散;(2)群体内的信息交流使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3)群体领导者的冒险信息促进了整个群体的冒险性;(4)社会比较的机制使群体成员之间互为影响;(5)竞争性的群体气氛鼓励冒险。综上所述,实质上群体极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信息的影响;二是社会规范的影响。)解析:(分数:3.00)正确答案:((1(2)群体成员应该像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3)应请“局外的专家们”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使得群体成员能够将萦绕在心头的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解析:四、{{B}}论述题{{/B}}(总题数:6,分数:17.00)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分数:3.00)正确答案:((1)相似性与互补性: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自己具有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在个性品质(2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交往者的内在品质越来越重要;(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容易成为知己。)解析:举例说明如何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分数:3.00)正确答案:((1)社会测量法是测量群体内部人际关系最常用的方法。(2)社会测量法最基本的技术包括两(3谈题目设计。②测量结果制成人际关系矩阵表或绘制更直观的人际关系图。)解析:解读通过人际关系测量后获得的人际关系图,说明X、YZ、O(分数:2.00)O是群体中的明星,最受欢迎者。)解析:说的“1+12”“人心齐,泰ft移”,因此,有人认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分数:3.00)正确答案:((1)上述两种现象均是群体的特性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所致,前者是“社会惰化”现象,后者是(2会助长”的措施。(3解析:试述服从与从众的联系与区别。(分数:3.00)正确答案:((1)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2)联系:服从与从众都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3)区别:服从是个体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包括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在有一定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而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虽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本意去行动,却是自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